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能力強、品質服務優、協作緊密、環境友好 現代產業新體系加快...

2020-12-15 中國青年網

  前進、後退、轉彎、裝卸,一氣呵成!在全球最大稀土礦——內蒙古包鋼白雲鄂博礦區的巨大礦坑裡,高6.8米、載重170噸的無人駕駛礦用卡車自動穿梭。由中國移動聯合包鋼集團打造的這座「5G+智慧礦區」,每年節約人員、能源、耗材成本達3000萬元,生產運營、調度的智能化管理,還可讓礦區綜合效益提升10%以上。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顯著增強我國經濟質量優勢。「十三五」期間,我國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構建創新能力強、品質服務優、協作緊密、環境友好的現代產業新體系。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產業邁上新臺階。

  步入上汽大眾新能源汽車工廠總裝車間,自動引導送貨小車在整潔的裝配線旁自動穿行。儀錶板安裝工位上,一臺六軸機器人揮舞著「手臂」,通過視覺識別系統,將幾十公斤重的儀錶板總成靈巧地放入車內,螺栓隨即自動擰緊,整個過程不到20秒,不僅比傳統手工搬運安裝更精準,用時也節省了一半。1400多臺工業機器人以及眾多人工智慧裝備的應用,讓製造全過程實現了智能化和數位化,大幅提升了生產效率,更好確保了產品品質。

  「2016年到2019年,我國全部工業增加值由24.54萬億元增至31.71萬億元,年均增長5.9%,遠高於同期世界工業2.9%的年均增速。」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說,2019年我國製造業增加值佔全球比重達28.1%,連續10年保持世界第一製造大國地位。「十三五」期間,我國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光纖網絡和4G網絡,電子商務和行動支付交易額均居世界首位。

  ——傳統產業加快改造提升,產業結構優化邁出新步伐。

  擁有「手」「腳」「眼睛」「大腦」的聯想晨星工業機器人,自主移動到國產大飛機需要噴漆的零件處,將拍攝的3D視頻通過5G網絡發送到遠端的設備上。操作人員戴上AR眼鏡,根據感知信息,通過手柄對機器人下達控制指令。在完成複雜噴塗工作的同時,機器人還可以通過計算機視覺技術輔助檢查噴塗質量……

  聯想集團是我國5000多家智能製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中的一員。「從2016年起,我們開始分享自身智能化轉型的經驗和技術。」聯想集團董事長楊元慶說,截至目前,聯想工業智能化平臺已經幫助50餘家中小型部件製造商進行智能化改造,還為多個行業的上百家大型製造企業提供數據智能解決方案。

  工信部統計顯示,「十三五」期間,我國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加快,培育形成了全球最大的智能製造系統解決方案市場。截至2020年9月底,建成超過70個有影響力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連接工業設備數量達到4000萬套,工業APP超過35萬個;製造業重點領域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和數位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分別達到51.7%和72.1%。

  「目前我國已建成670多家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數位化車間和智能工廠。」辛國斌說,上述項目完成智能化改造後,生產效率平均提高44.9%,能源利用率提升19.8%,運營成本降低25.2%,產品研製周期縮短35%,產品不良品率降低35.5%。

  ——新技術新業態蓬勃興起,產業創新能力大幅提升。

  登錄雲設計平臺,輸入所在城市和小區名字,通過全國房產戶型大數據,一鍵生成戶型三維立體圖,即可根據用戶需要智能設計家居產品,短短十幾秒就能生成幾十張效果圖,供用戶選擇……

  藉助大數據、人工智慧技術,定製化服務已成為家具設計行業主流。「十三五」期間,網絡協同製造、大規模個性化定製、遠程運維服務、共享製造、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湧現。5G、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在智能製造中加速應用,探索形成了基於5G+AI的質量檢測與控制、基於5G+AR/VR的人機互動與顯示、基於區塊鏈的製造資源組織等典型應用場景。

  「當前,融合應用已覆蓋30餘個重點行業,智能化製造、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製、服務化延伸、數位化管理等新業態新模式有力推動了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也助推了製造業創新能力的提升。」辛國斌說,「十三五」期間,我國初步形成了以17家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為重點、以100餘家省級製造業創新中心為補充的製造業創新網絡。2020年,中國在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全球創新指數」排名第十四位,比2015年上升15位。

相關焦點

  • 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續、產業鏈和供應鏈遭受衝擊、新一輪科技競爭全面展開等因素影響下,中國現行產業體系面臨巨大挑戰,迫切需要轉型調整。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核心是現代產業體系,因此,加快構建面向未來、有強大國際競爭力、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現代產業體系在當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如何實施「三大倍增」計劃 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要實施產業倍增計劃,構建具有遂寧特色的「5+2+1」現代產業體系,加快實現優勢產業倍增。發展壯大電子信息、鋰電及新材料、機械與裝備製造、油氣鹽化工、食品飲料五大優勢產業;發展壯大文化旅遊業,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培育發展數字經濟。要實施企業倍增計劃,打出市場主體提質增量「組合拳」,培育和壯大一批優勢企業,支持中小微企業加快發展,促進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競相迸發。
  • 黃欽主持召開市現代產業發展領導小組會議:加快培育壯大新經濟...
    為縱深推進產業強市、加快構築現代產業體系,我市去年底出臺了《關於加快推進數字經濟、總部經濟、樞紐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今年又把發展「三大經濟」納入市委、市政府年度重點工作。 為深入落實省《關於推動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和我市《關於加快推進先進位造業重點產業集群發展的實施意見》,更好更快地推動生物醫藥這一重點產業集群發展,我市研究制定了《關於加快推進無錫市現代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若干措施》和《無錫市現代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通過優化產業結構、提升企業創新能力、營造良好政策環境,加快推進我市生物醫藥產業高端化
  • 中共雲南省委 雲南省人民政府 關於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決定
    著力提升物流服務能力。推動物流業與農業、製造業、商貿業、金融業等相關產業高效聯動發展。實施冷鏈物流設施補短板工程,完善城鄉高效配送網絡,培育航空物流發展新優勢,發展壯大龍頭物流企業。加快現代信息技術和交通運輸技術在物流體系中的應用,推進全程透明、可視、可追蹤、智能管理,構建智慧供應鏈物流體系。
  • 掌握創新發展主動權 加快做大做強新興產業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王志軍在回答記者提問時介紹,「十三五」時期,我國以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等為代表,推動了新興產業的發展,技術創新明顯加快,規模不斷擴大,出現了一大批發展潛力大的優質產業和產業集群。5G、新能源汽車和工業網際網路等部分關鍵領域實現了從跟跑到並跑,甚至出現了領跑,成為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 加快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九大著力點
    只有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才能暢通產業鏈循環;只有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培育一批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才能不斷引領和創造新需求,擴大就業崗位和空間,提高勞動生產率,增加人民群眾收入;只有提升科技創新能力,促進產業高端化、數位化、綠色化,才能破解日益嚴峻的資源環境約束,打造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一是著力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
  • 農業興百業 「糧倉」變「農倉」——慶陽市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我市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的重要論述,以及省委、省政府關於「拉開架勢構建產業體系、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部署要求,立足資源稟賦,堅持「一縣一業、一縣一品」, 瞄準特色主導產業,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
  • 餘姚將深入實施人才強市創新強市戰略,加快建設高水平創新型城市!
    到2025年,新引育特優以上人才50名、拔尖以上人才100名,帶動集聚高層次創業創新人才1500名,新增高技能人才2.6萬名、高校畢業生3萬名,支持培養高層次青年人才項目40個以上。   ——重點產業科創高地基本建成。在光電信息領域,形成創新優勢,千億級產業集群顯現,基本建成國內一流、國際領先的光電信息產業高地。
  • 工信部:強化核心技術攻關加快構建新興產業生態體系
    工信部:強化核心技術攻關加快構建新興產業生態體系2020/12/24 15:11:15 來源:人民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列印】【關閉】核心提示:加快創新成果的產業化,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打造產業鏈。」
  • 開啟全面建設新時代現代化強省會新徵程
    ,全麵塑造強省會高質量發展新優勢五 堅定不移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六 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打造國內大循環的戰略節點、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樞紐七 統籌推進全域協同發展,加快形成「東強西興南美北起中優」城市發展新格局八 優先發展農業農村,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省會標杆九 推進全面深化改革走深走實,加快構建充滿活力的體制機制十 全面擴大高水平開放
  • 統籌推進現代流通體系建設
    前不久,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八次會議時強調,「流通體系在國民經濟中發揮著基礎性作用,構建新發展格局,必須把建設現代流通體系作為一項重要戰略任務來抓」。我們要把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與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緊密結合起來,統籌推進現代流通體系建設,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撐。
  • 工信部:強化核心技術攻關 加快構建新興產業生態體系
    來源:人民網-產經頻道人民網北京12月24日電 (趙超)「強化核心技術攻關,加快創新成果的產業化,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打造產業鏈。」工信部將順應世界科技進步和產業變革的潮流,牢牢掌握創新發展的主動權,以重大發展需求為牽引,以重大技術突破作為主攻方向,加快做大做強新興產業,提升我國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的地位和競爭力,促進經濟能夠行穩致遠。第一,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產業化應用。
  • 國家郵政局等五部門:加快構建國際集散能力強、國內輻射範圍廣...
    到2035年,全面建成創新驅動、便捷高效、綠色共享、開放融合的粵港澳大灣區寄遞服務體系,區域郵政業服務保障能力和同城化服務水平大幅提升,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進一步增強,有效服務國際一流灣區建設,為郵政強國建設提供引領示範。二、構建暢通高效寄遞網絡加快構建國際集散能力強、國內輻射範圍廣、區域聯通水平高的大灣區寄遞網絡。
  • 江西對標國際一流標準 將建全國政務服務滿意度一等省份
    關鍵詞:實體經濟做實做強做優做大優勢產業重塑「江西製造」輝煌。聚焦航空、電子信息、裝備製造、中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優勢產業,大力實施「2+6+N」產業高質量跨越式發展行動,保持製造業比重基本穩定,加快工業強省建設步伐。
  • 聚焦「灣區都市、品質東莞」六大工程①|東莞現代產業體系建設邁上...
    這是東莞製造業項目投資填補產業空白,補強東莞產業鏈條的一個縮影。去年1月的市委十四屆八次全會上提出,東莞將全力打造「灣區都市、品質東莞」,大力實施城市品質提升、發展空間拓展、產業體系升級、基層基礎強化、民生福祉增進、重點改革突破「六大工程」。
  • 加快構建更具核心競爭力的「2+1」現代產業體系
    市政府秘書長陳東照說,惠州人不缺理念和幹勁,只要搶抓重大機遇,堅持走好高質量發展路子,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引進重大項目,提高自身實力,就一定能建設更加幸福美好的國內一流城市。市政協秘書長葉啟靈表示,將繼續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2+1」現代產業體系發展為主線,深入調研,深耕細作,為惠州生命健康產業發展建言獻策。
  • 科技創新賦能現代產業體系 灃東新城高質量發展引擎強勁
    這片熱土,不僅吸引阿里、騰訊、寒武紀等國內大佬落戶,也引來法國必維集團、日立ABB等國際巨頭紛紛入駐……作為國家級新區西鹹新區的核心組團,灃東新城把加快科技資源聚集,加速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擺在發展核心位置。尤其是近年來,已吸納了更多研發機構和龍頭企業聚集發展,形成了智能製造與現代服務業兩大主導產業方向。
  • 建設現代產業體系需提升四大能力
    原標題:建設現代產業體系需提升四大能力   這場新冠肺炎疫情不僅給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帶來了嚴重威脅,而且還對經濟社會造成較大衝擊,增加了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難度。總的來看,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對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也是對我們全方位工作和體系化能力建設情況的一次檢視。
  • 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丨全桂壽赴粵與企業負責人座談交流對接招商...
    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丨全桂壽赴粵與企業負責人座談交流對接招商項目 2020-11-15 20:08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推動現代產業體系優化升級
    ◆加快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改造,深入推進智能製造、綠色製造、服務型製造。◆推動綠色製造強省建設,建設世界一流「中國鋁谷」,打造綠色矽精深加工基地,培育壯大高端鈦合金、鋁合金、稀貴金屬等一批戰略性新材料。◆大力發展跨境物流、冷鏈物流、航空物流、智慧物流等物流新業態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