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9月18日,聯盟硬漢巴特勒帶領他的熱火隊迎接凱爾特人東決次回合的挑戰,G1中,巴特勒最後時刻強硬上籃讓球迷看到了這位31歲「窮小子」的蛻變,巴特勒在比賽剩餘12秒時完成2+1幫助熱火實現反超,阿德巴約怒帽塔圖姆的絕平劈扣,綠衫軍3分憾負,第一場比賽,巴特勒得到20分,得分位居球隊第三,排在他前面的是德拉季奇29分,克勞德22分。
本場比賽,綠衫軍不敢言敗,首節兩隊的命中率都很高,比賽進入膠著,凱爾特人領先3分進入次節。但是,次節綠衫軍接連打出小高潮,而熱火命中率下降,綠衫軍半場領先13分。下半場,熱火手感回暖,德拉季奇和阿德巴約率領隊友打出11-0攻擊波,並在第三節單節贏了20分,實現反超,末節在綠衫軍吹響反攻號角時,德拉季奇連得5分,幫助熱火穩住勝局。熱火106-101再贏一局,大比分改寫了2-0。
看了老鬼的比賽簡報,很多球迷質疑,貌似得分都是阿德巴約和德拉季奇的事情,怎麼沒有球隊領袖巴特勒呢?本場比賽,巴特勒11投4中,僅僅貢獻了14分4籃板3助攻。相比於德拉季奇的25分,羅賓遜的18分,阿德巴約的21分,巴特勒的14分顯得有點拿不出手,沒有一點巨星和領袖的風範。
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看過巴特勒履歷的人都知道,這個出生就被父親拋棄,13歲被母親趕出家門的窮小子從來都不是像庫裡這般擁有華麗的進攻。從無論是高中聯賽、NCAA還是NBA,巴特勒都是從角色球員慢慢幹到球隊主力,最後成為球隊領袖,而他贏得出場時間靠的不是進攻,而訓練場上的刻苦態度、比賽中專注且強硬的防守。
本場比賽,巴特勒貢獻4個搶斷,包括最後斯瑪特來發球,準備助飛布朗,不料巴特勒橫空殺出,半路截殺。巴特勒在熱火扮演了外線防守尖兵,球隊的組織串聯者,活脫脫的藍領球員啊,「髒活、累活我來幹,你們只管得分!」但是,需要巴特勒站出來時,他毫不手軟。一度有球迷調侃,巴特勒是一個最不像領袖的巨星。但是,這恰恰是熱火能夠戰勝雄鹿,2-0領先綠衫軍的地方。
熱火沒有絕對的核心,你能說巴特勒是嗎?他的投籃並不穩定,也並不能像哈登、庫裡那樣動輒砍下50+。你能說,阿德巴約是絕對的核心嗎,23歲的精神小夥,儘管次輪中鎖死了字母哥,但是離核心還需提高很多。那麼,德拉季奇呢?你可以說,他是熱火得分最穩的球員,但是說核心就算了,畢竟是34歲的老將了,體能和年齡擺在那裡了。
沒有絕對的核心,但是每場比賽總會有站出來,這就是團隊籃球的魅力所在。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團隊籃球都能成功,熱火之所以成功了,是巴特勒將團結、刻苦訓練融入這支球隊中,巴特勒有句響徹聯盟的座右銘:「如果說我沒有天賦,好吧,現在起,努力就是當做我的天賦吧!」巴特勒就是那種,順境時,你們吃飽喝足,我做好防守,需要我得分時,我就用自己最強硬的方式得分。
這就是熱火讓球迷喜歡的地方,這就是巴特勒的人格魅力所在。比起那些,恨不得將全聯盟最能得分的人招募過來,組成一支冠軍隊,最後連西決都進不去的球隊相比,他們靠自己的努力完成一步步的蛻變。有的球隊陣容豪華,但是球員在場上就像打卡上班的精英組織,而熱火更像上了戰場的兄弟,彼此支持和原諒。
就像末節最後24秒時,熱火領先3分,綠衫軍進攻不中,阿德巴約收下籃板球,給了外線的希羅,希羅傳球給巴特勒,結果失誤了。綠衫軍叫了暫停,下場時,德拉季奇和希羅聊天,說完,希羅友好的和德拉季奇擊掌,這就是球隊的氣憤。相反,快船的喬治和哈雷爾為此發生爭吵,彼此埋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