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深焦DeepFocus 深焦DeepFocus
原文轉載自《聯合文學》雜誌第385期
已獲授權
文|林文淇
編 | 島。
「《青梅竹馬》既有迎接新時代到來的焦慮,亦有面對舊時代結束的感傷。」
林文淇:
美國石溪大學比較文學博士,現任國立中央大學英文系教授兼文學院副院長。他曾任臺灣電影中心執行長、臺灣電影資料館館長、國立中央大學英文系主任、美國芝加哥大學訪問副教授、《電影欣賞學刊》主編、《放映周報》發行人與總編輯。著有《華語電影中的國家認同與國族寓言》與《我和電影一國:林文淇影評集》。參與編著《戲劇人生:侯孝賢電影研究》、《生命的影像:臺灣紀錄片的七堂課》、《觀展看影:華文地區視覺文化研究》、《臺灣電影的聲音:放映周報VS臺灣影人》以及《戲夢時光:侯孝賢電影中的城市、歷史、美學》。
◆ ◆ ◆ ◆
楊德昌與侯孝賢是80年代臺灣新電影的兩座巨塔。在關於臺灣新電影的諸多論述中,楊德昌與侯孝賢被認為分別建立了新電影兩種截然不同的電影主題與風格。
楊德昌屬於現代的臺北,冷靜客觀,代表作品如《海灘的一天》(1983)與《恐怖份子》(1986)。侯孝賢則是懷舊臺灣,溫情自然,代表作品如《風櫃來的人》《1983》、《童年往事》(1985)。
從王昀燕的《再見楊德昌》書中的訪談可以清楚看見,所謂臺灣新電影,對於當年一起拍電影的臺灣年輕電影人們,其實是一股志同道合的熱血與不分彼此的情感。共由七位導演的七部短片合組而成的《光陰的故事》(1982)與《兒子的大玩偶》(1983),不僅是臺灣新電影的創始,也是這份合作情誼的象徵。
楊德昌與侯孝賢這兩位在臺灣新電影中成就最受矚目的導演,彼此間的切磋扶持更是臺灣電影全新開展的80年代初期,十分讓人津津樂道的軼事。
楊德昌在侯孝賢第一部有新電影風格的《風櫃來的人》下片後,還提出要幫忙重新配樂,完成目前大家熟悉的《四季》配樂版,讓影片具有更強烈的作者風格,成為臺灣新電影的重要代表作。而楊德昌要拍《青梅竹馬》(1986)缺乏資金找侯孝賢幫忙,侯孝賢抵押了房子籌錢,自己擔任該片的製作人,還出任男主角。
《青梅竹馬》很可惜只上映四天便因票房不佳而遭下檔,後續也未推出DVD,導致看過的觀眾並不多,本片相較於楊德昌80年代的幾部影片,也是較少被討論的一部。然而,因為本片是楊德昌與侯孝賢不論幕前幕後都密切合作的影片,也讓這部影片成為臺灣新電影代表作品中,現代臺北與懷舊臺灣兩種主題結合糾纏的一部特殊作品。
《青梅竹馬》毫無疑問是楊德昌「最臺北」的都市電影。本片的英文片名就是「臺北故事」(Taipei Story),片名不論是人物在辦公室被前景的百葉窗橫直切割的畫面,或是人物與都市在樓窗或車窗上失去血肉與靈魂的倒影,都是楊德昌一貫善用的都市呈現手法。
然而,就在今年六月,我在義大利波隆納的再發現影展中,欣賞由比利時皇家電影資料館修復的《青梅竹馬》時,我清楚感受到片中濃重的懷舊氛圍。影片的故事圍繞一對青梅竹馬:由蔡琴飾演的上班族女主角阿貞,與侯孝賢飾演的在迪化街開布莊的年輕老闆阿隆。阿貞厭惡霸道無用的父親,一心想透過美國妹夫的協助和阿隆移民美國。阿隆重情意,不僅拿錢替阿貞父親解決被惡煞討債的困境,也伸出援手幫助以開計程車為業的小學棒球隊友(吳念真飾演)。
影片末了,阿隆終究沒有出國,反而是被單戀阿貞的小夥子在陽明山的路上拿刀刺傷,倒臥在等待清除的破爛家具中,在電視機裡看見兒時棒球隊受到國人熱烈歡迎的情景。阿貞則是跟著女老闆在東區預備開設電腦公司空樓層中,看著窗外,對自己的感情與前途茫然不知所以。
影片裡阿隆沒有積極辦理移民,看似因為阿貞妹夫的拖延,加上他也把要移民的錢借給阿貞父親。其實,電影透過侯孝賢在片中始終帶著一股憂鬱的表演與肢體語言,以及他經常出入的老臺北(迪化街、書巷弄、卡拉OK等),清楚呈現是因為阿隆與他所生活的臺北是無法割離的連結,只要離開臺北,他就不再是阿隆。
第一次擔任男主角就僅以一票之差敗給奪獎的周潤發。侯孝賢在受訪時說楊德昌看上他,應該是因為他的某種氣質。我認為,楊德昌看上的應該就是侯孝賢屬於舊時代的氣質,在對照東西區新臺北的《青梅竹馬》裡,侯孝賢在東區的pub裡和一群說話會夾雜英文的雅痞同桌坐下就開始尷尬,但是和阿貞的父親坐在大稻埕的馬路口臺階上,對著來往的汽車聊天喝酒卻舒服自在。
楊德昌如何透過侯孝賢的舊時代氣質來營造《青梅竹馬》低調卻強烈的懷舊感,值得觀眾細細品味。尤其是影片最後一幕,是固定鏡頭在某大廈一格一格的玻璃帷幕窗上,臺北東區的車水馬龍即被切割成塊又扭曲的倒影,此時響起的卻是老臺北的那卡西演奏。影片仿佛是臺北的老靈魂笑看不斷要去歡迎新的臺北「不成樣」。
楊德昌的電影對於臺北的現代化發展使人性喪失,都有不同方式的深刻批判。這個批判或多或少也都透過暴力與死亡來呈現。相較於《麻將》(1996)的激烈沉痛,《青梅竹馬》雖然也還是楊德昌風格的疏離,卻因為侯孝賢的演出,而有了一點《戀戀風塵》(1986)的懷舊溫情味道。《戀戀風塵》被讚揚為侯孝賢在新電影時期風格最成熟的作品,說的正是60年代的糾紛,一對青梅竹馬一起到臺北來工作的故事。
原標題:《侯孝賢與楊德昌,《青梅竹馬》的戀戀風塵》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