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綜合保稅區:心無旁騖打造開放發展「橋頭堡」

2020-12-23 新華網山東頻道

  1至10月實現進出口129.6億元、增長137.5%,居濟南關區第1位、全省海關特殊監管區第3位。在國際貿易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嚴重影響的情況下,濰坊綜合保稅區進出口額保持高速增長,已超過去年全年總量。

  作為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的最高形態,綜合保稅區是發展開放型經濟最核心、最重要的窗口和平臺。今年以來,濰坊綜保區堅持黨建引領、做強主業,以思想作風整頓和「百日攻堅」會戰為契機,在擴外貿引外資、培育新興業態、優化營商環境上聚力攻堅、加快突破,推動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以攻堅實際成效展現服務開放發展的責任擔當。立足「穩」,攻堅外貿外資

  11月9日,記者在全球虛擬實境智能硬體製造基地項目現場看到,叉車正在緊張裝卸從國外運來的生產材料。在綜保區圍網監管區內,企業可以利用「境內關外」的區域特性,以及「保稅、免稅、退稅」等優惠政策,加工後復出口到歐美、日韓等國際市場,生產成本大大降低。

  「項目總投資18億元,6月底剛剛建成投產。7月份開始進出口迅猛增長,預計全年實現翻番。」據綜保區經濟發展局局長竇秉超介紹,這裡將成為全省綜保區中第2家進出口過百億企業,VR產品佔全球高端市場60%以上。

  梧桐葉茂鳳來栖。依託該項目,綜保區引進了行業排名世界第一的美國當納利、國內第一的香港裕同等6家配套企業,著力推動供應鏈本地化,建設全球虛擬實境智能硬體製造基地。基地建成後,VR產品國際市場份額優勢將進一步鞏固,進而吸引國內外大批配套企業落戶,打造百億級產業集群。

  「我們把外貿外資作為攻堅重點,圍繞重點產業鏈多渠道招引,對接了日本亞力克斯、新加坡拓普芯電子、中國香港泛恩供應鏈等16個外資項目,目前已經落地11個,利用日韓外資實現了新突破。」綜保區貿易發展局一級主管劉學強說。

  在擴外貿工作中,綜保區與中國郵政、中信保、中外運等深化合作,赴上海、蘇州等地對接,新引進外貿企業201家,增長了379%,綜保區三類主導業態中,保稅加工保持規模優勢,保稅物流增長6倍以上,一般貿易起步擴量,未來將逐步實現均衡發展格局。

  擴外貿、引外資,綜保區抓牢抓實「雙招雙引」和項目建設。1至10月份累計對接項目90餘個、籤約落地11個,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8%、增幅居全市第一,總投資60億元的10個項目提速建設,主業攻堅成效明顯——

  投資7億元的佩特來新能源動力產業園二期投用,發電機佔上海新能源公交市場的50%、全國6米以上客車市場的85%。同步落地佩特來新能源動力濰坊研究院,組建了20餘人的專家團隊,正在洽談對接十多家配套企業,實施「平臺+項目+人才」一體化推進。

  投資8億元的美國500強德納電驅動項目即將交付。項目由世界最大的汽車零部件企業之一德納公司投資,目標是打造高端電動車電驅動及控制系統的北方生產基地。

  投資20億元的聯東U谷·國際企業港快速推進,一期剛剛封頂。項目由排名全國產業園區運營商首位的聯東集團投資建設、管理運營。一期以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電子信息等為主導,全部建成後將入駐企業50家以上,打造融合企業總部、研發、生產、製造於一體的高端裝備園區。突出「新」,攻堅新興業態

  「現在正在建設的是一個3萬平方米的高標準倉庫。最終,這裡將建成跨境電商1210、9610、國際快件、國際郵件業務『四合一』的綜合監管中心。」在濰坊跨境電商綜合監管運營中心施工現場,綜保區貿易發展局局長陳曉介紹,這個由圓通韓國株式會社投資建設並運營的項目,三年內將實現進出口額10億元。

  「我們以獲批國家跨境電商綜試區、零售進口試點城市為契機,建設跨境電商區域交易中心,在全省首批開展了跨境電商B2B試點。」陳曉說,「為打好『百日攻堅』會戰,我們還專門組建了黨員突擊隊,讓黨員衝在前、作表率,跨境電商實現了多點突破,業務量進一步做大。」

  打造高能級對外開放平臺,在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上謀跨越。綜保區把加快培育新興業態作為外貿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在跨境電商、大宗商品貿易、數字貿易、飛地經濟等多方面發力,實現多元化發展。

  藉助獲批國家跨境電商綜試區的東風,跨境電商風生水起、勢頭正勁。

  4月3日,跨境電商1210零售進口業務首單成功落地。我市成為今年全國獲批的50多個試點城市中率先完成首單業務的試點城市之一;7月3日,中國(濰坊)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工作全面啟動;8月25日,開展濟南關區首票跨境電商1210出口業務;9月1日,在全省首批開展9810出口業務,實現1210、9610、9710、9810業務模式全覆蓋。

  「獲批跨境電商綜試區,企業可享受無票免稅、應稅所得率統一按4%徵收等諸多優惠政策。今年,我們還引進了日本夜市、韓國郵政購等10家跨境電商平臺,今後大家可以足不出戶購買到1萬多種國外進口商品,直接從濰坊綜保區倉庫發貨,價格比其他平臺便宜20%左右。」陳曉介紹。

  大宗商品貿易獲得新突破。走進位於綜保區北區的香港冠博進口糧食加工企業,生產線上機器運轉,工人按序操作。這是北區首個投產運營的進口糧食加工項目。

  「我們主要從濰坊港、煙臺港和周邊港口進口糧食,利用保稅加工、保稅物流等優惠政策,在區內儲備、加工飼料,打造高端進口糧食飼料品牌。」香港冠博項目負責人張慶華說,目前可存儲加工糧食30萬噸,年可實現進出口額3億元。

  在北區「一帶一路」國際農產品加工倉儲產業園內,還有多個這樣的進口糧食加工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中。據綜保區北區四級專員牟靈波介紹,目前進境糧食指定監管場地通過現場驗收,多個進口糧食項目即將籤約,3年內將形成百萬噸進口規模。

  搭建「一帶一路」國際大宗商品貿易平臺,建設大宗商品倉儲加工分撥產業園,依託港口、鐵路與等優勢條件,進口橡膠、棉花、礦石、泥炭等大宗商品,綜保區將逐步形成大宗物資交易、報關通關、價格指數、金融保理、倉儲物流等全產業鏈的國際貿易服務體系,助推周邊優勢產業和資源聚集。

  「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設現代化保稅港區安排部署,我們深入推進區關港三方共建,在大宗商品貿易、臨港產業培育等工作上做文章,1至10月實現進出口額20億元,新落地項目8個,20多個項目在談,發展質效實現了新的提升。」綜保區北區管理辦主任李春玉說。

  新業態的不斷拓展為綜保區的快速發展找到了新的增長點。推動向離岸貿易、離岸結算等業態轉型升級,他們與中交科創公司合作建設數位化貿易平臺,提升跨境投融資、貿易結匯便利化水平。與國內領先的專業化企業賦能平臺一億中流合作,發展「逆向飛地」,吸引「長三角」優質企業資源,把發展空間延伸到上海虹橋。圍繞「優」,攻堅營商環境

  「綜保區幫我們申報獲批了濟南關區首個AEO海關高級認證企業,通關成本、時間節省了三分之一以上。還為我們創新了全省首個外匯軋差結算模式,申請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試點,收付匯效率大幅提升。」濰坊歌爾電子有限公司總經理程克成直言,諸多便利條件讓他們對未來發展更有信心。

  作為綜保區建區後第一家入區的企業,歌爾電子見證了這裡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

  去年以來,綜保區對標打造「自貿區」式營商環境,把服務企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堅持以改革思維破解難題,不斷提高投資、貿易、金融便利化水平。

  發揮好功能平臺優勢,創新「保稅+」模式服務企業,先後落地國務院21項新政13項、自貿區政策21項,數量居濟南關區首位。其中,獲批濟南關區首個「一般納稅人」試點,15家企業納入試點範圍,享受增值稅抵扣、委託加工等優惠政策,為入區企業積極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受益於該項政策,總投資5億元的匯源果汁項目正式籤約落戶綜保區北區,依託一般納稅人、水電氣退稅等政策,預計可為企業節省成本近千萬元。

  充分發揮金融槓桿作用,綜保區圍繞全市產業布局,利用供應鏈金融,由區屬國有公司代辦國際採購,開展進口橡膠、木材等業務,累計實現進口7億多元,實現在服務中發展。

  「下一步,我們將從需求端出發,進一步融入全市紡織服裝、輪胎等產業體系,發揮金融服務實體作用,做大棉花、橡膠等大宗商品貿易,逐步形成前端貿易—中端倉儲—後端加工銷售的全產業鏈閉環,助力開放發展。」綜保區投資公司總經理徐海波說。

  在外貿綜合服務方面,綜保區設立了海關、金融、外匯一站式服務窗口,提供報關報檢、退稅結匯、便利通關等外貿全鏈條服務;落地了全市首家外貿特色金融機構,開展關稅保證保險、出口信用保險等業務,擦亮保稅開放服務品牌。

  「著眼新形勢下的審批需求,我們以打造『服務企業、紅色先鋒』黨建聯盟品牌為引領,在去年推行企業註冊全程免費的基礎上,今年又上線了全省首個覆蓋4類市場主體的微信秒批系統,註冊企業不見面審批率達93%,新註冊企業翻番增長。」綜保區行政審批服務局局長辛建芹說。

  全力抓好配套服務,伴隨著新規劃建設的保稅生活廣場、國際人才公寓、企業商務中心、人力資源產業園等一批項目快速推進,區內企業配套及職工生活需求將得到有效保障。

  用優化營商環境的「舒適度」換來開放發展的「加速度」,城市有機遇、企業有紅利、百姓有實惠。在綜保區開放平臺的助力下,濰坊外向型經濟發展不斷聚合著新的動能。(濰報全媒體記者 孟祥風 孫瑞榮)

相關焦點

  • 心無旁騖打造開放發展「橋頭堡」——綜合保稅區聚力攻堅謀開放...
    心無旁騖打造開放發展「橋頭堡」——綜合保稅區聚力攻堅謀開放發展新突破 濰報全媒體記者 孟祥風 孫潤榮 在國際貿易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嚴重影響的情況下,濰坊綜合保稅區進出口額保持高速增長,已      作為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的最高形態,綜合保稅區是發展開放型經濟最核心、最重要的窗口和平臺。
  • 訪綜合保稅區黨工委書記、深改委主任朱蘭璽
    以改革引領開放心無旁騖打造開放「橋頭堡」——訪綜合保稅區黨工委書記、深改委主任朱蘭璽近日,綜合保稅區黨工委書記、深改委主任朱蘭璽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今年以來,綜合保稅區認真貫徹省、市「重點工作攻堅年」決策部署,立足開放「橋頭堡」目標定位,心無旁騖攻主業,砥礪作風勇攻堅,加快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
  • 市領導劉建國到濰坊綜合保稅區調研_手機網易網
    12月3日,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劉建國到綜合保稅區調研,區黨工委書記朱蘭璽、區領導張華陪同。劉建國實地調研了濰坊跨境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跨境電商綜合運營中心、佩特來新能源動力產業園、聖和新材料產業園、全球虛擬實境智能硬體製造基地等重點項目,詳細了解跨境電商及有關項目情況。
  • 美國500強企業—德納公司電機驅動生產項目落戶濰坊綜合保稅區
    6月5日上午,德納(山東)電機有限公司在濰坊綜合保稅區正式成立,將作為美國德納公司的中國北方生產基地。德納亞太區總裁Antonio Valencia,德納電動總監Michael Lembke,加拿大TM4總經理Robert Baril,德納亞太區對外傳播及政府事務總監Michael Wen,PEPS公司副總Francios  Lamothe等國內外嘉賓出席活動,濰坊綜合保稅區黨工委書記朱蘭璽出席並致辭。
  • 國務院批准設立安慶綜合保稅區 將享哪些稅收政策?
    日前,國務院批覆同意設立安慶綜合保稅區。至此安慶已經獲批5個「國字號」開放平臺,同時也是安徽省第四個獲批綜合保稅區的城市,這為安慶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提供了有利支撐。安慶綜合保稅區是合肥綜合保稅區、蕪湖綜合保稅區、馬鞍山綜合保稅區、合肥經開區綜合保稅區之後的安徽第五個綜合保稅區。
  • 濰坊高密:心無旁騖攻主業 推動高質量發展
    無論是從傳統老國企發展成獨具特色的多元化民營企業,還是從引進學習到自主創新、並跑領跑,從偏隅一地到遨遊全球市場;無論是面對強大的生存壓力,還是巨大的經濟誘惑,銀鷹化纖都展現出無比的定力,始終堅持主業為本,在改革中守正創新、不斷超越自己,在開放中博採眾長、不斷完善自己。
  • 2016濰坊綜合保稅區半程馬拉松賽規程
    一、主辦單位濰坊市體育局濰坊市體育總會濰坊綜合保稅區
  • 上海嘉定綜合保稅區揭牌
    昨天下午,上海嘉定綜合保稅區正式頒證揭牌。上海市副市長宗明和上海海關關長、黨委書記高融昆共同為嘉定綜合保稅區揭牌。 上海海關將進一步深化與嘉定區的戰略合作,全力支持嘉定區域經濟發展,合力打造對外開放的新高地、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引擎。
  • 濰坊綜合保稅區高七路東側路燈和桃園街路燈遷移工程中標公告
    濰坊綜合保稅區高七路東側路燈和桃園街路燈遷移工程中標公告一、項目名稱:濰坊綜合保稅區高七路東側路燈和桃園街路燈遷移工程二、項目編號:ZFCG-BS-2018-004三、招標公告發布日期:2018年4月13日 四、開標日期:2018年5月8日五、採購方式:公開招標六、中標情況:
  • 支持贛州打造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橋頭堡!
    以贛州市為主體,深化拓展與大灣區交流合作,創新體制機制和運作模式,探索建立合作共建、收益共享、風險共擔新機制,打造跨省區域合作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典範。第二,內陸與大灣區雙向開放先行區。深化與大灣區世界級港口群開放合作,全面推廣複製中國(廣東)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經驗,接軌國際化營商環境,建成大灣區輻射帶動內陸地區雙向開放的主要支點。
  • 京冀攜手打造大興機場綜合保稅區
    本報訊(記者 陳強 通訊員 王燕)市委十二屆十五次全會強調,要切實抓好「十四五」時期各項重點任務,更加突出區域協調發展,著力提升京津冀區域整體發展水平。目前,京冀聯手打造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綜合保稅區(簡稱「大興機場綜保區」)已獲國務院批覆,這標誌著目前全國唯一的跨省市綜合保稅區正式設立。
  • 北京天竺綜合保稅區:構築服務業擴大開放新高地
    依託首都國際機場這一世界級航空物流港,北京天竺綜合保稅區走出了一條以口岸貿易、加工貿易、保稅物流為基礎功能,不斷向研發創新、文化貿易、消費升級等高端、高附加值功能拓展的創新發展之路。如今,作為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國際商務服務片區重要組成部分和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重要開放平臺,北京天竺綜保區又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 東營綜合保稅區先試先行打造全市跨境電商核心區
    大眾網·海報新聞東營5月19日訊(記者 李欣 通訊員 陳仕釗)4月27日,國務院發布《關於同意在雄安新區等46個城市和地區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的批覆》,同意在46個城市和地區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東營市位列其中,成為第五批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
  • 西寧海關出臺新政助力青藏高原首個綜合保稅區發展
    孫睿 攝西寧海關7日召開新聞發布會披露,為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青海省經濟社會發展,積極做好穩外貿穩外資工作,西寧海關結合青海省情實際制定了《西寧海關支持西寧綜合保稅區發展七項措施》,進一步推進西寧綜合保稅區順利發展。
  • 大興機場綜合保稅區正式獲批
    本報訊(記者 蒲長廷)北京青年報記者從昨日舉行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綜合保稅區批覆發布會上獲悉,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綜合保稅區(以下簡稱「大興機場綜保區」)於11月5日獲國務院批覆,這標誌著全國唯一一個跨省市綜合保稅區正式設立。
  • 威海綜合保稅區PPP項目正式開工 預計2021年完工
    3月18日上午,威海綜合保稅區PPP項目開工儀式隆重舉行。威海市委市政府相關領導出席了開工儀式。投資建設運營方代表中建八局投資公司總經理王炳民,青島公司總會計師郭福銀,投資公司助理總經理、山東分公司總經理韓成濤等領導出席開工儀式,並為威海綜合保稅區PPP項目奠基。
  • 【瓣瓣同心·攜手共進】北京天竺綜合保稅區:促高水平開放 立文化...
    光明網訊(記者 孔繁鑫)毗鄰首都機場,空港優勢顯著;北京唯一在運營海關特殊監管區,享「保稅」「免稅」「退稅」「免證」等利好;北京市大力推進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兩區」建設,帶來新發展契機……北京天竺綜合保稅區,正面臨「疊加
  • 杭州綜合保稅區:創新驅動 推開發展之門
    經過前期的努力與探索 杭州綜合保稅區多了一份 「快抓實幹」的決心和自信 在新區搶抓新一輪發展「重要窗口期」 其將如何發力呢?
  • 我市又新增兩處綜合保稅區
    本報訊(記者 馬曉冬)記者從天津海關獲悉,昨天,天津泰達綜合保稅區和東疆綜合保稅區通過聯合驗收組驗收,這標誌著在天津濱海新區綜保區的基礎上,我市又新增兩處綜合保稅區。
  • 徐州綜合保稅區首票多式聯運貨物發出
    本報訊(徐報融媒記者 顏子舒 通訊員 範新處)7月24日,來自卡特彼勒路面機械(徐州)有限公司4臺單鋼輪壓路機在徐州綜合保稅區辦理報關後,通過連雲港支線船中轉至青島港,順利啟程前往境外。這是徐州綜合保稅區首票通過公鐵、陸水聯運方式出口的貨物,也標誌著淮海國際陸港「一港雙核、多點聯動」的多式聯運樞紐作用初步顯現。多式聯運是指由兩種及以上的交通工具相互銜接、轉運而共同完成的運輸過程,與傳統模式相比,實現了出口貨物的「內陸申報、屬地放行、便捷通關」,等於把出海口搬到了家門口,為內陸企業實實在在帶來便利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