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軍事時報》網站2020年10月8日發表文章,建議美軍在東南亞國家進行小規模的多基地輪換部署,以便未來更好地執行印太司令部的軍事任務。
文章稱,美軍扎堆駐紮於韓國和日本軍事基地的日子即將過去,因為美國印度-太平洋司令部仔細研究了究竟美軍應該部署在哪裡,以對抗中國在這一地區日益增長的軍事實力。
文章指出,二戰後,美軍在亞太地區的軍事部署主要集中在東北亞,大約有5萬人駐紮在日本,另有約3萬人駐紮在韓國。但這種狀況很可能要改變。
2020年9月,美軍在帛琉進行訓練演習
美軍印太司令部的一位官員2020年9月初在夏威夷對記者說,司令部不希望只在固定地點建設固定軍事基地。目前,美國國防部更傾向於輪換部署,而不是建造新的大型基地。這些大型基地一般擁有所有必要的基礎設施,以便容納大型部隊,但這樣做的成本太高。此外,美國應好好利用與盟國之間籤署的軍事協議,將部署範圍擴大到整個南太平洋,以便對中國施以更全面的壓制,而建設固定基地根本做不到這點。
文章稱,多年來,美國國防部一直在實行輪換部署。2015年,駐韓美軍第二步兵師宣布將把駐韓美軍第1裝甲旅戰鬥隊撤回美國本土。2020年,美國空軍撤回了在關島部署的永久性轟炸機機隊,取而代之的是輪換部署一支B-1特遣部隊來執行相同的任務。駐歐美軍也是出現了類似情況。從2016年開始,美國陸軍把一些駐德美軍作戰部隊撤回美國,並開始在德國輪換部署裝甲旅。此外,美國國防部在2020年7月份宣布,一部分駐德部隊將從德國轉移到比利時和義大利,同時整個第2騎兵團也將撤回美國。取而代之的是,輪換部署駐紮在東歐的部隊。
美國在歐洲重新進行兵力部署
文章稱,自20世紀中葉以來,美軍一直集結在東北亞地區,重點部署在日本和韓國。但這些軍事同盟關係一直很微妙。在美國軍方領導人高度讚揚韓國武裝力量及其與駐韓美軍友好關係的同時,川普政府卻要求韓國承擔大約10億美元的駐軍費用,以進一步支持美國在韓國保持駐軍。
同樣,美國也向日本提出了同樣的要求,要求分攤駐軍費用從每年20億美元增加到每年80億美元,這使日美同盟關係令人擔憂。
美軍要在東南亞搞多基地輪換部署
文章稱,隨著中國經濟和軍事力量的不斷增強,美軍開始重視其在二戰後維持的世界秩序。
2020年8月底,美國國防部長埃斯珀抵達夏威夷,他與印度-太平洋司令部的負責人進行了交談,與幾位印太地區領導人進行了通話,並與當時的日本防衛大臣會面。埃斯珀還訪問了帛琉共和國,後者是美國的長期盟友,並在不久前建造了一條適合C-130運輸機降落的跑道,便於運載部隊和貨物運輸。儘管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美國部隊一直在那裡輪換部署,但這是美國國防部長第一次訪問帛琉共和國。
文章稱,帛琉的跑道工程於今年夏天完工,在距離中國東南約4300千米的地方,美軍將建成一個新的軍事交通樞紐。
埃斯珀說,美軍可以建設更多的小型輪換部隊,來打造新型外交手段。
美國國防部官員稱,國防部正關注在其他國家採取這種模式。
美國國防部官員在談到目前美國的駐印太海外軍事基地時稱,總體來看,美軍印太海外基地有點不平衡。如果美軍想擁有某種能力,應該打破思維定勢,去進行更多嘗試,特別是建設更多的輪換基地,而不能目光短淺。
美軍關島軍事基地
根據計劃,大約到2025年,將有5000名駐日本衝繩的海軍陸戰隊轉移到關島基地。美國海軍陸戰隊在關島設立名為Camp Blaz的新基地,從2006年開始就在建設中。
文章稱,最近的研究表明,雖然維持永久性軍事基地的設施需要付出成本,但這也低於輪換部署。但美國國防部不管成本的高低,繼續支持推動輪換部署。
(作者:寧浦 版權稿件,未經許可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