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蘇鵬 • 2011年01月24日06:39 • 速途網
速途網1月24日評論
記得凡客誠品CEO陳年在出席去年的中國企業「未來之星」年會時曾說過,中國B2C企業在今年有一場大戰要打,筆者很認同這個觀點。不久前,在中國的鞋類B2C市場正有一場官司在打,而這場官司背後的根源就是樂淘和好樂買這兩家競爭對手的正面交鋒。
2010年5月初,樂淘工作人員在谷歌中國網站輸入「樂淘」後,網站出現「買運動鞋,樂淘不如好樂買」連結,好樂買為樂淘的競爭對手,點擊該連結則直接進入好樂買的網站。
鞋類在國內電子商務領域中起步比較晚,然而2009年開始出現了一批規模較大的B2C企業。經過一年的經驗摸索和資金的積累,2010年將是這些企業集中發力的最好時機。對於樂淘和好樂買兩家鞋類B2C企業來說,恰巧筆者均比較熟悉,下面我將就兩家企業的商業模式、發展速度、營銷方式以及融資用途等方面逐一詳細比較。
一、商業模式
樂淘採用的是網上賣場模式,主要特點:1)、貨全部來自廠商(據悉也有部分為核心經銷商),樂淘只做代賣,樂淘和供貨商的後臺系統是對接在一起的,從而保證供貨商及時補貨;2)、無需大量買貨資金,最大程度的規避了庫存積壓風險,而且在不佔用大量資金的情況下,即可快速拓展售賣的產品品牌及產品線;3)、貨品全部來自廠商,不存在假貨問題。
而相比之下,好樂買採用的是買斷的商業模式,這種模式很大的一個好處就是當銷量形成規模時,可以很大程度上壓低上遊供貨商的產品價格,弊端則是前期鋪貨需要佔用大量資金,並且擔負消化庫存的風險。此外,資金量的大小決定了其售賣的品牌及產品線的擴充速度,如果沒有巨大的資金支持,則很難滿足消費者對商品的多樣化需求,進而影響用戶體驗。
二、發展速度
樂淘是2009年5月正式轉型成為鞋類B2C商城,目前商品涵蓋41個品牌及3000多個款式,目前日出貨量1000餘單,日銷售額約30餘萬,而且樂淘3—5年內只專注做鞋;而好樂買成立於2007年,在鞋類B2C市場已經有了長達3年的積累,由於採用買斷模式,目前所售商品的品牌和款式要相對少些,好樂買所售商品以鞋為主,同時也有其他周邊產品,目前關於兩家各自所佔的具體市場份額,尚不清楚。
三、營銷方式
據筆者觀察和了解,樂淘基本很少打廣告,主要是靠活動以及PR等營銷方式促進銷售;好樂買則主要以大面積打廣告為主,尤其是網絡廣告,筆者經常在各大網站以及搜尋引擎上看到,這點和VANCL鋪天蓋地的廣告策略很類似。
四、特色服務
目前好樂買和樂淘在服務上基本相同,主要包括24小時客服、全程免運費以及7天無理由、無條件退貨等。
五、融資用途
值得欣喜的是,好樂買和樂淘都在最近完成了各自千萬美金級別的融資。好樂買總裁李樹斌此前透露,好樂買已完成B輪融資,融資來自包括首輪投資方紅杉資本在內的3家投資商,融資額肯定超過首輪的1000萬美元,換算成人民幣肯定過億;而6月初,樂淘也宣布獲得來自美國老虎基金和美國德同資本合計超1000萬美元的第二輪融資。
樂淘的融資主要花在用戶身上,在北上廣、瀋陽、武漢建物流基地,2個月倉儲面積提升5倍,送貨時間提速一天,全國48小時送達率50%;好樂買主要把融資用於倉儲建設、擴展品類、團隊建設以及市場推廣上。由於國內的配送公司已經比較成熟,目前兩家公司均表示,不會自建物流隊伍。
從2010年開始,國內B2C領域的競爭會越來越激烈,在這期間的龍爭虎鬥在所難免,縱觀整個中國的電子商務歷史,這個產業的發展仍處於早期階段,在這場瀰漫著硝煙的商戰中,誰都想獨霸市場,都在迅速的跑馬圈地,不過一切都才剛剛開始,究竟誰會成為推動電商產業發展的先烈,我們走著瞧。(蘇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