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海科技IPO:採購數據自相矛盾,招股書或虛假陳述

2020-12-14 中金在線

奧海科技IPO:採購數據自相矛盾,招股書或虛假陳述

2020-06-30 13:55:31 來源:壹財信 已入駐財經號 作者:佚名
關注中金在線:
  • 掃描二維碼

    關注√

    中金在線微信

在線諮詢:
  • 掃描或點擊關注中金在線客服

  4月16日,東莞市奧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奧海科技")首發申請獲證監會通過,擬於深交所中小板上市,發行新股不超過4,520萬股,保薦機構是國金證券,會計師事務所是瑞華所。

  儘管已成功過會但反觀其身後,奧海科技對大客戶應收帳款計提壞帳令人唏噓;子公司收購疑點重重;而採購數據"自相矛盾"、供應商"查無此人"等問題,或致招股書虛假陳述。

  大客戶壞帳計提拖累業績

  奧海科技成立於2012年,於2017年完成股改,主要從事充電器、移動電源等智能終端充儲電產品的設計、研發、生產和銷售。

  2016年至2019年1-6月,奧海科技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01,198.35萬元、115,322.07萬元、166,118.07萬元、98,029.84萬元;同期實現淨利潤分別為15,985.67萬元、5,126.99萬元、11,371.08萬元、7,969.97萬元,其中2017年淨利潤同比下滑67.93%;同期應收帳款淨額分別為32,621.49萬元、41,353.74萬元、54,344.55萬元及63,801.91萬元,佔資產總額的比例分別為39.43%、36.61%、33.11%和36.08%,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2.24%、35.86%、32.71%、65.08%。

  報告期各期末,奧海科技的應收帳款佔營業收入比例以及應收帳款周轉天數略高於同行業公司,招股書解釋,這是由於其客戶結構及客戶給與公司的信用政策與同行客戶結構及客戶給與的信用政策存在差異影響所致。

  值得關注的是,奧海科技報告期各期末的應收帳款壞帳準備分別為1,761.56萬元、5,520.82 萬元、6,423.80萬元、6,960.78萬元。

  其中,奧海科技2017年壞帳準備增加較大主要是由於大客戶金立2017年下半年財務狀況惡化,目前已進入破產清算程序,奧海科技對其應收帳款的收回具有重大不確定性,不得不全額計提了壞帳準備所致,並因此導致了奧海科技2017年的利潤下降。

  2017年至2019年6月30日,奧海科技各期末對金立難以收回的應收帳款分別為3,288.70萬元、3,424.96萬元、3,424.96萬元。截止2019年6月30日,金立欠奧海科技貨款3,424.96萬元,奧海科技已全額計提壞帳準備。

  據招股書,奧海科技與金立的合作從2014年至2018年1月,金立主要向奧海科技採購充電器等,2016年至2018年,奧海科技對金立產生的銷售額分別為6,867.62萬元、3,640.22萬元、116.46萬元,是奧海科技2016年的第二大內銷客戶。

  兩子公司收購疑點重重

  《壹財信》還注意到,奧海科技對兩家全資子公司的收購疑點重重。

  據招股書,東莞市海升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東莞海升")是奧海科技於2015年收購而來的全資子公司,註冊資本為500萬元,主營塑膠外殼的設計、生產和銷售。

  2014年12月9日,東莞海升由羅早生、彭衛年二人分別以貨幣資金90.00萬元和10.00萬元投資設立,當時的註冊資本為 100.00 萬元,出資額於2014年12月26日繳足。

  一年後,2015年12月,羅早生將其持有90.00%的股權(90.00萬元出資額)以236.115萬元價格轉讓給東莞市奧海電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奧海有限",發行人前身),彭衛年將其持有10.00%的股權(10.00萬元出資額)以26.235萬元價格轉讓給奧海有限,轉讓價格均為2.6235元/每出資額。本次股權轉讓價格參照開元資產評估有限公司2015年12月15日出具的開元評報字[2015]575號《評估報告》協商定價,彼時的淨資產情況無從得知。

  據企信網信息,東莞海升2014年的資產總額為101萬元,所有者權益合計100萬元;令人驚訝的是,於2014年12月份成立的東莞海升在當年的從業人數竟然已達到220人。

  特別一提的是,招股書顯示,羅早生系奧海科技實控人劉蕾之表兄,並通過員工持股平臺深圳市奧悅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下稱"奧悅投資")間接持股0.27%,現擔任東莞海升總經理。截至2019年6月30日,東莞海升的資產總額為2,277.52萬元,淨資產為1,252.22萬元,淨利潤為-1.17萬元。

  再來看奧海科技收購的另一家全資子公司,東莞市海州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東莞海州")。東莞海州註冊資本為800萬元,主營電解電容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據招股書,2015年12月31日,深圳市冠騰電子有限公司(下稱"深圳冠騰")

  認繳出資200.00萬元設立東莞海州,註冊資本為200.00萬元。東莞海州成立不到兩個月,2016年1月20日,奧海科技就以0元收購了東莞海州(轉讓時原股東深圳冠騰尚未實繳註冊資本)。招股書解釋,收購東莞海州的時候,東莞海州剛設立,尚未開展業務,尚未出資,被購買方於購買日可辨認資產、負債均為0元,故按照0元的價格收購。截至2019年6月30日,東莞海州的資產總額為3,164.39萬元,淨資產為1,167.68萬元,營業收入為2,190.49萬元,淨利潤為-77.04萬元。

  讓人疑惑的是,奧海科技為何會收購一家成立不到兩個月的空殼公司呢?

  值得一提的是,東莞海州原股東深圳冠騰成立於2014年,由賴華定持股70.00%,劉建生持股30.00%。招股書顯示,賴華定現為東莞海州執行董事、經理,在員工持股平臺奧悅投資的出資比例為1.2%;劉建生現任東莞海州監事,在奧悅投資的出資比例為2.4%,二人合計間接持有奧海科技0.27%的股份。

  供應商和採購額迷霧難消

  不僅子公司收購存疑,奧海科技還與剛成立的供應商合作、採購數據自相矛盾、供應商"查無此人"也同樣令人不解。

  據招股書,奧海科技2018年的第四大供應商東莞市立晶塑膠有限公司(下稱"立晶塑膠")成立於2016年9月29日,註冊資本2,000.00萬元,由東莞立新塑膠有限公司持股50%,許娟持股50%。2016年奧海科技對立晶塑膠的採購額為12.58萬元,2018年採購金額則高達3,384.03萬元,即立晶塑膠成立當年,奧海科技就與其開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

  更值得我們關注的是,同一份招股書中奧海科技對包括立晶塑膠在內的多家供應商的採購額披露竟然自相矛盾。

  如招股書披露前五名主要原材料供應商時顯示,奧海科技2018年向立晶塑膠採購膠殼材料的金額為3,384.03萬元。招股書同時顯示,奧海科技當年向立晶塑膠採購膠殼材料的金額為3,362.66萬元,同樣是採購膠殼材料,採購金額卻前後相差21.37萬元,令人不解。

  另一家膠殼材料供應商深圳市豪璟達實業有限公司(下稱"豪璟達實業")情況也如此,招股書披露前五名主要原材料供應商時顯示,豪璟達實業是奧海科技2016和2017年的第三大原材料供應商,奧海科技主要向其採購膠殼材料,採購金額分別為2,549.76萬元、3,036.87萬元。而後招股書又顯示,2016年和2017年奧海科技向豪璟達實業採購膠殼材料的金額分別為2,511.87萬元、3,035.84萬元,同樣是採購膠殼材料,前後分別相差37.89萬元、1.03萬元。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IC材料供應商深圳市駿龍電子有限公司、睿昇電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上海樂的家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磁性材料供應商忠縣南泰電子有限公司、重慶金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股書披露的前後採購數據毫無二致。

  其他採購金額不一致的情形則是奧海科技採購兩種及以上原材料導致,故無法一一對比。但針對同一份招股書中採購金額"自相矛盾"的情形,或還需奧海科技和保薦機構進一步解釋說明。

  除了以上疑團,奧海科技還存在供應商"查無此人"的情形。

  截至發稿前,奧海科技只更新了第二版招股書,兩次反饋意見均要求奧海科技補充披露供應商選擇標準,按類別披露主要原材料供應商的基本情況,包括但不限於成立時間、註冊資本、註冊及經營地、經營規模、股權結構等。

  在更新版招股書中,奧海科技按照反饋意見要求補充披露了該內容,卻唯獨漏掉了2016年的第四大供應商深圳市創明新能源有限公司(下稱"創明新能源")。招股書顯示,奧海科技主要向其採購電芯材料,採購金額為1,631.14萬元,佔採購總額的2.74%。

  據招股書,公司的主要原材料以膠殼材料、電阻電容材料、磁性材料、IC材料等為主,未提到電芯材料是否為主要原材料,因此招股書未披露創明新能源的基本情況也無可厚非。

  然而令人費解的是,創明新能源的相關信息在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以及天眼查等平臺上難覓蹤跡,只有深圳市創明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名稱與之相近,這家公司成立於2003年,主營範圍包括高性能綠色電池產品、電池組、可攜式電子設備電源、電子產品、電子元器件等。

熱門搜索

為您推薦

相關焦點

  • 奇德新材IPO:兩百萬資產凍結未披露,招股書或虛假陳述
    截至2020年6月29日招股書籤署日,奇德新材擁有2家全資子公司,分別為中山邦塑精密塑膠有限公司(下稱:中山邦塑)和奇德科技(香港)有限公司(下稱:香港奇德)。2018年奇德新材向同為客戶的供應商採購塑料原料、嬰童用品、注塑加工等原料,採購金額為1,147.76萬元,向同為供應商的客戶銷售高性能高分子複合材料金額為641.64萬元。其中2018年向福建歐仕兒童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歐仕股份)採購嬰童用品金額為30.17萬元,銷售高性能高分子複合材料金額為395.06萬元。
  • 奧海科技IPO:科技「成色」不夠 應收帳難收回 盈利能力減弱
    招股說明書顯示,奧海科技主要從事充電器,移動電源等智能終端充儲電產品的設計,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主要應用於智慧型手機,智能穿戴設備(智能手錶,VR眼鏡等),智能家居(電視棒,智能排插,家用路由器,智能攝像頭等),智能音箱等領域。《電鰻財經》在閱讀該公司招股說明書時了解到,自詡為高新技術企業的奧海科技似乎「成色」不夠。
  • 奧海科技IPO觀察:營收穩增難解盈利困局
    招股書顯示,2006年之前,奧海科技的運營主體為深圳市中天電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天電子」),公司以OEM(原始設備製造商)模式為主生產充電器;2006—2012年,奧海科技的運營主體為中天電子和2007年成立的深圳奧海,業務由OEM模式逐步過渡為ODM模式(原始設計製造商),生產2.5W和5W的手機充電器;2012年,奧海科技正式成立,同時中天電子和深圳奧海的業務逐步向奧海科技轉移,並於2015
  • 新亞電子下架官網宣傳片存疑,招股書或虛假陳述_產業經濟...
    新亞電子下架官網宣傳片存疑,招股書或虛假陳述 2020-12-22 17:20:25
  • 奧海科技IPO:關鍵的「未分配利潤」,存疑的「高新」身份
    成立三年攢了過億未分配利潤據奧海科技2019年10月25日披露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申報稿)》(下稱「招股說明書」)顯示,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上半年(下稱「報告期內」),奧海科技營收分別為10.12億元、11.53億元、16.61億元和9.80億元;同期歸母淨利潤分別為
  • 賣充電器的奧海科技真能叫高科技公司嗎?
    2020年8月3日(下周一),東莞奧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奧海科技」)將於深交所中小板進行IPO。 招股書顯示,此次擬公開發行股份的數量不超過4520萬股,佔發行後總股本的比例不低於25.00%。儘管增長數據不錯,奧海科技主營業務為充電器產品,在全球手機充電器份額接近10%,但目前公司存在十分明顯的三大風險,分別是毛利率下降、科技企業定位存疑、以及對重點客戶過度依賴。
  • 新股奧海科技002993上市發行價格 奧海科技價值分析
    據交易所公告,奧海科技今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小企業板上市,公司證券代碼為002993,發行價格26.88 元/股,發行市盈率為22.99倍。  據招股書顯示,奧海科技是專注於智能終端充儲電產品的設計、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 賣充電器的奧海科技真能叫高科技公司嗎?-虎嗅網
    2020年8月3日(下周一),東莞奧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奧海科技」)將於深交所中小板進行IPO。 招股書顯示,此次擬公開發行股份的數量不超過4520萬股,佔發行後總股本的比例不低於25.00%。儘管增長數據不錯,奧海科技主營業務為充電器產品,在全球手機充電器份額接近10%,但目前公司存在十分明顯的三大風險,分別是毛利率下降、科技企業定位存疑、以及對重點客戶過度依賴。
  • 奧海科技與關聯方經營「混淆」 實控人或業務重疊涉嫌同業競爭
    且其外協供應商與多家公司共用郵箱,採購數據真實性或「打折扣」。一、下遊行業趨冷,市場需求或收窄自成立以來,自詡「手機充電器行業的領先企業」的奧海科技,便一直在充儲電行業深耕多年。而奧海科技指出,除天寶集團和可立克外,其他公司的可比財務數據無法獲取或其執行的會計標準存在差異而導致數據不具有可比性。因此,奧海科技僅將上述兩家公司進行相應比較分析。值得注意的是,奧海科技下遊行業或「入冬」。
  • 新亞電子下架官網宣傳片存疑,招股書或虛假陳述
    《壹財信》發現,新亞電子的研發費用佔營業收入比重顯著低於同行、募投項目數據打架,特別引人關注的是官網上曾經發布的一宣傳片中的信息,與招股書信披不對稱,或隱藏更多內幕。環評文件中顯示,以上兩個項目環保投資共計335萬元,招股書則顯示其所採取的環保措施合計160萬元。對於相差的175萬元,環評文件中顯示,175萬元為耕地開墾費,而招股書中並沒有提及相關耕地開墾費用的信息。
  • 博碩科技明日上會:多處數據不匹配 招股書或虛假陳述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博碩科技的研發費用分別為942.83萬元、1,971.17萬元、2,985.01萬元、1,881.50萬元,佔當期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3.35%、5.02%、5.91%、9.69%。
  • 奧海科技:「科技」成色夠嗎?
    不過,《法人》記者通過查詢奧海科技的招股說明書,發現這家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科技公司,科技成色值得商榷。 其實,證監會對奧海科技的高新技術企業的成色也提出質疑。
  • 奧海科技:子公司資不抵債,高新技術名不副實
    這裡值得注意的是,財務數據的審計機構是瑞華審計,而瑞華審計在資本市場的劣跡已經人盡皆知!這一虧損的幅度是否還存在隱瞞? 成立了接近五年的子公司,竟然虧得連老本都不剩?不免讓人懷疑,這背後的虧損究竟去了哪裡?而且可以看到,深圳奧達的主營業務和母公司奧海科技一樣,也是研發銷售電源適配產品,這一虧損就更讓人費解了!
  • 奧海科技毛利率兩年腰斬 應收帳款飆客戶現兩黑天鵝
    據招股書顯示,主要由於金立財務狀況惡化,目前已進入破產清算程序,該等應收帳款的收回具有重大不確定性,但出于謹慎考慮,公司已全額計提了壞帳準備。 除金立以外,報告期內,公司還曾有8家公司的應收帳款難以收回。
  • 華旺科技: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
    保薦人(主承銷商)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招股說明書籤署日 2020年12月16日        期        杭州華旺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招股說明書        聲明與承諾        發行人及全體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承諾招股說明書及其摘要不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
  • 華旺科技: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意向書
    保薦人(主承銷商)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招股意向書籤署日 2020年12月9日        期        杭州華旺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招股意向書        聲明與承諾        發行人及全體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承諾招股意向書及其摘要不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
  • 奧海科技深交所上市:市值77億 為劉昊與劉蕾夫妻店
    雷帝網 雷建平 8月18日報導東莞市奧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證券代碼:002993,簡稱:「奧海科技」)昨日在深交所上市。奧海科技發行新股4520萬股,發行價為26.88元,新股募集資金12.15億元。奧海科技首日收盤價為38.71元,今日漲停,以今日股價計算,奧海科技市值為76.98億元。
  • 南凌科技:子公司資不抵債採購數據存疑
    南凌科技是國內專用網絡服務提供商,主要收入來源為虛擬專用網服務,目前,該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已資不抵債,公司財務數據也與供應商存在較大差異。憑藉穩步增長的業績,公司IPO順利過會,但環球網記者發現,與靚眼業績格格不入的是,南凌科技有一家子公司,成立多年並未經營,目前已經資不抵債。公開信息顯示,青島南凌是南凌科技子公司,南凌科技參股60%。招股說明書披露,青島南凌成立於2013年1月30日,註冊和主要生產經營地是山東省青島市市北區撫順路11號9號樓3單元102戶。
  • 華旺科技: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摘要
    發行人及全體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承諾招股說明書及其摘要不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並對招股說明書及其摘要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承擔個別和連帶的法律責任。        公司負責人和主管會計工作的負責人、會計機構負責人保證招股說明書及其摘要中財務會計資料真實、完整。
  • 曼卡龍五年三闖IPO:業績跑輸同行 財務數據自相矛盾
    據招股書顯示,曼卡龍擬募集資金35785.36萬元,此次募集的資金將用於智慧零售信息化升級建設、設計展示中心升級建設、營銷網絡擴建等項目。   其實早在2013年時,曼卡龍就在浙江證監局進行了輔導備案登記,2015年6月和2017年4月,曼卡龍曾先後兩次在證監會官網披露招股書。但最後都是終止審查,此次衝擊IPO已經是曼卡龍近五年內的第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