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鄭文燦喊話賴清德 「助蔡完成連任」
明年總統大選,蔡英文總統(左)已表態爭取連任,是否與行政院前院長賴清德(右)搭配參選,備受矚目。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民進黨中常會昨天通過明年總統及立委提名初選時程,行政院前院長賴清德是否加入戰局備受矚目。與賴同屬新潮流系、正在訪美的桃園市長鄭文燦,昨天隔海喊話支持蔡總統爭取連任,並呼籲賴清德「承擔更大責任」,幫助蔡英文完成非常困難的連任目標。民進黨總統黨內初選於三月十八日到廿二日領表登記,若有兩人以上登記,將在四月二日前協調,若協調不成,四月十日至十二日民調,四月十七日公告總統參選人提名人,目前黨內僅蔡總統表態爭取連任。
桃園市長鄭文燦在美國華府向僑界發表演說。 華盛頓記者張加/攝影
2.藍4個太陽齊聚 話題不離韓國瑜
國民黨舉辦「福德正神聖誕千秋祭典」,黨主席吳敦義(中右)、前主席連戰(前右)、馬英九(前左)、吳伯雄(中左)、朱立倫(後右)、前副主席王金平(後左)等一起下手扶梯。 記者胡經周/攝影
國民黨昨天舉行「恭祝福德正神聖誕千秋」祭典,前總統馬英九、黨主席吳敦義、前主席朱立倫、國民黨立委王金平「四個太陽」齊聚,但話題全集中在未與會的高雄市長韓國瑜。
國民黨積極備戰二○二○大選,黨內目前除了朱立倫表態想選總統,王金平今天舉行記者會宣布參選總統,吳敦義也保留參選總統的空間,基層黨員則是力拱韓國瑜選總統,國民黨中央昨天以慶賀福德正神千歲為由,邀請黨內大老們齊聚拜拜,強調團結制勝。朱立倫和韓國瑜前天「朱韓會」,王金平表示,韓國瑜有事先告訴他,要與朱立倫見面的事;吳敦義則被問到是否有可能修黨章,讓民調最高的韓國瑜直接納入初選時,吳連說了四個「不會」;朱立倫則強調,韓國瑜一直是他的好朋友,大家都是國民黨的團隊。
3.接受徵召?韓國瑜:目前不考量
高雄市長韓國瑜(右)昨天到工商協進會發表專題演講,與企業家交流。 記者邱德祥/攝影
二○二○年總統大選逐漸白熱化,國民黨總統參選人提名暗潮洶湧,徵召高雄市長韓國瑜的呼聲越來越高。韓國瑜昨天表示,是否接受徵召,目前不在他個人的考量內,所有的心思都放在衝高雄經濟上。
韓國瑜昨天北上臺北參加工商協進會理監事聯席會議,他在會前受訪時表示,是否接受國民黨的徵召,目前不在他個人的考量內。對於媒體詢問是否與夫人李佳芬討論此議題,韓國瑜回答,「我們不可能考量這個問題」,現在所有的心思都在想如何衝高雄經濟,他很高興有機會來向工商協進會內的上市櫃公司老闆,介紹高雄的投資環境。韓國瑜強調,歡迎企業到高雄投資,且不設限任何產業,希望可以創造不同就業機會,讓高雄擁有各式各樣的產業,「開餐廳不怕肚子大」,過去企業大老闆可能沒來高雄投資,但是他願用熱情態度,希望改變企業界對高雄的看法。
4.柯文哲5月南下會粉絲 柯韓會有譜?
臺北市長柯文哲(右)五月將再度到高雄參加粉絲見面會,是否和高雄市長韓國瑜會面受關注。 記者徐兆玄/攝影
臺北市長柯文哲二二八南下高屏,但「韓柯會」未能成局。柯五月十八、十九日將到高雄參加粉絲見面會,是否和高雄市長韓國瑜會面受關注。高市新聞局長王淺秋昨天說,尚未接獲相關訊息;如確認行程,雙方幕僚再聯繫安排。高雄粉絲見面會十八日在高雄鹽埕的瀚品酒店,十九日在鳳山的高雄享溫馨大寮旗艦店,預計上千人參加。柯昱安昨證實確有此安排,強調粉絲後援會的行程都是支持者舉辦,柯只要有空都會參加。據了解,柯文哲五月高雄行除和粉絲見面,也會安排企業參訪、演講。幕僚直言,柯若真的要登大位,多到外縣市走走、看看,了解加工業、出口貿易等事務,都是必要的知識累積。
5.中正紀念堂轉型方案 最快6月公布
文化部將中正紀念堂轉型規畫送交行政院,但遲未對外公布方案。 記者林俊良/攝影
文化部去年底擬妥中正紀念堂轉型規畫送交行政院,但遲未對外公布方案,引發藍綠立委激辯。國民黨籍立委林奕華昨於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提出臨時提案,要求文化部一周內提報方案;民進黨立委吳思瑤提案修正,改成行政院跨部會溝通提出具體決議後,再向教委會提報告。最後教委會投票通過吳思瑤方案,維持文化部現行做法。
行政院政委林萬億昨晚表示,中正紀念堂轉型涉及文資處理、空間配置、觀光、組織調整及轉型正義等面向,行政院會盡快召開跨部會與專家會議討論,最快六月向社會說明。立法院教委會昨邀文化部長鄭麗君進行業務報告,中正紀念堂轉型方案成討論焦點。林奕華率先提出臨時提案,要求文化部一周內向立委報告內容,認為此屬立法院監督權;立委陳學聖也認為,該草案並非機密文件,沒理由不能公開,此一轉型方案應在籌畫過程中公開、方能讓社會充分溝通。
6.「兩蔣日記」官司審理 突改不公開
兩蔣日記的所有權引發蔣家意見不一。 圖/胡佛研究所檔案館提供
「兩蔣日記」應屬於臺灣財產或蔣家人所有?國史館與十三名蔣家後代的所有權官司,昨天出現戲劇性發展。過去都公開的法庭審理,昨天突然改採不公開,臺北地院表示,主要是外交部回覆法院的公文列為「密件」,附件也列為機密,法官因此裁定未來開庭均不公開。據了解,當初法官透過司法互助管道,發函給目前存放「兩蔣日記」的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查詢是否讓這部與臺灣有關的史料「回巢」進國史館。胡佛研究所同意臺灣派人前往調查後,外交部給法院的回函應是國史館、外交部駐外人員、胡佛研究所人員組成調查團隊完成的關鍵報告。為何外交部會列為密件?法院不願多加評論。
7.糾正政院、經部核四政策 監院內互打
核四興建又封存迄今,每年耗費數億元維護管理,監察院昨天通過核四封存影響暨替代電力調查報告,認定政府重大變動核四政策導致資源嚴重浪費、能源轉型未經完整評估、核電機組長期停機,導致燃煤「火力全開」造成空氣汙染等五項疏失,糾正行政院與經濟部。不過,蔡系監委則持不同意見,認為該報告倒果為因,對尚未發生的事情進行檢討及糾正,立論基礎有明顯缺失,提出不同意見書。民進黨也發布新聞稿,強調錯誤的是核四的規畫以及興建,而非封存,質疑監察院調查動機讓人匪夷所思。
1.校園徵才周六起跑 近300企業2.5萬職缺招手
大學校園徵才企業博覽會活動將於周六(九日)在臺大揭開序幕,主題為「跨界.創新.整合—驅動工作大未來」,共有二八三家企業參加,計四二三個攤位,估提供逾二萬五千個職缺,包含資訊科技業、金融業及新南向專區等,較去年增約五千職缺。臺大職涯中心另安排「教室徵才」,提供企業主管現場筆試、面試徵選。繼臺大之後,接著成功大學、清華大學、交通大學等也陸續在三、四月展開校園徵才活動。
另一方面,校園徵才活動還沒開幕,境內各大科技、金融業者已經開跑搶人才。據了解,晶圓大廠聯電預計招募一千名新血,臺積電甚至名額已滿,除特殊人才外,恐要預約明年應徵;DRAM龍頭南亞科也表示,今年預計招募上百名人才,徵才重點會著重在研發相關的人才,包括設計、產品開發、製程開發與人工智慧應用等。
2.富比世富豪榜 郭臺銘蟬聯臺灣首富
富比世雜誌(Forbes)公布二○一九年全球億萬富豪榜,電商巨擘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蟬聯世界首富寶座。而臺灣總計有四十位身價估達十億美元的富人進榜,其中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蟬聯臺灣首富,新進榜的臺灣富豪則有九位。
根據最新億萬富翁排行榜,今年有二一五三位身價超過十億美元的富豪上榜,比去年的二二○八位少,總資產也從九點一兆美元下滑至八點七兆美元,是二○一六年以來首見。臺灣排名前五高的富豪身價與去年相比也縮水,主要是全球經濟受到貿易戰威脅,經濟與股市的動盪,導致全球富豪都受波及。鴻海董座郭臺銘以六十三億美元蟬聯臺灣首富,旺旺集團董事長蔡衍明仍以六十億美元緊追在後,之後為長春集團林書鴻、廣達林百裡以及國巨陳泰銘。
圖/聯合報提供
1.深港闢科創區 打造大灣區重鎮
大陸「全國兩會」召開,深圳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如桂在代表團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希望當局支持深港在邊界地區共建「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探索實施特殊的科技創新管理制度和國際合作機制。
據新京報報導,市長陳如桂指出,建設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最迫切的是要破除創新要素流通障礙。為此,深港在邊界地區規劃建設了「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在科研物質通關、科研資金流動、新技術應用等方面先行先試,把合作區域打造成為創新要素流動最便捷、創新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區域。「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由香港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和深圳的「深方科創園區」共同構建,位於落馬洲河套地區。在上月13日舉行的「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儀式」上,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首批11個項目已經集中開工,包括集中落戶、簽約、啟動和建設四大類別,總投資達人民幣344億元,年度投資21億元。
2.挺文創 影視企業免徵增值稅
為了進一步深化文化體制改革,中國大陸將繼續實施支持文化企業發展增值稅政策。此次政策的執行期限為2019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
據新華網報導,大陸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日前發布的「關於繼續實施支持文化企業發展增值稅政策的通知」明文規定,對電影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能權限批准從事電影製片、發行、放映的電影集團公司(含成員企業)、電影製片廠及其他電影企業取得的銷售電影拷貝(含數字拷貝)收入、轉讓電影版權(包括轉讓和許可使用)收入、電影發行收入以及在農村取得的電影放映收入,免徵增值稅。同時,一般納稅人提供的城市電影放映服務,可以按現行政策規定,選擇按照簡易計稅辦法計算繳納增值稅。對廣播電視運營服務企業收取的有線數字電視基本收視維護費和農村有線電視基本收視費,免徵增值稅。
1.川金二會前 北韓重建飛彈試驗場
紐約時報和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和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在越南河內「川金二會」破局的兩天後,衛星就拍到去年七月北韓開始拆除的西海東昌裡飛彈試驗場正在重建。北韓此舉目的是要恢復飛彈試射還是有其他用意,專家正密切關注。東昌裡飛彈試驗場曾被用來發射衛星和測試洲際彈道飛彈引擎,但從未用於發射彈道飛彈。去年六月新加坡川金會後,北韓於七月開始拆除東昌裡飛彈試驗場的設施,金正恩九月會晤南韓總統文在寅時承諾會全部拆除,但在美朝談判停滯後就停止拆除。
根據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和南韓情報單位提供的衛星圖像,北韓正在「快速重建」西海火箭發射臺。這些圖像是在三月二日拍攝,也就是河內川金會破局的兩天後,當時金正恩還沒回到平壤。在河內,金正恩提議拆除寧邊核設施及東昌裡試驗場,交換解除聯合國對北韓的制裁,但遭川普拒絕。
2.華爾街薪酬規範 重上檯面
美國監管機構準備完成金融改革未竟志業,被束之高閣的限制華爾街薪酬規範又重回議程。 路透
隨著美國監管機構準備完成2010年金融改革的未竟志業,一度被束之高閣的限制華爾街薪酬規範,又重回議程。知情人士透露,銀行業監管機構正在討論恢復一項提案,要求大銀行將高階主管的部分薪酬押後,並在公司虧損時收回更多的獎金。
該人士表示,討論還在初期階段,至少有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貨幣監理署(OCC)和聯聯會(Fed)等三家銀行監管機構的高級官員參加。 一些銀行主管對由這些機構草擬的新版本規則持開放立場,他們認為,川普政府的限制會比2020年若由民主黨入主白宮更為溫和一些。這些規則源自2010年陶德─法蘭克金融法案,在歐巴馬政府時期曾兩度提出,但並未完成,部分原因是金融業反彈。金融業反對2016年的最新提案將適用範圍擴大到一般員工,業者認為應僅限於高階主管。
點擊「閱讀原文」打開臺商優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