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美多傑堪布 主講
日期丨2018年1月至3月
地點丨四川阿壩州馬爾康·昌列寺
第26講
三十忠告論要義簡疏
第七堂課
偈頌15-16
第十五個忠告:
因為最終的見地是空、遠離戲論,所以沒有什麼好與壞,不需要遵守因果——這樣的見地是錯誤的。
所以,龍欽巴大師警告我們應該要修雙運。這裡所說的雙運是智慧和慈悲,或者福德資糧和智慧資糧。應該要好好修雙運,是這樣子說的。在根本頌裡面說:
སྟོང་སྐད་ཧད་པོས་རྒྱུ་འབྲས་ཁྱད་བསད་དེ། །
惡說皆空誹謗諸因果
བྱར་མེད་ཆོས་ཀྱི་མཐར་ཐུག་ཡིན་སྙམ་ཡང༌། །
雖思無作乃為究竟法
ཚོགས་གཉིས་སྤངས་པས་ཉམས་ལེན་སྐལ་བ་ཆད། །
若舍二資斷絕修行緣
ཟུང་འཇུག་སྒོམ་པ་ཁོ་བོའི་སྙིང་གཏམ་ཡིན། །
當修雙運即是吾忠告
在註解裡面說,有些人因為愚昧,對佛法了解得非常淺,只聽過一些「一切都是空性」,有些人會說:「要放下執著」,其實只是從書裡面看到而已,自己沒有體會、沒有證悟。
但是認為「哦!一切都是空性、不能執著」,在這樣的時候,不執著於布施、不執著於持戒、也不執著做善事、也不執著放生等這樣的說法——「哦!一切都是空性嘛!沒有什麼需要執著的,所以不要做這些!「還有,殺生、偷盜會隨意地做。
如果有人要他不要做的時候,他卻說:」不必要執著這些!「——用「執著」這個詞來辯護自己,讓自己隨心所欲,不顧因果過患——福德資糧也不太需要,造惡業也沒有關係,都因一個詞「不要執著」、「因為一切都是空性」,有這樣的說法,在漢地也蠻多的。這其實是某一個極端的。
當然,在有些佛法裡面,最終的境界是「諸法皆空」:一切都是虛妄、一切都是妄念所幻化出來的,一切都是遠離了所有的戲論。大圓滿裡面也說不要執著,大手印裡面也會說「執著是一切一切的過患,包括對善法的執著」,也有這樣的說法。
但是,這是一個究竟的說法,只有完全證悟這個境界的時候,那才沒有什麼好與不好,善業惡業。
但是,在我們還沒有達到這個境界的時候,我們還是世俗的眾生,在這個凡夫世俗諦的眾生前面,一定要有的,因為二取分別,能所二取分別,我們還沒有融入法界空性裡面,我們還是有分別心。
所以,在世俗因果會是「無欺」的,善業有善果,惡業有惡果。我們不應該放棄這些福德資糧。世俗中一切的善業,包括放生、點燈、供水、供香、做禮拜,這一切的一切都繼續要做的,要繼續做善業。
如果捨去了這些福德的話,那沒有辦法達到究竟的色身。或者是細微地聞思佛法、累積智慧資糧而得到究竟的法身。如果福德資糧和智慧資糧都捨棄不做的話,那就是斷絕了自己修行的緣分。
所以,福德資糧和智慧資糧——方便和智慧,要雙運、雙修。不但要修空性,也要修大悲心,這兩個要一起修,才能夠達到真正的境界。
福德資糧會得到究竟的色身,智慧資糧得到究竟的法身。修空性的禪修會讓我們的福德資糧的質量提高。
修福德資糧,也就是禮拜、供水、供曼達拉、放生,這些對我們修禪定、空性的進展也會有直接或間接的幫助。所以,這兩個資糧要一起雙修才可以的。
而並不是說一開始可以「不要執著」,不執著善業、也不執著惡業,通通搞亂了。這樣的做法是非常非常不好的、非常極端的。
我們的」我執「狡猾聰明,所以佛法裡面有說什麼,我們就會拿來斷章取義、來辯護自己。在漢傳佛教裡面,禪宗是一個非常高的見地和境界,也就是「無功無德」——究竟的角度來說,的確就是無功無德,沒有善也沒有惡。
但這是要相當高境界的人才能夠修的,或者是證悟——證悟實相、證悟空性的境界的一個狀態。
我們凡夫還具備二元分別的時候,我們不能這樣子做,也有善也有惡。禪宗現在在漢地衰落的原因,也是前面剛剛說的,只重視「放下執著」這個詞,而不做五加行,不做剛剛說的供水、供燈、供香、供養曼達拉…等等所有的善業,這些都不做,因為不執著這些,而想達到剛剛說的禪宗的最高境界,那就比較不可能,所以成了衰弱的原因。
它的前提是要修福德資糧,以及對佛法的聞思的智慧資糧。最後才有辦法達到不但超越惡業,也超越善業,也就是超越善惡業的那種究竟的、沒有分別的證悟空性的一個境界。
如果是我們凡夫則不能這樣做,必須要好好地累積二資糧——慈悲和空性兩個要雙運。有些時候修空性,有些時候修菩提心,這兩個輪流修,才比較好。
蓮花生大師在《前行引導文》裡面也說過,「見地如天空一般高,但因果跟麵粉一樣的細」,所以我們要遵守,我們應該好好地修,這是對我們的忠告。
第十六個偈頌:
在「有漏」的道上面,不能被欺騙,不能錯誤。所以,有些時候是指「雙修」這個詞,所謂的雙修,並不是上面的福德資糧和智慧資糧,而是指現在密宗裡所說的「男女雙修」,認為這樣做會解脫。
這樣的說法也是一樣的,在有漏的道路上是不能這樣做的,這樣做會阻礙我們的解脫,因為我們自己的欲望在左右,所以不能這樣子做的意思。在根本頌裡面:
གསུམ་པའི་དོན་དུ་ཐིག་ལེ་དབབ་པ་སོགས། །
為三灌義修降明點等
གཞན་ལུས་ལམ་གྱི་བོགས་འདོན་ཡིན་སྙམ་ཡང༌། །
雖思他身即道之助進
ཟག་བཅས་ལམ་གྱིས་སྒོམ་ཆེན་བསླུས་པ་མང༌། །
有漏道欺眾多大修者
གྲོལ་ལམ་སྤྱོད་པ་ཁོ་བོའི་སྙིང་གཏམ་ཡིན། །
當修解道即是吾忠告
其實,密乘是建立在顯宗的基礎上面,沒有顯宗就沒有辦法修密法。如果不具備顯宗的很高的、很深的見地,也就是空性、中觀、無我智慧的見地的話,那就沒辦法建立密宗的見地。而且在密宗裡面,還有很多不共殊勝的地方。
什麼叫不共殊勝的方便法呢?也就是:觀想「生起次第」、「圓滿次第」,還有透過「氣脈明點」的修持等等的,很多跟顯宗不共的殊勝方便法門。再加上「上門法」與「下門法」等很多修法,是什麼意思呢?
上門法,指的是解脫道,也就是透過自己身體、打通氣脈明點而能夠證悟,這個叫作上門法。下門法,指的是方便道,也就是透過他人的身體來打通自己的氣脈明點,這也就是通常所謂的「男女雙修」。有方便道、殊勝道這兩個。
對於利根者來說,依靠他人的身體來修持雙運,是能增長證悟境界的迅速成就的一個方法。如果是一個鈍根者,自己的身體透過自己的氣脈明點的修持還沒有圓滿、還沒有解脫的話,不能依靠他人的方便,也就是他人的身體來說修解脫道,否則的話,就會下地獄。
前提就是:自己修自己的解脫法,也就是說證悟空性,透過自己的身體已經達到證悟實相境界的話,那個時候就可以利用他人的身體來修雙修。如果還沒有達到這個的時候,那就會墮地獄的。
進入密乘需要先獲得灌頂,得到「第三灌頂」。第三灌頂,指的是「智慧灌頂」之後,即可以修持雙運。但在修雙運之前,如果自己還沒有修好解脫道的話,所謂的解脫道,就是透過自己的身體、透過空性的證悟,能任意地降持、逆融明點的能力。
也就是我們如果能夠任意地隨意地把自己的明點——想降下來就降下來,想持就持,不往外面漏,這樣的能力還沒有達到的話,如果自己還沒獲得這樣的境界,那娶一個一般凡夫的妻子說是「雙修」,說我在修密法、修雙修,是不可能獲得密乘的證悟。
現在社會上、漢地也好,有些人會說:「我要打通你的氣脈明點來雙修」,要求對女居士來進行性行為。以這樣的方式說的人也很多,這些都是非常不如法的。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而假借說是密法,但一般凡夫的愚痴的居士,相信的人也蠻多的。
如果能獲得第三灌頂之意明點,在自己還沒有證悟空性之前,是不可以說這些的。為什麼呢?因為我們還是有漏之道,還有二元分別心,還有欲望和貪心。
「有漏道欺眾多大修者」——以這樣的有漏的道路,曾欺騙過諸多的大修行人。自己認為已經可以成就了,而去藉助他人的身體,想要來改善自己的氣脈明點的修持。其實這樣做,欺騙過很多自認為是修行人的人,墮入了惡趣。所以,應該修持比較穩妥——穩定與妥當的解脫道。
解脫道,指的就是透過自己的身體而修煉、學習而證悟。所以,龍欽巴大師說這個做法是我的忠告,而不要隨便以方便道,也就是說靠他人的身體來修持氣脈明點,這風險非常大。而是應該先要通過修解脫道的方式來修行。這就是龍欽巴大師他的忠告。
今天晚上,我們就講這兩個偈頌。謝謝!
久美多傑堪布
出⽣於1968年四川省阿壩州馬爾康,1983年依止「土登曲吉扎巴」大師座下出家為僧,之後在甘孜州康定塔公佛學院和⻘海多智欽寺修學顯密經論。1992年回昌列寺教學,不定期在內地和臺灣等區對有緣⼈講解佛法,目前在家鄉用嘉絨語來給老百姓講法。
——————————————
封面繪圖、責任編輯:原人
內文配圖皆來自網路搜尋
音頻與文字檔由堪布及匿名發心師兄們提供
聯繫方式:dzongsaryuan@iclo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