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雲社進入流量時代,這個人是德雲社的「流量鼻祖」

2021-01-11 天空映像

在郭德綱等人的共同努力下,德雲社從零到有,再發展到今天的遍地開花,可以說,是郭德綱和德雲社,把中國傳統相聲帶向了商業化道路,讓相聲得以不依賴晚會這個單一的平臺,讓體制外的相聲從業者,獲得了生存和發展的廣闊天地。

2020年受疫情的影響,德雲社經歷了數月「封箱」的煎熬,隨後憑一檔自製綜藝節目《德雲鬥笑社》爆紅全網,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

《德雲鬥笑社》的成功,對於德雲社意義非凡。疫情當前,「開箱」遙遙無期,一眾弟子加上其他工作人員總共一千多人,都面臨著「無事可做」的境地,此檔綜藝節目的成功播出,意味著很多人都不用繼續待崗。

郭德綱也早就考慮到,光憑商演始終不是可持續發展的長久之計,多元化才是最妥當的出路。早年郭德綱就開始嘗試影視劇發展,但最終以失敗告終,還落下個「票房毒藥」的名聲,此次《德雲鬥笑社》的成功,終於讓他一雪前恥,並且看到了「多元化發展」的希望。

隨著山東德雲分社項目的開工,深圳或者廣州的項目也在籌備當中,德雲社正在邁開兩條腿走路,商演+綜藝的模式必定會是德雲社的主流模式。

《德雲鬥笑社》非常成功,可以說是今年最火爆的綜藝節目了。高達8.6的網上評分,以及一邊倒的好評,讓郭德綱第一次嘗到了商演以外的甜頭。

綜藝節目的成功,不但可以為德雲社增加收入、解決內部「待業荒」,同時,「造星運動」也是郭德綱的目的之一。

迄今為止,《德雲鬥笑社》最火的相聲演員必屬秦霄賢無疑了。

在第一期,也許郭德綱最想捧紅的應該是燒餅、孟鶴堂、欒雲平等弟子,秦霄賢更像是來打醬油的,節目組不但給他安排了「傻師弟」的人設,鏡頭和戲份也給得非常少,即便如此,秦霄賢還是依靠過往的高人氣,在觀眾打分環節脫穎而出。

在「眼球經濟」時代,民意就是流量和收視率,意味著白花花的銀子,郭德綱當然深諳此道,隨後的第二期,秦霄賢開始被「委以重任」,《德雲鬥笑社》不但增加了對秦霄賢的「塑造」,郭德綱更是在其個人社交帳號將秦霄賢「單拎」出來,著重宣傳了一番。

秦霄賢在一百多號德雲弟子中,業務能力算是比較差的,他的火一度讓郭德綱有些想不通,也始料未及,但網友們的下一輪操作,讓郭德綱真正見識到了「流量」的創造能力。

最近一段時間,網友們都在熱議關於秦霄賢的「家世背景」,有媒體爆料,秦霄賢屬於貨真價實的「富二代」,家裡經營有多家星級酒店,秦霄賢平時上下班有多部豪車代步,這個話題成為了熱搜頭條,佔據各大媒體半年長達一周,這位宣告著:德雲社新的「流量王」已經誕生。

對此,郭德綱當然是樂見其成的,手心手背都是肉,現在捧紅秦霄賢比捧紅其他弟子,成本划算多了,就是一「順水推舟」的事兒。

然而樹大招風,德雲社和《德雲鬥笑社》的火爆,也引來了更多的非議。有許多網友認為:相聲演員就應該踏踏實實的說相聲,如今德雲社卻整的像大明星似的。

也有質疑的聲音:德雲弟子相聲水平一般,就會「哄小姑娘」。

不知道這句話是罵還是誇,能把小姑娘哄好,也是很大的本事。

但德雲社進入「流量時代」,已經是不爭的事實,而且這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由來已久。

在此之前,張雲雷就已經憑著帥氣的長相,深受廣大觀眾的喜愛,尤其是女粉絲。一首《探清水河》更是讓他全面走紅,在很長的時間裡,張雲雷都擁有著超高的人氣和流量,為德雲社贏得了更多的關注,在秦霄賢之前,張雲雷是德雲社當之無愧的「流量小生」。

然而,張雲雷還不是德雲社最早的「流量鼻祖」。

郭德綱才是!

郭德綱創辦德雲社,可以說是一部辛酸史。

抱著對相聲的極大熱忱,郭德綱三度進京,最窘迫時,身無分文,身上唯一可以「傍身」的手藝就是說相聲,卻又面臨著臺下只有一名觀眾的尷尬局面。

可以說,那時候的相聲行業非常的不景氣,在體制外,沒有晚會的平臺,相聲演員想生存不是一件易事。條件再苦再艱難,郭德綱硬挺了下來,創辦了「北京相聲大會」,那時他在曲藝界還是無名之輩。

2005年,是郭德綱和德雲社的一道分水嶺。

在這一年,郭德綱仿佛一夜之間,突然火遍了全國,從之前的「門可羅雀」到後來的一票難求,黃牛甚至加價五百元,郭德綱和德雲社成功了。

後來有人把這份功勞歸於大鵬。大鵬當時是一家電臺的主持人,出於對相聲的喜愛,他在自己的節目中持續推薦郭德綱的相聲,隨著大鵬的連續報導,引起了許多相聲愛好者和媒體的關注,並且形成了「骨牌效應」,郭德綱的名氣也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大,加上後來的一系列糾紛,郭德綱正式的、全面的走進了人們的視野。

因此,郭德綱才是德雲社的「流量鼻祖」。

「流量」也是一把雙刃劍。

郭德綱的全面走紅,依靠的是當時大鵬的報導和其他的一些爭議引起的話題,但跟郭德綱紮實的業務能力也分不開,不然,僅憑流量和炒作話題,郭德綱最多能紅一年。

熟悉郭德綱的人都知道,他從小就學習相聲、評書,甚至還有梆子、大鼓、京劇,四處拜師學藝,基礎非常紮實和全面,加上自己對相聲的獨特理解,這才獲得了廣大觀眾的喜愛與支持,並且持續至今。

而許多德雲弟子受到質疑,業務能力是其一,並非空穴來風。

僅在《德雲鬥笑社》第一期,在相聲競演環節,面對臺下沒有觀眾、只有郭德綱于謙的環境,九位弟子都出現了很多常識性的錯誤,比如緊張、忘詞、包袱沒抖開。連坐在評委席上的郭德綱都搖頭連連、雙眉緊鎖。

業務能力有待提高,是德雲弟子避不開的一個話題,光憑流量始終不能走得更長遠。

相關焦點

  • 德雲社商業化之路掉入「流量陷阱」?
    一直到2005年前後,德雲社或者說是郭德綱的崛起才將這個被劃為「非遺」序列的時代產物重新歸置到公眾視線裡。 彼時,尚未被飯圈侵佔的德雲社風頭絲毫不輸當下。2006年,德雲社十年慶典一票難求,大量黃牛將演出劇場圍得水洩不通;2007年,郭德綱收購天橋樂劇場,並高調躋身《福布斯中國名人榜》。
  • 德雲社被吐槽變成「流量社」,相聲真人秀變成一鍋大雜燴
    除了沒有好的相聲作品,「走流量路線」也是被吐槽的一個話題點。「流量」並不見得是一件壞事,說明有人喜歡和關注,在眼球經濟時代,流量就是成功的保證。但也是一把雙刃劍,就像郭德綱親自點評的秦霄賢:手藝還沒學會,人倒是先紅起來了。在幾期的相聲競演環節,每回秦霄賢的成績都是墊底,但依靠俊俏的外表,和「酒店業富二代」的標籤,秦霄賢有著超高的人氣。
  • 德雲社「流量小生」張雲雷分享獨家泡麵做法
    原文標題:德雲社「流量小生」張雲雷分享獨家泡麵做法,網友:「可以跳槽當廚師le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姚十五的睡前故事,ID:njzptong】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張雲雷式泡麵法泡麵可以說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最方便最快捷的一種快餐了,在餓了的時候,為了趕時間,很多人都會選擇去吃泡麵,泡麵的價格不僅便宜,口味也是多種多樣,我們平常在家裡面吃泡麵的時候,直接就是用開水一衝就吃了,然而,這些只是我們普通人的吃法,總有一些人,他們總是能夠在泡麵上動手腳
  • 德雲社最新節目單秦霄賢攢底,粉絲怒了:只要有流量水平無所謂?
    你比如德雲社的演出,倒數第二個出場叫壓軸,最後一個出場叫大軸,也被粉絲們俗稱為攢底。毫無疑問這個最後出場的攢底位置,就是為那些水平最高的演員準備的。 可是讓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在12月17號的演出中,秦霄賢跟何九華首次官宣了同臺演出,這還不算完,最讓粉絲們接受不了的,就是秦霄賢跟何九華這次演出直接是最後一個攢底出場,這下子粉絲們可炸了鍋了。
  • 德雲社也怕流量?張鶴倫評價秦霄賢:誰和他說話,都得客客氣氣的
    德雲社,是一個擁有自己流量的群體,自從德雲社成為中國最大的相聲團體以來,郭德綱和他的愛好者已經佔領了綜藝市場,第一名是郭麒麟,第二名是嶽雲鵬,第三名是秦霄賢,第四名是孟鶴堂,等。值得一提的是,秦霄賢「翻牌率」一路飆升,參與了各種類型的節目,成為綜藝主持人眼中的熱點!
  • 德雲社「淪陷」飯圈
    鼓勵拍攝錄像讓更多的人從網絡上知道了德雲社和「這個相聲團體的相聲很好笑」,造就了它在網際網路上的知名度,進而有更多的觀眾去園子看相聲、為商演買單;也為10多年後張雲雷的走紅埋下了伏筆。
  • 德雲社大封箱,郭德綱的多事之秋,這個坎兒總算過去了
    「這是德雲社最好的時代」。是嗎?從相聲表演團隊到亞洲第一大男子天團,從糙漢子大直男到顏值爆表流量天團,從三四十歲中年老臘肉到一眾青春洋溢活力四射小鮮肉,從說學逗唱基本功老四樣到吉他鋼琴流行歌曲不在話下,從一捧一逗一板一眼到網絡熱詞時尚潮流花式改編,德雲社在2019年仿佛開啟了一個新的世界,隨著機遇和機會的到來,德雲社也仿佛走進了「人紅是非多」的怪圈。
  • 德雲社怕是「有心無力」
    2010年,德雲社有一個著名的談資,那便是「八月風波」。外部停業整頓,內部「兒徒出走」。當草臺班子朝著企業化轉變的時候,這只是第一步。嶽雲鵬便是在這個時候嶄露頭角,因為友人「野心過大」,選擇自己外出闖蕩,而嶽雲鵬選擇了第一位籤約,並且願意籤下一輩子的合同。這一份感恩之心被郭德綱盡收眼底。
  • 除了嶽雲鵬,張雲雷,德雲社還有誰能配得上「角兒」這個稱號?
    像嶽雲鵬,郭麒麟,張雲雷,孟鶴堂,周九良等等都算是通過短視頻平臺火起來的流量型相聲藝人。在德雲社的舞臺上,我們經常聽到以前會稱呼郭德綱為」角兒「,這其實也是對於郭德綱能力的認可,角兒的定義,其實就是指在戲曲方面有絕活的演員。今天小編下來跟大家討論一下,德雲社有哪些人可以稱得上角兒。郭德綱曾經說過,在相聲圈什麼人能稱得上角兒?
  • 德雲社龍字科要來了,郭德綱將精心培養,這下後繼有人了!
    郭德綱表示,這是他最後一次大規模收徒,哪怕300人、500人自己也會親力而為。不過要是錯過了龍字科的機會,再有想報名的學員可就難了。因為郭德綱未來還會再開三科,騰、四字科僅招10人,而海字輩會作為自己的收官之作,只會招1人來當關門弟子。這麼看來海字輩的就太珍貴了,很有可能會直接繼承郭德綱的衣缽。
  • 德雲社的2020:封箱大半年無演出,相聲演員流量化加劇
    作為相聲界的TOP級存在,德雲社的動態受到外界的關注。但2020年的德雲社,也沒那麼順暢,遇到了不少問題,但他們的樂天精神也讓他們在2020年充滿歡聲笑語。因為疫情影響,德雲社封箱大半年的時間。德雲社之所以能火這麼久,在於積極地擁抱流量 。從郭德綱到嶽雲鵬再到秦霄賢,這一方式屢試不爽。「雲鶴九霄」的成員有了基礎的業務能力,然後由郭德綱或者其他師兄帶著參加節目錄製,德雲社形成了自己的「捧人方法論」。
  • 德雲社頻繁玩轉自媒體平臺:富二代走上相聲之路,秦家少爺露鋒芒
    看過德雲逗笑社的老鐵都知道這是德雲社打造的最新一檔德雲社綜藝,雲鶴九霄當紅弟子都有參演,此次張雲雷沒有參與但是流量依然不減,因為有秦家少爺德雲富二代秦霄賢,這也是德雲班主郭德綱力捧的角!秦霄賢不光人長得帥而且給德雲社引來了不少投資,可謂是秦家少爺愛相聲,互幫互助永往來。
  • 「人紅是非多?」|關於德雲社,不得不說的二三事
    相聲作為一種通俗、接地氣的表演藝術,逐漸成為人們緊張生活下的一种放松方式,多少人上下班途中,播放的不再是流行音樂,而是換成了能逗自己一笑的相聲表演。德雲社,現世的江湖門派在我們收聽的諸多劇目中,一定逃不掉德雲社的相聲。
  • 都有退社和糾紛,為什麼青曲社沒像德雲社那樣引起全面關注
    這就讓人有些疑惑,同樣是相聲社,同樣是全國聞名,同樣是退社和糾紛,怎麼青曲社就沒像德雲社那樣引起全面關注呢?2、烈度問題來了,何雲偉曹雲金是徒弟,閆雲達侯鶴廉杜鶴來……等等一大批退出德雲社的人也都是徒弟,都有倫理劇的基礎,怎麼就何雲偉尤其是曹雲金引發的關注度高呢?
  • 德雲社開箱演出在即,德雲風波不斷此起彼落,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燃!
    就連全國第一男團德雲社也不好混,今年上半年也無法開門營業,許多相聲演員被迫臨時改行。網絡上也有段子說,今年上半年的德雲社全靠少班主郭麒麟一人綜藝演出來養活一大家子人。傳言歸傳言,這也是形容,今年整個行業都不好過,沒有幾把刷子真要被弄死。
  • 為什麼有的相聲演員一邊享受流量紅利,一邊揶揄張雲雷?
    我也和一位朋友的回答一樣,我曾經只認可郭德綱和于謙,從沒熱情的關注過德雲社。是張雲雷的流量很大很多,我才看到了德雲社裡怎麼會有這麼優秀的孩子?由此開始關注了德雲社這個亞洲男子天團。關於流量使許多人知道了張雲雷的戲曲傳播模式,所得結論有許多不喜歡戲曲的朋友也開始喜歡上了地方戲曲唱段和他唱腔優美的嗓音,在各視頻中看見張雲雷的唱就會完整地去感受和喜愛。在德雲社相聲中或其他相聲演員們,從張雲雷的走紅,見識到了流量對明星或角兒的不可獲缺,所以也會追逐著用流量宣傳自己。
  • 德雲社佔領綜藝領域?真人秀連番上陣,郭德綱「百萬雄兵」成現實
    最近《奔跑吧》官宣錄製的消息傳出之後,郭麒麟這個名字在許多網友眼中出現的更為頻繁,綜藝感強,嘴皮子溜,情商高又會說話,讓郭麒麟成為了新一代的綜藝寵兒,除了上星綜藝《奔跑吧》之外,還成為了《密室大逃脫》第二季、《最強大腦》第七季這兩檔爆款綜藝的嘉賓。
  • 疫情下國內各大相聲社團抗風險能力排名,德雲社不是第一
    珍友社這類小型社團,屬於全靠小劇場賣票生存,社團內既沒有拿得出手的名演員,就連有流量的網紅都擰不出來,所以抗風險能力也低。這次新冠疫情之後,珍友社也跟其他社團一樣積極開展網絡渠道自救,可惜演員流量實在不給力,根本起不到德雲社那樣隨便就幾十萬上百萬流量的級別。
  • 孫越的實力在德雲社屬於什麼水平?
    孫越在德雲社的實力,得從三個不同的領域來分析。第一就是相聲水平方面,第二是人氣流量方面,第三就是郭德綱心中的位置。可以說老爺子給孫越最多的是精神上的支持,以及人脈方面的幫助,當然後來也在孫越加入德雲社之後,強行成為「相聲名門」的招牌。孫越對於相聲的喜愛也是真心的,即使在動物園端著鐵飯碗,孫越也將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相聲社團的經營上。後來藝馨社打包加入了德雲社,孫越也跟著嶽雲鵬躥紅,還得到一個石富寬的弟子招牌。
  • 為了「養活」德雲社,郭德綱和于謙可真是費盡了心思
    正如不少資深粉絲所言的那樣,目前德雲社的繁榮存在許多虛華泡沫,今年是德雲社創辦的25周年,雖然外人眼裡,德雲社已經是相聲界的巨擘,但當下的它已經面臨著難以捅破的發展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