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哈爾濱12月24日消息(記者喬仁慧 通訊員李洪偉 )12月24日上午,隨著大慶鑽探鑽井二公司1205鑽井隊在北1-20-斜丙258井鑽進至750米,井場彩旗飄揚、一片歡騰,至此,該隊年累計進尺突破10萬米,交井82口,井身、固井質量合格率、優質率均達100%,實現了年進尺10萬米「四連冠」。
「十三五」期間,大慶1205鑽井隊一直施工大慶地區調開井,從2017年開始,推行精益鑽井生產管理模式,實現了年進尺十萬米「三連冠」。今年全隊幹部員工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賀信重要指示精神, 精心謀劃部署,紮實開展「戰嚴冬、轉觀念、勇擔當、上臺階」主題教育活動,逆風破浪,付出了艱苦努力,圓滿交出了一份「四上十萬米」的答卷。至此,該隊成為大慶油田「十三五」首支累計交井335口、進尺破45.3萬米的鑽井隊,這也是該隊自成立以來第六次年鑽井進尺破10萬米。
大慶1205鑽井隊1953年3月建隊,是鐵人王進喜帶過的隊伍,是鐵人精神的發源地。67年來,該隊累計鑽井2482口,累計進尺314萬米,相當於鑽透了355座珠穆朗瑪峰。
以鐵人精神抓嚴疫情防控。1205鑽井隊率先復工復產, 首創「一隊一策」,嚴格「九條禁令」,黨員幹部踐行「吾日九省吾身」,用響徹耳際的隆隆聲抗擊疫情,技術員谷宏達和井架工徐寶明主動請纓擔任防疫檢查員,牢牢守衛防疫第一關。全隊33人連續駐守崗位40餘天從未回家,隊幹部270多天吃住在井場,確保人員「零」感染,施工操作零失誤,防疫生產兩手抓、兩不誤。不同的歷史時期打井,有不同時期的困難。「因為疫情,開工時間較計劃晚了10天,但我們爭分奪秒把時間奪了回來。同比去年同期多打了12口井。」隊長張晶說。用行動在恢復生產、保障國家石油安全的行動中展現大慶05人的擔當。
以鐵人精神抓實精益管理。該隊持續升級精益鑽井模式,嚴格「一趟鑽」工程、「一井一策」、「一段一招」、「一層一法」和風險防控,推行數位化、信息化鑽井,探索精益安全文化,密切工序銜接,縮短非生產時間,做到環環相扣、無縫對接,實現提速提質提效,實現三次日進尺超千米、6個月超萬米。在施工中精耕細作,細摳每一道工序。建立了一套配合作業流程,從以前整拖需要三四個小時到整拖最快時一小時內開鑽,大大縮短了建井周期。副隊長王磊每天都要圍著井上設備多轉7、8圈,並經過多年摸索,練就了一套「聽聲識故障」的絕招,摸清了鑽機的「脾氣」和「喜好」,哪個部件有「頭疼腦熱」,都逃不過他的耳朵。也正是有了精心照顧,這些「老夥計」才一直都健健康康的。
在經營上精打細算,深挖每一分成本。大慶1205隊把「一切成本均可降」的理念貫穿到管理的每一個環節,完善提速模板、定製技術模型,繼續保持調開井鑽井速度優勢,在前期探索內部經營承包的基礎上,建立「一帳五表」,精準管控每一個創效單元。今年僅大繩、重晶石粉消耗兩項,節約成本近30萬元,年創效700餘萬元,位居大慶鑽探前列。
以鐵人精神抓細施工安全。在安全上精準排查,不漏每一個項點。該隊根據現行設備及工藝,研製《1205鑽井隊區域檢查看板》,梳理11個區域,確定69項檢查內容、129個風險點。他們把安全教育融入在生產中,嚴格按照標準化、規範化管理的規定進行操作,做到「不保證安全不生產」,引導員工自覺養成遵章操作習慣,確保了全年安全生產無隱患。只要開鑽,隊幹部始終堅持三帶頭、四不離,全員時刻保持戰鬥意識、戰鬥姿態。特別是雨季施工,井場十分泥濘,為保證各項工作順利,副隊長蔡俊哲緊盯現場,指揮、調配車輛作業,一忙就是十多個小時,腳在雨靴裡浸泡的又白又腫,疼痛難忍時就坐會兒緩一緩,又回到了井場奮鬥。
為國「挖」油,奮鬥有我。新時代新鋼鐵1205鑽井隊踐行新發展理念,弘揚石油精神和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立鐵人品格,做標杆旗幟,持續實施精益鑽井生產模式和『一趟鑽』工程,用70DB『創新』徵戰主戰場再鑄時代榮光,全力建設「新時代SUPER05」,為建設百年油田貢獻05方案和05智慧,打造鋼鐵樣板,為建黨100周年獻禮。」 1205鑽井隊書記段永堅信心滿滿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