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56個少數民族中,有一個神秘的壯族支系——黑衣壯,崇尚「以黑為美」的獨特風俗以及稀少的人口分布,讓他們有了壯族的「活化石」的稱謂,其中有一部分黑衣壯就定居在廣西南寧隆安縣布泉鄉龍禮村。龍禮村作為中國移動廣西公司南寧隆安分公司的定點扶貧村,近年來在中國移動「網絡+扶貧幫扶」的雙重助力下,黑衣壯群眾逐漸走上了脫貧致富之路。
「要想富,先修路」,但在網際網路時代,光修馬路還不夠。在精準脫貧攻堅戰中,網絡在相對落後地區,特別是貧困戶摘帽脫貧中的作用尤為重要。自2019年起連續兩年,中國移動在廣西南寧持續開展電信普遍服務試點項目,基本實現了98個弱信號村屯的4G網絡覆蓋任務,加快了農村及偏遠地區 4G 網絡建設,其中布泉鄉龍禮村就是首批開展試點的貧困村之一。截至2020年4月,隆安縣行政村的移動4G網絡及有線寬帶網絡覆蓋率均超過99%,寬帶、4G基礎設施建設相對完善,在中國移動廣西公司南寧隆安分公司聯繫幫扶的布泉鄉龍禮村文倫、禮農、丈知、內德、禮養、隴豪等6個自然屯均開通了針對貧困戶的優惠家庭寬帶業務,惠及全村322戶,針對「建檔立卡」客戶出臺優惠資費四項,涉及語音、流量、有線寬帶等業務,惠及全縣7.1萬貧困人口。
網絡好了,扶貧幫扶也要跟上。開展定點幫扶的這幾年,中國移動廣西公司南寧隆安分公司的倫家盛、馬鯤新、韋慶文等5名扶貧隊員一直紮根龍禮村,積極為當地百姓脫貧致富想辦法、找出路。日前,扶貧隊員馬鯤新照例來到村民隆文烈家中,想了解自己前段時間跟他提議養豬事情的進展。隆文烈今年42歲,是一個大齡單身漢。2015年以前,他一直在南寧周邊打散工,情況好的時候一個月有千元的收入,勉強能維持溫飽。而這樣的收入狀況也是村子裡大部分人的寫照,因為地處偏遠,信息閉塞,交通不發達,這裡的百姓生活十分貧困。2015年,隆文烈為了照顧家中年邁的父親選擇回村務農。從那時候起,隆安分公司5名扶貧隊員就成了隆文烈家裡的「常客」。他們經常到他家拜訪,給他解釋國家的扶貧政策,為他申請了扶貧優惠資費,辦理了實惠的智慧型手機和流量資費。為了改善他和他年邁老父的生活,扶貧隊員想了不少方法,結合他家的情況,建議他貸款養豬,幫助他申請了貸款,還給他找來了養豬的技術書籍,支持他通過養殖脫貧致富。隆文烈文化水平不高,書籍看不明白,扶貧隊員就鼓勵他通過智慧型手機在網上求教,手把手教他使用網絡學習養豬知識。
「剛開始也不知道種哪些東西能掙錢,多虧了小馬他們,每次都來跟我說國家最新的扶貧政策,還告訴我怎麼用智慧型手機學習養殖技術。這幾年,他們不僅給我爸申請了養老補貼、門診慢性病卡,還幫我申請了小額信貸,加上前幾年養點羊、雞掙的錢,讓我今年蓋上了新的養豬棚!」隆文烈憨厚地笑著說,「終於可以安心的在家照顧我老爸,再也不愁沒收入啦!」預計在2021年3月,隆文烈一家可以靠目前圈的養20頭豬,帶來3萬元的純收入。
除了隆文烈一家,在開展幫扶的這些年,扶貧隊員一直積極為當地百姓脫貧致富想辦法、找出路。龍禮村隴豪屯的貧困戶隆恆豐一家就乘著「網絡快車」,當了一把「網店店長」。據了解,隆恆豐一家種養有本地特色的貓豆、土雞、黑山羊等經濟效益較好的農產品。但是由於信息化程度不高,效益並不理想,在隆安分公司幫扶幹部馬鯤新的幫扶指導下,隆恆豐迅速掌握了直播、微信、QQ等信息發布功能,通過網絡信息傳播的方式農產品銷售淨利潤達1.6萬餘元,有效鞏固了脫貧成果。與此同時,中國移動廣西公司南寧隆安分公司黨支部班子還組織員工和飯堂採購本地的農副產品,通過以購代銷的方式消費貧困地區農副產品助力農戶發展生產。預計全年該項活動預計採購總量可達7萬元以上。截至2020年10月,在上級黨委政府、村兩委、駐村工作隊和隆安分公司扶貧工作隊的共同努力下,隆安縣布泉鄉龍禮村的貧困發生率降至1.7%。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都不能少。中國移動廣西公司將繼續身體力行,用心、用愛,心繫於民、服務於民,助力當地政府村民朝著更美好的生活奮力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