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儀刀、障刀、橫刀、陌刀有何不同,各有什麼用途

2021-02-15 歷史春秋網

【來源:歷史D學堂(ID:lishi1600)

作者:計白當黑】

日本鹿島神宮收藏著一把「黑漆裝唐直刀」,刀長256cm,刃長226cm,直背切刃,漢式刀鐔,同時配有保存完好的盛刀盒「唐櫃」,是唯一公認的唐大刀。其實唐刀總共有四種形制,據《唐六典》記載,「刀之制有四,一曰儀刀,二曰障刀,三曰橫刀,四曰陌刀」。這四種刀,形制不同,功能不一,代表著盛唐的輝煌和燦爛。

上圖_ 陝西長安縣唐代竇皓墓出土的水晶墜金柄飾儀刀

1991年,陝西西安長安縣南裡王村發現了一座唐朝竇皓墓,從中發現了一把水晶墜金柄飾儀刀,刀長84.7cm,刀脊有錯金銘文。它的出現,使儀刀有了實物樣本。儀刀起源於班劍,直刀環首,雙手刀柄,配龍鳳環,錯金鑲銀,是唐朝御林軍、羽林衛、千牛衛所用的制式刀具。

由於儀刀太長,無法腰間,只能雙手持握,刀身杵地。有的儀刀太長,刀柄的環首高及臉部。在唐朝懿德太子和長樂公主的墓中,壁畫中有武士雙手持刀,立於胸前,威風凜凜,肅穆嚴謹。儀刀對日本、高麗和吐蕃影響深遠,在日本和高麗有儀刀風格的刀具出土。本文開頭的「黑漆裝唐直刀」,與正倉院收藏的「唐大刀」、「唐樣大刀」、「黑作大刀」等名刀一樣,年代久遠,風格古樸,有儀刀之風,但與《唐六典》記載多有出入,有待考證。

上圖_ 唐代的持刀儀衛圖 (儀刀)

儀刀已經有了實物佐證,障刀卻是唐刀四制中爭議最大的刀具。《唐六典》認為障刀「蓋用障身以禦敵」。障的字義有兩種:一是.阻擋或遮掩,二是用來遮擋、阻隔的東西。定義不同,功能當然有差別。

由此產生兩種不同的意見,一方是大刀派,有人認為障刀是用來清除身邊障礙的,因此障刀應該是寬刃直刀,刀長80-100cm,屬於軍隊主力刀具。唐宋時期,古人用來掃除障礙的「畲刀」同樣也是寬刃大刀。另一方是匕首派,由於橫刀和陌刀太長,士兵近身防禦時,需要一把15-40cm的短刀,作為近身防禦的刀具,障刀正好滿足了這種需求。

上圖_ 唐朝章懷太子墓壁畫無環首橫刀

儀刀是貴族專屬,障刀則疑點重重,真正「接地氣」的是橫刀。與儀刀相比,橫刀全長60-80cm,刀厚6-8mm,步騎兼用,配刀對象更廣,如士兵、差役、捕快等。既然是佩刀,懸於腰間,既有劍的飄逸瀟灑,又有刀的剛猛霸氣。

唐高宗李治對為千牛衛將軍的王及善說:「他人非搜闢不得至朕所,卿佩大橫刀在朕側。」從李治的話中,可以看出宮廷侍衛除了儀刀,還有橫刀,同時佐證了橫刀比儀刀短。橫刀的鍛造工藝在當時相當先進,刀刃鋒利,劈刺俱佳。

由於工藝複雜,橫刀製作技藝一度失傳,如今浙江龍泉刀劍工匠復原了橫刀,然而有很多工藝未能傳承,仿古橫刀只是形似,離真正復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2017年上映的電影《狄仁傑之四大天王》中,馮紹峰飾演的大理寺卿尉遲真金手持唐橫刀,帥得不要不要的。

上圖_ 金勝村太原焦化廠唐墓墓門壁畫中的橫刀

橫刀東渡日本,對當時的日本刀鍛造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日本地域狹小,山高林密,戰爭通常是近身搏鬥的方式進行。橫刀的出現,滿足日本武士的刀具需求。

日本工匠參照橫刀的式樣,反覆錘打鋼條,去除鋼條的雜質,然後用配製好的泥土覆蓋在不需要高硬度的刀身上,將刀加熱到特定溫度,把火紅的刀身放入水中冷卻,赤裸部分受冷迅速變形,覆土部分變化並不明顯,如此一來,刀脊硬度高,刀刃更鋒利,達到剛柔並濟的效果。

不過,經過這般折騰,原本的直刀被硬生生地掰彎了,奠定了日本武士刀的基本形制。

上圖_ 佩帶武士刀的日本武士

在唐刀四制中,名氣最大的是陌刀。唐朝周邊的突厥、回鶻、吐蕃等少數民族,均以騎兵見長,陌刀成為克制騎兵的神兵利器。《唐六典》中有「陌刀,長刀也,步兵所持,蓋古之斬馬,刀重十五斤,又名砍刀,長七尺,刃長三尺,柄長四尺,下用鐵鑽。」 陌刀在唐代制式刀具中比較特殊,它是一把長柄刀。

唐朝一斤折合現在660克,也就是說當時的陌刀重達十公斤,而當時的一尺相當於30cm,陌刀全長2.1米,刀刃90cm,柄長120cm。陌刀形制多樣,有加長版的折馬刀,有刀柄可御的兩用刀,有刀身縮減的三尖兩刃刀。

唐朝全盛時期,只有約兩萬人裝備了陌刀,與其他兵器相比,陌刀的裝備率相當低。因為稀有,所以珍貴,唐朝規定不許陌刀陪葬。這裡有兩方面原因:一是陌刀工藝複雜,製作成本高昂,鍛造周期較長,用來陪葬實屬資源浪費。二是如果陌刀陪葬,就有流入民間或外族的風險,這不利於唐朝的社會穩定和國防安全。正因這樣的規定,國內尚未有陌刀出土,這把大殺器的形制始終存在於小夥伴的猜想之中。

上圖_ 根據陌刀相關記載的推測還原圖

這樣的長刀威力到底如何呢?在《新唐書·張興傳》中,「興擐甲持陌刀重十五斤乘城。賊將入,興一舉刀,輒數人死,賊皆氣懾」。唐將張興,在玄宗時期官居饒陽裨將。安史之亂爆發,史思明圍攻饒陽一年多,最終城陷。張興披甲持刀,一刀劈死數人。用它殺敵斬馬,那是分分鐘的事。

這麼長的刀,需要正確的打開方式。陌刀並不是一個士兵一把刀那麼簡單,它是唐軍戰術體系的一部分。唐朝名將李靖所著的《衛公兵法》中,詳細介紹了唐軍的基本戰術。

唐軍分為弓手、弩手、駐隊、戰鋒隊、馬軍、跳蕩、奇兵等兵種。雙方交戰時,先由弓弩手發射弓弩打擊敵人。等敵人迫近,弓弩手持陌刀和棒,與戰鋒隊共同禦敵。前鋒交戰不利時,馬軍、跳蕩、奇兵加入戰鬥。如雙方戰況膠著,所有步兵配合馬軍作戰。

陌刀手的作用是打擊敵人的騎兵,上劈騎兵,下砍馬腿。一排陌刀手揮舞陌刀,如牆推進,鮮血飛濺,人馬俱碎。在四種刀中,陌刀是真正在戰場揚威的大殺器。

上圖_ 唐朝陌刀隊與弓弩隊組成的陣型之一

四種唐刀。

儀刀是裝飾豪華,美觀大方,是貴族專屬的禮儀用刀。

障刀缺乏史料記載,也沒有出土實物,形制難定,爭議不斷。

橫刀簡潔實用,攜帶方便,是徵戰、公務、出行必備的防身利器。

陌刀專克騎兵,威力巨大,是經過戰爭洗禮的實戰刀具。

唐刀名垂青史的秘密在於其工藝精湛。唐刀使用了當時最先進的包鋼技術。以百鍊鋼為內芯,以純熟鐵為外皮,部分刃口淬火,嚴格的工藝造就了出色的性能。

唐刀耐用不變形,破甲夠堅韌,硬度和韌性完美融合。以儀刀、障刀、橫刀、陌刀為代表的唐刀,是中國冷兵器史上的巔峰之作。由於工藝複雜,朝代更替,唐刀的製作工藝逐漸失傳,此刀只能追憶,有待後人還原!

參考資料:《唐六典》《新唐書•張興傳》《衛公兵法》

本文轉載自歷史D學堂(ID:lishi1600)作者:計白當黑,如需轉載請聯繫"歷史D學堂";

相關焦點

  • 唐朝刀種:陌刀、儀刀、障刀、橫刀有何不同,分別有什麼用途
    早在貞觀三年的時候,唐朝就以不太強大的力量打拜了最強大的突厥,後來更是能夠保持唐朝軍隊一隊二的國際戰鬥,為了當之無愧的亞洲老大。不過伴隨著唐朝軍事實力的增長,唐朝軍人的氣質不僅傳播了出去,唐代人所使用的武器,也成為了歷史的傳世之作。這之中就包括了大名鼎鼎的四刀,正如《唐六典》所記載:「刀之制有四,一曰儀刀,二曰障刀,三曰橫刀,四曰陌刀。」
  • 唐刀不是一種刀?注意眼花繚亂的唐刀大軍來襲......
    5:並不是裝飾豪華的唐刀是儀刀,唐六典寫得很明顯,儀刀的特徵是有龍環,鳳環。龍鳳是皇家專用裝飾圖案。6:陌刀形狀不止一種,他是長兵的統稱,早期陌刀是古之「斬馬劍」。唐各大都府都是自己製造軍備,因軍事需求不同,陌刀刀型有很多種,其中包括加長版橫刀,三尖兩刃刀(柄特別長)。
  • 在盛唐締造神話的陌刀,為何淹沒在歷史長河之中?
    根據《唐六典》記載,唐刀共有陌刀、障刀、橫刀、儀刀四種形制。其中障刀、橫刀、儀刀都有各種實物或者壁畫等作為佐證,唯獨這個陌刀,既無出土,相關的藝術作品也尚未發現。然而,陌刀這兩個字,卻在《新唐書》、《舊唐書》中頻頻出現。《舊唐書》行文簡略,惜字如金,唐刀四制唯獨明確提到「陌刀」、「長刀」,其他只稱「刀」、「佩刀」。
  • 世上再無陌刀!唐朝為什麼不允許將威力巨大的陌刀陪葬?
    陌刀形制多樣,長兵主戰刀,形制有斬馬劍升級版,有刀柄可拆卸式,有柄特長而刀身特短的三尖兩刃刀式(見唐郭子儀墓壁畫)。蓋因大唐地域廣闊,各大都護府軍備自製,也因此風格不同。及唐之後,史籍鮮見陌刀之蹤跡,由於陌刀不允許陪葬,所以當今並沒有陌刀實物出土,網絡上所有的陌刀復原圖均為後人猜想。
  • 唐朝為什麼不允許將威力巨大的陌刀陪葬?
    陌刀,中國唐代長柄刀的一種,多為對騎兵作戰使用,威力巨大。陌刀形制多樣,長兵主戰刀,形制有斬馬劍升級版,有刀柄可拆卸式,有柄特長而刀身特短的三尖兩刃刀式(見唐郭子儀墓壁畫)。蓋因大唐地域廣闊,各大都護府軍備自製,也因此風格不同。
  • 讓唐朝「翻身」的陌刀,為何還比不過低廉的弩箭?一般人還真「配不...
    有如唐朝李世民時期的玄甲軍就就以裝備精良,訓練有素著稱。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些唐代的大殺器——陌刀。以及看看陌刀為什麼沒有大規模推廣開來,反而慢慢銷聲匿跡。一開始的斬馬刀由於數量稀少,為了表示尊貴,限制只能有王公大臣使用,也成為了當時身份地位的象徵。據《後漢書·南匈奴傳》當中記載稱:「又賜獻馬左骨都侯、右谷蠡王雜繒各四百匹,斬馬劒各一。」 就可以反映出斬馬刀的重要性。由於西漢斬馬刀的功能與性質非常適合唐朝對抗突厥等遊牧民族的騎兵的需要,斬馬刀就成為了當時的工匠的一個重要研究吸收對象。
  • 最早使用陌刀和推廣陌刀的大唐名將,還真不是李嗣業?
    這時候我們就要來看看陌刀究竟長什麼樣子了,但是要想講清楚陌刀是什麼樣子,居然還要引用唐朝奸相李林甫組織編纂的《唐六典》。《唐六典》明確記載了唐朝最重要的八種刀槍:「刀之制有四:一曰儀刀,二曰鄣刀,三曰橫刀,四曰陌刀;槍之制有四:一曰漆槍,二曰木槍,三曰白幹槍,四曰樸頭槍。」「橫刀,佩刀也,兵士所佩,名亦起於隋。陌刀,長刀也,步兵所持,蓋古之斷馬劍。」跟橫刀一樣,儀刀也得名於隋朝,在三國之前叫班刀,在魏晉和南北朝之宋叫御刀,後魏叫長刀,其實更像小說中的龍鳳大環刀、九耳八環刀、金絲大環刀:「皆施龍鳳環。
  • 早使用陌刀和推廣陌刀的大唐名將,還真不是李嗣業?
    這時候我們就要來看看陌刀究竟長什麼樣子了,但是要想講清楚陌刀是什麼樣子,居然還要引用唐朝奸相李林甫組織編纂的《唐六典》。《唐六典》明確記載了唐朝最重要的八種刀槍:「刀之制有四:一曰儀刀,二曰鄣刀,三曰橫刀,四曰陌刀;槍之制有四:一曰漆槍,二曰木槍,三曰白幹槍,四曰樸頭槍。」「橫刀,佩刀也,兵士所佩,名亦起於隋。陌刀,長刀也,步兵所持,蓋古之斷馬劍。」跟橫刀一樣,儀刀也得名於隋朝,在三國之前叫班刀,在魏晉和南北朝之宋叫御刀,後魏叫長刀,其實更像小說中的龍鳳大環刀、九耳八環刀、金絲大環刀:「皆施龍鳳環。
  • 陌刀又是什麼樣子的?
    在《唐六典》卷十六記載:「刀之式有四,一曰儀刀、二曰障刀、三曰橫刀、四曰陌刀......陌刀,長刀也,步兵所持,蓋古之斷馬劍。」這段記載至少給我們三個提示:第一,陌刀屬於長兵;第二,是步兵所用;第三,用來對付騎兵的(準確來說是斬殺馬匹的,要不然怎麼回叫斷馬劍?)。
  • 唐刀、日本刀、苗刀的區別是什麼?
    唐刀,日本武士刀,苗刀有什麼區別這個問題,我首先把基本的一目了然的區別指出來:一、唐刀:唐刀種類很多,有陌刀、儀刀、橫刀、障刀。我們說的是和日本刀最接近的唐橫刀,也就是通常說的唐大刀。二、日本刀。這個種類也多了去了,我給你一張圖,你自行理解吧?這裡你說的是武士刀,我就當你說的是武士最通常用的打刀:一看就清楚,這玩意兒是彎的,刀身弧度很大,基本上側重於劈砍,直刺功能已經很小了。
  • 在唐朝備受喜愛的橫刀,為何會被又寬又短的宋手刀給取代?
    這首杜甫的詩描繪了關於唐朝完美盛世。但是這依舊需要邊疆將士的保衛,「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這也描繪了唐朝軍隊的強大也告訴我們為什麼唐代可以做到萬朝來貢並且保持百年盛世。橫刀在這個時代劍已經在戰場被淘汰了許多年。根據《唐六典》卷一六武庫令丞職掌條記載:「刀之制有四,一曰儀刀,二曰障刀,三曰橫刀,四曰陌刀。」
  • 冷兵器之王——陌刀
    說起陌刀,大家並不會陌生,赫赫有名的冷兵器之王!大唐帝國能夠一統天下,與唐朝強大的軍事力量有莫大關係,而在所有的部隊中,有一支經過特殊訓練的步兵,身經百戰,橫掃驍勇善戰的突厥軍隊,徵討安史之亂的叛軍,立下了赫赫戰功。
  • 中華唐刀,開拓大唐疆域的利器,竟然沒落失傳,裡面究竟有何原因?
    大唐時期的唐刀與薩拉丁時期的大馬士革刀是一同享譽世界的名刀。唐刀分為幾類,根據《唐六典》卷一六武庫令丞職掌條記載:刀之制有四,一曰儀刀,二曰障刀,三曰橫刀,四曰陌刀。「唐刀」一詞是我國唐代四種軍刀制式的總稱。
  • 中國古今名刀種類大全,看看你認識幾個?
    鋼鐵環首刀自漢代誕生,一直沿用到唐代,是為唐代儀刀、障刀、橫刀、陌刀之父。刀之制有四,一曰儀刀,二曰障刀,三曰橫刀,四曰陌刀。其中儀刀類似「龍雀大環」,屬於禮儀用刀;障刀、橫刀屬於腰配實戰刀,特別橫刀,直接演化自環首刀,軍中裝備比率很高;陌刀屬於大型刀,柄長刃長,殺傷力驚人,「人馬俱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