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不及與米塔爾大樓說聲再見
來不及與遍布天下的「金家軍」道別
生命的最後一刻
他還牽掛著他畢生的事業、他的學生
他是「中國霍金」金展鵬
今天(12月1日)金老的遺體告別儀式
在長沙陽明山殯儀館舉行
無數人從四面八方趕來淚別這位院士
↓↓↓↓
一起為老師點亮圖片
把金老的身影留住
點擊下方圖片
點亮金老身影
- 1 -
再見了,中國霍金
再見了,親愛的老師
湖南都市頻道報導 ↑
11月28日,中南大學官網發出訃告:"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全國自強模範、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著名相圖與熱力學專家、『金氏相圖測定法』發明人,中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金展鵬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1月27日18時15分在長沙逝世,享年82年。"
這位讓大家無限緬懷的金展鵬院士,因脖子以下高位癱瘓仍不輟科研而被譽為 "中國霍金"、"材料科學的活地圖"。他一生致力於科研和教研,即使是被頸椎疾病奪去了健康的身體後,也每天準時坐著輪椅,風雨無阻地前往學校相圖室。
中南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學生:在他去世之前,我還經常可以看到他的學生推著他去辦公室,一大把年紀、身體不太好,還能堅持這樣工作,很值得欽佩。
中南大學教師王軒記錄了幾條
在校園裡與金展鵬院士偶遇的朋友圈
"剛剛在雨中看到學生推著金院士狂奔,趕緊幫他去打傘,雖然被淋溼了,蹭了一身泥,看到他的笑容還是很開心"
2014年6月4日
"凜冽寒風中,金院士趕往實驗室。這條路,一走就是一輩子,風雨無阻"
2016年10月31日
"下午五點,大雨傾盆,學生推著金院士走在路上。每天堅持去實驗室,是金院士雷打不動的習慣,風雨不誤"
2017年5月22日
在金老離世後王軒再次寫下:
"那個每天坐輪椅去實驗室的金院士
永遠定格在了我們的記憶中
多想再與您相遇在中南校園
問候一聲金老師好"
- 2 -
"金氏相圖測定法"
轟動國際相圖界
金展鵬是廣西荔浦人
1979 年獲首批出國機會赴瑞典皇家學院
留學期間首創了三元電子擴散偶
電子探針微區成分分析方法
在此之前德國科學家
必須用 52 個試樣才能達到同樣目的
這一方法轟動了國際相圖界
被譽為 " 金氏相圖測定法 "
回國後金展鵬組建自己的相圖室
取得了多項重大研究成果
被國際業界同行稱為 " 中國金 "
- 3 -
癱瘓後仍每天準時前往實驗室
風雨無阻
1998 年,因嚴重的頸椎病
金展鵬全身癱瘓僅脖子以上可以動
但就是這樣一位
飯要人餵、衣要人穿看書要人翻的老人
仍以非凡的毅力跟命運抗爭著
↑ 在坐著輪椅教書育人、潛心科研的 22 年中,金展鵬完成了1項國家863、3項自然科學基金和1項國際合作項目,培養了 20 多位博士和碩士,撰寫了 17 份關於中國材料科學發展戰略的建議書。2003 年,金展鵬成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22年來,每天的10時到12時
16時到18時
金展鵬都會坐著輪椅
來到學校相圖室,風雨無阻
↑ 記者重走金展鵬院士上班路:每天,金展鵬院士就是從中南大學的院士樓出發,穿過校園的林蔭道,前往位於米塔爾大樓的辦公室。
金展鵬的工作助手蔡格梅說:" 冬天特別冷,夏天特別曬,可金老師天天準時來。有一回下大雨,師母推他走進相圖室的時候,鞋子都溼透了。他的心裡滿滿地裝著學生。"
金展鵬的夫人胡元英表示,病床上的老伴常被病痛折磨,但只要學生帶著論文來和他探討," 他就立馬忘了疼 "," 學生是他的止痛藥 "。
- 4 -
告誡學生:
學術腐敗是中華崛起的大敵
金展鵬培養的學生活躍在材料科學的國際前沿。他的學生劉華山說:" 金老師總會千方百計為學生提供一切可能的深造機會。"劉華山當年畢業留校後,得到了去日本做博士後的機會。但當時正是金展鵬病倒住院時,實驗室人手極少,劉華山猶豫了。"我還扛得住""困難是暫時的""眼光放遠點",金展鵬一再鼓勵劉華山赴日留學。因為感念師恩,兩年後劉華山如期歸國。
其實,每當有學生選擇從海外學成歸國時,金展鵬也比誰都高興,他曾說:"中國是他們的根,有他們的家,我相信學成之後他們都會回來的","成績大小不重要,只要能儘自己的力量為國家作貢獻,就好"。
金展鵬的學生們也紛紛表示,恩師常告誡他們:"學術腐敗是中華崛起的大敵。" 教導他們科學領域來不得半點虛假,要不死後都會被"追認" 為學術騙子。據報導,金展鵬對學生的實驗、論文指導入微,卻從來不署名;他的課題項目經費不少,但從沒見他私自報過一分錢。
生前,金展鵬也多次表達自己的心願,認為儘管近年來中國在材料學方面的科研水平大大提高,但仍和世界頂級技術存在著較大的差距," 我現在最大的心願,就是希望學生都好好的,都超過我 " 。
金老逝世的消息傳來後
他的學生以及不少網友
都紛紛悼念這位為國家
做出巨大貢獻的泰鬥
中南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本科生 王家振:「人世八二載,紮根嶽麓山,金氏相圖傳四海,先生千古。臥病廿二年,躋身科學院,金門弟子達八荒,身後萬年。」
中南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研究生 趙芬妍:我們早上把他接過來,金老師的妻子胡老師還會給我們準備兩個茶葉蛋,充滿愛心的茶葉蛋。我還記得我第一次去照顧金老師的時候我還很緊張,我感覺他就像神一樣,倒水的時候手一直在抖。他叫我小趙,問我的課題是什麼,引我向我熟悉的話題。之後每次見面他都會叫我小趙,我們課題組人很多,但是他會記住每一個人的名字,每個人的實驗進展他都記得清清楚楚。
2020年以來
我國已痛失35位兩院院士
這些「國之脊梁」
值得我們永遠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