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天昏昏沉沉,大腦很疲勞?職業精英都用這三種高效大腦休息法

2020-12-08 心理諮詢師許燁

大腦疲勞,會讓我們感到很心累。尤其是上班族,白天渾渾噩噩,做事效率大受影響。

如果你符合以下任意兩條,那麼你的大腦已經有較為明顯的疲勞表現了:

總覺得累,睡再多還是覺得疲憊不堪。

大腦思緒過多,無法集中注意力。

經常感到壓力大,時常出現頸肩酸痛、胃部不適、輕微偏頭疼等軀體症狀。

當你的睡眠無法緩解疲勞時,那就說明你累的不是身體,而是大腦。大腦疲勞,無法靠單純的睡眠來得到恢復。

明確了我們需要解決的是:大腦疲勞後,就來看看對應的好方法吧。

一、清理大腦中的「野猴思維」,還大腦清靜

職場特別強調「多線程處理」。看似能夠提升工作效率,但這樣的大腦信息處理方式,在讓我們大腦飛速運作的同時,養成了「野猴思維」的模式。

通俗地來說:你已經無法保持專注力。因為職場多線程信息處理的方式,讓你的大腦思考進行被打斷或需要快速切換到其他線路。

不少企業高管會有這樣的感嘆:事情已經多到不知道應該先做哪件了。

這個時候就會產生「猴子思維」。頭腦裡的想法,就像一隻只大大小小的野猴,它們上躥下跳,此起彼伏地發出叫囂聲。這會消耗你大部分的腦力,讓你內心煩躁,同時辦事效率會被降低。

這樣的後果是:你會覺得很「心累」,大腦仿佛一直在高速旋轉,但又毫無成效。這最終會讓你陷入自我厭惡感中。附帶的健康損害的是:你的睡眠也會受到影響。

因為這些「野猴子」一旦強大後,這種思維就會具有強迫性。即使你不願意再去想,它依然會我行我素的跳躍性出現在你的腦海中,讓你痛苦、焦慮。

會出現這種情況的原理是:我們大腦中有個器官叫做杏仁核。當大腦承載了過多壓力時,杏仁核就會開始失控。但我們大腦還有一件武器可以幫助我們壓制杏仁核的失控,那就是:腦部掌管理性思維的額葉。

應對方法是:捕獲野猴王,恢復理性思維。

當你的大腦裡充斥著雜亂的想法時,留心那些聲音最大,又反覆出現的想法。將其羅列在紙上。然後在這個想法後方的空白處,回答這四個問題:

1. 這些「想了很多遍」的事情,總是要跳出來的原因是什麼?(挖掘深層需求)

2. 一直糾結這個想法,對自己有什麼幫助作用?(正向思維)

3. 如果是我的偶像,他會怎麼處理?(榜樣力量)

4. 這個想法是否令你產生了自我批判?(自我分析)

我們來舉個例子看看:

王楞楞最近失眠,因為年終匯報要跟上司面談。楞楞感到很心慌,上班看到上司就感到心慌。按照四個問題,楞楞將自己的回答羅列在紙上後,就明顯探查到內心不安的聲音是什麼了。

這個問題會反覆跳出來,是因為我擔心跟領導面談時說錯話,讓領導產生不好的印象。這會影響我的考評。(深層需求是:我希望得到領導的表揚和認可。)

一直糾結這個想法,對我的幫助作用是:提醒我,我想要的是升職加薪,不是每天混個底薪。

如果是我的偶像王力大哥,他估計會找機會請領導吃飯,聯絡感情。

擔心不能在面談時發揮好,的確讓我產生了自我批評。我覺得我就是一個沒有情商、沒有口才的人。

在進行了這樣的自我分析後,楞楞就知道「野猴子」要跳出來的原因。接下來就可以採取解決措施了。他可以學習王力的方法,與領導聯絡感情。也可以選擇在面談前,收集自己的工作數據和成果,提升面談自信心。

這樣,野猴子的力量就會消退。因為當事人已經有了問題的應對策略。

《高效休息法》是日本熱銷20萬冊年度話題書,書中含有包括:野猴子思維整理法等,經耶魯大學研究證實有效的科學正確的大腦休息法。其中還特別收錄美國精神科醫生推薦的「五日簡單休息法」,讓大腦獲得真正的休息。

採用微小說形式,讓腦神經原理更容易被讀者理解。

二、用慈悲心來化解人際壓力

很多讓大腦感到不安的壓力,來自於人際關係。尤其在職場,總有些人讓你看不順眼,也總有些人看不上你。

與上司的人際關係不良,對你的影響作用會大於同級之間的人際關係。因為上司擁有更大的職權,能夠隨心所欲地分配任務工作給你,以及給到你相應的考核結果。

從現實層面上來說,如果你想安安心心上班,那麼最好能夠和上司處好關係。很多時候,下屬都會因為上司暴躁的脾氣等因素,無法忍受上司。但為了保住工作,又不敢輕易裸辭。

這就會導致你一看到令你深惡痛絕的領導,大腦就掀起了一場風暴。你有可能在領導還沒開口講話之前,大腦裡已經預演了一場挨訓的戲碼。也有可能,你的大腦已經構建了你揮拳頭,把上司打趴下的爽劇。

這些假設的戲碼,都是你大腦消耗能量的產物,但這些處理讓你產生恐懼或自我安慰之外,都不能改善你與領導的人際關係。

但如果你使用了「慈悲心」,那就不同了。

「慈悲心」具體的做法是:你在心中默默祝福對方。你看著領導,心裡默默地跟他說:我理解你。你的工作指標壓力比我更大。我希望我能夠幫到你。我也祝願你每一天都能夠過得安好。

當你這麼做的時候,你與領導溝通時,你的面部表情與語音語調都會有很明顯的變化。這種變化能夠讓領導感受到你對他的關心與善意。而關心與善意,是人際關係最好的潤滑劑。

那麼這種「慈悲法」,通過一些實踐證明,的確能夠降低DMN的過度活躍,能讓讓大腦的「應激」慢下來。DMN指的是:大腦任務網絡。

所以,當你越是想不開,就越會耗竭你的大腦能量。很多人會勸你想想開,用心理學原理來解釋,就是降低DMN的活躍程度。

三、正念呼吸法,感恩每一個當下

冥想,這個概念,被越來越多的高端養生機構選用。在收費高達5萬半個月的養生度假村中,就有冥想課程的編排。

正念呼吸,也是冥想的一種。在影視劇中我們看到的冥想呼吸,好像就是人坐著,然後很簡單的呼吸。這對我們的大腦,有什麼好處呢?

通過實踐研究,冥想能夠改變我們大腦迴路的工作效率。冥想會讓大腦產生變化的區域有:

尾狀核(排除多餘信息,與注意力有關)

內嗅區(與停止心神不寧有關)

內側前額葉皮質(和自我認知和控制有關)

連續練習5天正念呼吸,你就會感受到冥想的成效。持續時間越久,效果越明顯。

冥想呼吸的要點是:

不控制的呼吸

不刻意做深呼吸

不做任何評價和判斷

不糾結過往,不擔憂未來,只停留在當下

這能夠讓我們的大腦得到高質量的休息。這種效果,甚至超越睡眠。因為正念呼吸冥想,讓我們回歸兒童時的單純。

我們想一想,孩子是不是總能睡得很香甜呢?因為他們不會在睡前擔心未來發生的事情,也不會為過往發生的事件,感到內心的糾結和痛苦。小孩子只會對眼前的事物感到好奇,所以他們做到享受當下。

同時,如果你是企業精英或是學術高手,希望在日常工作中保持最佳大腦狀態。那麼你可以多去了解冥想的技巧與方法,這可以提升你的大腦健康度與信息處理效率。

《冥想5分鐘等於熟睡一小時》作者裡克漢森 博士,是一位冥想教練,同時也是一位神經心理學家。

書中對於冥想的神經運作原理與具體冥想方法指導,都能使你獲益。

大腦是人體的總指揮官。如果總指揮官休息不好,身體與精神面貌都會受到影響。所以,掌握一些大腦疲勞恢復法,非常有必要。

相關焦點

  • 《高效休息法》:休息不好?教你2招,獲得一顆不會疲憊的大腦
    《高效休息法》:休息不好?教你2招,獲得一顆不會疲憊的大腦原創 林小瑩私語 2020-05-11 06:42:32我們每天忙著上班、拼搏、投入到轟轟烈的奮鬥中,大腦早已疲憊不堪,超負荷運轉。我們每天紛紛擾擾、雜念不斷,已經找不到任何一個地方,可以稍微安心做事。
  • 《高效休息法》:休息過後反而更加疲憊?4招教你學會高效休息
    運用正念休息法,可以使我們的大腦獲得更科學高效的休息,從而提高工作時的專注和效率。二、什麼都沒幹,也會很疲勞?只因大腦DMN持續運轉消耗能量《高效休息法》指出,就算我們什麼也不做,我們的身體也有可能感到十分疲憊,這是因為我們的大腦並沒有得到休息,還在持續的消耗大量能量。
  • 《高效休息法》:我們缺的不僅是時間,還有如何休息的方法
    今天在整理書架的時候,偶然間又翻到久賀谷亮的《高效休息法》,這本書對我來說是受益良多,教會了我如何休息,也糾正以前的很多誤區,今天就將它整理一下拿出來跟大家分享一下。馬上就要過元旦了,春節離我們亦不遠矣,每次放假很多人都格外珍惜這放鬆的機會,有人出去旅行,結果弄得比平時上班還累。也有很多人選擇在家裡睡覺,晚上睡白天也睡,結果睡得腦袋昏昏沉沉。現如今大部分的年輕人,工作拼命,結果我們的身體大都長期處於亞健康的狀態,卻並沒有掌握休息的方法。一個不會休息的人,往往不能更好的工作。在講如何休息之前,首先糾正一下大家普遍會存在的一個思維誤區。
  • 造成疲勞感的7大情境,你可能一直經歷著,卻始終沒有效解決
    當時想著熬過這段時間就能好好睡一覺了,睡了13個小時後,仍然是身心俱疲,腦袋還昏昏沉沉的,用一個字概括的話:累!由此可見,有時候單純的長時間睡眠並不能消除我們疲勞感。針對大腦疲勞的七種情境,在《高效休息法》一書中,作者久賀谷亮提出了消除大腦疲勞的七個休息法,以呼吸和冥想來釋放壓力,達到正念的目的。
  • 三種疲勞各有休息法
    日本心理諮詢師將疲勞分為三階段,呈逐漸遞進趨勢:第一階段,身體覺得累,失眠、食慾差;第二階段,逃避負擔、倦怠、煩躁、身心易受傷,但外表可能看不出;第三階段,心情憂鬱不安、易過度自責,身體無力,像變了個人。近來,處於二階段、三階段的人增加了,說明人們普遍感到越來越疲勞。
  • 怎麼睡都不夠,那是你大腦太疲勞了!
    所謂腦疲勞,就是在持續較久或強度過大的腦力活動過程中,腦內血液循環不暢和腦脊液的流動狀況變差,從而使代謝物堆積而致的慢性疲勞症候群。大腦疲勞容易,而恢復卻十分緩慢。那麼,如何及時發現腦疲勞呢?可以從以下三種症狀判斷腦疲勞:1.
  • 三種症狀告訴你:大腦供血不足了!
    症狀一、經常出現面麻、唇麻以及一側肢體發麻大腦是人體的神經中樞,是神經系統最高級的組成部分,如果大腦的血液不能得到充分的供應,勢必會導致神經系統受到影響,最容易影響的就是感覺神經。感覺神經受影響後,臉部會出現發麻的的情況,有時肢體也會發麻;還有的人眼睛看不清楚東西,甚至失明,那是因為視覺神經受到的影響,還有人會出現眩暈、耳鳴等等症狀,都是因為腦供血不足導致神經系統受到影響。症狀二、突然嘴歪,流口涎除了感覺神經受到影響,運動神經也會受幹擾。
  • 整天頭暈目眩,腦袋昏昏沉沉?多半是身體出現了三個問題,別大意
    很多人在生活中都經歷過頭暈的情況,比如昨天晚上熬夜晚睡了,身體缺乏睡眠,在早上起床的時候,很多人會有睡不醒的情況,腦袋也感覺昏昏沉沉的,整個人沒有精神,什麼事情都不想做,這個時候只要及時注意改善睡眠,讓身體休息夠了,頭暈的情況就能夠很好的改善。
  • 整天都感覺昏昏欲睡是怎麼回事?和氣溫或沒關係,需多加重視
    天氣轉熱了,很多人有開始了犯困的狀態,更有甚者整天昏昏欲睡。如果說,一小會的犯困還能夠怪氣溫,如果是整天昏昏欲睡,肯定就不能夠怪氣溫了。很多人可能對此也會感到很困擾,整天腦子昏昏沉沉的想睡覺,非常影響上班或是上學的狀態。整天昏昏欲睡,到底是怎麼回事?
  • 每天昏昏沉沉,頭腦不清醒,中醫告訴你祛除疲勞、提神醒腦好方法
    對於現代人來說,繁重的工作和生活壓力,實在是苦不堪言,由於長時間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和營養的補充,造成頭腦每天都是昏昏沉沉的感覺,嚴重影響了工作和生活,那麼,有什麼好方法可以祛除疲勞,提神醒腦呢?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個提神的好穴位,最適合那些經常熬夜加班的朋友使用。
  • 告知大家:整天頭暈目眩,腦袋昏昏沉沉?多是身體出現三個問題
    ,比如昨天晚上熬夜晚睡了,身體缺乏睡眠,在早上起床的時候,很多人會有睡不醒的情況,腦袋也感覺昏昏沉沉的,整個人沒有精神,什麼事情都不想做,這個時候只要及時注意改善睡眠,讓身體休息夠了,頭暈的情況就能夠很好的改善。
  • 每日新書|方法不對,越休息越累,3位專家教你高效休息法
    一本人人學得會的高效職場自我修復指南。採用最特別的休息法,記憶訓練、瑜伽、聲樂三管齊下。讓你忙而不累,隨時隨地找回工作能量。 ��這本書適合誰讀?別再把長時間躺著和休息劃等號了,你需要更科學高效的休息法。來自不同領域的三位專家,共同撰寫了這本《工作狂是怎樣休息的》,從記憶、瑜伽、聲音訓練三方面,教你告別疲乏,恢復精力。書中的小技巧都簡單有力,操作方便。不管你是否有運動基礎、是在辦公室還是在家中,都能隨時隨地進行練習。
  • 人到了60歲,大腦就會萎縮?用好3招,還大腦「年輕」
    很多人不知道,大腦也會隨著身體慢慢變老,年齡越大,老的衰老速度就會越來越嚴重,特別是60歲的時候,很多老年人都會患有不同程度的老年痴呆症,這就是大腦逐漸衰老導致的。人到了60歲大腦就會逐步萎縮嗎?其實不僅是60歲的時候,大腦會逐步萎縮,大腦在30歲的時候就開始衰老了,這個時候就會踏上衰老的步伐,每年可衰老0.3%左右。那麼在大腦衰老的同時,記憶力以及體能也會相應的下降,經常容易出現疼痛,忘事的現象。而到了40歲後新陳代謝功能也會下降,這個時候大腦細胞功能也會跟著衰退,記憶力以及反應力會逐漸的下降,很容易出現大腦疲勞的症狀。
  • 太突然了:整天頭暈目眩,腦袋昏昏沉沉?多是身體出現三個問題
    很多人在生活中都經歷過頭暈的情況,比如昨天晚上熬夜晚睡了,身體缺乏睡眠,在早上起床的時候,很多人會有睡不醒的情況,腦袋也感覺昏昏沉沉的,整個人沒有精神,什麼事情都不想做,這個時候只要及時注意改善睡眠,讓身體休息夠了,頭暈的情況就能夠很好的改善。
  • 大腦結構圖,大腦功能分布說明書
    腦電波的作用就是發出指令,我們所有的活動都有通過大腦發出指令來完成。腦電波異常的表現除了羊角瘋一樣癲癇外,還有有一些癲癇表現為:愣神、嘴角抽動、無目的的亂走、抖腿、擠眉弄眼。每個人都有以上表現,但不一定每個人都是癲癇,癲癇有一些特點:頻繁出現而且很刻板,做腦電波的時候有腦電波的異常。
  • 高效休息法—生活必備
    儘管大腦只佔人類體重的2%,但是要消耗掉20%的能量。而DMN(Default Mode-Network,預設模式網絡)就是那個大腦能量中的浪費家,DMN的能量消耗驚人,佔大腦整體能量消耗的60%~80%。
  • 頭痛、太陽穴脹痛,是大腦疲勞的信號,止頭痛,按太陽穴!
    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事,當我們連續長時間用腦之後,就會感覺頭部疼痛、發脹,太陽穴有重壓感或脹痛,這就是身體給你發出的信號,告訴你大腦疲勞了,你應該注意休息了!這個時候按一按太陽穴,就能夠振奮精神、解除疲勞、止痛醒腦,然後精神百倍地繼續投入到工作當中去。
  • 《高效休息法》:讓靈魂跟上我們匆忙的腳步
    最重要的事,就是讓你身邊的人快樂,因為這就是人生所追求的。"——一行禪師《正念的奇蹟》今天我們談一本書,《高效休息法》。在說這本書之前,我想起了一個小故事:一位獨居的母親,她的兒子畢業之後在一家大型國際製造公司工作,這曾經讓她感到很驕傲。
  • 運動過度不僅影響身體,還會讓你的大腦產生疲勞
    過度的訓練不僅會造成肌肉溶解,可能還會讓大腦疲勞!尤其是急於減肥的小可愛們,要注意啦,剛開始最好跟著教練科學訓練。(數據參考自運動醫學)大多數人在開始力量下降和重量下降時(由於分解激素皮質醇的增加,他們感覺自己的肌肉變小,變柔軟)大多數人的反應是用更艱苦的訓練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但這樣只會讓事情變得更糟:所有的慢性訓練過度都是由這種想法衍生而來的。
  • 一讀書就犯困, 是大腦在保護你?
    壹這本書,不是你的天選之書同樣都是書,但催眠的效果大不一樣,我們也有手不釋卷的時刻。例如盜墓筆記、魂鬥羅、甄嬛傳……看完一本又一本,通宵一整夜也不知疲倦。結果發現,閱讀這兩類句子所需要的時間有明顯差異,兩者之間相差了 0.181 秒。在這差的近 0.2 秒的時間裡,我們的大腦正在瘋狂尋找「野餐盒裡有啤酒」這一個缺失掉的邏輯。拿起一本難懂的書(例如高數),就相當於需要不計其數的 0.2 秒殘酷疊加——四捨五入一下,可能就約等於一個學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