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世界足壇,湧現過一批非常出眾的南美球星,其中以「足球王國」巴西的一眾球星最具代表性。
與歐洲足球不同,巴西的足球有著獨特的桑巴風格,那是表現出踢球者自由灑脫的一種運動藝術。
諸多的巴西球員將桑巴足球傳承,當進入21世紀,更加實用高效的歐洲足球被認為將會佔據世界舞臺。
曾經的「單車少年」羅比尼奧,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橫空出世並被寄以厚望。
「貝利二世」、"大羅接班人",那是16歲的羅比尼奧曾經被貼上的標籤。出自桑託斯足球俱樂部,又擁有相似的年輕身影,還有那與年齡不符的盤帶技術,無不讓巴西球迷聯想到球王貝利。
即使是裡瓦爾多、羅納爾多、羅納爾迪尼奧和卡卡等巴西足球巨星,也很少在年少時就被拿來與貝利相比較。
但時光流逝,原來那個在球場上踩著單車的巴西足球天才,竟然也已經36歲。
10月11日,巴甲豪門桑託斯官方宣布與羅比尼奧成功籤約5個月,這是「單車少年」的第4次回歸。但與以往不同的是,為了解決俱樂部的經濟困難,此前自由身的羅比尼奧特意再次加盟,而月薪僅有1500雷亞爾,相當於人民幣1815元。
36歲的年紀回到老東家,也許羅比尼奧這次的回歸併不那麼簡單。
南美足壇各大足球俱樂部因為疫情受到不小的經濟衝擊,原本就大器晚成的「單車少年」,似乎有可能就此迎來18年職業生涯的尾聲。
羅比尼奧或許不像大羅小羅那樣的著名,以象徵足球歷史中的幾篇重要故事。
但他的職業生涯,卻處於巴西足壇昔日巨星巔峰與新生代球員出現的中間,站在巴西足球兩大不同發展方向時期的交匯點。
正因如此,天賦異稟的羅比尼奧職業生涯的發展不盡如人意,但他令人印象深刻的盤帶技巧,卻依然引得人們競相模仿。
巴西的足球人口可能也因此增加,當今不少的年輕南美球員的確視羅比尼奧為偶像,甚至是足球啟蒙。
世界足壇大踢「實用足球」已久,曾經在80年代和90年代吃虧的各大南美球隊,風格也變得更加統一。
這不僅是因為足球運動自身的發展,也是因為以巴西為代表的南美足球國家,如今很難擁有一位能代表各自本土足球的超級巨星。
即使如梅西,也是早早前往巴塞隆納。每逢世界盃和美洲杯的比賽,阿根廷國內依然有不看好梅西的人,只因他久居歐洲,似乎無法代表阿根廷的本土足球。
多年以來,南美洲與歐洲的經濟差距明顯,巴西球員若想繼續提高收入以及競技水平,只能離開並前往歐洲足壇闖蕩。
當象徵桑巴足球未來的天才少年被捲入時代的浪潮,即使擁有再過人的天賦,如果沒有足夠強大的內心,也很難站在前人的高山上繼續創造高度。
更何況,羅比尼奧並不是天生的王者,只是一個足球天賦非常出眾,但早早就被浪潮推動的人而已。
從「貝利二世」到皇馬10號,再從4300萬歐元英超標王到米蘭雙冠。直到離開歐洲足壇,羅比尼奧被認為是隕落的昔日天才,他所經歷的過程和產生的結果,其實可能是命中注定。
世界持續運行,足球運動繼續發展。當南美足球與歐洲足球在21世紀相遇,誰也不知道會產生怎樣的化學反應,最終又會有什麼事物從中誕生。
羅比尼奧沒能扛起桑巴足球的大旗立於不敗之地,至今18年職業生涯也沒有到達過所謂的世界巔峰。
但他不是大羅小羅,更不是貝利,曾經只不過是個愛踩單車的足球少年,他用自己的方式繼續愛著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