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眾傳媒,基本來說包括報紙、廣播、電視電影和網際網路。報紙只能看,還可以反覆看,廣播只能聽,而且可以一邊工作一邊聽,能解放雙手和雙眼,這時候大眾媒體也就有了更強的娛樂屬性,通過速度和節奏的改變,塑造出更為顯著的風格,廣播以聲音為媒介,聲音在廣播時代大放異彩,而歌曲是那個時代最受歡迎的藝術形式。
《中國好聲音》舉辦了多少屆了,我不清楚,但是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卻只有第一屆和第二屆,其他的我連誰是冠軍都不知道。除了歌手,導師同樣中異常吸人眼球,他們為了自己的理想,選撥歌手,周杰倫無疑是他們中最獨特的一個。
周杰倫的歌基本都是自己寫的,可以說他是進入20 世紀後,中國最優秀的原創歌手,甚至說歌手。當別人還在沉溺於演唱國外作品的時候,周杰倫另闢蹊徑走上了更為紮實和原創的道路。可以說,周杰倫是中國最後一批原創職業歌手。
他的歌,我聽過,說不上喜歡,但是很顯然,大家不會因為我曖昧的態度而喪失對周杰倫的歌的熱愛,周杰倫引領了21世紀最初的十年,在這十年裡面,沒有任何一個歌手,甚至是偶像明星能和他匹敵,他幾乎是唯一的存在,周杰倫在吳宗憲的逼迫下,橫空出世,吃的那些方便麵,註定了要塑造一個新的文化符號,周杰倫不像有些歌手屬於一時爆紅,而是一步步地攻城略地,畢竟,他的音樂不是傳統意義的音樂,而且是引領者。模仿者層出不窮,但是周杰倫只有一個。
當然,這段時間也是唱片業最後的輝煌,隨著國家取消粵語歌曲的頒獎,唱片業也在以驚人的速度瓦解,原創的缺失,個性聲音的小眾化,網際網路的衝擊,總之一個行業消失了,全面選秀來臨了,以摧枯拉朽之勢,唱片業迅速萎縮,曾經的白金唱片歌手們的作品,也未曾倖免。
說到這裡,大家也就知道了,《中國好聲音》不是一檔音樂節目,而是一個選秀節目,因為唱片業已經瓦解,歌手們的身份早已經不再單純,只有極個別的人在殘破的唱片行業中保持自己的吶喊,過著邋遢不堪的生活,
熱愛音樂的人大有人在,然而這個行業卻已經成為影視的附庸,百花齊放的局面一去不復返,沒有幾個明星單純依靠歌唱能夠活下去。
其實,沒有必要悲傷,如同報紙淪落成為網絡的點綴,廣播要擁抱網際網路才能存活一樣,歌曲只是不再作為單一的形式的出現,在電視劇中,在短視頻中,大量的歌曲依然新鮮完整,甚至比畫面還更有感染力,所以說,這兒不是最壞的時代,這是一個包容的時代,所有的藝術形式都被包裹起來,打包成為更吸引、更適合、更順應這個時代的一個新的存在形式,音樂行業的萎縮,不是音樂窮途末路,而是在新生,畢竟與被吸收到新的藝術形式相比,消失不存在,沒有了受眾才是最可悲的結局。
初音未來,作為第一個成功的虛擬歌手,擁有眾多的粉絲,也許在未來,唱片業會再次昌盛,但是人們可能還是更相信看到的,更喜歡看的形式,而不是聽。所以我們不要心存幻想,時不時地按下電源開關,聽聽曾經的那些歌曲,回味從前,能記住的就記住,曾經有一個聲音為王的時代,如果忘記,那就擁抱新的形式,沒有遺憾,不說再見,有些聲音註定被傳承,註定不朽!
只要對音樂的熱愛還在,那些歌手們就會繼續奉獻出新的更動聽的作品,音樂產業有大小,對於音樂的恩愛,也許我們的內心從未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