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幾年的時候,有一部講父親變成了喪屍的短片十分火,《負重前行》。
催淚滿分,很多人看了都說父愛如山什麼的,相信很多人都看過。
今年韓國倒是有一部電影和這個短片很像,叫《犧牲復活者》。
《負重前行》講的是喪屍父親,而《犧牲復活者》幾乎可以算是喪屍母親的故事。
因為資源十分新鮮,豆瓣上連評分都還沒有。
南哥掃了一眼電影簡介,故事改編自小說《完整的審判》,帶一點奇幻的色彩。
在電影裡,死去的人在數年後復活,重見天日,並且開始向曾經殺害自己的兇手復仇。
猛一看,這不就是活死人的故事麼!
電影的主角,檢察官徐振洪的母親崔明淑在七年前在給兒子送飯的路上被劫匪所殺,而七年後,崔明淑又出現在女兒家中,不怕陽光,可以被觸摸,外表看起來也和普通人無異。
這樣的神秘事件讓前來看熱鬧的鄰居當時就跪下大喊耶穌的名字,畢竟人家遺照還掛在牆上,就死而復生,對於普通人來說已經是巨大的刺激了。
然而離奇的是,死而復生的母親在聽到「審判」這個詞後,居然持刀殺向自己的親生兒子。
從懸念的鋪墊來說,《犧牲復活者》做的不錯。
活死人、復仇和血親幾種元素的糅合讓劇情發展緊湊而抓人眼球,觀眾不由自主的便跟著劇情的發展看了下去,格外想知道到底為什麼母親不向殺人兇手復仇反而懟自己的兒子。
而另一邊,警方對於活死人的信息也多了起來。
從美國來的調查員給出了一些更多的案例。
原來,在世界各地都出現了死人復活的情況,他們的目的就是復仇,而復仇成功後,這些活死人就會自燃成為一堆灰燼,再次離開人世。
他們管這些人叫「犧牲復活者」,簡稱RV。
這麼來看,身為檢察官,一直恪守法律規則的徐振洪也許就是殺害母親的兇手?
畢竟復活後的母親沒有主動說過什麼話,但是徐振洪的身上卻背上了弒母的嫌疑。
到這裡,導演的懸疑才算是完全鋪墊完成。
一個幾乎是死局的謎題,徐振洪代表的檢察官系統與警方兩種勢力對案件的追查交錯展開了。
對於電影中設定南哥還是很喜歡的。
畢竟,單從設定來看,這個犧牲復活者很像喪屍和鬼魂的結合體。
在美國帶來的資料中我們能看到,他們復仇的時候甚至會像喪屍一樣把人活活咬死,而且走路行動的姿態緩慢甚至僵硬,也十分像喪屍。
而復仇後的自燃現象更像極了鬼魂在陽光下灰飛煙滅的樣子。
尤其是當崔明淑準備復仇前,房子裡忽明忽暗不受控制的電燈,完完全全就是一出鬧鬼的戲份。
雖然有些不倫不類,但是卻比大眾看慣了的喪屍套路片要有意思一些。
不是噴灑血漿的B級片,也不是一驚一乍的驚悚片,活死人復仇只是打開謎團的一個缺口。
隨著調查,撲朔迷離的真相和徐振洪究竟是不是殺人兇手的謎團越來越讓人摸不清頭腦,這一點導演做的很成功。
一方面崔明淑真的是在向兒子復仇。
另一方面,徐振洪卻也是真的在追查當年殺害母親的兇手。
就像調查案件的女警所疑惑的那樣,徐振洪是一點典型的寒門子弟,他如今的成就全部得益於自己的努力和母親背後的支持。
對於一個被劫匪捅了數刀都不願意放棄掙扎的母親,她對兒子的關愛是不能用語言形容的,這樣的一個母親會被自己的兒子殺死?
電影的結構很明朗,前半段鋪懸念放各種伏筆,而後半段基本就是破案解密,其實看完之後再回頭梳理劇情,南哥就發現了,導演放的很多細節都十分明顯,這應該算是一處敗筆。
很多對破案有用的伏筆出現的太過突兀,為了不劇透,南哥只舉一個例子。
當第一次看到死而復生的母親後,徐振洪在家裡突然回憶起了母親做菜時傷到了手指,是自己遞上的創可貼。
事實上這段回憶按照前後劇情只要回憶到遞上創可貼就完了,後面那段對話顯得十分累贅,然而導演為了後面的劇情,還必須加上對話,反而刻意。
對於經常看這類片子的觀眾應該不難猜出真相。
除了細節的過於刻意,關於活死人的出現也沒有任何交代。
活死人到底是因為什麼出現,又為何會消失?
到底這些人有什麼能力居然可以控制電流,甚至大型汽車?
種種BUG一般的設定連一個解釋都沒有,雖然說是一部帶有奇幻色彩的電影,也顯得有些敷衍了。
如果說《犧牲復活者》的劇本是好牌的話,那導演明顯沒打出應有的效果,而且其中還要有母愛的額外加分,不過,當做消遣來看還是不成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