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最常用的回向偈、回向文大全

2021-02-16 龍樹之文化

點擊上方音頻播放

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

普願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

(慈雲懺主淨土文:)

 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願以淨光照我。慈誓攝我。我今正念。稱如來名。為菩薩道。求生淨土。佛昔本誓。若有眾生。欲生我國。志心信樂。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以此念佛因緣。得入如來。大誓海中。承佛慈力。眾罪消滅。善根增長。若臨命終。自知時至。身無病苦。心不貪戀。意不顛倒。如入禪定。佛及聖眾。手執金臺。來迎接我。於一念頃。生極樂國。華開見佛。即聞佛乘。頓開佛慧。廣度眾生。滿菩提願。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 

(印光大師回向文:)

 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痴,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願我宿現諸父母,歷代祖宗及怨親,同仗如來慈悲力,接引往生安樂國。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華為父母,華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願將以此勝功德,回向法界諸有情,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佛光注照。本命元辰。災星退度福星臨。九曜保長生。運限和平。福壽永康寧。

備註:不論念經念佛,念完後都要念一遍「回向偈」或「回向文」。即使做完一件善事也要念「回向偈」或「回向文」。要回向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回向的功德越多,往生的希望就越大。「回向偈」和「回向文」有很多,可任選適合自己的一個即可。(每句字數相等叫「回向偈」,句子長短不一,叫「回向文」。)上面是簡選的十一個回向偈(文),其中第一個最常見,其目的是求生西方極樂淨土。

若向佛菩薩許願,例如求自己父母身體健康,疾病早日痊癒等願時,也無需再用上面的回向偈,只要酌情向佛菩薩陳述,表達清楚用意即可。例如:「願將此誦經(念佛)的功德回向給我的母親,願她能早日康復,不再受疾病之苦……」,並沒有固定的行文,只要誠心,無論你怎麼說,怎麼回向,佛菩薩都會感應的。

相關焦點

  • 常用回向偈、回向文
    願同念佛人,感應隨時現;臨終西方境,分明在目前。見聞皆精進,同生極樂國;見佛了生死,如佛度一切。無邊煩惱斷,無量法門修;誓願度眾生,總願成佛道。虛空有盡,我願無窮。虛空有盡,我願無窮。回向偈四普賢菩薩發願偈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
  • 學佛人常用的回向偈、回向文大全!
    3、上師恩(三寶恩):   對佛教來說,佛、法、僧三寶使人們取得智慧,證得菩提,獲得解脫,是人們的上師。三寶之恩自不能忘! 願將以此勝功德,回向法界諸有情,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常用回向文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 佛教:什麼是回向?該如何回向?
    「回向」是佛教用語,即回首面向,將自己布施、行善、念佛的功德、智慧、善行,不自己獨享,不存一己之私,而是踐行佛菩薩利益眾生的慈悲精神,趨向法界眾生和佛菩薩共享,以拓寬自己的心量,使功德有明確的方向,不至於流散,這是修行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 用哪種回向偈
    用哪種回向偈淨宗法師問:我們念佛功課做完後的回向文是「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還有一首是「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我們通常用第一種,為什麼不用第二種呢?第二種是淨土要門的回向文嗎?
  • 回向偈是什麼意思?有什麼用處呢?
    現在你既然找到我,我就只好寫一個最簡單的儀式給你,倘若你有時間,肯加緊行持,可以向各地佛經流通處,請一部《淨宗朝暮課本》來修習。問:簡單的儀式是怎樣的呢?答:那簡單的儀式是這樣的:每天早晨起床以後,和晚上睡覺以前,洗手漱口,到佛像前點香獻淨水,合掌恭敬,或跪著,或站著,用至誠心,照著下面的次序念。(以下括弧內的字不要念。)(第一)南無十方常住三寶。
  • 如何誦讀地藏經及回向?
    回向十方一切眾生的回向偈並非不好,但欲先消除自己的業障,懺悔宿業,應先回向給自己過去生中的父母,以及與自己有糾葛過節的怨親債主,這些眾生與你最有因緣,因此最易障礙你、糾纏你,而你對他們有義不容辭的義務,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故應首先救度他們,解決他們的問題之後,自己的問題、障礙才得以消除,這是完全合乎邏輯的。
  • 放生如何做回向,最簡單的回向文
    放生功德回向文1.(合掌)弟子——願以此——之功德,佛力加持真誠回向給弟子——累生累世的冤親債主歷代宗親,所墮胎兒孩子和從小至今所傷害的一切含靈蜎(yuan)飛碝(ruan)動大菩薩。祈請佛菩薩菩薩慈悲作主,威神超拔他們,令他們當下消除一切的業障,釋仇解怨,放下與世間人的怨恨,離苦得樂往生淨土!弟子——真心求懺悔。
  • 【佛學常識】誦經回向
    普回向法界:(可任選其一念之)回向偈一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回向偈二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回向偈三大慈菩薩回向偈十方三世佛,阿彌陀第一九品度眾生,威德無窮極我今大皈依,懺悔三業罪凡有諸福善,至心用回向願同念佛人,感應隨時現臨終西方境,分明在目前見聞皆精進,同生極樂國
  • 《心經》回向文
  • 誦《地藏經》及《大悲咒》最殊勝的回向...
    (1)比較流行的回向偈:「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以及回向西方淨土的偈:「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 誦經後正確的回向方法
    普回向法界:(可任選其一念之)  回向偈一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回向偈二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回向偈三  大慈菩薩回向偈  十方三世佛,阿彌陀第一;  九品度眾生,威德無窮極。
  • (附回向文)
    佛教微博&微佛教--平臺創辦於2011年。我們可以心存善念、行善積德、素食放生、誦經念佛等等,將一切善功德回向被自己傷害的對象,以及一切眾生,祈願法界一切眾生都不要再有類似的傷害。也可以護持三寶或者做一些佛事,這些都是事相上的事情,最最重要的,是自己內心的改造,從此棄惡向善,趨向佛道。
  • 怡山放生池圍牆落成回向偈
    怡山放生池圍牆落成回向偈
  • 《心經》解釋:心經念誦後如何回向
    念誦心經以後,回向也是很重要的,你念誦心經,回向眾生,能讓自己念誦心經的功德擴大, 永遠都不會枯竭。那麼我們在念誦了心經之後要怎麼回向呢?(1)比較流行的回向偈:「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以及回向西方淨土的偈:「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 簡單又殊勝的回向文
    佛門網總結的簡單又殊勝的回向文如下,而且全部有經典依據:所有功德果報,悉與一切眾生共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願以此功德, 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 皆共成佛道。願以此功德,回向法界一切眾生,聞法得度,離苦得樂,往生淨土!
  • 開經偈,回向偈,護生偈——三句偈言的殊勝之處您都知道嗎
    而這個偈言由於言簡意賅,朗朗上口,所以流傳度也很廣,讓大家背誦一段經文,哪怕是最短的「心經」,恐怕也有很多師兄做不到,但是偈言一般也就二十多個字,念的多了自然而然也就記住了。今天咱們就來分享幾句最常見也是最有用的偈言,分別是開經偈,回向偈,護生偈,每句都非常殊勝,希望各位師兄都能好好的念一念,最好都能背誦下來,然後在需要的時候馬上就可以持念了,很多時候真的是一句頂一萬句,非常殊勝。
  • 誦經、念佛後正確的回向方法大全!
    大慈菩薩回向偈:   十方三世佛,阿彌陀第一;   九品度眾生,威德無窮極。   我今大皈依,懺悔三業罪;   凡有諸福善,至心用回向。   願同念佛人,感應隨時現;   臨終西方境,分明在目前。   見聞皆精進,同生極樂國;   見佛了生死,如佛度一切。
  • 印光法師:如何回向最如法殊勝;獲福無量?
    回向是七種最上供養之一。《佛說法集名數經》云:云何七種最上供養。所謂禮拜、供養、懺悔、隨喜、勸請、發願、回向」。回向列為最後分,顯示菩薩廣行一切善根之後,必須回向早日成佛。      三、回向法界眾生,同生淨土,此即回自向他之義。      回向的意義很大!回向之法雖不統一,但是必須以回向西方淨土為唯一不二最妙法。因為其他大願,不生淨土,常常難以成就;若生淨土,則無願不成。
  • 什麼是回向?如何回向最如法?
    《佛說法集名數經》云:云何七種最上供養。所謂禮拜、供養、懺悔、隨喜、勸請、發願、回向」。回向列為最後分,顯示菩薩廣行一切善根之後,必須回向早日成佛。所作功德,人天的因,要回向涅槃的果;所作功德,生滅的事,要回向不生不滅的實相妙理;所作功德,原屬個人行為,要回向法界一切眾生。「回向」即發願、立誓、決定所向的意思。
  • 佛教:度人先度己,念完《心經》,需要回向?
    所以佛陀針對人心和般若智慧足足就講了49年,《心經》作為一部佛教經典,雖熱只有短短的幾百字,卻是將三科、四諦、五蘊和因緣講述清楚同時也是詮釋了修行的層第問題。幾乎涉及到佛教中所有額經書,被後人稱為經典總綱,幾千年來研究者無數,受益者更是數不勝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