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關癖愛輕模樣,冷處偏佳。別有根芽,不是人間富貴花。謝憐別後誰能惜,漂泊天涯,寒月悲笳,萬裡西風瀚海沙。「清朝納蘭性德《採桑子.塞上詠雪花》
詞文漫讀:不是非常眷戀它的輕巧模樣,而是因為在寒冷中,它有一種特殊的魅力。
別有根芽,它的根芽在哪裡?它並不是人間富貴花。
謝娘之後,誰能知道雪花的心意?它只是願意漂泊天涯。
在寒月悲笳裡,萬裡西風,無限的沙漠,才是它的家。
初衣解詩:這是一首作者想了又想,想了又想其實是寫給自己的詩。這是以雪花自詠。
大家問為什麼你會這樣說呢?這一首詩《塞上詠雪花》,也就是納蘭性德看到的,不是江南的雪花,不是北京的雪花,是在沙漠上的雪花。
納蘭性德22歲就隨康熙北巡,到過無邊的沙漠和塞外。他沒有對關外的事件作更多的描述。南關外的鐵馬秋風,並沒有勾起這位詩人的壯懷激烈。這是讓我很奇怪的。作為一個祖籍在塞外的貴族子弟,納蘭性德應該是天生流著北方人的熱血,喜歡一望無際的草原和沙漠。但是我看見他沒有對這樣壯烈的景色,做過多的描述,反而鍾情塞上的雪花。
而且寫的非常的徹骨,因為雪花的那種孤獨,那種寒冷。但凡領略過生活刻苦的人,都能夠感覺那種滋味。何以納蘭性德,富貴之家的他,有這樣的冷到極致的吟詠呢?
這是一種精神的潔癖。甚至是對一種富貴的反叛和不屑。
「非關癖愛輕模樣,冷處偏佳」,雪花也只有在極冷的零度以下,才因水成花。最愛雪花的人,是不怕寒冷的。納蘭性德並不怕寒冷,甚至在追求這種寒冷。
「別有根芽,不是人間富貴花。」說雪花別有根芽,那麼雪花的根芽在哪裡呢?在天上,在雲端,在一切浩渺之處,水是根,花是芽。這無疑說的是納蘭性德自己,說自己的家鄉,不在京城裡,不在烏衣世家,說自己不是人間的富貴花。
納蘭性德在許多詩詞裡都強調,他自己生平斷腸,或者冷看豪門。從現實上,初衣暫時找不到他和他本身出生的朱門大戶有什麼內在的不可調和的矛盾?比如被收養?他極力撇清自己和那個家庭的關係,目前只能從精神上加以釐清,也就是,他從他那個富貴之家有著精神上的矛盾。
不過從他英年早逝,也仿佛可以看到那個富貴之家,真是不夠養人,至少養不住他。所以她說自己和雪花一樣,不是人間富貴花,或者是對自己最深刻的了解。
謝道韞詠雪花的高手。她說莫若柳絮因風起,說那些話,何其輕盈,就是那一點飄飛的自由。
那麼在這裡寫的,是說謝娘是雪花的知己,愛惜的就是它的自由浪漫,愛的就是那種漂泊天涯。很多人在解讀這首詞時,都有誤會,認為「飄泊天涯,寒月悲笳,萬裡西風瀚海沙」,是可憐雪花的。但是要記住,雪花因冷成花,因風而舞。實際上,寒月悲笳,萬裡西風瀚海沙正是雪花最好的地方。
納蘭性德的雪花有一種知己式的觀照。看到了雪花,就看到了自己。
最純潔的雪,真正的也就是塞上的雪。沒有太多世俗的汙染,月亮是高寒,笛聲可以傳到遙遠的地方,西風可以讓雪花大如鬥,瀚海沙是雪花最純潔的歸宿。這裡才是納蘭性德的家。
所以這首詩實際是讚美雪花的。只是因為雪花所在的地方,極其的高寒,所以給人一種非常悽愴的感覺。
而實際納蘭性德,既不嚮往京城的朱門大戶,也不喜歡塞上的金戈鐵馬,他喜歡塞上空靈純潔的雪花。其中有一個警句,別有根芽。
實際雪花的根芽是天上的雲。可以毫無罣礙的,隨風飄往任何地方。也就是說納蘭所嚮往的自由,是出塵的。
但問題就在於,他一直生活在塵世裡。活成了他討厭的樣子。
厭世厭到納蘭性德這一地步,也算是明月皎皎了。只是雪花太過於輕薄,對於世上的人,無論哪種寒苦,都希望有一種落地生根的堅毅去面對。所以我們喜歡梅花,因為根深葉茂。
寫到這裡我只有一聲嘆息。納蘭性德肯定是有精神上的問題。寫雪花寫得如此出神入化,在詞方面,估計後無來者。
但是活成了雪花的模樣,也是一種極深的反力。
或者這種力量,能使他在另外的一種境界裡獲得永恆,只是初衣暫時無法觸摸到更高深的地步。維此目送。
但這首詞的好處,在於任何處在艱難困苦中的人們,都可以以雪花的冷對著自己的處境,生出生的信念和堅貞的意志。
至少自己,也曾經在人生路上,如雪花一樣的於極寒中飛舞過!
對於納蘭,我只想用幾個字來表達自己的惋惜和敬意:公無渡河,公竟渡河。
」非關癖愛輕模樣,冷處偏佳。別有根芽,不是人間富貴花。謝憐別後誰能惜,漂泊天涯,寒月悲笳,萬裡西風瀚海沙。「
初衣勝雪為你解讀,詩詞中的愛和美。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必刪。歡迎留言置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