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過「敗選清算」的朱立倫,是布局2024還是最終被「世代交替」?

2020-12-23 你不知道的臺灣

3月25日,國民黨主席江啟臣發布第二波人事令,臺北市議員羅智強將接革命實踐研究院院長一職。江啟臣認為,國民黨現在流失話語權,又與年輕人有隔閡,這兩部分應該有開創性的作法,羅智強在這些部分多有著墨,且也善用自媒體平臺、舉辦青年活動等,因此盼羅智強能系統性地幫國民黨培養青年。

國民黨尚未正式啟用青年領導人,同為臺北市議員的馬家軍成員徐巧芯24日上午舉辦「日知學塾」政治人才線上課程記者會,搶奪青年話語權。

相比江啟臣誰都叫不動,徐巧芯的「日知學塾」卻吸引了很多國民黨大咖:前黨主席朱立倫、國民黨副秘書長柯志恩、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林為洲、「立委」林奕華、陳以信、魯明哲、臺北市議員李明賢、戴錫欽、汪志冰、新黨市議員侯漢廷、國政研究基金會執行長高永光等人。

這些大咖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國民黨前主席朱立倫。

國民黨2020敗選後,黨內陷入混亂,擔任韓國瑜競選總部主委的朱立倫,因前主席吳敦義吸走了所有的輿論炮火,得以安全下莊,沒有背上「要被改革者」的標籤。吳敦義因敗選請辭黨主席後,外界將希望寄予朱立倫,但朱立倫依然擺出「成功不必在我」的說辭,決絕出馬。有輿論認為,朱之所以未參選主席,是因補選主席只有一年多任期,明年的改選,選出的黨主席才能卡到2024的大選提名,朱屆時可能出馬參選黨魁。

江啟臣能擊敗郝龍斌當選國民黨主席,「年輕」是他最大的光環。而已不太年輕的朱立倫要如何去拼2024,就要看自己手中握有多少年輕大將。

朱立倫從去年開始與國民黨內青壯世代走得很近,包括選舉期間與全臺37位縣市議員籌組「新世代戰鬥團」、挺黨內青壯世代江啟臣、蔣萬安、林為洲、柯志恩、李彥秀、林為洲等5人推選舉形象影片,朱立倫放下身段力拱黨內年輕世代,選後雖只有江啟臣、蔣萬安、林為洲當選,而柯志恩、李彥秀落選,但這份人情遲早也得還的。

如今,朱立倫出席徐巧芯舉辦的「日知學塾」,他曾力挺過的柯志恩、林為洲也同時參加,外界揣測朱立倫積極為國民黨募新血,是為了擴增朱家軍的陣容,布局2024.

事後,朱立倫接受採訪否認了這一說法。朱立倫強調他如果要布局,就直接選就好了,他現在希望讓藍營有更多聲音、更多力量、更年輕,大家能更多元發展,他不是為了權位,3個月前他就講過這句話,大家還很懷疑,現在他依然是用這樣的角度,希望大家不為權位。

朱立倫是不是為了權位尚不可知,但他現在的位置很尷尬卻是真的。朱立倫若要挑戰2024,他必須要接受兩個指標性人物的挑戰,一個是黨主席江啟臣,過往江啟臣的光環可能弱於朱立倫,但江現在是黨主席,若力推改革成功,在黨內聲望將增強,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受控制後,民進黨將面臨一波經濟「倒退嚕」的民怨,江啟臣的黨內地位可能會更加穩固。

另一個則是侯友宜。過去侯雖是朱立倫的下屬,但近期「美國在臺協會」(AIT)主席莫建唯一拜會藍營縣市長就是侯友宜,而AIT轉PO侯拍攝的新北抗疫影片,不難看出美國看好侯的可能性。再加上侯友宜在防疫動作上超前中央部署,包括率先喊出高中以下師生6月前進出境,帶動桃園市、臺北市、臺當局跟進喊。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是,不像韓國瑜身上毛病一大堆,親綠媒體怎麼抓也抓不到到侯的把柄,都讓侯逐漸在民眾間擁有一定聲望。

前有江啟臣掌握黨機器,後有侯友宜蓄勢待發,如今已經「無官一身輕」的朱立倫,究竟是要奮力一躍,還是最終被「世代交替」,值得觀察。

相關焦點

  • 前有江啟臣後有侯友宜,朱立倫將被「世代交替」?
    中國國民黨2020敗選後面對改革聲浪,前主席朱立倫並沒有很高的聲量,面對2024,朱前面有黨主席江啟臣、後有新北市長侯友宜,能再躍起?還是被世代交替掉?值得觀察。國民黨2020敗選後,黨內陷入混亂,擔任韓國瑜競選總部主委的朱立倫,因前主席吳敦義吸走了所有的輿論炮火,得以安全下莊,沒有背上「要被改革者」的標籤。
  • 藍議員:朱立倫太保護自己 現在「什麼都沒有了」要多搏感情
    他說,朱立倫還是國民黨可以寄託的政治人物。    國民黨「大敗」後,朱立倫並未出面角逐黨主席,外界形容循「蔡英文模式」下鄉累積基層實力,朱也表示要利用人生這段時間好好學習,國民黨應該多向社會學習,希望把更多社會力引進國民黨。
  • 臺灣專家:侯友宜將直奔2024不會挺朱立倫
    劉兆隆並提到,朱立倫要有挑戰能量,唯有新北市長侯友宜力挺,才有機會,可是,侯未必挺朱,因為侯是當前藍營最有實力挑戰2024的人選,「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侯必然得把握機會,所以恐怕不會挺朱選黨魁,以免卡到自己,現階段看來,侯、朱利益相衝突,朱在沒有侯的支援之下,很難贏。至於侯直奔2024的可能性,他認為,幾乎是可以確定的事。
  • 川普敗選了會遭到清算嗎?學者解讀
    (原標題:閒吟客:川普敗選,會遭到清算嗎?)這13人要麼退休,要麼敗選,要麼改變態度。亞利桑那的Jeff Flake,天天跟Trump對著幹,結果approve rate暴跌,自知連初選都過不了,不得不早早宣布退休。內華達的Dean Heller,身處淺藍州,2016年揚言堅決反對川普。
  • 民進黨大勝 輔選韓國瑜?侯友宜祝賀「國政配」,朱立倫...
    「國政配」絕對可展現國民黨對未來執政的決心,且我們有非常好的國政藍圖與規劃,這對搭檔我們會全力爭取所有的選民對我們的勝選支持。朱立倫12日上午南下高雄陪同藍營「立委」選將黃昭順在選區內的都會公園巡禮散步,也像早上運動的民眾道早安,貼近基層百姓生活。對於媒體報導韓國瑜曾經找上朱立倫搭檔,且兩人還私下單獨見了幾次面?
  • 陳士良分析國民黨主席補選的「世代交替」因素
    陳士良分析國民黨主席補選的「世代交替」因素 2020年02月21日 11:10: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他認為,「世代交替」也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內容。  陳士良認為,近一段時間,國民黨內「世代交替」的呼聲越來越高。自1996年臺灣實行地區領導人的選舉以來,國民黨推出的候選人在年齡上基本上都大於民進黨的候選人。有些年輕一輩認為,實質掌控黨內事務的高層人物,幾乎都是「老人政治」,青年人看不到未來,看不到希望。
  • 臺學者拋國民黨「六都」夢幻名單:蔣萬安戰臺北,朱立倫江啟臣攻南部
    ,也暗示了藍軍在2022年「六都」選舉中,將以侯友宜及蔣萬安掛帥出戰,若國民黨能在人選鋪排過程中具戰略宏觀及創意,穩住既有盤面的話,挑戰2024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未必全然沒有機會。蔣萬安首先,就藍軍「六都」的整體布局來說,現任的新北市長侯友宜及臺中市長盧秀燕勢必尋求連任而被提名,若能強化政績、擴展中間選民的支持,勝選應不困難;已開始在臺北跑透透的蔣萬安選臺北市長黨內也有高度共識,就算戰力極強的臺北市議員羅智強亦表態參選,但若舉辦初選,蔣勝出獲得提名的機會仍高於羅。
  • ​評論:吳敦義把縣市長拉進中常會 力抗民代用「世代交替」挺朱
    知情人士透露,本月6日吳敦義邀黨籍「立委」餐敘的前一周、11月28日國民黨勝選後首度召開中常會前,當天中午吳敦義已先邀集多位中常委在北市復興北路同一家餐廳聚會,這場未公開的餐會,近20人坐滿一桌,席間,親吳的中常委姚江臨當場勸進吳,主張吳要趁勝追擊,趁著全黨勝選的氣勢,適時展現2020捨我其誰的企圖心。
  • 蔡英文的「世代交替」是場政治騙局
    蔡英文所謂「世代交替」應是標舉和民進黨「舊世代」所有區隔的「新世代」,然而事實真的如此?臺灣《聯合報》今日發表社論指出,蔡在政治人脈及政策思考上,不見「新舊世代」遞嬗,卻見「扁李謝辜獨」的「舊世代」人馬全員到齊,把徵募目標放在「首投族」的蔡英文難道要號召「新世代」,把「扁李謝辜獨舊世代」的「未來」扛起來?
  • 2024「大選」民調出爐,臺媒體人:朱立倫已出局,侯友宜將出線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已進入第二任期,2024年「大選」提前開打,誰會是可能人選,備受矚目。島內資深媒體人韋安依據最新出爐的民調分析2024,直言民進黨人選懸了!韋安在臉書發文表示,最新公布的《美麗島電子報》民調,2024「大選」可能人選10月的民眾信任指數:侯友宜71.9%、賴清德58.7%、鄭文燦58.0%、朱立倫53.5%和柯文哲45.9%。
  • 聯合報:蔡英文倡「世代交替」的虛與實
    中新網6月2日電 臺灣《聯合報》2日發表社論說,蔡英文主張「世代交替」,表面是拋棄「舊時代」,實際上,她「號召新世代,把未來扛起來」,不啻就是要「首投族」把「扁李謝辜獨」的「未來」扛起來。  文章摘編如下:  蔡英文主張「世代交替」,而馬蔡二人其實只差六歲,若以年齡來說,兩人其實難謂是不同「世代」,也就說不上「交替」。
  • 親綠名嘴:這兩人將是國民黨2024臺灣地區領導人參選人選
    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蔡英文已進入第二任期,2024年臺灣地區領導人「大選」提前開打,誰會是可能人選,備受矚目。親綠名嘴吳子嘉表示,國民黨可能由朱立倫或侯友宜出馬,力拼民進黨的賴清德或鄭文燦。吳子嘉任董事長的《美麗島電子報》最新民調出爐,調查2024臺灣地區領導人可能人選10月的民眾信任指數,把可能的政治領袖放在一起做比較,侯友宜71.9%、賴清德58.7%、鄭文燦58.0%、朱立倫53.5%、柯文哲45.9%。
  • 小英在「布局」
    今天是綠營推薦的高雄市長候選人,陳其邁競選總部成立的日子,在成立大會上,陳其邁或不避諱地表示,「自己是小英在高雄兌現承諾最適合的人選」,看來陳其邁即使韓國瑜在高雄被罷免掉以後,也不敢掉以輕心,畢竟躺著選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 臺《聯合報》:解讀蔡英文所謂的「世代交替」
    人民網6月2日電蔡英文主張「世代交替」,而馬英九與蔡英文二人其實只差六歲,若以年齡來說,兩人其實難謂是不同「世代」,也就說不上「交替」。因此,蔡英文所說的「世代交替」應是另有別解。臺灣《聯合報》社論指出,就正統的觀點而言,所謂「世代交替」,應指「新世代」與「舊世代」在人脈與理念上的差異與輪替;因而,就蔡英文的立場言,由於民進黨掌權八年貪腐亂政,則蔡英文既宣示「世代交替」,就應標舉一個民進黨的「新世代」,以與民進黨的「舊世代」有所區隔,這才是「世代交替」的正解。
  • 2018 朱立倫打敗柯文哲「光復臺北」?
    (圖:朱立倫為2016敗選鞠躬)轉眼2018將至,「光復臺北」成為國民黨必須要面對的問題,畢竟「臺北勝、臺灣贏」的口號不是隨便叫的。(圖:連勝文為2014臺北市長選舉敗選鞠躬)那麼攸關生死的2018選舉,能否讓國民黨東山再起?
  • 「立委」布局朱立倫王金平有共識 臺南嘉義或換將
    據了解,「朱王會」對於換人都有共識,臺南市被點名的戰將包括市議員林燕祝、前臺南縣副議長陳宗興,以及朱立倫的小舅子、前「立委」高思博。至於嘉義市,朱王都將再勸進副主席黃敏惠重披戰袍。  被點名者開始跑攤  目前國民黨分別在臺南市提名第一選區黃瑞坤、二選區黃耀盛、三選區謝龍介、四選區陳淑慧、五選區林易煌等五人參選「立委」。
  • 吳子嘉:民進黨2024「大選」敗像已露,沒一個人能打敗侯友宜
    熟知民進黨政治的臺灣《美麗島電子報》董事長吳子嘉接受訪問時表示,從「行政院長」蘇貞昌最近動作,加上與蔡英文關係變好來看,蘇對於2024其實是有野心。另外,民進黨還有桃園市長鄭文燦、蔡副手賴清德都在布局2024。
  • 郝龍斌參選黨主席:同志們別再找戰犯,落實世代交替
    這是悲歌,國民黨敗選後的悲歌,作詞者:前國民黨副主席郝龍斌。終於有人站出來了,郝龍斌20日晚間發文,明確表達要競爭黨主席之位,他自己會拋開個人政治歸化,在未來這一年全心協助黨渡過危機。郝龍斌說,國民黨接下來會落實世代交替,讓黨跟民意更加接近。他在臉書上說,「從政的人常被批評『吃碗內,看碗外』,我不但絲毫沒有這個念頭,因為國民黨連碗都沒有了,還要算計什麼!」
  • 擔心民進黨「彎道超車」,朱立倫明年將再訪美
    正是在那時,朱立倫跟時任副國務卿布林肯會面好幾次,布林肯帶著他去國務院參觀,一一跟各部門接觸,朱立倫當時還說,「會談氣氛非常好,每個部門都很愉快」。國民黨內親美人士透露,布林肯當時親暱地稱朱立倫為「Big Eric」(朱立倫英文名叫Er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