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國315晚會的第30年,3月15日是國際消費者權益日,最早由國際消費者聯盟組織於1983年確定,今年由於疫情推遲到7月舉辦。
315晚會還有一個綽號:公關頭疼日,畢竟被點名的企業都焦頭爛額。商道童言(Innovationcases)留意到,今年被點名的企業涵蓋了房產、汽車、餐飲、美容、網際網路等多個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行業。而最令人意外的,是連夜整改下架的被稱為「國內聚合第一股」的趣頭條,
今年的315晚會披露了趣頭條App上存在大量虛假廣告,甚至涉及違法的賭博廣告。
首先,趣頭條的減肥廣告涉嫌虛假宣傳。為了揭露這條黑色產業鏈,記者製作了一種減肥產品,但沒有提供任何相關的資質材料。趣頭條依然製作了廣告頁面,還顯示一些購買信息。
其次,趣頭條上部分「邊玩手機邊賺錢」的廣告連結到賭博平臺。這些廣告不斷聲稱賺錢是多麼容易和簡單,並且它們也跳出了微信帳戶來引導用戶添加。隨後就會發送香港六合彩等彩票和棋牌遊戲的頁面,誘導用戶參與賭博。
隨後,趣頭條針對315晚會的報導發出了聲明,一副乖乖挨批的樣子,稱高度重視並充分意識到了在平臺廣告生態管理方面存在諸多不足,已成立廣告生態治理專項工作組。趣頭條的態度倒是誠懇,道歉也是及時的。希望這項整改工作能夠在公眾輿論的眼中而不是在表面上中得到實施。
無法自拔的趣頭條
趣頭條作為內容資訊APP,曾和快手、拼多多並稱為下沉市場三小龍,但快手和拼多多已經通過下沉市場成為了新的小巨頭,而趣頭條卻越陷越深。
趣頭條2016年上線後27個月就登陸納斯達克,成為移動內容聚合的第一股,這曾創下中國網際網路企業最快上市記錄,直到瑞幸咖啡的用19個月打破。
趣頭條的成功路徑很簡單:瞄準三四線城市等的下沉市場人群,通過「閱讀賺金幣」和「師徒」模式裂變,通過補貼沉澱獲得了過億的用戶,從而雖然和今日頭條處於同一賽道,但能避開鋒芒。
趣頭條的網賺模式曾一度引起行業的跟風模仿,趣頭條一邊吸引用戶在平臺上看廣告獲得收益,一邊又拉入廣告主在平臺上投放,為他們的產品和品牌貢獻曝光、點擊、下載。
這樣的模式在移動網際網路流量紅利漸漸消逝的時代,吸引了無數的廣告主為此買單,而趣頭條從中賺錢差價。之後趣頭條成了「黑五類」廣告的「溫床」。
趣頭條還推出過網絡文學閱讀App米讀小說,採取了「免費閱讀+廣告變現」模式。但米讀小說卻被曝出平臺上的部分小說涉黃,充斥著淫穢露骨詞彙,小說中穿插的廣告也屢打擦邊球。
創始人譚思亮認為,趣頭條的商業模式可以表達為:M>N。
M是用戶點擊廣告的收入,N是平臺獎勵給用戶的補貼。用以補貼方式來獲得的用戶,都是大量薅羊毛的用戶,而拉新用戶的成本過高,也直接影響了趣頭條的內容生態,雖說資訊平臺都是UCG的模式,但今日頭條、騰訊新聞等平臺都會大力扶持PUGC的內容,來保證內容的品質。趣頭條這樣做難免會顧此失彼,不是長遠之計。同時,趣頭條的主要收入是廣告費,如果錢主要花在了提升用戶數量上,自然很容易受到社會因素和宏觀經濟狀況的影響。為了生存和盈利,就會承接一些涉嫌虛假宣傳、誤導消費者的違規廣告。
可以說,趣頭條表面是廣告業務問題,實質還是整個商業模式的缺陷。
無罪的網際網路廣告
某種程度上,趣頭條對廣告依賴的根源,與網賺模式是分不開的。網賺模式,顧名思義就是用現金獎勵的方式激勵用戶登錄、拉新、增加停留時長,平臺用補貼獲取流量,然後再將流量出售給廣告主。
商道童言(Innovationcases)認為網際網路廣告作為一種模式,本身是無罪的。消費者並不反感廣告,只是反感那種粗製濫造、毫無美感又虛假浮誇的廣告。
實際上,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人們開始了解廣告的含義。廣告是媒體的經濟命脈,是品牌發展的必要條件,它也可以為消費者帶來切實的利益。
網際網路廣告其中一個價值是提升消費者的購買效率。當消費者有某種需求時,就不用花大把時間一個個閱讀說明書,進行比較。廣告也起到了介紹產品和科普的作用。
同時,在網際網路時代,廣告能換取免費的服務。因為這種廣告模式就是通過海量的流量廣告展示,把的運營成本,可以從廣告商那裡賺回來。
要用好網際網路廣告這種模式,一方面有賴於品牌、廣告公司和媒體加強自律能力,提高道德標準,另一方面也需要相關部門和行業協會制定嚴格的規定,對廣告市場嚴加規範,保障消費者的切身利益。
像趣頭條指向賭博平臺的廣告,就很有可能引導不明就裡的用戶走上歧途,沉迷於賭博,帶來無法挽回的傷害。流量不是最終目標,而是實現目標的武器。遺憾的是,趣頭條顛倒了順序。
趣頭條已經全面掉隊
競爭對手的出現和超越,隨著騰訊新聞極速版、今日頭條極速版等一同類競品的湧現,下沉市場用戶開始被爭奪,缺乏壁壘的趣頭條,很快失去一批用戶,增長放緩,虧損也在進一步加大。
更危險的地方在於,趣頭條的毛利率也在明顯下降。這會導致營收增速趕不上支出增速,虧損的局面更難以遏制,盈利將變得越來越遙遠。
上市近兩年時間,趣頭條市值縮水已經超過八成,但它還在嘗試,在遊戲、電商、直播、互金等領域都推出過App,但尚沒有做大做強的,趣頭條最終能孵化出什麼產品挽回頹勢?這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喜歡可以點個讚!歡迎關注商道童言(Innovationca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