作者丨楓葉君
來源丨雅致小號(yazhixh)
我一直有這樣的感覺:當美國向中國進攻,特別是有實質性動作時,中國專家通常有兩種反應:如果將來有人事變動,就說,到時候換人了,這東西也就自當沒有,意思是,風來了,霧霾還能不散嗎?如果將來即便換人,這東西也還雷打不動,那就有另外一種說法:照樣沒用,有跟沒有一樣,任爾東西南北風,我自巋然不動。
基本就這兩種。這並非漢語的優勢,只能說我們運用得好。在相聲《友誼頌》中,馬季說自己去非洲援外了,並說,那地方也不遠,大概二十多公裡吧。唐傑忠說,那不是非洲是通州吧?馬季說,非洲!我說了,二十「多」公裡。唐傑忠問,那到底「多」多少?馬季說,也就多一萬多公裡吧。
瞧,就這麼遊刃有餘。我們每次在與美國外交交鋒中的勝利,其實也都有著漢語的一份功勞。在某種程度上,咱都是語言學家。
現在,美國又在向中國瘋狂進攻了,不止像田納西州共和黨籍參議員瑪莎·布萊克本那樣用言辭污衊中國,並因此與中國媒體當家人發生口水戰,而是真正來實的了。
12月2日,美國眾議院一致通過了《外國公司問責法》,該法案規定,如果一家公司連續三年不允許美國上市公司會計監管委員會對其審計進行檢查,則該公司將被禁止在美國進行交易。此外,法案還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它們是否被共產黨政府所擁有或控制。
考慮到貿易戰的硝煙,疫情以來的互懟,外交和新聞戰線的交鋒,乃至美國駐北京大使的捲鋪蓋走人,包括在美進行科技學術交流的學者和留學生的心理敏感,這樣一部法案的出臺,其矛頭所指已經再清楚不過。
「外國」的概念很大,可如果把這兩個字換成「中國」,恐怕也不會讓法案的作用範圍有太大縮小。
有明白人,光眾議院通過了還不頂用!對,美國國會是有倆院兒,一個北廂房,一個南廂房。不過,美國參議院手腳更麻利,早在今年5月就無異議地通過了該法案。現在,就等川普籤署,之後便正式成為法律。川普一定會籤署,這沒有疑問。
在眾議院對法案表決通過後,共同提出該法案的路易斯安那州共和黨籍參議員約翰·甘迺迪和馬裡蘭州民主黨籍參議員克裡斯·范·霍倫發表聲明,闡述了這一法案的立法目的。前者說,中國利用美國證券交易「來剝削把退休金和大學儲蓄投入上市公司的美國工人和家庭」,後者則指出,這項法案將確保中國上市公司在美國交易時「遵守相同規則」。
對於這種指責,中國堅決反對。將中國上市公司與「剝削」、「騙」這些字眼兒連在一起,完全是對中國企業在海外運作和發展的故意抹黑。
不過,規矩是美國定的,而且證券交易市場在它那裡,躲是躲不開。法案規定很細緻,甚至具體到這樣的問題,如,該公司或該公司的運作實體董事會中每一個共產黨員成員的姓名,公司的章程或等效組織文件中是否包含了任何共產黨的章程內容,等等。
美國人的警惕並非沒有道理,至少在瑞幸咖啡身上驗證出了其中的道理。今年4月,瑞幸咖啡爆出22億虛假交易額事件,6月底被納斯達克停牌。
現在,法案即將籤署,三年的時限已經定下,瑞幸已不算什麼,關鍵是這樣一部法律出來後,一些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大公司,如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以及阿里巴巴等,該怎麼辦?美國法律從來不逗你玩兒,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把刀已經舉起來,要麼按規矩來,要麼等著挨切。
懼還是不懼?這是個問題。本來應該說「怕不怕」,但是想到咱就是一群不惹事兒也不怕事兒的人,所以只好用「懼」。畢竟,「懼」不是「怕」。
不懼是因為我們有道義上的制高點。在中國看來,這不是奔著公司具體行為去的,而是衝著中國來的。
早在今年5月美參議院通過該法案後,中國證監會就表示,該法案的一些條文內容直接針對中國,而非基於證券監管的專業考慮,我們堅決反對這種將證券監管政治化的做法。
12月2日,在美眾議院即將就該法案表決時,外交部發言人表示,「美國對中國的公司採取了歧視性的政策,是對中國企業進行政治打壓」,中國「堅決反對將證券管理政治化的做法」。
不過,「堅決反對」只是說明態度,並不能回答「懼不懼」的問題。其實,到底懼不懼,恐怕只能從這項立法的效果上看,對中國來說損失有多大?
損失肯定是有,否則就不會「堅決反對」。路透社的分析說,這項法律出臺後,大量中概股可能出現跳水行情。
有人說不用怕,一來中國公司一直誠信經營,不怕查帳,二來在國內上市豈不更好?不要便宜了老外。
第一個理由不值一駁,因為這就像說中國人中沒有小偷和騙子一樣。至於第二個理由,這是準備走人之前的一句阿Q嗎?中概股是借著中國金融改革的聲勢,在海外上市以獲取境外投資的方式。如果說從美國撤回來,反而像是賺了一樣,那不等於說自己之前到外面大搞IPO,是一場喝高了之後的夢遊?
有人有不同看法,說,證券會管不好,美國人替你管管,你還有意見了?
這話有一定道理。畢竟股票既不是中國人發明的,也不是中國人一家玩兒的,連雪村都知道踢球兒要講原則,更何況真金白銀的交易?所以才有人說,只要有利於全人類的,咱就支持。
不過,這放在全人類高度是對的,但怎麼聽怎麼不像是一個愛國者說的。凡是美國支持的,我們就要反對;凡是美國反對的,我們就要支持。這點兒道理都不懂,還配談愛國?美國人已經準備對中國上市公司舉刀了,咱們怎麼能不看出其險惡用心呢?家裡的事兒家裡說,對美則只能「堅決反對」。
點擊↑↑↑視頻號,關注「楓葉君看」
精彩紛呈
有專家認為,在美國掛牌的中概股中少部分是國企和央企,大部分是以網際網路為主的民企,雖然《外國公司問責法》會令更多的中概股在美國退市,回歸港交所或A股市場,但是,由於後者與中國政府之間基本沒有直接的控股關係,所受影響比較有限,因此滿足新法要求問題不大。
果真如此?那就要看上市公司」是否被共產黨政府所擁有或控制」中的「控制」有多大外延。能罩住你時,基本有一說一,但是,別以為列了十條你犯了第十一條就治不了你,因為立法者早就想到,如同法律中彈性條款,可以起到「一網打盡」的作用。
美國這次明確就是衝著中國來的,簡言之,反共的目的已經不加掩飾。
最近還有兩件事很引人關注。一個是美國國務院12月3日發表聲明,限制中共黨員及其直系親屬赴美旅行。這一新的政策把給予中共黨員及其家屬的B1/B2籤證的有效期從10年減至1個月。另一個是美國國家情報總監約翰·拉特克裡夫同日在《華爾街日報》發表文章,指中國目前是對美國的最大威脅,也是二戰以來對全世界民主和自由的最大威脅。
這兩件事都遭到中國的嚴厲批駁。外交部發言人稱,對中共黨員及其直系親屬赴美籤證加以限制,暴露了「美國內一些極端反華勢力出於強烈意識形態偏見和根深蒂固的冷戰思維」,而拉特克裡夫的污衊,完全是「美國政府近來所炮製的又一堆胡亂拼湊的謊言」。
批當然應該批,但是沒什麼大不了。美國不歡迎,我們就不去嘛,現在連國內十八線縣城的廣大愛國工薪階層都看不上美國了,我們住在北上廣的黨員幹部和家屬還在乎多去美國待幾天嗎?況且總編輯老胡早些時候就說過,現在誰不是躲美國躲得遠遠的啊?謊言就更不可怕,我們一貫堅信,公道自在人心,謊言不攻自破。
至於中概股將來可能從美國退市,不必非要像中國證監會有關部門的負責人那樣,在「堅決反對」後綴上一句「該法案對雙方利益都會造成損害」。美國既然作出決定,那肯定是把後果想好了。當老闆要解僱某人,被炒者有必要甩下一句「我雖然失去了工作,但是你也將失去一位優秀的工程師!」嗎?
這話說著和聽起來都很沒意思。你以為老闆會沒有想好?他連頂替你的人都找好了。即使還沒找好,他也衡量過了,解僱你利大於弊,這就是他作出決定的原動力。
冬天來了,中美關係的冬天其實早就來了。
未來還會更冷嗎?那就要看這次美國大選結果。也正如此,人們都在關心這次至關重要的總統選舉的僵局,將以一種怎樣的方式被打破。
之前金燦榮教授說過,相比川普,拜登這樣的建制派上臺對中國反而更加不利。一是因為川普簡單粗暴,且中國已經熟悉了他那幾招,二是因為建制派雖然看似不猛,但是卻精於籌劃,他們是綿裡藏針,到時候對中國的壓制會更厲害。
當時是川普勢頭比較猛的時候,現在不知道教授是否改變了觀點。在我看來,民主黨建制派對與中國交往的興趣大得很。拜登如果上臺會明顯有利於中國,最直接的,是川普之前的很多東西會化為烏有。
川建國是假,拜振華才是真,不信走著瞧。當然,前提是拜登得先拿到白宮大門的鑰匙,紅娘私會式的翻牆頭兒,美國人民絕不答應。
公眾號只有被標星號、被點讚、被點在看,它才能及時再見你,所以各位粉絲朋友一定要理解:本號被「標星號」、被「點讚」、被點「在看」對它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