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隊的夏天》野孩子退賽,一場綜藝和音樂人的雙贏!

2020-12-23 戲語笑言

在最新一期的《樂隊的夏天2》中,野孩子樂隊和超級斬樂隊1V2捉對PK,所選歌包是「國風」。

然而,隨著歌包揭開,《滄海一聲笑》、《琵琶行》、《牽絲戲》、《無羈》、《倩女幽魂》、《涼涼》等,顯然跟年紀比較大的野孩子樂隊心目中的國風相去甚遠。

也因此,最終野孩子樂隊選擇了打破規則,用一首歌包之外的《竹枝詞》來詮釋國風,也因此自願承擔破壞規則的後果,選擇退出。

事件一出,觀眾對此頗多爭議,認為這是過度娛樂化的綜藝節目和專業的音樂藝術家之間的矛盾,不可調和。

在我看來,卻不盡然。野孩子退賽事件,準確地說,是一場綜藝節目和音樂人的雙贏!

01野孩子樂隊:舞臺有了,態度也表明了!

對於野孩子來說,儘管選擇了規定曲目之外的《竹枝詞》,但是,《樂隊的夏天》還是給了他們一個完整的舞臺,讓他們能夠在臺上盡情地唱出自己心中的國風。

有人認為:「真正的藝術家,性格都並不討喜,更萬萬做不到迎合。」所以大眾會給藝術家蓋上「清高」、「孤傲」的標籤,似乎不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舉動,就不配稱為藝術家。

但事實不是這樣的。野孩子的態度,讓我們看到了真正的藝術家是什麼:堅持自己在藝術上的態度,但同時也尊重舞臺規則,願意為此承擔相應的後果。

所以,「退賽」這個表述並不準確,它太容易讓人聯想到心有不甘、憤怒等負面詞彙。

但從始至終,野孩子樂隊的態度都很謙和,「我們的確違規了,這是事實,不需要辯解,也向超級斬表達一下歉意」,「我們違規了,就要承受後果,我們做之前就已經想好了」。

所以,與其說是退賽,倒不如說是他們尊重《樂夏》這個舞臺、尊重其他樂隊而做出的自然而然的選擇,他們只是「放棄了比賽」

對比前幾天剛剛發生的#鄭爽直播爭議#事件,野孩子的這種處理方式才是正確的,堪稱是一場教科書級的示範。

說實話,看完前幾期,其實對野孩子樂隊沒有太多印象。但通過今天這場比賽,反而讓我對野孩子樂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自然而然把他們擺到了「音樂藝術家」的極高地位。

02《樂夏》:話題有了,節目公平性也堅持了!

進入改編賽環節,如《愛情買賣》、《套馬杆》、《我們不一樣》等口水歌、神曲的出現,讓《樂隊的夏天》備受爭議。

有人認為讓搖滾樂隊唱口水歌、神曲太違和,節目組此舉是為了讓節目播出後製造反差,吸引觀眾眼球。

此話有失偏頗,其實節目組還是兼顧了音樂人的喜好的。

以此次野孩子和超級斬拿到的「厲害了我的國風」歌包為例,除了《琵琶行》、《牽絲戲》等純古風歌曲外,還有《無羈》、《涼涼》等融入大眾流行的國風歌曲,同時考慮到樂隊音樂人的年齡、接受度等差異,還有《滄海一聲笑》、《倩女幽魂》、《笑紅塵》等老一代港臺名曲,那時候「國風」這個詞還沒有興起,而這些歌曲的傳唱度已經相當之高。

正如張亞東所說:「野孩子認為《滄海一聲笑》等不代表國風,我持不同意見。所以我覺得真沒必要,完全可以在裡面選。」其實野孩子團隊內部也有成員認可並傾向於接受,只是因為主唱張佺的堅持,才最終選擇了額外的歌曲。

這也讓節目組更有話題。到底什麼是國風?其實沒有人能說清楚,同樣的,傳唱度很高的口水歌是不是就不能登上大雅之堂,也不盡然,比如龔琳娜的《忐忑》到底應該如何分類,是神曲還是高雅藝術?各有各的堅持。

而在《樂夏》的舞臺上,我們看到了更多可能性,比如此前大波浪樂隊改編的《愛情買賣》,就很讓人驚豔。

不得不說,《樂夏》節目組在公平性和藝術家堅持中的平衡還是很讓人佩服的。

情商很高的馬東,在野孩子樂隊道歉時說出「我們完全理解,藝術家對自己作品的嚴格要求和選擇」,「我們也充分尊重藝術家的選擇,要不然這首歌不會呈現在舞臺上」,並宣布超級斬在此次1V1對決中勝出,但為了表達全場觀眾對作品的喜愛,還是將分數公布出來,並呼籲大家在規則允許的範圍內把野孩子投回來。

而在分數公布後,超級斬樂隊以125票不敵野孩子落敗。

但當樂隊吉他文件夾說出「我們沒辦法接受這個結果,輸了就是輸了,我們宣布退出」時,馬東的發言更加高明:「規則就是規則,你們在這個過程中沒有做錯任何事,如果你們說出他們勝出了,這對你們,對其他樂隊都不公平」,並「請你們,求你們重新考慮」。

從整個事件過程來看,我認為《樂夏》做到了一個很好的平衡。

所以,把包丟給「綜藝就是娛樂大眾」、「《樂夏》就是譁眾取寵」是不對的。在綜藝節目的商業邏輯上,《樂隊的夏天》其實把音樂創作兼顧得很好,互相成全。

而這,才是綜藝節目和音樂人的雙贏!

——END——

本期話題:對於野孩子放棄比賽,你怎麼看?

關注我,一起聊聊。

相關焦點

  • 《樂隊的夏天2》野孩子退賽,音樂情懷能否逃過商業運作?
    資料圖最新一期《樂隊的夏天2》播出後,野孩子樂隊退賽在網上引發熱議。因不滿節目組給定的《芒種》《涼涼》等改編歌單,野孩子演唱規定外曲目並宣布退賽,《愛情買賣》《套馬杆》等備選歌曲的出現也讓觀眾大呼違和,綜藝節目和音樂人之間的矛盾又一次被擺在眼前。節目中,野孩子樂隊抽到改編「國風」音樂的備選歌單,要在《滄海一聲笑》《涼涼》《芒種》等歌曲中選擇並改編,樂隊成員認為這些歌曲都無法代表自己心中的國風音樂,最終退賽。
  • 樂隊的夏天2,野孩子堅持自我選擇退賽,他們才是真正的音樂人!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樂隊的夏天》第二季自打開播以來就爭議不斷,很多觀眾都說他沒有第一季那麼純粹,那麼好看了,其實觀眾的吐槽也並非毫無道理,畢竟節目組的騷操作讓人看完感覺不知所以,再加上所謂的專業樂迷更是讓觀眾對這檔節目的好感逐漸降低到了極點不過節目中每支樂隊的表現都十分出彩,今天就和大家聊聊讓我印象畢竟深刻的幾支樂隊首先要說的是mandarin的《白鴿》
  • 《樂隊的夏天》野孩子退賽可以理解,但我更佩服HAYA樂團的做法!
    《樂隊的夏天2》來到第8期,依舊是第二輪的1V1改編賽,這一期跟上一期有些類似,除了白皮書樂隊跟椅子樂團的加賽外,依舊是4組1V1的比賽。4組比賽可以說各有看點,但是這裡面比較戲劇化的一場,我想應該就是超級斬跟野孩子樂隊之間的比賽了!
  • 祈年文潭:《樂隊的夏天2》:音樂與綜藝的雙贏或兩難?
    通盤來看,音樂綜藝呈現出分眾化的趨勢,聚焦美聲和音樂劇的《聲入人心》、專注嘻哈音樂的《中國有嘻哈》等把相對受眾面較窄的音樂形式吸收打造成綜藝節目,增加了我國音樂類綜藝節目的多樣性,也推動了這些分眾音樂領域的行業發展。去年,一檔新的分眾音樂類綜藝節目《樂隊的夏天》面世,向觀眾展示和介紹了搖滾、民謠、電子等多元的樂隊音樂,也贏得了不少目光和掌聲。
  • 《樂隊的夏天2》野孩子退賽褒貶不一,他們並非真的沒有選擇
    《樂隊的夏天2》第八期的1V1改編賽,可以說是這一季目前為止最精彩的一期。包括木馬的《後來》,Carsick Cars的《噢!乖》,哈雅樂團的《Papillon》等,都改編得非常不錯。當然,還有野孩子的《竹枝詞》。
  • 《樂隊的夏天》:野孩子用退賽,捍衛了他們心中的「國風」音樂
    今天,我只想說說野孩子心中的「國風」音樂。01在《樂隊的夏天2》最新一期節目中,比賽性質是一場改編賽。野孩子樂隊和超級樂隊選擇的改編主題是「國風」音樂。這對於觀眾和自己來說,就是遵守「規則」了嗎?相反,野孩子樂隊選擇這種,又對得起自己,又對得起觀眾,同樣對得起「國風」音樂的行為。才是遵守了他們自己內心的「規則」。當野孩子樂隊的《竹枝詞》響起,每一個音符都如此溫柔,沁人心脾。
  • 野孩子的降維打擊,馬東別哭,《樂隊的夏天》變成了冬天
    去年馬東用他的膽量和創意,打造了《樂隊的夏天》這個音樂類節目的超級IP。第一季的成功,讓第二季請來了更多的超級樂隊,比如野孩子、後海大鯊魚、joyside、聲音玩具、重塑雕像的權利、達達、水木年華等。因為藝術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所以藝術是有高度的,或者說普通音樂和藝術它是存在於不同的維度空間的。《樂隊的夏天》第二季能夠請到野孩子出山,其實已經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但同時它也是一件需要勇氣的事情。
  • 《樂隊的夏天2》野孩子堅持自我退賽,酷狗網友向其致敬
    8月22日,《樂隊的夏天2》第八期精彩上線,1V1改編賽繼續開啟。本輪改編賽中依然是神仙打架,下半場中更有樂隊因為規則選擇退賽,讓丁太升難過落淚,到底是哪支樂隊如此」任性」?
  • 野孩子樂隊:用退賽捍衛藝術的自由
    文 | 二毛編輯 | 閆寶野孩子樂隊在《樂隊的夏天第2季》1V1改編晉級賽中,因為改編歌單中沒有達到自己心目中「國風」標準的歌曲,而選擇了演唱不在改編歌單內的《竹枝詞》並因此而退賽。但是由於違反規則,野孩子退賽。面對野孩子的選擇,製作組給予了充分的理解,也正如賽後馬東所說:「這就是藝術家一生都會面臨的那個困境,就是既要遵守規則,又要保持自由和自我。」對於野孩子的退賽,人們也有著許多的不解和困惑。有一種觀點認為,野孩子是「倚老賣老」、「不尊重規則」。
  • 《樂隊的夏天》都放棄了,野孩子還沒有放棄!
    誰也不知道,每一個周末的到來,馬東和他的《樂隊的夏天》會搞個什麼樣的矛盾或是噱頭出來——這仿佛已經成為這檔節目的標誌了呢。或者馬東在心裡也在感謝野孩子樂隊,因為他們自身的堅持,創造出了這麼好的一個「話題」。事情的來龍去脈看過節目的觀眾應該都清楚。
  • 周六綜藝神仙打架!《樂隊的夏天》裡,野孩子樂隊用《黃河謠》唱哭...
    三檔神仙綜藝《樂隊的夏天2》《明日之子4》《這!就是街舞3》對打,各有各的好看,熱搜接連被他們霸佔。三檔節目,看點都在哪?先說說掛在熱搜第一的《這!就是街舞3》中楊文韜夫婦的舞蹈《囍》吧。另一邊,《樂隊的夏天2》中,野孩子的一曲《黃河謠》唱進了無數人心裡。五個人一動不動地站在那,脫離樂器伴奏純人聲合唱,就這麼唱完了整首《黃河謠》,最淳樸的歌聲唱哭了周迅。白舉綱感嘆:「他們這才是真正的民謠。」
  • 《樂隊的夏天2》帶給這個夏天如此多思考,卻也慢慢變得缺乏內涵
    最近熱播的綜藝《樂隊的夏天2》引起了不少討論,光與「五條人樂隊「相關的熱搜討論量就達到了10萬多。還有其他五花八門的各式討論與轉發,都讓《樂隊的夏天2》這個節目著實在這個夏天火了一把。01野孩子樂隊退賽事件這種態度一開始和節目組的意識融合得很好,或者說這些樂隊的態度構成了整個節目所表達的意識。
  • 野孩子,那些固執唱歌的中年人|新京報x樂隊的夏天
    樂隊合照。成員從左到右分別是:手鼓:王國旭、吉他:馬雪松、打擊樂:武銳、主唱/吉他:張佺、手風琴:郭龍。野孩子樂隊供圖在綜藝節目《樂隊的夏天》裡再唱起《黃河謠》,張佺覺得跟每次演出時候演唱一樣,就像是舞臺上的儀式,表演前心裡總會有期待,精神也要更集中。
  • 野孩子樂隊:地久天長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李睿八月尚未出伏,濟南悶熱的夜晚,一場大雨要來。Livehouse裡,野孩子樂隊的馬雪松調侃天熱,樂迷在臺下笑著喊:「回西北!」演奏了一首《無花果》作為開場,吉他歡快,鼓點沉穩,質樸的旋律緩緩流淌,野孩子樂隊2020年的首場巡演在蘭州,濟南是他們今年巡演的第三站。
  • 《樂隊的夏天2》野孩子違反規則,但聽從內心很難得
    文章|影院咖啡屋《樂隊的夏天2》1對1改編賽昨晚結束了第二場的對決。客觀的說第二場的改編賽比較平淡,作為一個普通觀眾來說沒有特別能刺激聽覺的節目。昨晚唯一能讓普通觀眾跟著一起大合唱的就是木馬樂隊改編的《後來》。雖然當時木馬樂隊的主唱強強選擇達達樂隊的時候,說了一段很澎湃的話,但是個人覺得木馬樂隊是穩吃達達樂隊的。因為用歌如其人來形容彭坦是最準確的,彭坦是一個孩子氣的音樂人,沒有什麼攻擊心,人溫暖善良。
  • 「樂隊的夏天」過去了,這個冬天,跟著「野孩子」漫遊「大河之上」
    憑藉一曲《黃河謠》,野孩子樂隊曾在今年夏天的綜藝節目《樂隊的夏天2》中,讓評委周迅及無數觀眾感動落淚。本月26日,這支與眾不同的民謠樂隊將登陸上海保利大劇院,帶上海觀眾現場感受來自「大河之上」質樸而又現代的民謠。
  • 樂隊還在夏天等春天
    第一次錄製綜藝的體驗還算不錯,唯一讓野孩子不習慣的是要化妝。五人平均年齡40歲以上,早上八九點到化妝間排隊,每人得化半小時,「老的,小的,都在化」,吉他手馬雪松說著笑了起來。他們和Mandarin被分在一處,後者最小成員1998年才出生,那時野孩子已成立了3年。在後臺,他們和在大理時一樣踢毽子,錄製結束前,還把毽子送給了最常一起踢的超級斬。
  • 《樂隊的夏天2》:搖滾上綜藝,小眾或入流?
    和去年《樂隊的夏天》(下面簡稱「樂夏」)一樣,今年的 「樂夏」依然是飽受爭議的。圈內人愛憎分明,樂迷依然各執一詞;而參賽樂隊,有說來做遊戲的,也有去年聲稱「打死也不去」今年卻難逃「真香」定律的……圈內人愛憎分明「樂夏2」七月末首播之後,民謠歌手周雲蓬直接發微博坦言說不喜歡「樂夏」,《樂隊的夏天》會過早地消費和透支剛剛好的中國音樂市場,會讓後來的音樂人生存更艱難。
  • 樂隊的夏天:野孩子樂隊甘願淘汰,藝術家的偏執有多深?
    《樂隊的夏天》裡有哪些人可以被稱之為藝術家?野孩子樂隊是其中一個。首次登場,就用一首《黃河謠》徵服了全場觀眾,這個平均年齡最大的樂隊沒有借用任何一件樂器,卻做到了所有樂器都製造不出的效果。沒有想到的是,這是一個資歷比誰都老的樂隊。用他們自己的話來說,來到《樂隊的夏天》這個舞臺,是想要看見更多年輕人在玩的東西,學習更加多元化的音樂。於是野孩子在第二輪改編賽裡,選擇了最年輕的超級斬樂隊。超級斬的特色就是非常有活力,並且有一個獨一無二的開場Pose。
  • 《樂隊的夏天2》:不止是一場小眾音樂的勝利
    在《樂夏2》結束後,知名樂評人耳帝也感言,雖然從綜藝的角度來說,樂夏目前還有諸多問題,也有不少人覺得沒有上一季「好看」,但是從音樂性上來說,這一季整體的音樂性與音樂類型的多元化則是絕對高過第一季,「我想是因為這季音樂風格的不通俗與非大眾化,但《樂隊的夏天2》是國內迄今為止出現的音樂風格最多元且音樂性最強的綜藝節目。」音樂性之外,這一季中關於一些賽制安排也存在有一定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