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舌尖上的浪費」說「不」,越來越多的餐廳開始推廣「光碟行動」,倡導食客們吃多少點多少。
今天(8月29日)中午,記者來到南京的一家連鎖餐飲企業,看到這家餐廳在推廣「光碟行動」,引導消費者文明就餐,不少前來就餐的市民也是按需點餐,對於個別剩下來的飯菜,餐廳也會鼓勵大家打包帶走。
餐廳經理朱世凡告訴記者:「針對打包的客人,我們會額外獎勵10元代金券,打包我們分為幾種打包盒,一個是大的錫紙打包盒,可以壓膜、是帶湯的。另外一種是我們的環保打包盒,分開打包、乾濕分離,回去直接加熱一下就能直接食用,也方便。」
那麼,如何打包才能最大程度上保證剩菜的安全和口感呢?上海海洋大學食品學院水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系教授陳舜勝表示,剩菜打包應遵從「三分開」原則。陳舜勝介紹:「『三分開』原則主要是乾濕分開、生熟分開、葷素分開,這是從食品衛生和風味口感方面考慮的。」
陳舜勝強調,剩菜分開盛放和保存,可以避免串味和交叉汙染。涼菜、刺身等食物不宜打包。因為此類食物在製作過程中基本未經過加熱,易滋生細菌。打包時,應選擇合適的打包容器,優先選擇食品級、聚丙烯PP材質的打包盒,打包回家的剩菜,一定要放冰箱冷藏。比較燙的食物在放入冰箱前應先散熱,涼至50℃以下再放入冰箱。此外,「吃剩菜」也很有講究,吃之前一定要高溫回鍋。
陳舜勝說:「儘量要加熱充分,中心溫度最好能夠達到100℃,加熱3分鐘以上、沸騰3分鐘,這樣微生物就能保障了。」魚類加工菜品中細菌繁殖較多,所以打包的魚類一定要延長加熱時間,加熱四五分鐘為宜。無論是肉蛋還是蔬菜類食物,保存時間不要超過一天,避免二次加熱。
當然,這些妙招兒只能讓大家較為健康地保存、節約糧食。要真正做到制止餐飲浪費還應該從源頭入手,吃多少點多少,儘量做到少剩、不剩。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每晚18:30江蘇公共·新聞頻道《新聞360》欄目。或者下載荔枝新聞、我蘇APP。
(來源: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董雯 編輯/韓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