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愛生命,遠離菸草」;「無煙家庭,從我家做起」……自從申報成為無煙家庭,王銅霞每天都堅持在無煙家庭小程序裡打卡。同時,她還堅持讓正在努力戒菸的丈夫每天發戒菸主題朋友圈。
5月31日是「世界無菸日」,在上周,北京市疾控中心啟動了無煙家庭創建活動。截止今天早上8點,全市已經有22300個家庭完成申報,其中有85.2%的家庭既不允許家人在家吸菸,也不允許來訪客人在家裡吸菸。控煙專家和戒菸成功者告訴記者,戒菸這件事,就是要廣而告之,才有好的戒斷效果。
無煙家庭:「讓大家知道,我家不讓抽菸了」
王銅霞的丈夫是有約20年煙齡的老菸民了,「他嘗試過戒菸,自己也想戒菸,可是一直就不成功。」印象裡,丈夫只在自己備孕和懷孕期間,堅持了一年半不接觸菸草,之後很快又放鬆要求了。女兒出生以後,雖然不在家裡抽菸,但丈夫還是會在樓道裡抽菸,「在樓道也不合適啊,影響鄰居」。
成為無煙家庭被王銅霞認為是一個好的契機,申報成功當天,王銅霞除了在小程序上打卡,還讓丈夫發了一個朋友圈,「讓大家知道,他開始戒菸,而且我家不讓抽菸了。」9歲的女兒,把家裡的煙、煙缸、打火機都藏了起來,換成了口香糖、花生米等零食。家裡來了客人,不允許抽菸,改吃零食。「用閨女的話說,『爸爸最近還是挺乖的』。」王銅霞告訴記者,在她這個無煙家庭的影響下,已經又有吸菸的朋友加入到戒菸的隊伍中來,大家一起相互鼓勵、監督。
和王銅霞家略有不同,劉晟昊的三口之家本就沒有吸菸者。「我自己對煙味兒還是比較介意的。家裡來朋友,他們實在憋不住就去外面抽。冬天外面太冷,就去廚房開著油煙機抽。現在,這些都不允許了。」劉晟昊說:「孩子他姥爺是菸民,但是來我們家,他從來不抽菸。我覺得少抽點兒,對別人、對自己的健康都是好事。」
戒菸成功者:「一定請身邊人都來監督我」
50歲的王書祥是已經戒菸成功的前菸民,他自己總結的秘訣是:「一定告訴所有認識的人,我在戒菸,請他們都來監督我。」
王書祥也經歷過戒菸、吸菸的反反覆覆,自從參加了戒菸冬令營,聽取了專家的意見,他改變了原來悄無聲息戒菸的方式。「我跟單位、跟家裡人、跟朋友,都說了,我開始戒菸。」他把自己的微信號改成了冬令營結課的日期,「在哪兒我都不抽,不只是家裡。絕對不給自己留餘地。」現在,王書祥已經戒斷成功三年,「抽菸有害健康,大家其實也都知道,下定決心戒了吧。」
北京市控制吸菸協會會長張建樞很贊同王書祥的做法,他表示,每個人都是社會人,而隨著整個社會健康素質的提升,菸草已經不再是社交的必備工具,「你說你要戒菸,大家會鼓勵和幫助的,不會有多少人還勸你再吸菸。戒菸這件事,如果秘而不宣,自己悄無聲息嘗試,往往會失敗,只有大聲告訴身邊人,讓大家一起鼓勵和監督,才能有好的戒斷效果。」 他建議無煙家庭除了在線上打卡,還可以在家裡設立提示牌,以無聲的方式勸阻訪客的吸菸行為。
數據:85.2%的無煙家庭「絕對」禁菸
無煙家庭是指任何人、任何時間、在家中的任何地點(包括私家車內)都不允許吸菸的家庭。根據主辦方北京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提供的數據,截至記者發稿時止,全市有22300個家庭申報本次無煙家庭活動,大部分家庭為3-4口人(平均3.5),其中,4148(18.6%)的家庭有吸菸者。申報家庭中,85.2%(19000)的家庭既不允許家人在家吸菸,也不允許來訪客人在家裡吸菸。市民可以在微信小程序中,自己完成申報流程。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孫毅
編輯 徐慧瑤
流程編輯 劉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