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又名冰臺,艾蒿,醫草,灸草,蘄艾,黃草,家艾,甜艾,草蓬、艾蓬、狼尾蒿子、香艾、野蓮頭、阿及艾。艾草的產地分布極廣,除極乾旱與高寒地區外,幾乎遍及全國低海拔至中海拔地區的荒地、路旁河邊及山坡等地。
艾草的功效
平喘鎮咳艾草具有鎮咳、平喘、祛痰的功效,可以起到防治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或哮喘的作用。祛溼散寒艾草性味苦、辛、溫,入脾、肝、腎,有散寒除溼的功效,可用於風溼性關節炎、頭風、月內風、女性虛寒等。溫經止血艾草入肝脾經、肝藏血、脾統血,則其辛行氣血、溫通散寒、苦可堅陰,能暖氣血而溫經脈,具有溫經止血之功。艾草的營養價值
艾葉揮髮油含量多,風乾葉含礦物質10.13%,脂肪2.59%,蛋白質25.85%,以及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等。艾葉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淨化空氣。
注意事項
不宜同食
1.艾草+冰塊:可能對健康有害艾草不能與冰塊同食,艾草和冰塊都為寒涼凝固屬,一起食用可能對健康有害。
適宜和禁忌
適宜:月經不調、痛經、宮冷不孕者適合月經不調,痛經,崩漏,帶下,宮冷不孕,胎動不安,腹中冷痛,治吐血,衄血,便血,血痢者食用。 禁忌:陰虛血熱、陰虛火旺、血燥生熱者陰虛血熱者不宜食用艾草,艾草性溫,易加重患者症狀。陰虛火旺、血燥生熱及宿有失血病者不宜食用艾草,對健康不利。
母嬰宜忌
孕婦可以食用艾草。
傳統藥性理論認為艾葉有理氣血,逐寒溼、溫經、止血、安胎等作用。所以,孕婦用艾草並無大礙。
嬰幼兒應謹慎食用艾草。嬰幼兒身體發育尚未完全,無特殊需要,應謹慎食用艾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