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9月2日,NBA迎來了季後賽首個搶七大戰,比賽開始後,米切爾並未過早的發力,而是讓身邊的隊友先發揮,英格爾斯裡突外投連得5分,隨後掘金方面開始反擊,依靠約基奇的內線單打,以及格蘭特的三分遠射,幫助掘金追平比分。隨後約基奇和穆雷繼續發力,掘金方面開始佔據主動,首節戰罷掘金26-21領先爵士。次節比賽,掘金板凳席開始發力,小波特單節爆刷8分7籃板,反觀爵士方面戈貝爾和米切爾紛紛領到3次犯規,手感不佳、犯規麻煩,陷入巨大困境的爵士半場36-50落後掘金14分。
易邊再戰,穆雷先是一記三分拔得頭籌,率領掘金將比分優勢擴大到19分。前所未有的困境讓米切爾開始爆發,防守端親自主防穆雷,迫使穆雷本節比賽其餘5次出手0進球,進攻端扛起大旗,單節爆砍13分。激情的發揮感染了全隊,爵士打出一波12-0的攻擊波,最終爵士將19分的分差縮小至5分。末節比賽,康利和戈貝爾接棒發力,打出一波8-0的攻擊波反超比分。由於穆雷被米切爾的防守徹底打亂節奏,約基奇開始展現出球隊領袖應有的氣質,在比賽最後20秒的時候,依靠籃下的夢幻腳步完成進球,幫助掘金80-78領先爵士2分。最後筋疲力盡的米切爾,在哈裡斯的防守下失誤,穆雷順勢發起快攻,空位快下的克雷格上籃不中,康利在時間所剩無幾的情況下,快速突破至三分線壓哨出手,遺憾的是籃球彈框而出,最終掘金80-78艱難地戰勝了爵士,大比分4-3晉級西部半決賽。
爵士與掘金的這場對決,最核心的主題就是防守,掘金開場之後便展現出了與以往不同的防守表現。爵士由於缺少了博揚,進攻的發起就是擋拆,無論是米切爾、康利和克拉克森,他們的進攻發起就是擋拆。而約基奇在防守擋拆方面,爵士在弧頂的擋拆,約基奇選擇收在籃下,而45度的擋拆約基奇會上前延誤,此舉有效的保護了約基奇的體能。與此同時,外線盯防擋拆持球人的球員,拼盡全力的貼身跟防,而附近的隊友幫助延誤一下對手的突破。有效的防守策略,成功的鎖住了康利和克拉克森。
本場比賽,爵士最大的失誤就是沒有有效的利用米爾薩普在場的時間,固執的馬龍讓米爾薩普出戰了14分鐘,米爾薩普緩慢的橫移腳步,原本可以被爵士無限針對。尤其是爵士進攻手感不佳時,更應該合理地利用這一致命缺陷。沒有最大程度的利用這一缺陷,當哈裡斯和克雷格上場後,掘金出色的側翼防守輪轉威力盡顯。
進攻因掘金一反常態的高壓防守開始失效,同時爵士上半場的防守也問題重重,尤其是在第二節比賽,因戈貝爾的犯規麻煩,居然讓摩根出任5號位,此舉讓爵士在第二節的籃板球陷入困境,小波特第二節單節搶下7個籃板球。爵士能打五小嗎?答案毫無疑問是不能,半場分差被拉大至14分,這也為米切爾過早透支體能瞞下伏筆。面對如此巨大的分差,米切爾在第三節比賽急了,主防穆雷並接管比賽,米切爾單節斬獲13分5籃板1助攻,並在其防守下讓穆雷5投0中。這樣的表現確實讓爵士縮小了比分,但付出的代價是米切爾第四節僅得2分,並且在關鍵時刻突破哈裡斯失誤。
斯奈德為何讓米切爾在第三節連續主防穆雷?米切爾鎖死穆雷的關鍵,在於緊緊貼住穆雷防突不防投,讓其突破至內線,由戈貝爾完成幹擾。7場系列賽找不到穆雷的防守解決方案,最後時刻讓進攻核心承擔這一重任,直接導致米切爾在第四節筋疲力盡。
防守策略上的失敗,沒有讓爵士徹底失去贏下這場比賽的機會,米切爾無力再承擔進攻重任之後,本場比賽的爵士沒有第二位可以承擔重任的球員。穆雷被米切爾鎖死之後,掘金還有定海神針約基奇,反觀本場比賽米切爾身邊,除了糙漢戈貝爾之外,康利和克拉克森均無法給予球隊足夠的幫助。尤其是康利在上半場米切爾和戈貝爾陷入犯規麻煩的時候,沒能挺身而出在進攻端給予球隊幫助,整個上半場僅僅得到1分。
搶七失敗的原因:
1.高壓防守下康利和克拉克森熄火,沒能給予球隊足夠的幫助,這一點對於爵士進攻體系很致命。13投2中的康利,如何換成一位3D球員,這場比賽或許米切爾就可以在第四節CARRY。
2.斯奈德用人失誤,後場本身就高度不夠,居然敢上摩根打五小,導致爵士第二節被掘金迅速拉開分差。
3.隊友無人可以承擔重任,迫使米切爾在第三節攻防兩端一把抓,導致體能嚴重透支,末節無力再戰。
短暫的罷賽事件,間接的幫助了掘金的絕地逆襲,原地比賽時間推遲兩天,讓哈裡斯在G6得以復出。哈裡斯是掘金的防守大閘,G6替補出戰立竿見影,鎖死了此前進攻表現一直高效的克拉克森。如果哈裡斯在搶七大戰復出,關鍵時刻或許馬龍就不敢委以重任,畢竟哈裡斯接近6個月沒有打比賽了,重新適應比賽強度需要一個過程。
搶七大戰如果要論功行賞的話,防守端的首功非哈裡斯莫屬。全場比賽,哈裡斯主防米切爾2.59分鐘,在9.6個回合中,米切爾1投0中。主防克拉克森2.17分鐘,在8.0個回合中,克拉克森1投0中,主防康利1.05分鐘,在4.3個回合中,康利3投0中。哈裡斯全場出戰26.09分鐘,尤其是最後時刻主防米切爾完成搶斷,如果不是克雷格上空籃不中,哈裡斯的這次防守,就可以直接殺死比賽。
如果把本場比賽的哈裡斯比做綠葉,那麼約基奇毫無疑問就是那朵鮮花,全場比賽30分14籃板4助攻,在這樣一場復古風格的搶七大戰中,約基奇承擔起了球隊核心的重任,尤其是下半場掘金手感暴跌,第三節和第四節比賽,掘金分別只得到了15分,無人能夠站出來得分,約基奇自然當仁不讓。約基奇在第三節得到9分,第四節得到8分。
在下半場穆雷徹底被米切爾鎖死,13投3中的進攻表現,讓掘金上半場兩位數的領先優勢,在爵士米切爾猛烈的進攻中不復存在,約基奇因此不得不開始接管比賽。關鍵場次的關鍵時刻最考驗巨星成色,無論你之前多麼光鮮亮麗,到了高壓防守的搶七大戰,孰強孰弱一目了然。
約基奇7場系列賽,場均貢獻26.3分8.1籃板5.4助攻,投籃命中率51.5%,三分命中率47.8%。約基奇在進攻端的表現,相較於上賽季而言更加高效,在兩連DPOY的戈貝爾身上展現出如此高效的表現,這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至於籃板球的下滑,一方面是因為爵士本輪系列賽命中率太高,另一方面由於需要不斷的與戈貝爾肉搏,因此身邊的隊友會儘可能地參與到籃板球保護上。而助攻的下滑,則是掘金打法改變的必然結果,由於穆雷連續三場40+,導致其有球進攻的比例大幅度提升,約基奇助攻下降也就不足為奇。
掘金贏下搶七的制勝秘訣:
1.約基奇進攻、組織和防守一把抓,定海神針約基奇力助掘金笑到最後。當球隊需要約基奇站出來的時候,約基奇就會展現出巨星擁有的風採,依靠精湛的個人能力帶領球隊前進。
2.哈裡斯頂級側翼防守大閘亮出獠牙,極具統治力的防守表現,極大的限制了爵士後衛的攻擊力。
搶七大戰結束後,米切爾在個人社交媒體說道:「即便我被擊敗了,我也不認輸,這是寶貴的一課,這對於我而言是一種提升。」
本輪系列賽之前,對於米切爾普遍沒有太高的期待,原因也很簡單,如:身高太矮、上線不高等。在這個鋒線當道的年代,看扁身材矮小的後衛,無可厚非,但不要忘了米切爾可是13順位的後衛。
首輪系列賽的米切爾得到了254分,打破了詹姆斯的252分,在NBA季後賽歷史上位居第八名,要知道米切爾身高只有1米85。上一位得分能力如此爆炸的小個子,還要追溯到96黃金一代的艾弗森。
爵士從3-1拿到賽點,到4-3被掘金逆轉翻盤,導致這一結果的關鍵就是陣容缺陷。缺少了博揚的爵士,只能依賴三後衛的輪番擋拆進攻,如此單一的進攻手段,頗有程咬金三板斧的意思。本場搶七大戰已經客觀地展現出了爵士的掙扎,當康利和克拉克森被輕易鎖死之後,米切爾不得不獨自扛起重任,進攻防守一把抓。如果沒有米切爾的爆發,第三節落後19分的爵士或許就會徹底崩盤。
在防守較弱的情況下,再高的得分也難以吸引足夠的延誤,而在一場頂級防守大戰中,米切爾的22分卻顯得那樣彌足珍貴,畢竟這是在掘金嚴防死守下得到的。
關鍵場次的關鍵時刻,最考驗巨星本色,米切爾下半場鎖死穆雷,並依靠個人能力,幫助爵士見那追回比分,這樣的表現已經足夠令人嘆為觀止。米切爾是輸了這輪系列賽,但米切爾卻在這場比賽中,真正的攻防兩端壓制穆雷。
22分相較於首場57分,在數據對比層面不值一提,但在米切爾展現出了超級巨星應有的風採。至此一戰之後,米切爾已經完成進階,完成了由球星向巨星的過度。米切爾只有23歲,他還有足夠長的時間成長。當爵士為米切爾配備起足夠出色的隊伍時,米切爾或許就會像艾弗森一樣出色,在季後賽複製艾弗森的神跡。
寫在最後:米切爾哭了,但現在哭是為了今後笑。休賽期繼續投入到訓練場提升自己,不斷的讓自己變強。等待自己不斷變強的同時,督促球隊做出改變也要提上日程。
米切爾身邊需要一位搭檔,就像小託馬斯身邊的布拉德利一樣,雖然米切爾外號「蜘蛛俠」,防守能力十分出色,但這不意味著米切爾可以承擔過多防守任務,尤其是長時間的主防,這對於體能的消耗十分巨大。米切爾身邊需要擁有自己的「布拉德利」,同時爵士也要引進足夠多的鋒線悍將,如果可以擁有自己的4鋒1衛才是最佳的選擇。出色的整體防守,配合足夠廣的進攻空間,這會讓米切爾在此其中如魚得水。
或許米切爾未來的爭冠之路很艱難,但米切爾毫無疑問會是聯盟未來的超級巨星,他頑強、拼搏的精神,註定了米切爾的職業生涯不會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