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為什麼會愛上貓?

2021-01-09 騰訊網

貓的優雅與神秘,冥冥之中有種令人為之著迷的神奇力量,這股神秘的力量也同樣使得普羅大眾認為高冷、遙遠而神秘的藝術家們對它們情有獨鍾。老佛爺卡爾·拉格菲爾德就曾在《New York》雜誌上大肆讚美他那隻過著全世界最奢侈生活的貓咪——舒佩特(這可是一隻在推特上擁有46000名粉絲的貓界名媛)。

點擊播放 GIF 0.0M

藝術家與貓或多或少有著相似之處,貓的性格比較自我、獨立,也常顯得落落寡合,甚至有些清高;而眾多藝術家恰恰也是不願阿附,喜歡追求自由,有時略顯自命清高。如此看來,貓或許是藝術家的一種精神寄託,當藝術家有自己的心緒之時,貓是唯一能聽懂自己的。

Karl Lagerfeld

卡爾·拉格菲爾德

老佛爺可以算得上是貓奴界的戰鬥機,他專門僱了兩位女僕來貼身侍奉這位擁有46000名推特粉絲的貓界名媛/KOL舒佩特。貓奴們,你們要以老佛爺為榜樣!

Murakami Haruki

村上春樹

沒有人比村上春樹更了解貓,也沒有哪種動物像貓這樣了解村上春樹!要是你是這位作家的鐵桿粉絲,你可能已經看過一本叫做《村上春樹·貓》的書。早在1970年代之時,村上春樹就開過一家以貓為名的爵士咖啡館「Peter Cat」。

Mark Twain

馬克·吐溫

這位美國文豪曾放言:「一個人愛貓的話,他就是我的朋友和同志,不必多介紹。」如此看來,作者和這位美國文豪還是很有共同語言的。

Edward Gorey

愛德華·戈裡

這位傳奇作家、插畫家平時在生活中就被貓包圍(其中有一隻直到十歲才學會貓能發出的咕嚕聲),他甚至還愛在芭蕾舞鞋上畫貓。

Saul Steinberg

索爾·斯坦伯格

索爾·斯坦伯格是《紐約客》雜誌的漫畫家,他是至簡圖形大師,其線條的靈動和穿透力是無人能及的。當然,他也是一位無可救藥的貓奴。

Montaigne

蒙田

這位法國作家曾經這樣調侃他和貓之間的關係:「天知道是我的貓在消遣我,還是我在消遣我的貓。」

——Sam Kalda

《Men and Cats: An Illustrated History》

點擊播放 GIF 0.0M

如今「喵星人」幾乎成為最受歡迎的家庭寵物。於是,藝術與貓的關係也不再有某種神秘性,轉而變得公開化和娛樂化。

7 月 30 日,不知道是誰發起了一個「博物館貓日」(#MuseumCats)活動,全球多個知名博物館的官推共襄盛舉,紛紛貼出自己的鎮館之寶。從繪畫到雕塑,從工藝品到木乃伊,甚至還有一名兢兢業業的貓門衛!

▲亨利埃特·洛納利浦《在煙囪前》

▲羅伯坦·布列斯恩·羅斯《安哥拉貓》

▲萊昂·巴茲勒·佩洛特《最好的朋友》

▲喬·布雷納德《貓和蛋筒》

▲皮埃爾·奧古斯特·雷諾瓦《朱莉·馬奈》

▲弗萊德裡克·蒂爾曼《寡婦》

對於那些愛貓的朋友來說,一旦來到這些博物館,輕輕鬆鬆逛上幾個小時是沒有問題的,裡面有太多關於貓的東西可以去了解,貓在各個國家的神話故事、貓在各地區的神奇演變,相信定會令「鏟屎官」們沉醉其間,樂而忘返。

▲小原古邨《貓和一缸金魚》

▲阿諾爾德·根特《貓和貓的雕塑》

▲亞伯拉罕·丹尼爾斯《猴和貓的理髮店》

▲拉斯金·思比爾《紙箱中的貓》

▲喬瓦尼·博爾迪尼《抱著貓的女士》

▲伊萬·法夫爾《n°71》

▲丹尼爾·戈哈茨《呵護》

並且還有一位專門畫貓的藝術家蘇珊·赫伯特(Susan Herbert),她再現了許多世界經典名畫、電影以及戲劇中的場景,只不過主角都換成了貓。對搞藝術的人來說,貓咪這種高冷又神經質的生物顯然就是無窮無盡的靈感源泉。

▲貓咪版的《阿涅爾的浴者》

▲電影《音樂之聲》中的英國女星朱莉·安德魯斯,也被赫伯特變成了貓咪版

▲「蒙拉麗喵」

▲赫伯特的「電影貓」作品,《流浪漢》中的查裡·卓別林

▲愛德華·馬奈的《女神酒吧間》,也被畫成了貓咪版

▲赫伯特翻改荷蘭繪畫大師楊·維梅爾的代表作《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赫伯特的「舞臺貓」作品,莎士比亞的戲劇《仲夏夜之夢》和《羅密歐與朱麗葉》

貓成為赫伯特藝術創作中的鮮明主題

這些引人注目的形象繼續保持獨特的風格

當赫伯特用貓咪再現從維米爾到馬奈的各種畫家的名作場景時,她幾乎不改動自己的畫風,這使她的作品模糊了巴洛克畫派和印象派繪畫之間的界限。她這樣做是因為……嗯……當看到一隻貓來演繹「蒙娜麗莎」的苦笑時,誰還會認真關注藝術作品本身的審美特質呢?

對此米叔只能說:蘇珊,你對「貓文化」美術史的付出與熱忱真是令人驚嘆!

曾經有人說:貓是上帝給予這世界的一次恩賜。米叔對這句話的真實性無法肯定,但不得不承認,貓確實是藝術圈裡最神奇的生物。

巴勃羅·畢卡索

PABLOPICASSO

人們稱讚畢卡索靈巧畫作裡的殘酷與激情—這也可以用來形容他的個人生活與情感關係—但動物王國卻勾起了畢卡索的柔情。在這位20世紀大師的藝術作品裡,貓與他痴迷描繪的女人們一樣重要,他們出現在他傳奇生涯的多幅畫作中。1904年到1909年期間,年輕的畢卡索住在巴黎蒙馬特區(Montmarte)的洗濯船(Le Bateau-Lavoir)社區,在那裡他結交了一隻暹羅貓,他時常在街上遊蕩,他給他取名為貓咪(Minou)。1954年,畢卡索已七十多歲,野獸派畫家卡洛斯·納達爾(Carlos Nadal)拍攝了一張他在法國瓦洛裡(Vallauris)的家中與一隻虎斑貓的照片(虎斑和他的條紋襯衣很搭)。納達爾說,這隻貓自始至終黏在畢卡索的身上。

薩爾瓦多·達利

SALVADORDALí

從不滿足於墨守成規或是像我們這些苦工一樣循規蹈矩的古怪的超現實主義畫家薩爾瓦多·達利養了一隻哥倫比亞豹貓(Colombian ocelot)當寵物。雖然外形很像家貓,但這個品種領地意識極強,是兇猛的鬥士。達利珍愛的這隻豹貓名叫巴布(Babou),他享受著最優質的生活,包括法國號郵輪(SS France)上的奢華旅行、寶石項圈、登頂艾菲爾鐵塔以及高級餐飲。傳說巴布曾陪著達利光臨一家曼哈頓的餐館,高貴的他就拴在桌邊坐著。這隻異域貓咪的出現嚇壞了一位顧客,但肆無忌憚的藝術家卻向她保證巴布只是一隻普通的貓,只是被畫成了這樣,故意模仿他野外的親戚。達利在紐約停留的時候住在高雅的瑞吉酒店(St. Regis hotel)供人們朝拜,不管是普通會面還是在酒店大廳的籤名會,巴布都陪伴左右。這隻斑點貓最喜歡睡覺的地方是一個空的電視機,不過在達利西班牙的家裡,他更喜歡在橄欖樹上打盹兒。當然,那是在他沒有和當地的流浪貓玩耍或是撕扯他主人的襪子的時候(撕襪子很明顯是他最愛的消遣)。

安迪·沃霍爾

ANDYWARHOL

波普藝術的標誌性人物安迪·沃霍爾是一位收藏家,他收集物件(家具、珠寶、藝術品以及如餅乾罐之類的刻奇物品),收集概念——他1975年的《安迪·沃霍爾的哲學:波普啟示錄》[The Philosophy of Andy Warhol (From A to B & Back Again)]一書詳述了許多概念,他還收集繆斯,他們在他紐約的工作室「工廠」(the Factory)蜂屯蟻聚。他也為貓著迷。沃霍爾與他媽媽茱莉亞一樣熱愛動物。這位藝術家有段時間曾在他上東區的聯排別墅裡養了25隻貓。沃霍爾的侄子、作家兼畫家詹姆斯·沃霍拉(James Warhola)(安迪在藝術生涯早期把姓氏中的字母「a」去掉了)在其《安迪叔叔的貓》(Uncle Andy’s Cats)一書中講述了這些貓咪朋友們的故事。書中透露《日落大道》(Sunset Boulevard)的女演員葛洛麗亞·斯旺森(Gloria Swanson)曾給了安迪一隻名為赫斯特(Hester)的暹羅貓,她和一隻名為山姆(Sam)的公貓配種,先後產下了幾窩小貓崽,他們都被取名為……山姆。這些貓咪成了沃霍爾1954年自費出版的書《25隻名叫山姆的貓和一隻藍咪》(25 Cats Name Sam and One Blue Pussy)的同名主人公。注意:書名裡的「Name」不是印刷錯誤。沃霍爾的媽媽在為這一系列五彩繽紛、古靈精怪的平版印刷作品題字的時候不小心把「named」裡的「d」漏掉了。沃霍爾覺得這個錯誤很迷人,於是保留了。茱莉亞和她已出名的兒子在1957年合作完成了關於貓的第二本書《神聖的貓》(Holy Cats),主人公——你猜對了——是貓和天使。安迪的貓咪創作展現了他很私人的一面,這是全世界所有的布瑞洛盒子都比不上的。

弗裡達·卡羅

FRIDAKAHLO

著名畫家弗裡達·卡羅在她位於墨西哥城的名為「藍房子」[Blue House (La Casa Azul)]的家裡豢養了一群珍奇的寵物,包括猴子、鹿、鳥、無毛狗和貓。貓咪們都是小自大狂,也難怪這張照片裡的貓看上去一點也不想見到卡羅在和猴子依偎。這些不拘一格的繆斯在她家裡自由地遊蕩,他們在她的許多繪畫作品中是保護的象徵。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與馬丁·弗蘭克

HENRICARTIER-BRESSON

AND MARTINE FRANCK

「新聞攝影之父」亨利·卡蒂埃-布列松雖然三十餘載都在為《生活》(Life)雜誌記述20世紀最重要的時刻,但他本人卻十分注重隱私,極少出鏡。不過,他毫不掩飾自己對貓咪的熱愛。「是的,我是個無政府主義者,」他在《名利場》(Vanity Fair)2003年的一篇採訪中解釋道,「因為我活著。生活就是挑釁……我反對有權力的人以及權力所賦予他們的一切。盎格魯-撒克遜人必須重新認識什麼是無政府主義。對他們來說,無政府主義就是暴力。貓知道什麼是真正的無政府主義。隨便問一隻貓吧。貓懂。他們反對紀律和權威。狗被訓練得只知道服從。貓不會。貓製造混亂。」卡蒂埃-布列松的妻子馬丁·弗蘭克自己也是一位著名攝影師。她抓拍過20世紀一些最偉大的思想家和天才,包括哲學家米歇爾·福柯(Michel Foucault)和畫家馬克·夏加爾(Marc Chagall)。弗蘭克還以拍攝偏遠社區的紀實照片、擔任巴黎先鋒團體太陽劇社的終身官方攝影師以及作為馬格南圖片社(卡蒂埃-布列松是創立者之一)的成員而聞名。在卡蒂埃-布列松1989年為她拍攝的這張肖像照中,他們的貓尤利西斯襯著弗蘭克顯赫的剪影,這個藝術家們的「無政府主義」小野獸正安然自若。

相關焦點

  • 10個關於貓的藝術創意,對貓無感的人,也會愛上它們
    我們普遍認為古埃及人是馴養貓最早的人類之一,他們將貓奉為聖物,要知道在當時虐待貓會被處刑的,由此可見,古埃及人對於貓的喜愛程度絲毫不遜色於現代人。 貓這種可愛的寵物,不僅俘獲了普通人的心,還成為諸多藝術家的創作題材,我們可以看到以貓為主題的雕塑、油畫、插畫、素描等等。這些藝術創作極力將貓最可愛的特徵放大,就是讓人更喜歡它們。
  • 貓是高冷、自私、冷漠的生物?那你就錯了,了解這些讓貓愛上你!
    養貓和養狗總是給人帶來兩種不同的體驗,這種體驗人們總結為「貓主狗奴」。而人們也總傾向於說「狗是人類最好的朋友」,這句話表明了狗的忠誠性。但是貓給人的印象總是那麼的高冷、自私、冷漠,把主人看成是提供食物的奴才而已。但是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 眾多知名藝術家現場寫生創作《愛上北外灘》
    《愛上北外灘》首次名家寫生活動邀請了上海中國畫院畫師楊正新、江西省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蔡超、安徽省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張松,《愛上北外灘》項目藝術顧問、上海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陳琪,中國國家畫院藝術委員會秘書長、研究員劉建,南方建築設計研究院副院長羅衛民參加,活動過程中還邀請了虹口區的藝術家代表們一起寫生創作並與名家互動交流。
  • 博爾赫斯、村上春樹、約翰·列儂……作家、藝術家和他們貓
    她一般禮貌性地與我保持距離,但有的時候會突然與我爭論一通,有一次頂嘴頂了十分鐘。我真希望我能聽懂她在說什麼……但我覺得八九不離十是在用諷刺的語調說「你的水平遠不止這樣」。 我是個不折不扣的愛貓人士(我對狗沒有什麼意見,除了他們需要過多的陪玩),卻從來不能很好地理解他們。塔基總是鎮靜自若,總是知道誰喜歡貓。
  • 貓和老鼠:真的是喜劇嗎?年少嫌棄湯姆貓,愛上已是而立年
    #《貓和老鼠》對我們而言,是一部非常久遠的動畫, 但其作品依然火熱,可能是IP價值,可能是順應時代潮流,也可能是更多人看懂了這部動畫。01年少嫌棄湯姆貓,愛上已是而立年當初第一次看,覺得《貓和老鼠》搞笑有趣,湯姆每次都被傑瑞耍得團團轉,即使想盡一切辦法
  • 泰國佛牌故事:能讓老鼠愛上貓的阿贊仲人緣粉,到底是什麼來頭?
    當年給貓和老鼠服用,讓老鼠愛上貓,還上了報紙頭條。人緣粉功效:改善人緣、增加異性緣,令別人喜歡聽你說話、增加個人魅力,也適合一些人緣欠佳或推銷,跑業務,營銷類,生意人等,有助於你洽談成功。也適合夜場人士佩戴,可以招財、人緣、起運,令你說話有說服力。如果用於商業上的談判和銷售,不需要打開瓶子,只需要隨身佩戴就好。根據佩戴過此人緣粉的泰國人之經驗。
  • 鄉村紀事:老年的父親,愛上一隻貓
    用父親的話說,他就是大山裡的一棵草,他的根在大山裡,如果把他移植到城裡,環境不適應他會枯萎死的。幾次三番的勸說無效後,我只能儘可能的過段時間,就讓父親到我家裡住一些日子,可父親每次來我們家住不了幾天,就要吵吵的要回去,父親說城裡的人太生分,平時誰也不到誰家串門,整天把他關在房間裡好像坐牢一樣。
  • 騰格爾戴貓耳朵唱《學貓叫》,好好的老藝術家,怎麼就不會唱歌了
    略帶悲壯的民族歌曲主題,非常有辨識度的嗓音,脈衝氣息唱法,豐富多彩的表情印象中,騰格爾是一位特別厲害的老藝術家。特意查過他的資料,中央民族舞團副團長,國家一級演員,享受特殊津貼,德高望重,全國模範。那時候我心想,老藝術家不愧是老藝術家,基本功紮實,功夫深不可測,一首普普通通的流行歌曲,能有這樣的方式演繹出來,這是一次特別厲害的嘗試和創新啊。之後,我聽了他的《日不落》《可能否》《花心》《卷珠簾》聽得多了,驚豔便少了,平淡便多了。
  • 《愛上女主播》為什麼善美會愛上學長呢
    如果說起童年時候什麼劇讓我印象最深刻,我會毫不猶豫地說出《愛上女主播》,記得那會兒韓劇剛剛引進中國,電視上幾乎每個臺都會寒暑假播放韓劇,估計如果問起80後的朋友,哪一部韓劇最讓人印象深刻,十之八九會說《愛上女主播》。
  • 哈利波特為什麼會愛上金妮?
    打開哈利波特系列電影,彈幕裡吐槽最多的,就是:為什麼和哈利在一起的不是赫敏?當然,也有人喜歡電影裡金髮空靈的盧娜,覺得哈利和她在一起,也比和金妮更相配。大家之所以會這麼說,一個是因為大家總覺得男一號就應該喜歡女一號;還因為電影裡赫敏和盧娜的扮演者都長得太漂亮了。
  • 荷蘭藝術家將死去愛貓做成「直升機」 引網友反感
    但荷蘭藝術家巴特-詹森以另類方法「延續」愛貓生命,他在貓的四肢裝上螺旋槳,將它做成「直升機」。聲稱悼念愛貓的他,惹來大部分網友反感。英國媒體報導,荷蘭藝術家詹森是個飛機愛好者,他甚至將自己的寵物貓命名為奧維爾(與美國航空先驅萊特兄弟中的弟弟奧維爾同名)。奧維爾跟隨主人多年,卻因一場車禍不幸喪命。詹森決定將小貓製作成飛機標本。
  • 當世界名畫中的人物全都有了貓表情——日本藝術家山本修
    世界名畫裡的人物全都有了貓表情,這些都是日本藝術家山本修老師的作品。從慕夏到畢卡索,印象派到荷蘭畫派,所有的世界名畫裡的人們,全都換成了喵星人!十多年之前有一次整理家中的東西時,看到兒子畫的畫作,把貓咪擬人化了,覺得太有意思,當時正在找畫的靈感,就開始嘗試feline風格的畫作,當然,自己不是第一個把貓咪擬人化的畫家,也不會是最後一個,是觀察每一張畫中人物的情緒和表情,然後用貓的神情去取代,讓觀賞的人能更體會其中的幽默與關係。
  • 為什麼伊斯坦堡會有這麼多貓?
    蘇萊曼尼耶清真寺後院裡喝水的小奶貓  劉娟娟/攝它具備貓的一切特質,高冷、慵懶、萌,還透著一絲神秘。我是在聖索菲亞大教堂一個角落發現它的。當時,它蹲坐在一個防護樁上,似是習慣了遊人大驚小怪的神情以及對它的無限寵溺,任憑人類遠近各個角度拍照,它自巋然不動,保持著後腳蜷縮、前爪伸直的傲嬌坐姿,露出一副不屑一顧的表情。
  • 「苦力怕為什麼怕貓?」我的世界:Mojang的官方解釋來了!
    03重點來了:如果讓Mojang團隊投票,發光魷魚、哞花、冰術師會選誰?但其實我們一致認為冰術師會贏!官宣了!正如我所推斷的那樣,其實整個Mojang團隊的成員都認為「冰術師」贏定了!然而萬萬沒想到最終的結局是發光魷魚獲得了勝利。所以ps:其實也就是咱們國內上推特沒那麼容易,不然憑藉中國玩家的影響力,幾乎可以左右Mojang的任何一場投票!
  • 想不通 有些貓踩奶為什麼會露出小JJ?
    找到母貓並用牙咬住母貓的頸部來掌握控制權,爬到母貓背上並用前爪揉母貓的兩側,然後就可以爽歪歪了。最後,再來複習一遍貓踩奶的動作。▼可是,它們為什麼會搞混?問題顯然不是出在智商上。當然,長大後的媽寶男不會再見到母貓就吃奶奶的,它們只不過還沒有忘記踩奶和嘬奶的動作而已。這就是為什麼有的貓長大了還會踩奶。這一點在我家幾位小主身上得到了驗證:流浪出身的芥末、丟丟和史詩都有不同程度的踩奶癖(尤其芥末還會嘬奶),但從小吃足了奶的點妹子和球嬸就從沒踩過奶。
  • 貓薄荷到底有什麼魔力,會令貓如此上癮,又該如何養好呢
    這一聽到薄荷草,估計大多數花友都十分了解了,其實還有一種神奇的植株,它不是薄荷草,但卻能讓家裡的貓咪瞬間愛上它,也因此得了一個名字叫做貓薄荷,今天小花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這種植株,想要養的朋友們快點一起來圍觀。
  • 為什麼貓有各種各樣的眼睛顏色?為您揭秘神奇「貓眼」
    這隻貓的眼睛很神奇,它的視力是280度,可以清楚地看到黑夜中快速移動的物體。在昏暗的光線下,貓的瞳孔擴大到眼睛表面的90%,微弱的光線足以讓它們找到獵物。但同時,貓也是近視眼,只能看清6米左右範圍內的物體,再遠就會模糊。貓瞳也很神奇,會隨著周圍環境的明暗、情緒的變化而變化。
  • 為什麼你偏偏愛上了「壞女孩」?
    為什麼大家都愛這個「邪惡女孩」?為什麼大家都喜歡這個壞女孩?正如他自己所說:「我似乎看的見孩子們周圍的敵人,他們都是身形巨大且拿著刀子的壞人」△SLASH WITH A KNIFE, 1998△SLEEPLESS NIGHT, 1997你可以透過他們的眼睛看到孤獨、憤怒、悲傷等等情緒對此奈良美智說:「 我想藝術家們會在我的作品中看見技巧
  • 「苦力怕為什麼怕貓?」我的世界:Mojang的官方解釋來了
    還是那句話,未來Minecraft所加入的一切生物,都將視更新主題、以及一個好的點子。Mojang從未否認過水下不再增加鯊魚、鱷魚等等。《我的世界》官方回覆:圖形設計團隊其實更喜歡發光魷魚,因為魷魚的材質看起來其實更美。但其實我們一致認為冰術師會贏!
  • 原來,貓作為寵物存在了很長一段時間,藝術家為他們畫過畫
    數千年前,利比亞人在巖石上刻下了最早有記載的貓鬥;數百年前,貓遭到殘酷迫害,被視為女巫的幫兇;幾十年前,依附於貓的畢卡索將貓描繪成兇猛的掠食者。幾千年來,人和貓一直敵對而親密,藝術家在畫中記錄了這種纏繞「人貓關係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