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福建師範大學體育科學學院更快速度 更高標準 更強實力
早在2000年,福建師範大學就成功獲批體育教育訓練學二級學科博士點,是當時全國4個體育教育訓練學博士點之一。此後,學校體育學學科建設如火如荼,相繼獲準建立體育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獲批體育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
在2017年的全國高校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福建師範大學體育學學科評為A檔,進入全國該學科前10%,併入選福建省高校高峰學科建設行列。這標誌著學校體育學學科發展具有重要引領和示範意義。
近年來,福建師範大學體育科學學院弘揚傳統優勢,砥礪前行,以更快速度、更高標準、更強實力的發展定位,切實加強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紮實推進創建一流學科,並取得了諸多標誌性成果。
底蘊深厚 勇攀高峰
福建師範大學肇始於1907年陳寶琛先生創辦的「福建優級師範學堂」,是一所歷史悠久、聲譽斐然的百年省屬高等學府。學校於2012年被確定為省部共建高校,2014年被確定為福建省重點建設的高水平大學,2018年被確定為福建省一流大學建設高校。
作為福建師範大學的二級學院,體育科學學院辦學歷史悠久、底蘊深厚,見證、推動了福建省體育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
體育科學學院前身可追溯到1941年在永安縣設立的福建省立師範專科學校「體育與童子軍科」;
1949年8月,福建省立師範專科學校將「體育與童子軍科」更名為「體育衛生學系」;
1953年9月,福建省立師範學院、福州大學(1951年福建協和大學和華南女子文理學院合併後定名為福州大學)、福建研究院等合併成立福建師範學院,保持設立「體育衛生學系」;
1957年,「體育衛生學系」更名為「體育系」;
1972年,福建師範學院復辦並更名為福建師範大學,「體育系」建制同時恢復;
2001年6月,福建師範大學體育系和大學體育教研部合併,更名為體育科學學院並沿用至今。
在79載辦學歷程中,福建師範大學體育學科發展成績喜人——
1985年,開展體育理論、體育教學理論與方法碩士研究生人才培養工作;
1985年,開辦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助教進修班,後來發展為碩士研究生主要課程進修班;
1991年,由陶德悅教授、林金生教授指導的5名碩士研究生先後畢業,並在北京體育學院順利通過碩士學位論文答辯,取得教育學碩士學位;
1996年,獲批體育教學理論與方法(後更名為「體育教育訓練學」)專業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
2000年,獲批體育教育訓練學二級學科博士點,成為當時全國4個體育教育訓練學博士點之一;
2003年,獲批與首都體育學院聯合培養博士生;
2005年,獲批體育碩士專業學位試點單位;
2006年,獲得體育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
2008年,獲準建立體育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2011年,獲得體育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
2012年,招收運動人體科學方向博士生;
2019年,招收體育人文社會學方向博士生;
2020年,通過體育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合格評估;
……
從探索聯合培養碩士到獨立獲批碩士點、博士點,福建師範大學體育科學學院一步一個腳印,切實做到厚積薄發、勇攀高峰,學科建設越來越強!
福建師範大學體育科學學院不僅建立了博士、碩士和學士教育的完整人才培養體系,而且還是國家體育與藝術師資培養培訓基地、體育學本科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創新國家級別實驗區、省級研究生教育創新基地。2019年,體育教育本科專業進入國家級別「一流本科專業」,並獲批中外合作辦學項目,與義大利卡塔尼亞大學聯合培養體育教育本科生,在跨國辦學上取得新突破。
科研引領 碩果纍纍
「高等教育是中國教育的戰略制高點,教師是制高點的制高點。」長期以來,福建師範大學體育科學學院高度重視師資隊伍建設,將其作為學科發展的基礎工程和先行工程,千方百計地為教師教科研工作「搬凳子」「搭梯子」,並先後湧現出危轉安、陶德悅、黃漢升等一大批傑出體育教育工作者。
體育學學科帶頭人黃漢升教授是我國體育學領域著名學者,曾任福建師範大學校長、黨委書記,兼任學位委員會體育學學科評議組召集人、全國博士後管委會專家組成員、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學科評審組專家等。所主持的科研成果「體育科學研究的方法學探索」獲第六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一等獎,在體育學術界產生重要影響;所主持的教學成果「全國普通高校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改革、創新與實踐」獲國家級別教學成果一等獎,產生良好的輻射、示範效應。黃漢升教授還牽頭制定了《高等學校體育學類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組織編寫了《體育學一級學科簡介》和《體育學博士碩士學位基本要求》,並由國家教育行政部門下發至全國各高校施行。
在學科帶頭人黃漢升教授的傳幫帶下,一批批青年骨幹教師更快速地成長,一個個教科研團隊具有更強實力。體育人文社會學學科的帶頭人是方千華教授,入選國家級別人才計劃和省高校領軍人才,該學科組建了體育學基本理論、閩臺體育文化、殘疾人體育理論等教學科研團隊;運動人體科學學科帶頭人範毅方教授為省級「百千萬工程人選」,該學科組建了運動康復工程、運動與健康促進、運動心理學等教學科研團隊。目前,體育學學科團隊有教授21人、副教授38人,博士生導師15人、碩士生導師28人,國際級裁判5人、國家級別裁判19人。其中國家級別「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1人、「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人、「國培計劃」首席專家2人、霍英東教育基金「高等院校青年教師獎」2人、「福建省高校領軍人才」2人、「福建省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1人、「福建省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3人、「閩江學者獎勵計劃入選者」5人。
學院1人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1人獲得「全國優秀教師」、1人獲得「全國師德先進個人」、1人獲得「全國體育事業突出貢獻獎」、2人獲得「福建省五一勞動獎章」、4人獲得「福建省五四青年獎章」、2人獲得「福建省學校優秀黨務工作者」等榮譽稱號。2019年,學院被評為全省黨建工作標杆學院並被推薦為全國候選單位,其中3個支部被評為全省黨建工作樣板支部。
科學研究是學院發展的基礎,學院大力推進科研創新,勇攀科學高峰。學院是學位委員會體育學學科評議組秘書處單位,擁有國家體育部門「運動機能評定」重點實驗室、體育文化中心重點研究基地,省高校「體育人文社會學」重點研究基地,省殘疾人體育研究中心,省學生體質健康研究中心,省校園足球研究中心等部省級科研平臺10個。先後獲部省級以上科研成果獎38項,其中獲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一等獎1項(系全國體育學領域首個)、二等獎3項;福建省社科優秀成果獎一等獎6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22項。近5年來,學院承擔各類省部級以上課題60多項,其他各類課題130多項,其中獲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和重點項目4項、國家級別重點課題8項。學院牽頭完成了多部全國體育學研究生和本科生教學質量標準,並圍繞福建區域體育教育、體育產業、校園足球、大眾健康等深入實踐,聚焦重大現實問題,積極開展產學研用合作,打造區域與學科特色的新型智庫。
在著力培養大師的同時,學院體育教學科研硬體設施也越來越「硬」,處於全國同類高校的先進水平。2015年,福建省將原福州地區大學新區佔地445畝的運動場館劃歸福建師範大學管理,進而設立「福建師大體育中心」。目前,學校有3座綜合體育館、6個標準田徑場、5個標準遊泳池及近百片籃球場、排球場、足球場、網球場,1.8萬平方米國家體育藝術基地樓與體育訓練房等;設有2200平方米、儀器設備總值達1200多萬元的國家體育部門「運動機能評定」重點實驗室,1萬平方米體育科學學院各學科教研室,滿足了師生體育教學、科研、訓練、競賽和體育活動的需求。
樂育英才 新銳輩出
「人才培養是高等學校的根本任務,人才培養水平是衡量高校辦學水平的根本標準。」學院堅持立德樹人,將人才培養作為中心工作,不斷深化體育教學改革,著力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先後獲國家級別教學成果一、二等獎3項,省級教學成果獎特等獎4項。2部教材入選國家級別重點規劃建設教材,主編《體育科學研究方法》《排球》《體操》《遊泳》和《足球》等5部全國體育學類本科教材。先後獲批國家級別特色專業建設點(體育學)、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體育教育)及國家級別教學團隊(排球)各1個,國家級別和省級精品課程、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精品視頻公開課、雙語教學示範課程10門次。學生在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等國家級別賽事中獲一、二等獎5次,入選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1篇、提名獎2篇、省級優秀博士學位論文6篇。
福建師範大學還是具有招收高水平運動員資格的普通高等學校,曾有桌球世界冠軍郭躍華,技巧世界冠軍陳寶煌、宋敏、林美、曹奮蘇,羽毛球世界冠軍欒勁,舉重世界冠軍林祥魁、林清峰、吳景彪、鄧薇、李發彬,排球奧運冠軍徐雲麗,世界大運會單槓冠軍陳學章,以及國內運動健將——許國榮(排球)、戴慧莉(擊劍)、劉詠詩(擊劍)、樂慧林(擊劍)、陳冰冰(擊劍)、施嘉洛(擊劍)、楊禮光(跳水)、李小紅(田徑)等先後在體育科學學院學習深造。
近年來,學院在運動競賽方面也取得優異成績。在2016年里約奧運會上,運動訓練專業徐雲麗同學助力中國女排獲得金牌;運動訓練專業鄧薇同學獲得63公斤級女子舉重冠軍,並打破奧運會和世界紀錄。在2017年全國第十三屆運動會上,學院學生戴慧莉、劉詠詩、樂慧林、陳冰冰代表福建女子花劍隊勇奪團體金牌,李發彬勇奪男子舉重56公斤級金牌,沈沐含榮獲田徑女子七項全能銀牌。學院2017級研究生鄧薇同學在2019年舉重世界盃賽暨東京奧運會資格賽女子64公斤級的比賽中,以抓舉113公斤、挺舉141公斤、總成績254公斤刷新3項世界紀錄,斬獲3枚金牌。
此外,學院林聲同學獲亞洲擊劍錦標賽女子重劍團體冠軍,施嘉洛同學獲亞運會男子花劍團體銀牌;韓呈凱同學獲2019年「蘇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團體錦標賽冠軍……
福建師範大學體育科學學院是國家體育與藝術師資培養培訓基地、國家級別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創新實驗區。學院一切工作圍繞培養高素質體育人才展開,已向社會培養輸送近萬名體育人才和大中小學體育教師。據統計,全省90%的體育特級教師畢業於福建師範大學體育科學學院!
學院連續8年承擔福建普通高校招生體育類專業省級統一考試測試工作,被省教育考試院授予「福建省體育教育考試基地」。學院還承擔「國培計劃」中小學體育教師、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骨幹教師等培訓任務,承辦過多期福建省中小學體育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的培訓班,在我國基礎教育體育師資培養與培訓等方面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陳振禎)(陳振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