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化人編的一部書,《前言》竟如此精煉而具內涵!

2021-02-19 遵化文史

前言

收錄遵化名師事跡,流之後世:傳播教育教學經驗,澤被千秋。

千年古縣遵化,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作為文化重要組成部分和主要傳播方式之教育,則歷來為域內人們所重視。早在五代後周時期(951—960),竇禹鈞(號燕山)即辦義塾於遵化,後人稱之為「竇氏義塾」,此為遵化教育史上有案可稽之首所「學校」。從彼至今已逾千載,遵化教育與時俱進,無論理論與實踐、形式與內容,抑或手段與方法、規模與效益,都已發生滄桑巨變。特別是改革開放後,遵化教育之發展前所未有,門類齊全、布局合理、相互促進、協調發展、適應需要之教育體系已然形成。「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材,成天下之材者在教化,職教化之任者在師儒」(胡瑗《松滋縣學記》),在千餘載遵化教育發展史上,一代代「師儒」篳路藍縷,薪火相傳,教書育人,創輝煌業績於三尺講臺,樹師者風範於學子之心,鑄名師文化於遵化沃土。

然而,遵化史上至今尚無一部系統記錄「師儒」事跡之作。翻遍我市史料,古代名師之跡全然無考,近代名師幾無記述,現代名師多載其革命之績,而授業之事則寥寥。當代名師雖眾,卻散見於《遵化文教志》《遵化教育志》等書中,且多有名而無跡;名不見經傳者則為多數。《遵化名師》首開記錄遵化名師事跡之類書籍之先河。藉助於該書,優秀教師教書育人之先進事跡流傳後世而不致於湮沒,教育教學之寶貴經驗啟迪後學而不斷發揚光大。其所錄者雖為名師事跡,而所揚者則為名師精神與名師文化;其助力國家、省、市實施「名師工程」,激勵教師在專業化之路上積極進取、不斷探索,努力成為學高身正之師。此實有裨於遵化教育和文化事業發展之千秋盛事。

《遵化名師》收錄從清末迄今一百七十一位遵化名師(包括清末私塾和新學堂教師)之先進事跡,使我市名師成長曆程、輝煌成就和成功經驗得以展示。雖為民間編寫,但編者從始至終堅持標準,嚴格把關。所定入編條件,要求入編者分別具備以下「榮譽稱號」和「業績成果」(重在業績)之一:(1)榮譽稱號。獲得遵化市及以上名師、勞動模範;唐山市及以上骨幹教師或優秀教師、十佳教師、師德標兵、優秀班主任、「三育人」標兵、優秀專家;河北省特級教師等榮譽。(2)業績成果。舉辦遵化市及以上研究課或示範課兩次(鄉鎮教師適當降低條件);或作遵化市及以上範圍學術報告兩次;或主持唐山市級以上課題;或獲得唐山市及以上優質課、優秀教案、優質課件、優秀論文等獎勵三次以上;或獲得唐山市及以上教學成果獎、優秀教育科研成果獎;或在《唐山教育》《河北教育》等教育類刊物上發表兩篇以上教研論文、經驗總結;或公開出版教育教學類著作(作品集除外);或參編唐山市級以上教材(包括校本教材)等。「業績成果」尤為突出而口碑絕佳者,雖不具備相應「榮譽稱號」,亦可申請入編。堅持標準、嚴格把關,是保障本書編寫質量之前提與關鍵所在。

秉持對歷史負責之原則,編者要求事跡入編本書者須提供所獲獎勵證書(或其他資料)圖片,再據此對名師事跡逐一核實,力圖做到材料準確、內容真實,避免主觀臆斷和任意拔高人物。若發現獲獎證書及發表論文不規範者,則從事跡材料裡予以刪除。編者還分批展名師事跡於「遵化文史」公眾號上,以置其於社會各界監督之下,並加大名師宣傳力度,擴大名師社會影響。

《遵化名師》以「人物事跡」為主體,「人物事跡」分編為「近現代名師」「當代名師」兩部分。如前所述,古代名師史無所載,故空缺;近代名師記述甚少,只查詢到誨人不倦者李恆、著述立傳者徐肇文和嚴謹為學者張煜三位大儒;現代名師多為「革命」之師,雖「名」,而「為師」事絕少,故僅擇其六人而錄之:首創中共遵化基層組織者王麟閣、把學生引上革命之途者蘭小川、縣級教材《珠算自通》編寫者郭哲存、對學生進行抗日愛國教育者谷耀武、「好老師」冀光、以民族正氣感染學生者王顯之。共和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遵化教育事業日新,品高業精之師時現,因此,「當代名師」部分所錄人物事跡較多,為本書之主體。書中另設「名師教科研成果選刊」「名校選介」兩部分,目的是將名師成長置於廣闊背景下,使名師成長規律及教育理念、艱辛探索為讀者所深入了解。

關於人物排序,編者集入編名師和編委會成員意見,決定總體上以人物出生年月先後為序。其中,「當代名師」部分又將特級教師或口碑極佳而作出重大貢獻者專列於前。在此基礎上,特別將著名教育改革家胡中柱、「幾何大王」李嵐、一中「生物角」建立者李佐唐、低年級識字教學探索者嶽亞婭、掃盲英雄夏廣順等五位名師事跡排於最前。

儘管編者歷盡艱辛、多方徵集人物線索和資料,但所得依舊有限,以致尚有一些名師未能入編本書;個別入編者,因材料不足以致事跡有欠豐滿,此為編者抱憾之處。待條件具備之日,可編《遵化名師》續集,以補此憾。

孫瑞欣

2020年7月

遵化文史,探尋歷史遺蹟,挖掘過去的輝煌,一個有文化底蘊的公眾號!歷史不能選擇,現在可以把握,未來可以開創!寫好自己家鄉,宣傳千年古城,歡迎投稿:zunhuawenshi@163.com

長按二維碼關注遵化文史公眾號

相關焦點

  • 快來看,171位遵化名師有你的老師嗎?
    就在不久前 一部民間自費編寫 以收錄在遵化近、現代名優教師的書籍 《遵化名師》正式出版 這部書全書共36萬字 記述了 自清末迄今 在遵化這片熱土上揮灑青春的 171位名優教師的成長軌跡 走,跟小編一起去看看 有沒有您當年的恩師
  • 遵化這個村竟有「村歌」!快來聽聽
    遵化這個村竟有「村歌」!君子口村全貌近景圖 袁福存/攝出遵化市區,沿112國道南行33華裡,突遇兩座高山東、西對峙,儼然兩位尊神站崗一般,形成一個自然的山口,這便是遵化的南大門——君子口。
  • 這個遵化人太不低調,竟包攬了國家大賽全部大獎!你讓別人怎麼活?!
    比賽中,丁大廚胸有成竹,沉著應戰,過五關斬六將,一舉拿下三項大獎,真給遵化人爭臉啊!!下面,小編先忍住即將流出的口水,先帶大家認識認識這位食神級的人物吧!要說在飲食界,遵化是很出名的。有一個人,毛主席晚年無論到哪都要帶上他,他是主席身邊的貼心人。主席風趣地給他取了個綽號「西哈努克親王」,這看上去像是開玩笑,卻足以反映出毛主席對他的喜愛和信任。他就是毛主席的廚師——於存。
  • 遵化石門古鎮考
    可明確得知:公孫瓚與張純的戰場——屬國石門,而非今天遵化之石門。 考《後漢書。郡國志》:有遼西郡,而無遼西屬國,應為遼東屬國! 遼東屬國,東漢元帝時期安置,管理內附漢廷的烏桓人,於遼西邊疆地區設置行政區。          《昌平山水記》,《日知錄》等書,更是明確提出屬國石門在遼東柳城。其依據是唐《通典。
  • 遵化
    為加快推進遵化教育現代化和教育強市建設,遵化市教育局制定出臺2020年十項教育攻堅任務。  一、聚焦堅持黨的領導核心地位,縱深推進中小學黨建工作。  二、聚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在師生中厚植愛國主義情懷。  三、聚焦教學質量這一生命線,全力加速課堂教學大提質。
  • 慄花一開,全遵化都醉了!
    洪武大帝朱元璋對遵化真是情有獨鍾,他命在遵化築關的大將徐達,依「深挖洞,廣積糧」之策,戍邊築城之餘帶兵民廣植慄樹,遵化板慄竟成了明朝戍邊將士的養身之果。他之後的歷任薊鎮總兵也是嚴戍邊,廣植慄,什麼徐達的「慄王」,馬榮的「古慄」,戚繼光的「老樹」 ……遵化長城腳下的老慄樹比比皆是。
  • 遵化古代冶鐵史
    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遵化人民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歷史進程中,用他們傲人的智慧,創造了一個個歷史豐碑。遵化工業的起源以冶鐵為最早,在一兩千年以前,遵化人就掌握了冶鐵技術,尤其是在明代,遵化成為全國最大的官辦冶鐵基地。
  • 遵化這個小山村竟然藏著省重點文物!
    遵化這個小山村竟然藏著省重點文物!古戲樓,是一項文化建設工程,是一種壯觀而獨特的社會文化現象,蘊集著極為豐厚的文化內涵,既是古代民間建築營造藝術的精品,也是磚、石、木、雕藝術、彩繪藝術、楹聯題壁文學創作和書法繪畫藝術的綜合載體。這份凝重而豐厚的文化遺產在今天愈加值得我們重視和保護。
  • 遵化這所學校「百年大講堂」活動啟動!
    遵化這所學校「百年大講堂」活動啟動!為深入貫徹落實市委書記董學忠在10月2日遵化籍在外成功人士座談會的講話精神,進一步濃厚「書香遵化」建設氛圍,市教育局積極組織市第一中學邀請走出遵化的遵化名人開展「遵化一中百年大講堂」活動。
  • 遵化人竟然是這樣度過的!
    這個端午小假期,看看咱遵化人又是咋過的呢?冬日暖陽愛聚峪口村近日,「冬日暖陽公益團隊」一行人來到新店子鎮峪口村,與村裡8戶貧困家庭共同歡度端午節。遵化好人志願者情暖端午6月25日上午,遵化好人志願者團隊為地北頭鎮五戶貧困生家庭送上慰問品和節日祝福。在走訪慰問貧困學生家庭的過程中,志願者們詳細詢問了貧困學生們的學習情況,囑咐他們要保持良好的學習態度,自立自強,把社會的關懷轉化為立志成才、回報社會的強大動力。
  • 遵化有個地方劉備在此駐軍
    劉備寨,位於遵化市西南部,屬半山區,風景秀麗,景色怡人,歷史文化底蘊豐厚。這裡一步十景,處處見文化,是旅遊休閒、祈福納祥的絕佳去處。下面,小編帶您遊覽一番這個充滿傳說的美麗神奇之地……文革期間,劉備廟被人為拆毀。2013年農曆三月初七,劉備廟第三次修復擴建開始。
  • 這樣的遵化,你可喜歡?
    小編帶您賞盡遵化醉美秋景走近遵化的秋,高遠碧藍的天空,浮著幾片淡淡的白雲,空曠且純淨。或紅或黃的葉子,堅挺而脆弱,微風拂過,像蝶兒般漫舞,投入根的懷抱,秋無離別之意,竟然弄得如此浪漫與灑脫。啊,遵化的秋,我真的醉了……
  • 探尋遵化千年古剎——沙嶺村石佛寺(一)
    清初有少量的窮人在北居住,後來有遠來的山東人,還有清陵人居住下來形成了村落,以滿山的沙子在山嶺之上,便名為沙嶺,年久了也就自然成為村名。1949年屬遵化縣二區,1958年屬於西下營公社,1984年屬於西下營鄉沙嶺村民委員會。1936年日軍侵華沙嶺村被日本劃為無人區,少量的居民搬到了外地居住,成為荒山野嶺,野獸常常出沒。
  • 初秋,來遵化剛剛好!
    初秋,來遵化剛剛好!每到秋風漸起,秋之味就在遵化瀰漫開來,秋高氣爽,出去玩在適合不過啦~此時的遵化,不同於盛夏的炙熱,但是卻擁有萬物生機的墨綠。藍天白雲,一切都是那麼生機盎然,還在等什麼,一起去打卡吧~清東陵
  • 遵化竟有一條神秘的緯線?快戳進來看看!
    遵化,歷史底蘊豐富,素有「畿東第一城」之稱。從遠古時代至今,勤勞樸實的遵化人民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發展、繁榮,留下了眾多文明的遺蹟,創造了燦爛輝煌的文化。沙嶺村蘊藏著豐富的金礦,相傳高麗國時代沙嶺村就有不少金礦,開礦的人經常求佛保佑平安發財。曾有位開礦者許諾石佛如保佑他發財,就把石佛請到山下敬奉,後果真靈驗,便把石佛請到了山下,修建寺廟供奉著。從此石佛成了人們祈福平安、發財、生子的神像,香火一直不斷。
  • 探尋遵化石門特色美食——傳承於慈禧年間的老爺子汽鍋雞
    遵化石門芳宇酒店美食——江南美食賽螃蟹相傳汽鍋雞為慈禧太后壽辰時雲南一位大臣進貢的美食。壽辰時端上桌後一陣香氣襲來,太后忙問是什麼仙品,竟令人只聞其氣便讓身子十分溫暖,此時大臣說出了汽鍋雞的名字。不久太后回過神來,想到自己已經吃了三下,連忙作罷,戀戀不捨的看著,這到美味被端下,於是賞了雲南大臣,又將此菜設為宮廷藥膳太后在此藥膳的調理下,氣色也越來越好,頭髮都比原來濃密了好多,可是每次只能吃三箸也讓人頭疼 ,活著都這樣,死後,想到這個問題太后慌了,死後該怎麼吃到這美味啊?
  • 精煉解題秘籍 周十五精煉數學的制勝法寶 教育資訊 - 行業動態...
    數學是每個人學習、生活和工作都離不開的學科內容,從踏入學校的那一刻,學生和數學的「孽緣」就已經開始,僅僅是計算小學到高中的學習時間,就達到看整整12年。數學的概念理解、公式學習到題型熟知、解題考試,內容複雜且板塊串聯,開玩笑地說,每一個學生都曾經被數學這個科目深深地傷害過。
  • 「世界冠軍」來遵化啦!被聘為「旅遊國際推介大使」!
    為迎接世界文化遺產日的到來,讓更多的人了解世界文化遺產清東陵,讓世界文化遺產融入現代生活,6月3日,清東陵保護區管委會邀請世界著名長跑冠軍、「東方神鹿」王軍霞領跑清東陵,並聘任她為「世界文化遺產清東陵文化旅遊國際推介大使」。
  • 程毅中:《中國小說史學史長編》讀後
    從書中所用大量上世紀前半段的文獻史料看,我猜想作者一定是一位積累和收藏了許多舊書報的老學者。後來才發現作者在開始撰寫時還是個青年人,更增加了對他的敬意。本書最大的特點是資料豐富,從《緒論》列舉的章太炎、楊守敬、梁啓超到路大荒等一百數十人的大名單和書後所列的《參考與引用書目》,就可以看出作者是多麼努力地搜集了上世紀前半段的文獻史料,幾乎有見必錄,巨細不遺。
  • 寶塔巍峨聳立千年古縣,遵化重修再保一方平安——探尋遵化千年古塔保安塔!
    五代時,遵化屬遼國(1032-1120年),在此期間遵化西下營滿族鄉塔頭寺村東南方的無名山上開始矗立起了一座寶塔——保安塔。寓意:「保一方平安」。該塔始建至今,歷經千年風雨,早於在她西面10公裡的5A級景區清東陵建造600年,為遵化以及唐山保存最古老的地上建築之一,為唐山市十大古建之一,為遵化千年古縣的一座標誌性建築,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文物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