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18萬年前的萬壽巖遺址「活」起來

2020-12-17 中國臺灣網

讓18萬年前的萬壽巖遺址「活」起來

2020年12月15日 19:00:00來源:新華社

  這是位於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區巖前鎮的萬壽巖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石碑及雕塑(11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新華社福州11月26日電 題:讓18萬年前的萬壽巖遺址「活」起來

  新華社記者許雪毅

  猿如何進化成人?古人類如何完成中國最早的「室內裝修」工程?……幾天前,三明市文物保護中心主任餘生富在「三明三元萬壽巖穴營暨三元民俗薈活動」現場,向小學生們講述「萬壽巖的故事」。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萬壽巖遺址,位於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區巖前鎮,是我國南方典型的洞穴類型舊石器時代遺址,距今18.5萬年至3萬年,被視為「閩人之源」。

  21年前,餘生富參加了被稱為「炸藥包下挖寶」的萬壽巖遺址考古發掘工作。他了解萬壽巖人工石鋪地面的價值,以及萬壽巖作為「海峽兩岸的遠古家園」的獨特魅力。

  20多年過去,如今,餘生富最關心的是,如何讓古遺址「活」起來,讓老百姓特別是青少年享受古遺址保護成果。

  幾天前他參加的那場體驗研學活動,設計了一系列適合青少年的活動:包括穿「野人衫」、再現萬壽巖石鋪地面「施工」現場、比賽化石歸類、修復文物等。

  「萬壽巖是史前遺址,我們主要通過研學活動,增強互動體驗。」餘生富介紹,三明在萬壽巖遺址基礎上,建成了福建省唯一一處舊石器時代專題博物館,以及目前福建省唯一的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此外,還在遺址旁興建了「三明市中小學生實踐活動基地」。現在,每逢周二、周三,三明市參加學校綜合實踐的中小學生,都會到萬壽巖遺址及遺址博物館參觀,接受科普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

  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博物館會同當地區、鎮政府聯合舉辦了多場圍繞萬壽巖主題的社會教育活動,如「筆墨留香萬壽巖」「情暖童心——藝術課堂遇見萬壽巖」「遇見萬壽巖三元區暑期研學活動」等。儘管受疫情影響,但今年前三個季度,遺址博物館接待遊客約8.4萬人次。

  目前,三明市已啟動萬壽巖遺址博物館數位化保護項目,項目包括數位化展示平臺、網際網路傳播和數字文創等。三明市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羅振青說:「我們將為萬壽巖遺址博物館館藏文物提供數位化展示窗口,讓觀眾零門檻、零距離觸摸中國傳統文化之美。」

  羅振青介紹,今年獲批4A級景區的三明萬壽巖文旅小鎮,在遺址周邊將逐步開發巖下花海、野人部落、研學體驗園、生態農莊、「巖食薈」小吃一條街等配套項目,把小鎮特色文化與萬壽巖傳統文化相結合;未來將重點打造集科普教育、康體延壽、文化創意和生態休閒為一體的萬壽巖文化品牌。

  參觀者在位於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區巖前鎮的萬壽巖遺址博物館內參觀(11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這是位於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區巖前鎮的萬壽巖遺址博物館內展出的動物牙齒化石(11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這是位於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區巖前鎮的萬壽巖遺址博物館內展出的石器(11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這是位於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區巖前鎮的萬壽巖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船帆洞洞口的考古發掘土層(11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一名參觀者走出位於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區巖前鎮的萬壽巖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船帆洞(11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責任編輯:陳文韜]

相關焦點

  • 沉睡近20萬年的萬壽巖遺址「活起來」了
    位於城西的萬壽巖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洞穴遺址、湖光山色、遊客服務中心等交相輝映,慕名前來的各國考古學者、參觀者等絡繹不絕。這處被譽為「南方周口店」,有近二十萬年歷史的古老遺址「活起來」了!從炸藥包下的礦山到成為福建省唯一的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萬壽巖遺址的光彩重煥,是正確處理經濟發展和文物保護關係的生動樣本和經典案例。」
  • 萬壽巖,蜚聲國際的舊石器時代遺址:歷盡滄桑,世界絕響
    不知大家注意到沒有,2020年5月17日《新聞聯播》宣傳、表揚了一個舊石器時代遺址,對,就是萬壽巖。萬壽巖遺址,位於福建省三明市巖前鎮東北,發現於1999年秋,屬於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是中國華東地區迄今發現最早的洞穴類型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遺址。遺址主要集中在靈峰洞和船帆洞,發掘面積400平方米。船帆洞下層文化層全國首次發現二萬年前人工石鋪地面,世界罕見。
  • 20年前從開礦炸藥下搶救出的萬壽巖,如今怎樣了?
    石鋪地面來自4萬年前。洞穴裡居住的古人類搬來礫石,鋪地防溼。「室內裝修」遺蹟留存至今,世所鮮見。更為久遠的人類印記在同一座山裡被發現——人類在福建的活動歷史因此被提前至距今約18.5萬年。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區巖前鎮巖前村,1999年的那次考古發現,讓萬壽巖露出「面紗」一角,引起廣泛關注。
  • 福建三明有處遺址,被譽為南方周口店,這裡有中國最早的室內裝修
    我們知道,位於北京市房山區的周口店遺址是北京猿人和山頂洞人化石的發現地,是中國舊石器時代的重要遺址,出土人類化石200餘件,石器10多萬件以及大量的用火遺蹟及上百種動物化石等。可是在福建的三明,有一處舊石器遺址,被譽為「南方周口店」,它就是萬壽巖遺址。
  • 【一院一品】三元檢察:發揮檢察職能助力萬壽巖遺址保護
    》,制定「12345」工作機制,積極開展專項工作,助力萬壽巖遺址保護。,均對三元區人民檢察院發揮檢察職能助力萬壽巖遺址保護予以充分肯定。三元區人民檢察院聯合市文化和旅遊局召開「發揮檢察職能助力萬壽巖遺址保護」座談會暨萬壽巖遺址保護「檢察聯絡點」揭牌儀式。
  • 萬壽巖保護背後的典範力量——聚焦以人民為中心的三明實踐 (中)
    更讓人激動的是,25天後,習近平同志就保護萬壽巖再次作出批示,要求省文化廳進一步提出全面保護規劃和意見。  至此,萬壽巖的命運得以徹底改寫,今人有幸聆聽18多萬年前的遠古回聲。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於建軍說:「習近平同志當時的批示是一個至關重要的轉折點,這次搶救性保護挽救了萬壽巖的學術生命,如果一些遺址遭到破壞,學術上的損失是無法估量的。」
  • 99元/人||春暖花開, 探秘萬壽巖遺址、沙縣賞鬱金香,品聞名世界的中國KFC沙縣小吃一日
    「閩人之源」萬壽巖文化遺址萬壽巖遺址是中國重要的史前人類活動遺址,其中4萬年前的人工石鋪地面和排水溝槽為國內首次發現,世界罕見。     早上8:00永安豪門御景集合,乘車赴三明【萬壽巖景區】萬壽巖本是一座坐落在巖前盆地上的孤山。
  • 「三鋼閩光杯」—三明市第四屆郊野(萬壽巖)馬拉松賽即將...
    上世紀90年代的萬壽巖,由於石灰礦儲量豐富、品質好,成為三明鋼鐵廠輔助原材料基地。其間,因當地居民從中發現了具有珍貴考古價值的古人類棲居石鋪地面,三明鋼鐵廠遵照省委省政府要求立即停止開採,還將石灰石破碎車間廠房與萬壽巖山體無償劃撥給文化部門作為考古遺址公園使用,以當時3億多元的代價保住了萬壽巖遺址這個無價之寶,使萬壽巖遺址成為我國眾多遺存中最幸運的文化遺址之一。
  • 三明三元法院走進萬壽巖,開展憲法宣傳周活動
    幹警通過以案釋法的方式向群眾普及法律知識 張帆 攝東南網12月3日訊(通訊員 郭秀娣 )12月1日,三明市三元區人民法院組織幹警深入萬壽巖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開展憲法宣傳周活動……活動現場,幹警將憲法普法宣傳與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宣傳有機結合,通過以案釋法的方式向前來萬壽巖參觀的群眾普及憲法和生態環境保護相關法規的法條知識,著力加強群眾法治觀念和生態環境保護意識。此次活動共發放普法宣傳材料200餘份,為群眾答疑釋法80餘人次,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宣傳效果。
  • 這一距今18.5萬年的「遠古秘密」 為何讓政法人牽腸掛肚?
    萬壽巖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作為不可再生的珍貴文物資源,不僅屬於我們,也屬於後代子孫,任何個人和單位都不能為了謀取眼前或局部利益而破壞全社會和後代的利益。」在三明萬壽巖遺址博物館內,除展出的珍貴石器、動植化石外,一份2000年1月時任福建省代省長的習近平同志的批示,也格外引人注目。
  • 比良渚遺址更悠久!下湯遺址揭露萬年前的先民生活
    小夥伴們,這兩天你是不是被良渚遺址刷屏了?7月6日,在亞塞拜然召開的第43屆世界遺產大會上,杭州良渚古城遺址經世界遺產委員會一致同意,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申請世遺成功。「良渚,實證了中華上下五千年!」令人心潮澎湃。
  • 浙江上山遺址:從「萬年前的一粒稻」走向「遠古中華第一村」
    透過歷史的風塵,如何追尋萬年前上山先民的生活軌跡和生產方式?那埋在地下、距今約1萬年的上山,將以何種面貌向我們展示當時的人類生活?為了探尋更多秘密,蔣樂平等人開始了漫長的探索。而打開這把神秘大門的鑰匙,便是那沉澱了萬年的泥土。泥土以千年為節奏,一層一層地剝離。
  • 讓紅色遺址「活」在當下
    廣東的紅色遺址「惟石能言」,銘刻著百年徵程的崢嶸過往,激發著再啟新程的嚮往。 紅色南粵,有這麼一塊歷史厚重的地區,與江西贛州、湖南郴州並稱為「紅三角」。這裡是近現代中國尋求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見證地——韶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