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國民黨主席江啟臣發布第二波人事令,臺北市議員羅智強將接革命實踐研究院院長一職。江啟臣認為,國民黨現在流失話語權,又與年輕人有隔閡,這兩部分應該有開創性的作法,羅智強在這些部分多有著墨,且也善用自媒體平臺、舉辦青年活動等,因此盼羅智強能系統性地幫國民黨培養青年。
國民黨尚未正式啟用青年領導人,同為臺北市議員的馬家軍成員徐巧芯24日上午舉辦「日知學塾」政治人才線上課程記者會,搶奪青年話語權。
相比江啟臣誰都叫不動,徐巧芯的「日知學塾」卻吸引了很多國民黨大咖:前黨主席朱立倫、國民黨副秘書長柯志恩、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林為洲、「立委」林奕華、陳以信、魯明哲、臺北市議員李明賢、戴錫欽、汪志冰、新黨市議員侯漢廷、國政研究基金會執行長高永光等人。
這些大咖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國民黨前主席朱立倫。
國民黨2020敗選後,黨內陷入混亂,擔任韓國瑜競選總部主委的朱立倫,因前主席吳敦義吸走了所有的輿論炮火,得以安全下莊,沒有背上「要被改革者」的標籤。吳敦義因敗選請辭黨主席後,外界將希望寄予朱立倫,但朱立倫依然擺出「成功不必在我」的說辭,決絕出馬。有輿論認為,朱之所以未參選主席,是因補選主席只有一年多任期,明年的改選,選出的黨主席才能卡到2024的大選提名,朱屆時可能出馬參選黨魁。
江啟臣能擊敗郝龍斌當選國民黨主席,「年輕」是他最大的光環。而已不太年輕的朱立倫要如何去拼2024,就要看自己手中握有多少年輕大將。
朱立倫從去年開始與國民黨內青壯世代走得很近,包括選舉期間與全臺37位縣市議員籌組「新世代戰鬥團」、挺黨內青壯世代江啟臣、蔣萬安、林為洲、柯志恩、李彥秀、林為洲等5人推選舉形象影片,朱立倫放下身段力拱黨內年輕世代,選後雖只有江啟臣、蔣萬安、林為洲當選,而柯志恩、李彥秀落選,但這份人情遲早也得還的。
如今,朱立倫出席徐巧芯舉辦的「日知學塾」,他曾力挺過的柯志恩、林為洲也同時參加,外界揣測朱立倫積極為國民黨募新血,是為了擴增朱家軍的陣容,布局2024.
事後,朱立倫接受採訪否認了這一說法。朱立倫強調他如果要布局,就直接選就好了,他現在希望讓藍營有更多聲音、更多力量、更年輕,大家能更多元發展,他不是為了權位,3個月前他就講過這句話,大家還很懷疑,現在他依然是用這樣的角度,希望大家不為權位。
朱立倫是不是為了權位尚不可知,但他現在的位置很尷尬卻是真的。朱立倫若要挑戰2024,他必須要接受兩個指標性人物的挑戰,一個是黨主席江啟臣,過往江啟臣的光環可能弱於朱立倫,但江現在是黨主席,若力推改革成功,在黨內聲望將增強,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受控制後,民進黨將面臨一波經濟「倒退嚕」的民怨,江啟臣的黨內地位可能會更加穩固。
另一個則是侯友宜。過去侯雖是朱立倫的下屬,但近期「美國在臺協會」(AIT)主席莫建唯一拜會藍營縣市長就是侯友宜,而AIT轉PO侯拍攝的新北抗疫影片,不難看出美國看好侯的可能性。再加上侯友宜在防疫動作上超前中央部署,包括率先喊出高中以下師生6月前進出境,帶動桃園市、臺北市、臺當局跟進喊。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是,不像韓國瑜身上毛病一大堆,親綠媒體怎麼抓也抓不到到侯的把柄,都讓侯逐漸在民眾間擁有一定聲望。
前有江啟臣掌握黨機器,後有侯友宜蓄勢待發,如今已經「無官一身輕」的朱立倫,究竟是要奮力一躍,還是最終被「世代交替」,值得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