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長很重要,但它只是配角

2020-12-23 運營之術

今年的315晚會曝光了9大黑料:

1. 山東即墨:養殖海參整箱投放敵敵畏;2. 漢堡王:用過期麵包做漢堡,隨意篡改保質期;3. 河北高陽:舊襪子舊內褲造毛巾;4. 寶駿汽車:變速箱頻繁故障投訴無門;5. 廣州萬科尚城、杭州春秋華庭:精裝房變水簾洞,被強制收房;6. 可諾丹婷美容院:偷聽客戶講話,配合美容師演戲推銷辦卡;7. 趣頭條:虛假、違法違規廣告;8. 嗨學網:交錢容易退錢難;9. 國美易卡、遙控器、最強手電、全能遙控器、91極速購、天天回收、閃到、蘿蔔商城、紫金普惠等50多款手機APP:收集上傳用戶隱私,甚至竊取簡訊驗證碼。Via @鳳凰網 #315晚會#總結

我有一個問題,想請教一下做「增長官」的朋友:

如果是在315晚會之前,上述這九類企業邀請你去公司做「增長」,年薪100W,你有多想去?315晚會之後呢,又有多想去?

如果315晚會之前,接受邀請的意願大於50%,那麼,315晚會之後,接受邀請的意願小於50%,我想大家應該不會感到意外。

這前後的差異在哪裡。

差異在於,315晚會放大了該企業存在的問題,導致品牌口碑崩壞、市場認可度降低、監管力量加強等連鎖反應,「增長」就沒那麼好做了。

國內有許多公司,都像「薛丁格的公司」,315晚會就像是容納公司的那個盒子。盒子沒有打開之前,公司們都光鮮亮麗、載歌載舞,做「增長」不就是招個「官」的事嘛;盒子一打開,一些公司就變得千瘡百孔、左支右絀,別說做「增長」了,先想想怎麼挺過這一波才是正事。

捫心自問,有多少公司經得起315晚會這個「超級盒子」的檢視。

之前,很多人談「增長」,是站在盒子外,不管不顧盒子裡面裝的是什麼、盒子又是什麼狀況,這樣談「增長」是沒有支撐的。

談「增長」,我們可以不管盒子是開還是關,但一定要提前知道盒子裡裝的是什麼,做選擇才能事半功倍。

盒子裡裝的是什麼呢?

是一個公司的「價值」。

價值、增長、變現,我個人認為,這三者是經營公司較為常規、通用的三板斧。

只談增長不談變現,用戶、訂單很多但賺不了錢,在近兩年的創投圈也沒那麼容易打動投資方了。

只談增長不談價值,沉迷於各種方式手段的摸索,看似繁榮熱鬧,實則只是無根之木的空中樓閣。

「價值影響增長」,這個結論並不新鮮。在許多文章中都可以看到類似的觀點,比如:

《「增長黑客」之父解密:抖音們如何實現病毒式增長?》

你必須了解客戶,必須明白他們是如何獲得價值的。如果你不明白,你將很難在業務上推動增長。

《快速增長,邊界在哪?重審微信、Airbnb和瑞幸》

有4個影響規模化增長的因素,一個叫產品與市場的契合點(PMF),即產品是否真正找到了與之對應的市場契合點。

《用戶增長的兩條最基本邏輯》

要定義增長,除了關注拉新和促活,還要從長遠的角度考慮真正的用戶價值。

……

「雷軍:能把稻草賣成黃金價格的人,我不敢要」的故事許多人都知道。

增長和銷售在本質上很接近,都是「觸達用戶,打動用戶來使用/購買」。把稻草賣成黃金價,是只為公司的利益服務,漠視用戶的真實利益。

如果是在增長界,一個能把稻草價值的產品做到黃金增長曲線的人,被公司們追捧的概率很大——這樣的公司,也許能增長一陣,撈到一筆錢,風光一時,但是,永遠都走不到舞臺的中央。

那麼,究竟什麼是「公司的價值」?

公司有內外之別。內部是員工、股東,外部是用戶、市場。

增長通常是針對外部用戶而言的,所以,這裡談「公司的價值」,我們只談外部。

我個人覺得,「公司的價值」,來自於三個層面。

1、用戶價值

產品到底解決了用戶什麼樣的需求和問題,用戶的規模有多大,需求剛性的程度高還是低,付費轉化率如何…產品和用戶方面相關的問題,都可以歸納在這一層價值之下。這是目前我們在談論增長時,談論最多的一種價值。

用戶規模越大,需求剛性程度越高,付費轉化率越高,「用戶價值」越大。拉新、促活、留存率、使用時長等都只是這一層價值之下,進行「增長」的常規動作以及數據結果。

2、市場價值

在「用戶價值」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個維度,競爭。

和競品的差異化在哪裡,怎樣在同類產品中脫穎而出。競爭力越強,市場價值越大。

3、時間價值

在前面兩者的基礎上,又增加了一個維度,時間。

存活得越久,於時代而言越有引領作用,時間價值越大。

當年的偷菜遊戲是一個典型案例。在用戶價值(休閒、娛樂、交友)和市場價值(獨佔鰲頭)方面可能接近於滿分,但卻輸給了時間,風靡兩三年後就煙消雲散。

輸給了時間,其實是輸給了當時以微博為代表的新玩法新應用帶來的外部競爭。

於是,我們不得不面對這樣一個,對一些人來說,也許有點難堪的事實:時間會讓真正有價值的事情凸顯、長存,而增長,只是「價值」身邊一個比較重要的配角而已。

看「公司的價值」,其實是在看,一個公司能否跨過「服務用戶、市場競爭、時間甄選」三座永恆的大山,在人類社會、商業歷史的長河中,留下清晰的印記。

在「價值、增長、變現」中,三者的關係複雜而有趣。

價值或許會帶來增長,但所需的時間未知,可能幾個月,可能幾年,可能幾十年;增長或許會帶來變現,並且大多時候,所需時間是可知的——反過來看,能夠變現賺到錢卻未必意味著有價值。

關注增長和變現的人顯然更多,因為它們的效果更容易肉眼看到、量化出來;「價值」則不然,關注的人、重視的人遠不及另兩者,因為它太玄學、且不容易量化。

創投圈有一句名言,「投項目,投的就是團隊(創始人)。」

這句話我個人也很認同。但我對它有另一個層面的理解。

我覺得,在某些情況下,投項目和投團隊(投人)其實是一回事。項目 = 人。

為什麼這麼說?

一個新生的項目,它有很多的未知,但有一點非常清晰,那就是它的產品底層邏輯。而清晰的底層邏輯意味著,一定程度上,我們能夠提前窺探到,在面對「服務用戶、市場競爭、時間甄選」三座大山時它是否品性堅毅,有潛力跨過山和大海。

「清晰的底層邏輯」就是項目價值的基石,它是誰發現的、是誰撫育的、和誰最像呢?

是創始團隊,是創始人。

在這種情況下,項目的價值就等於創始人的價值(觀)。兩者並不分裂。

高度重視「價值」的人,有野望想要站上舞臺,是不屑於撈一把就滿足的;心心念念賺快錢塞滿腰包,享受即追求的人,是無心苦兮兮蹲守「價值」的。

他們的名字或許都是創業者,但他們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族群。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投資方其實也一樣,有什麼樣的價值取向,才會選擇投什麼樣的項目和團隊。當然,這些只是理論上的東西。

事實上,大多數都處在中間地帶,且符合客觀規律:先賺了錢,再慢慢變得有理想。

在前面的第一節裡,我們向「增長官」提出了一個問題:

如果是在315晚會之前,這九類企業邀請你去公司做「增長」,年薪100W,你有多想去?315晚會之後呢,又有多想去?

現實永遠比理論更真實。

即使315晚會曝光了某些公司的問題,但是如果用100W年薪做籌碼,還是會有「增長官」願意去履職。

原因大致有三類:

1、只做「增長」的信徒,無視「價值」的影響。

2、有信心通過各種手段扭轉公司「價值」的取向,便於自己做增長。

3、其他原因。如,晚會曝光的只是公司的其中一個業務,無礙公司整體發展;人情局;熬過風口浪尖,整改後又是一條好漢;換個殼,公司還能接著做增長賺錢;今年各種艱難,100W年薪不少了,為了生活,還有什麼是不能咬牙堅持的呢…

價值、增長、變現,是理想化的經營公司三板斧。

而生活教給我們的是,可以不瞻前(價值)、只顧後(增長/變現)。或許這樣做,永遠也站不到舞臺的中央,但對大部分人來說,生活已是如此不易,何以奢談站上舞臺呢。

希望,生活的不易,不會熄滅你心中所堅守價值的火苗;希望,大部分人的選擇,不會影響你的選擇。

沒有「價值」的人不傷心。

前面提到,「價值、增長、變現」,關注增長和變現的人更多,這從我們平時加入的微信群就能略窺一二,群裡大多都是聊怎麼增長怎麼變現,你有什麼資源我有什麼資源一起琢磨琢磨怎麼才能賺更多錢。賺錢嘛,誰不愛呢。

或許是我交際少、孤陋寡聞,專注於「價值」的群,我還沒有見到過。

自然界歡迎多樣化。既然缺少,那就補上。

作者:五陸 隊隊邦創始人

相關焦點

  • JOJO:被劇情殺的強力替身,他們落敗的原因,只是因為是配角
    JOJO:被劇情殺的強力替身,他們落敗的原因,只是因為是配角眾所周知《JOJO的奇妙冒險》的作者荒木老師是一個具有許多奇思妙想的鬼才漫畫家,在JOJO的劇情中,很多時候荒木在對一些配角的刻畫上過於放飛自我,給予了他們過於強大的替身能力
  • 老戲骨都在閃光,一圖讀懂國劇配角為何如此重要丨業內說
    例如,《慶餘年》的主角是張若昀和李沁,陳道明、吳剛和于榮光等只是「特別主演」或「友情主演」;《破冰行動》的故事圍繞黃景瑜飾演的緝毒警察李飛展開,王勁松、任達華等飾演了與李飛緝毒相關的重要人物;《鶴唳華亭》的主角是羅晉和李一桐,黃志忠、張志堅、王勁松等飾演的角色,都只是主角成長路上的助力或者敵手。
  • 「雖然只是配角,卻搶了主角風頭」的5大演員,周星馳也不例外!
    在每一部電視劇中,都會有主演和配角的存在,基本上來說,主演都會是戲份最多的,也是人設最好的,但也有一些配角,比主演還要出彩,就讓我們來看下,「雖然只是配角,卻搶了主角風頭」的5大演員,周星馳也不例外!第一部:《克拉戀人》這是唐嫣、鄭智薰、羅晉、迪麗熱巴等主演的現代愛情劇,要知道女一號是唐嫣,當時迪麗熱巴還並沒有什麼人氣,但沒想到這部劇,雖然迪麗熱巴是配角,但靠自己可愛的形象和演技,成功搶了主角風頭,也爆紅了。
  • 《巫師》劇集不含書中全部內容 特莉絲可能只是配角?
    不過從目前的一些宣傳來看,網飛《巫師》劇集中三大主角是傑洛特、葉奈法和希裡,而遊戲中的另一位重要女術士、陪伴「白狼」走過兩代《巫師》遊戲的特莉絲則很少被提及。她在劇中是否只是一位配角呢?
  • 《特警隊》賈乃亮上演鐵血硬漢,大秀八塊腹肌,卻只是一個配角
    賈乃亮在影片中大秀八塊腹肌,但是卻只是一個配角。賈乃亮在電影中飾演的是特警隊二隊的狙擊手廖星亮,廖星亮是全隊出了名的神槍手,指哪打哪,從來沒有失過手,每一次打靶都是滿分。在藍劍特警隊中,有這樣一個不成文的規定,演習就是實戰,演習就是來真的。所以,每到演習的時候,一隊和二隊就拼了命的對戰,都想把對方打敗,真刀真場景的幹。
  • 【免費試吃】鮑魚中的極品,歷經180小時8道工序,花膠、瑤柱、腩排都是它配角!
    今天要給大家安利一道珍饈海味  歷時180個小時慢火細熬才得以出爐  老雞、腩排、花膠、瑤柱等珍貴食材都只是它配角 從小編拿到快遞的那一刻,就已經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據說這可是富豪們的點心,炒雞珍貴的溏心鮑。
  • TBQ洗白LGD:離開只是不甘心當配角
    不要去噴小偉了,他現在只是狀態很差,你們覺的他現在打的很差。你們之前說我和他有矛盾了,其實不是這樣,他是中路我是打野,各有不同的看法,其實你們想想,小偉說他直播說我菜只是開玩笑,他如果真的絕的我菜可能不會直播說出來,他肯定會陰陰的這種話說出來和打字說出來肯定不一樣,你相信我,只要他們磨合好了會很強,、LGD是那種後期發力的隊伍,會很強
  • 火影忍者:影響木葉現狀的重要配角,他的死亡,直接導致三忍解散
    導語:火影忍者:影響木葉現狀的重要配角,他的死亡,直接導致三忍解散木葉三忍大家再熟悉不過了,曾經的木葉三忍不但師出同門,而且攜手戰鬥過,還和山椒魚半藏決鬥,得到半藏認可被譽為木葉最具實力的三忍,從此就有了傳說中的三忍,如此團結的三忍怎麼就解散了呢
  • 藥王韋訊:名醫扁鵲只是他的配角~
    藥王韋訊:名醫扁鵲只是他的配角我國自有醫藥就有對醫藥之神的崇拜,朝廷的醫藥之神是三皇,從元代開始祭祀。《續文獻通考·群廟》記:「(元)成宗貞元初,命郡國通祀三皇,如宣聖釋奠禮。以醫師主之。」明代「世宗嘉靖十五年,帝作聖濟殿奉安先醫之神,歲時致祭。」清「順治元年定祭先醫之神之禮。」
  • 明明只是配角,卻生生演成了主角的5位實力派演員
    以下5位演員顯然只是給別人當配角的明星,但是他們把自己的角色「逼」成了主角,即他們把主角「壓榨」成配角,不得不讓人佩服他們的專業能力。讓我們一起看看他們究竟是誰呢? 一、劉琳與《鄉村愛情》 在劇中,劉琳扮演的角色叫江德華。她是中國農村的孩子們的最愛,雖然她是一個沒有教養的農村婦女。
  • 他在《慶餘年》《精英律師》擔任重要角色,用實力證明配角照樣火
    提到這些電影和電視劇,大家肯定都十分熟悉,基本都是當年收視率不錯的電視劇和票房不錯的電影,而田雨在這些作品裡大部分都是以配角的身份出演,角色都表演成了經典,這導致了這兩年他的爆紅,用自己的實力證明了,配角也可以照樣火!
  • 為什麼說碳水化合物對你的肌肉增長很重要!它不是恐怖的食物
    在很多人看來,更多的蛋白質、少量脂肪和蔬菜才是最重要的營養素。那麼,為什麼我們會說碳水化合物對塑造肌肉非常重要呢?請繼續讀下去。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在減脂和追求肌肉清晰度的人群中仍然很受歡迎。研究人員表示,這是燃燒脂肪的好方法,可以幫助你更快地瘦下來。但是對於肌肉呢?事實是,很多方法都是有兩面性。
  • 變形金剛動漫人物:衍生故事線中汽車人的重要配角-滑車
    變形金剛G1動畫片中的重要配角後勤支援-滑車變形金剛博派汽車人滑車是最早出現於《變形金剛G1》動畫片中的角色。在1985年版本的故事情節中作為汽車人初期登陸地球的戰鬥力量而存在,最初其人物設定是擔任變形金剛汽車人陣營中的支援戰士。
  • 9年前她給李沁做配角,7年後李沁給她做配角,網友:最強逆襲
    今天我們說的這位主角她9年前還只能給李沁做配角,但9年後李沁就給她做配角,這稱得上是娛樂圈的最強逆襲了!這人大家都認識,現在是知名的演員,她就是趙麗穎。但趙麗穎不一樣,她是從跑龍套接觸的演戲,所以前期發展比較曲折也比較累,她可能要演很多配角,才能接觸到更好的機會。
  • 時隔4年,喬振宇姚笛主演《蔓蔓青蘿》來襲,衝著配角也要追完它
    時隔4年,喬振宇姚笛主演《蔓蔓青蘿》來襲,衝著配角也要追完它今年的古裝劇迷們有福了,從五月份開始將陸續有多部古裝劇上線,你的VIP準備好了嗎?到時又得氪肝氪金,希望各位看官養好身體喲!和喬振宇搭檔的女主就是姚笛了,姚笛也是很適合古裝劇的,只是姚笛的年紀稍微大了點,再出演某些年紀較小的角色,可能看起來就不那麼舒服了。當初這部劇的女主人選可有一段插曲,一開始這部劇的女主曾說是趙麗穎或是鄭爽擔任,後來某視頻網站上卻直接將鄭爽的頭像放出來。
  • 明明只是配角,哪些被演成了經典?尹正和黃渤都是搶戲小能手
    大家是不是有時候跟小編一樣,看影視作品的時候被不喜歡主角反而被配角吸引注意力去了?角色與演員是相輔相成的,有些配角加成了演員的好演技「逆天改命」成為經典。那麼今天小編就來與大家談談明明只是飾演配角,卻塑造成經典的演員有哪些。
  • 小說中的第一配角,和他比起來,主角簡直就是個渣!
    小說中的第一配角,和他比起來,主角簡直就是個渣!(以下圖片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告之則刪!)配角,一直以來都是小說中比較重要的存在,一部好的小說,不僅要能夠讓讀者記住主角,更要他們能夠記住配角!但很多時候,想要將配角寫的出彩,是很不容易的,因為你要塑造很多的生命,還要為他們每個人對賦予鮮明的形象,不然的話,再多的配角也終究只是空談,毫無意義!而在配角塑造方面,做的比較出色的,應該就是辰東和烽火戲諸侯了,這兩個人在角色塑造方面,掌控的非常好,讓人看過之後,依舊對書裡的很多人物念念不忘!
  • 張雯:因配角而出彩
    主角,是一部電視劇的焦點,而配角則是烘託陪襯,如果能擔綱一部劇的主角,那將會帶來最大的曝光和流量,所以很多明星都想演主角,而不會去演配角,尤其是女演員。而且按照國產劇的劇本,配角大部分都是反派角色,不然怎麼突出女主的真善美?
  • 訓練頻率:它如何影響力量的增長
    頻率是訓練計劃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但是如果你的目標是力量的增長,那麼應該每周訓練多少次呢?這篇文章就透過挪威力量舉協會的研究帶你了解訓練頻率對於力量增長的意義。
  • 詳解《極速車王》,法拉利和福特都只是配角
    過度追求精益求精的法拉利造車一流,賽車一流,只是他們賣車賺來的錢遠不足以支撐他們賽車部門的投入,創始人恩佐·法拉利被迫要賣掉自己的公司。現實中,法拉利在1969年被菲亞特集團收購。在菲亞特之前,美國的汽車巨頭福特曾試圖收購法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