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眼尖的朋友不難看出,這篇文章張老師曾在去年馬德裡賽前夕發表於「網球鬥秀場」,今天再次選出,旨在與大家分享馬德裡賽的魅力所在。
馬德裡會帶給你怎樣的聯想?是西甲雙雄皇家馬德裡與馬德裡競技,是寫出不朽名著《唐吉訶德》的塞萬提斯,還是蔡依玲吟唱著「我走在少了你的風景」的《馬德裡不思議》?
這座城市留給我最深印象的,其實是馬德裡公開賽那誘人的媒體餐。我從未曾期待能在國外賽事吃到那麼好吃的媒體餐,選擇多樣,冷熱搭配,不愧是五星級酒店大廚打理出的精品,更有西班牙特色的黑豬肉以及海鮮飯敞開供應。在歐洲各國美食中,西班牙餐應該最接近中國人的口味——如果說批薩餅就是打滷囊,那西班牙海鮮飯豈不就是煲仔飯?
當然,我在馬德裡不只品嘗了美味,也嘗到了「屈辱」。2010年我開始去到更多的ATP1000大師賽事,馬德裡便是第一站。記得那天在賽場結束工作要回酒店,我看到一位平常做派就相當高冷的西方同行在賽事交通處叫車,便也想依樣申請。未曾想他淡淡地看了一眼我胸前的證件,說道:「單獨叫車服務只有ITWA會員才能享有。」
不僅如此,國際網球記者協會的會員還享有機場接車服務。我並非貪戀這些服務項目,只是忘不了他當時看我的眼神。從那時起,經過兩三年努力攢足賽事數量,我終於成為這個協會的首位中國會員。那位同行當年對我的那番指教,至今仍是我倆彼此唯一的一次對話。
過去這一兩年,我減少了一些前方報導的賽事數量。但如果有哪一項大師賽我還想故地重遊,我會選擇馬德裡。除了美味的媒體餐,這位城市處處洋溢著自由自在的氣息與令人愉悅的風情;這也是一座有文化的城市,博物館裡可以時不時與從小只是在畫冊中看過的世界名畫相遇。住宿和物價也相對便宜,當然了,馬德裡吸引我重訪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咱現在不是有專車接送待遇了麼……
雖說馬德裡是一座浸潤在歷史與文化中的名城,但馬德裡公開賽卻是一項充滿變革甚至叛逆意識的新賽事。全金屬外殼的「魔力盒」令賽場內外充滿後現代氣質,但也有不少人批駁這樣的建築風格與城市根本無法融為一體。四年前賽事更是不顧眾多球員反對力推藍土球場,僅僅一屆便在巨大爭議聲中宣告失敗,也令當屆冠軍費德勒多了個「藍土之王」的美譽。
其實細想之下,馬德裡未嘗不正是網球世界裡的唐吉珂德。在羅馬尼亞的狂人富商蒂利亞克引領下,這項2002年才創辦的賽事推出過多項變革,如今不僅已擁有男子大師賽事和女子皇冠賽事的高級別,而且也擁有獨特的品牌效應。除藍土球場之外,模特球童也異常養眼,當地影院還推出3D版本的男女決賽,這些都體現了這項賽事打造「第五大滿貫」的勃勃野心。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也算是一位小小的唐吉訶德吧!六年前,我是從中國專程現場報導的唯一中國記者,在獲得新鮮體驗的同時,也必須承受孤單的滋味。我仍記得ATP官員當時對我說的一句話:「希望中國記者能夠儘快加入職業網球記者的行業,畢竟,你們來自於一個重要而特殊的市場。」
其實,在馬德裡站的工作節奏不算緊張,畢竟以西班牙人閒散的性情與作息習慣,納達爾等重點比賽都被安排在下午,收工不會太遲。對於當地人來說,每晚從八九點鐘可以一直吃到午夜的晚餐,才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事情。
在馬德裡留給我印象最深的奇遇,卻與網球無關。一天從賽場回酒店,等電梯時遇到一位高大壯實的黑人,搭話之:「打籃球的?」「嗯哼~」「在歐洲打?」「NBA俄克拉荷馬城。」「哇!杜蘭特隊友?」「嗯哼~」「你們今年打入季後賽了吧都!」「是哦~」回來一查,原來此人就是塞爾吉•伊巴卡。只是時光如箭哩。俄克拉荷馬仍有「雷霆二少」杜蘭特和威斯布魯克,而伊巴卡已經成為球隊的防守核心……
2016馬德裡賽官方宣傳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