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遊泳比賽不看遊泳成績看體測成績?這是鬧的哪門子么蛾子?
來源:cmb-china這幾天,全國遊泳冠軍賽,發酵了輿情,遊泳比賽不看遊泳成績看體測成績,引發網民熱議。這個新規則,不光讓網民有點懵,那些身經百戰的運動員也很懵,網民頂多就吐槽一下,而有些運動員損害就大了。就目前的成績看,新規則一實施,有些遊泳名將直接受害。
-
遊泳比賽不看遊泳成績看體測成績?中國泳協主席周繼紅回應
本文轉自【央視體育】;【遊泳比賽不看遊泳成績看體測成績?中國泳協主席周繼紅回應!】2020年全國遊泳冠軍賽正在青島進行,除了遊泳比賽外,還設置了為期兩天的體能競賽,包括垂直縱跳、引體向上、軀幹核心力量、30米跑、3000米跑5個項目。
-
比賽不看遊泳成績看體測成績引熱議
央視網消息(記者:王靜遠)近日,2020年全國遊泳冠軍賽暨東京奧運會達標賽在青島進行。除遊泳比賽外,還設置了為期兩天的體能競賽,包括垂直縱跳、引體向上、軀幹核心力量、30米跑、3000米跑5個項目。根據規則,遊泳預賽成績前16名的選手,取體能競賽成績前8名進入決賽。
-
不看專業成績,只看體測成績,導致多項目的冠軍選手紛紛無緣決賽
專項訓練體能都不合格,怎麼代表國家隊取得好成績?仔細查看了下體測報導,原來進行體測的絕不僅僅遊泳隊一家,因為體測不合格無緣比賽的也絕不是傅園慧一人。擊劍、體操、象棋都需要體測,更可怕的是象棋甲級聯賽中,65歲至69歲的老年組參賽選手,也要考核3000米和實心球。
-
體測成績不佳,遊泳名將無緣決賽!韓喬生給出了看法:本末倒置
就像是籃球這項運動一樣,因為在籃球場上鏖戰極其消耗體力,所以才會有體測這一說法,然而在類似於射擊以及撞球這樣技巧性更強的運動,似乎並不會過分強調所謂的體測。王簡嘉禾,傅園慧等一眾遊泳名將因為體測未能達標,所以也無緣八強,進而無緣角逐總決賽。
-
奇葩,遊泳預選賽第一無緣決賽,竟因體測成績不佳
競技不靠比賽規則而要靠體測來決定,體能決定運動員的成績,太搞笑了,這顆雷終於被中國遊泳隊給暴了。傅園慧因為體測不達標無法晉級女子100米仰泳決賽,餘賀新打破了塵封七年的全國紀錄,由於體測排名9,無緣決賽,王簡嘉禾以15分45秒59打破亞洲紀錄,由於體測排名第11,無緣決賽,這種結果太搞笑了,中國遊泳協會主席周繼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這次在青島舉行的全國冠軍賽暨奧運會達標賽是我們首次在正式的全國比賽中納入體能測試
-
遊泳運動員跑3000米體測到底科不科學?
50米/100米短距離遊泳要求的是無氧爆發力,3000米跑要求的是有氧心肺耐力,這兩者在訓練中是矛盾的,無可調和。而對於800米/1500米遊泳來說,雖然都是有氧耐力運動,但由於運動方式差別大,3000米跑也很難算優質的體測項目。強調體能很重要。體能是技戰術穩定發揮,訓練水平在高強度的比賽中充分發揮的保障。但是現階段的有些體能測試方案還不完善,需要不斷迭代提升。
-
體測「攔路」?遊泳體測前八才有資格,為何不學象棋體測達標制度
何為體測?泳協主席周繼紅表示:中國遊泳要想全面衝擊更高水平,必須基礎和專項雙管齊下,因此這次全國比賽中增加基礎體能測試的目的,就是為了彌補中國運動員的短板,以提高中國遊泳運動員在世界上的競爭力。體測對於遊泳有一定的道理,出發點是好的,體能測試有利於培養運動員的身體素質,迫使運動員加強自身的體能,在世界大賽上有利於運動員更好地發揮,這個出發點值得肯定,但是「一刀切」有些過於絕對。
-
體測成績不該影響的,不僅是奧運選拔資格
上月底進行的全國遊泳冠軍賽中,預賽成績第一的傅園慧、於靜瑤、方喆,打破全國紀錄的餘賀新,以及打破亞洲紀錄的王簡嘉禾,都因為體能測試成績排名靠後進不了決賽。而根據體育總局的相關通知,體能測試不達標的運動員,不僅要被扣訓練津貼,還不能參加東京奧運會。遊泳世界冠軍被長跑「絆倒」在決賽前,女子重劍團體冠軍成員因為跳繩等體測項目而出局。可以說,在荒唐的結果面前,體育總局的回應並不意外。畢竟,奧運會的遊泳比賽不比長跑,把遊得快的留家裡,送跑得快的去參加奧運會遊泳比賽,顯然贏不了比賽。
-
體能競賽左右遊泳比賽排名,「一刀切」體測真的科學嗎?
傅園慧預賽成績第一,但因體能競賽成績不佳無緣女子100米仰泳決賽。在國家體育總局遊泳中心發布的賽事有關事項通知中規定,本次賽事包括體能競賽和遊泳比賽,體能競賽甚至左右著遊泳比賽的名次——所有單項比賽進行預、決賽,決賽不設替補運動員。預賽前16名運動員根據體能得分排序,體能競賽排名前8名的運動員進入決賽。各單項不足8人時,根據體能得分排序,減2錄取進入決賽資格的運動員,直接進入決賽。
-
中國體壇再鬧笑話,下象棋需要進行體測!冠軍體測不合格無緣參賽
傅園慧由於體測不合格無緣全國遊泳冠軍決賽!但是傅園慧在預選賽中遊泳成績排在第一名,結果卻無緣決賽真是令人費解。作為一名遊泳運動員首要就是需要看自身專業的遊泳成績,在世界級比賽上會有裁判去看你跑步的成績嗎?最終還是憑藉遊泳成績一決高低,遊泳運動員真的要比田徑?
-
打破全國紀錄,卻因體測成績無緣決賽!泳協照搬女排體測「翻車」
因為全錦賽舉辦時間早,于是之後國內舉行的一些比賽也都加入體測環節,奇葩的是,他們將女排的體測項目原封不動搬了過去。此次遊泳冠軍賽首先進行體能測試,並對所有參賽選手進行排名。預賽成績前16名選手取體測成績前八名進入決賽,餘賀新因此無緣決賽。
-
全國遊泳冠軍賽為何引入體測成績,聽聽泳協主席怎麼說!
多位遊泳名將遊泳成績靠前卻因體能成績不佳無緣決賽在網際網路上引起熱議後,泳協主席周繼紅日前作出回應。 近日,由於新冠肺炎疫情推遲了半年的全國遊泳冠軍賽終於開賽,但由於增加了將體能測試的成績和競技成績掛鈎的規則,導致多位遊泳名將遊泳成績靠前卻因體能成績不佳無緣決賽,在網際網路上引起熱議。
-
遊泳比賽轉戰田徑場,預賽第一倒在體測關,背後原因發人深思
所有參賽運動員將會得到一個體能測試分,而只有排名體測前八的選手才有資格躋身決賽的泳池。科學研究表明,遊泳主要的前進動力來自於手臂划水,而優秀的遊泳運動員都是上身長下身短,以菲爾普斯為例,身高193釐米,而上身長度達到了107cm,有報導稱菲爾普斯走路非常不協調,甚至常常摔跤,卻不妨礙他在泳池中一展天賦。
-
體測和成績綁定 外行整死內行 女排為何格外不同?
這幾天,中國體育因為體測引起了一股衝擊波,打破遊泳亞洲紀錄保持者進不了決賽,體操簡單動作能拿全國第五,因為體測只有五人參加決賽,擊劍隊要比跳繩,世界冠軍沒一人入圍八強,最哭笑不得的是象棋隊也要體測,60-69歲組不只3000米跑還要投實心球,難道棋子像鉛球一樣重嗎?要人家集體退役嗎?看到這些新聞時都可以要笑出腹肌了。
-
來說說看 | 體能測試決定遊泳運動員賽事成績,合理嗎?
9月27日,2020年全國遊泳冠軍賽暨東京奧運會達標賽女子1500米自由式預賽中,遼寧浩沙隊選手王簡嘉禾以15分45秒59的成績獲得第一名,一舉打破全國紀錄和亞洲紀錄。這個成績也是她個人職業生涯的最好成績,領先了當場比賽的第二名近29秒。
-
多名世界冠軍因體測被淘汰,網友:建議領導一起體測,不合格辭退
對此,很多網友也都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大多人對此持消極態度,認為這種規則是不可取的,並有網友提出:建議相關領導一起體測,不合格辭退。 我們的運動員回答道:我跑步第一,陸上項目成績好,我雖然遊泳不行,但是陸上項目絕對不含糊,要不我們比試比試?最後,只剩下外國對手驚呆的面孔。但願永遠不要出現這樣戲劇性的一幕!
-
遊泳成績破全國記錄,競因3千米跑體測不過關無緣奧運這是啥邏輯
最近這個2020全國遊泳冠軍賽及東京奧運會達標賽舉辦的有點像 吐槽大會了,體能測試 成了一個梗,大滿貫冠軍葉詩文預賽第四。 成績比較出眾,但是因為體能測試沒有進前八,無緣決賽。
-
遊泳成績破全國記錄,競因3千米跑體測不過關無緣奧運這是啥邏輯
成績比較出眾,但是因為體能測試沒有進前八,無緣決賽。在男子五十米的自由式預賽當中。傅園慧也是因為體能測試成績排第11名,參加不了決賽,這是個什麼情況呢?體能不達標的運動員不得參加東京奧運會,而且。部分訓練津貼也要被扣除,更離譜的是呢,有兩位擊劍世界冠軍因為體測不達標,乾脆連專項比賽都沒有進去。
-
體測成攔路虎,這是遊泳還是鐵人三項
然而,今年正在進行的多項比賽都增加了體測環節。正在江門舉行的全國女排錦標賽,雖然袁心玥、朱婷缺席,但還是有大批國手雲集,這讓女排的球迷非常興奮。然而女排球員們對體測是箇中滋味只有自己慢慢體會了。,所以一旦有遊泳項目開賽,就會有持續撲面而來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