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APP的網際網路存款還在嗎?

2020-12-23 和訊

支付寶不安全了嗎?

年終將至,銀行「攬儲大戰」卻遭遇政策大調整。近日,多家頭部網際網路金融平臺下架網際網路定存產品。

12月18日,受監管政策影響,支付寶平臺上的銀行存款產品被清空。

緊接著,各大App等平臺都相繼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網際網路存款產品是指商業銀行藉助網際網路金融平臺銷售存款產品,產品和服務由銀行提供,平臺提供存款產品的信息展示和購買接口。

這類產品的特色在於,它門檻低、利率高,因此備受投資者們的青睞。

近年來,網際網路存款產品漸成部分中小銀行吸收存款的重要渠道之一。平臺成為銀行網點服務的線上延伸,這類平臺沒有相關業務的金融牌照,游離於金融監管之外。

為什麼網際網路存款被集體叫停?

歸根結底,仍然是金融監管的防患於未然。

因為在金融監管趨嚴的背景下,網際網路存款潛在的風險引起了國家的注意,網際網路存款有潛在的風險,才導致該類產品的下架。

第一、首先要知道普通存款與網際網路存款的區別。

普通存款,是簡單存款人和銀行的關係,作為存款人的我們在當地的銀行存款。

而網際網路存款,在銀行和存款人中間,加入了第三方金融平臺,比如微信、支付寶等。作為存款人的我們,存款的銀行可能跨區域,甚至出現深圳人存款到北京某銀行的可能。


第二、看似三方共贏的局面,卻有兩大風險隱患,如果不能控制,風險早晚爆發

1、網際網路存款的大量引入,致使中小銀行存款結構產生了變化。

央行數據顯示,一家吸收儲蓄存款能力很弱的銀行,加入網際網路存款平臺之後,儲蓄存款飆升,由一年前佔比36%,飆升到現在85%,而平臺存款貢獻了8成以上。

2、利率越高,銀行壓力越大,風險也越高,容易出現暴雷。

中小銀行在平臺上給出的利率基本上在4.5%-5%之間,遠比線下同期限的存款高的多。比起大銀行,這些中小銀行實力不夠,壓力又大,風險控制不足,暴雷也不過是早晚的事。


叫停網際網路存款很簡單,但本質問題仍存在,比如儲戶高存款利率需求,中小銀行吸收存款需求。滿足這些需求,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網際網路金融的發展將何去何從?對此,你怎麼看,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眾望財富研究團隊:網際網路平臺銀行存款的下架標誌著網際網路金融、網際網路平臺即將進入一個新的時期,同時網際網路領域的「無照駕駛」將逐步受到監管的嚴格約束。

而對於銀行和存款人,則應該有一個新的適應期,金融監管不論何時都是不可鬆懈的緊迫工作之一。


相關焦點

  • 網際網路存款理財迎變局?京東金融跟進:已經停止新增線上存款產品
    12月20日,證券時報記者獲悉,京東金融APP已停止新增上線網際網路存款產品。這是繼螞蟻支付寶、百度度小滿金融、騰訊理財通後,又一家平臺型金融類app對相關業務做出調整。截止目前,多個頭部平臺已「下架」該類產品。
  • 10家網際網路平臺下架存款產品什麼情況?網際網路存款產品的風險有哪些?
    今日,10家網際網路平臺下架存款產品的新聞登上熱搜,網際網路存款產品有一次成為大家討論話題,這一次下架的具體是哪十家呢?網際網路存款產品的風險有哪些? 10家網際網路平臺下架存款產品是哪十   原標題:10家網際網路平臺下架存款產品什麼情況?網際網路存款產品的風險有哪些?
  • 京東金融等五大平臺下架網際網路存款,哪些銀行被波及?
    與此同時,度小滿、陸金所、攜程金融、滴滴金融等平臺上原有的網際網路存款產品也消失了,這些公司也通過一些主流新聞媒體明確了已經下架了該業務,不過360你財富平臺上的銀行存款仍然在售。12月15日,央行金融穩定局局長孫天琦在第四節網際網路金融論壇的發言,被視作整治非法經營網際網路銀行存款業務的風向標。
  • 支付寶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已經持有的怎麼辦?
    前段時間,支付寶下架了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後,最近京東、百度等也緊急下架了這些網際網路存款。 那麼,已經在支付寶或者這些平臺買了網際網路存款的怎麼辦? 其實也不用擔心,這次這些平臺都是主動下架,說明風險還在可控範圍內。 而且網際網路存款也是屬於銀行存款,網際網路只是三方平臺,提供一個銷售渠道,背後本質還是銀行存款產品。
  • 3天,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全軍覆沒
    陸金所app也顯示下架,陸金所回應稱,為響應網際網路存款行業相關監管精神,陸金所平臺已停止上架新的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已購買產品不受影響,將持續密切關注監管動態,並嚴格落實監管相關規範和要求。根據《澎湃新聞》,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亞洲金融合作協會智庫研究員董希淼解釋,在網際網路存款業務鏈條中,網際網路平臺提供存款產品的信息展示和購買接口,起到引流、導流作用;存款產品和服務由銀行提供,債權債務關係為存款人與銀行。在這種模式下,網際網路平臺是否涉嫌違規辦理儲蓄業務,需要金融管理部門認定。如果從嚴格意義上講,網際網路平臺並非《條例》規定的儲蓄機構,不能辦理儲蓄業務。
  • 監管叫停網際網路平臺「助存」 你會在銀行自營平臺上存款嗎?
    中新經緯客戶端1月16日電 網際網路平臺存款業務終於迎來大結局。15日,銀保監會官網發布《關於規範商業銀行通過網際網路開展個人存款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下稱通知)指出,商業銀行不得通過非自營網絡平臺開展定期存款和定活兩便存款業務。
  • 存款成為香餑餑,螞蟻下架所有網際網路存款產品
    ——快 訊——12月18日,螞蟻集團相關人士表示,根據監管部門對於網際網路存款行業的規範要求,目前螞蟻主動下架平臺上所有的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只對已購買產品的用戶可見,持有產品的用戶不受影響。從社區團購的率先放棄,到現在的下架網際網路存款,阿里巴巴現在的態度是非常「恭順」的,也算是感受風向最快的網際網路龍頭企業。其實,對於存款的事情,近期我多次寫到過,存款成香餑餑|靠擋計息產品「隱退」 ,六大國有銀行公布調整方案、大雪|2021年會好嗎?淺談普通人未來如何逆襲、通縮來臨?
  • 監管部門對網際網路存款多次發聲 支付寶下架網際網路存款業務
    近期,監管多次對網際網路存款存在的問題發聲。12月18日,記者證實,支付寶目前針對未持有網際網路存款的用戶,在理財頁面對銀行存款產品進行了下線處理。有分析稱,預計下一步其他平臺也會進行相應的調整。12月18日,記者獲悉,支付寶APP全面下架銀行存款產品。
  • 網際網路存款「被下架」 銀行制定應急預案
    本報記者 郝亞娟 張漫遊 上海、北京報導藉助網際網路平臺的流量,為客戶提供低門檻、高利率的存款產品,是近年來部分銀行攬儲的重要手段。然而,以「主動下架」為由,12月18日,螞蟻集團旗下支付寶針對未持有網際網路存款的用戶,對銀行存款產品進行了下線處理。隨後,《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騰訊理財通上的「銀行類」產品和京東金融的「銀行精選」產品也已經下架。
  • 網際網路存款緊急「剎車」
    羊城晚報訊 記者黃婷報導:自12月18日螞蟻集團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以來,騰訊理財通、度小滿金融、京東金融、陸金所、滴滴金融、攜程金融、天星金融等多個網際網路金融平臺相繼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大多數平臺在回應中均強調,產品下架後只對已購買產品的用戶可見,持有產品的用戶不受影響,並稱將密切關注相關監管政策。
  • 網際網路存款集體下架,銀行吸收存款還得靠平臺?| 重點來了
    財新視聽總編輯張鴻,每天幾分鐘,帶你把大事看得更明白。 重點來了 最近有九家網際網路企業,主動下架了自己的存款業務。 先是12月18號,螞蟻集團下架了全部的網際網路存款產品,接著,包括騰訊和京東在內的幾家平臺也紛紛跟進。 網際網路存款,是銀行在網際網路平臺上推廣存款產品。憑著收益高、門檻低,這兩年來,網際網路平臺存款吸收了不少用戶。
  • 受網際網路存款下架影響 多家中小銀行開啟「自救模式」
    財聯社記者不完全統計,12月18日在各家網際網路平臺未下架時,一家銀行同時在多個平臺上發布網際網路存款產品的現象十分普遍。如振興銀行發布網際網路產品較多,同時在京東金融、度小滿以及陸金所等app上推廣相關產品。其中,京東金融上在售5款,度小滿APP上在售4款。此外,華瑞銀行、華通銀行、廈門國際銀行、匯和銀行等多家銀行也均同時在多個APP上線了多款網際網路存款產品。
  • 網際網路存款終於還是迎來寒冬,2000字+逐條解析最新監管通知
    大家好,^-^ 我是可以讓你了解更多金融知識的「道叨」!鄭重聲明:本文非廣告,無任何利益關係、非投資建議,僅代表本人觀點分享。昨天如果有關注銀行存款的朋友,那一定會知道這期要聊的勁爆消息。沒錯~這期聊的就是中國銀保監會和中國人民銀行一起發布的《關於規範商業銀行通過網際網路開展個人存款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
  • 受網際網路存款下架影響 多家中小銀行開啟「自救模式」 正在調整...
    財聯社(北京,記者 姜樊)訊,從上周五至今,包括螞蟻、騰訊、度小滿、京東數科、陸金所、天星數科等多個平臺陸續宣布,下架所有網際網路存款業務。尤為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這些網際網路平臺並未收到明確的監管指令,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均屬於自發行為。主動「擁抱監管」的背後,卻也給一些依賴於網際網路渠道攬儲的中小銀行帶來了不小的「麻煩」。
  • 網際網路存款業務全面停擺,中小銀行:求給條活路
    近日,監管層的風吹向了網際網路存款市場。  繼 12 月 18 日支付寶下架銀行存款產品後,理財通、京東金融、滴滴金融等多家網際網路頭部平臺跟進,集體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一時間,網際網路存款市場風聲鶴唳。  儘管螞蟻集團作出 " 此舉是根據監管部門對於網際網路存款行業的規範要求,持有產品的用戶不受影響 " 的回應,但曾在支付寶理財頁面購買過網際網路存款、理財等產品的用戶仍然被嚇了一大跳。  甚至有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在相關報導下留言:" 我想問,支付寶餘額寶會有風險嗎?裡面的錢不會突然一下就沒了吧。。。"
  • 網際網路存款大變局!定存產品集體下線 監管部門將完善網際網路存款規則
    據了解,用戶上網際網路平臺存錢時,需要跳轉至相應銀行頁面,開通銀行電子帳戶,方可存錢。在這種合作模式下,網際網路平臺與銀行產生互利共贏的結果。但是,大部分合作銀行都是區域性銀行或者民營銀行,這意味著,若用戶在上海,通過網際網路平臺的導流,購買了河北某小銀行的存款產品,相當於這家銀行就突破了經營區域限制。
  • 線上存款被叫停背後!網友:你看到風險了嗎?
    如今隨著線上存款被叫停,這些人無疑將失去重要的理財工具,其中更出現諸如「又動了誰的奶酪」之類的不滿聲音。 事實上,線上銀行做強背後,亂象也在滋生,尤其是存款保險制度被「濫用」,用網友的話講:你看到風險了嗎?
  • 支付寶下架銀行存款產品,背後透露了央行對網際網路金融的態度!
    50萬元以下存款是風險的,因為從現在的新規來看,銀行也是可以申請破產,所以央行要求對所有結構化存款進行梳理。所以我們才看到了大部分網際網路平臺都已經下架了和中小銀行合作的存款產品。支付寶首當其衝?銀行通過和支付寶的合作,獲得了用戶們的大量存款,放貸出去也非常集中,一旦中斷合作或者沒有利率優勢,那麼就沒有後續攬儲來源了!按常理來說,支付寶和中小銀行合作賣理財產品,對大家來說都是好事情啊,為什麼現在要下架呢?因為這裡面涉及到「風控」問題,無論是支付寶還是中小銀行,其實他們的風控體系都不如大銀行健全,真以為風控如螞蟻所說的大數據那麼簡單嗎?
  • 你還在認為只有「APP」才能算作是網際網路「產品」嗎?
    網際網路運營的主體是什麼?當然是產品。從事過運營的人應該會有所感觸,當我們向朋友們說自己從事運營的時候,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可能都會問:「你們公司做的是什麼APP? 」APP即網際網路產品,這是對的,但網際網路產品即APP?後面這個觀點真的對嗎?
  • 網際網路存款紛紛下架,「草根理財」何去何從?
    業內人士認為,網際網路平臺緊急下架存款產品,預示著未來針對網際網路存款等創新型存款的監管將越來越嚴。監管收緊之下,缺乏投資經驗的「草根理財」將何去何從?已購存款儲戶不受影響  網際網路存款產品是指商業銀行藉助網際網路金融平臺推出的存款產品,商業銀行需向網際網路金融平臺支付「導流費」等手續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