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代只有一個?錯!中國歷史上至少存在八個三國時代

2020-12-14 騰訊網

在很多人心中,三國時代只有一個,然而事實並非如此。歷史上不僅有漢末三國時代,還存在著其他七個三國時代。

第一個:曹魏、蜀漢、東吳(公元220年——公元263年)

漢末三國是最早的三國時代,分別是魏、蜀、吳三國。三國形成與公元220年,但實際上從公元214年劉備入益州就已經形成。三國之中,以曹魏的實力最為強大,三分天下有其二,蜀漢、東吳兩國實力加起來也趕不上魏國,但由於蜀漢、東吳也是人才濟濟、地理險要,才形成了40多年的三國鼎立。曹魏在公元263年滅掉了蜀國,結束了三國時代,兩年後即被司馬氏的晉朝取代。晉朝在公元280年滅掉了東吳,完成了統一。然而晉朝的統一沒有延續多久,就又出現了新的三國時代。

第二個:成漢、晉朝、漢趙(前趙)(公元306年——公元319年)

西晉統一僅十年後就爆發了「八王之亂」,由此西晉走向衰弱。公元306年,巴氐人李雄在成都稱帝,建立成國,即成漢;公元308年,匈奴人劉淵在左國城稱帝,國號為「漢」,即漢趙。新興的成漢、漢趙與原有的晉朝呈現了三足鼎立局面。可能會有人說還有代國和前涼,然而這兩個國家當時都只是晉朝所封的王,名義上還是屬於晉朝。至於仇池國,實力弱小,不能影響其他國家爭霸。這一鼎立局面並未持續太長時間。公元319年,前趙大將石勒發動叛亂,建立後趙,三國局面被打破。

第三個:後趙、成漢、東晉(公元329年——公元349年)

北方經歷了十年的戰爭,石勒終於滅掉了前趙,後趙統一了中原地區。成漢奪取了南中地區。這一時期呈現的是後趙、成漢、東晉三足鼎立局面,持續了20年。其他還有東晉諸侯國前涼、代國、前燕三國。公元347年,東晉桓溫大舉伐成漢,盡滅其國,兩年後成漢殘餘勢力被消滅,三國鼎立局面也正式被打破。後趙也在公元351年覆滅,北方出現前燕、前秦、冉魏、段齊等割據勢力。

第四個:前秦、前燕、東晉(公元352年——公元370年)

公元352年,冉魏滅亡。苻健在長安稱帝,建立前秦;慕容儁拋棄東晉封的燕王,在中山稱帝,建立前燕。新興的兩國與一直存在的東晉又出現了三國局面,持續18年。這一局面在公元370年被打破,苻堅攻破鄴城,覆滅前燕,由此開始了東晉、前秦南北對峙局面。隨後前秦滅代國、前涼,統一北方,併吞並東晉蜀地,看起來似乎大有一統天下之勢。但隨著淝水之戰的失敗,前秦統一之夢玉碎,北方再次陷入混亂局面。

第五個:西魏(北周)、東魏(北齊)、蕭梁(南陳)(公元535年——公元577年)

東晉十六國的局面被劉宋、北魏結束。南北朝時代來臨。南北對峙局面一直持續到公元534年。公元534年,北魏分裂。隨即出現由高氏控制的東魏和宇文氏控制的西魏,南邊則是蕭梁。公元550年,高氏取代東魏,建立北齊;公元557年,宇文氏取代西魏,建立北周,陳霸先取代蕭梁,建立南陳。這一局面持續42年之久。公元577年,北周吞併北齊,北周、南陳對峙。公元581年,楊堅篡周建隋,公元589年,隋朝滅掉南陳,統一全國。在二十多年後,一個偉大的朝代出現,成為中國古代的第二個封建時代巔峰。

第六個:北宋、遼、西夏(公元1038年——公元1115年)

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機稱帝,建立契丹國;公元960年,趙匡胤篡周建宋,北宋成立;公元1038年,夏州節度使李元昊李元昊稱帝,建立西夏。北宋、遼、西夏三足鼎立局面形成。在這三國之中,遼國和北宋實力強大,西夏則成為兩國制衡實力的平衡器。這一局面直到公元1115年完顏阿骨打建立金國才被打破,隨後金國與北宋聯合滅掉遼國。公元1127年,金國滅掉遼國之後大軍南下,滅掉了外強中乾的北宋。

第七個:南宋、西夏、金國(公元1127年——公元1227年)

北宋滅亡後,宗室康王趙構在南京建立南宋,隨後遷都臨安;西夏對金國稱臣。南宋、西夏、金國三足鼎立。南宋和金國在初期戰亂不休,南宋想光復故土,金國想統一天下,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發現彼此不能吞併對方。於公元1141年,金、宋兩國在紹興達成和議,三國之間出現了巧妙的平衡。但在金國的疆域之中,卻有一股洪荒之力在不斷壯大,數十年後將席捲整個亞歐大陸。

第八個:蒙古、金、南宋(公元1227年——公元1234年)

感謝您在無意中看到這篇文章,顏值都這麼高了,還願意看看小編的文章。祝您天天的有個好心情,抬頭見喜,低頭撿錢,男人越活越瀟灑,女人越活越漂亮。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儘快刪除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朝鮮半島歷史上的兩次三國鼎立——前三國和後三國時代
    朝鮮半島,是一塊與我國古代剪不斷、理還亂的土地,其歷史上曾多次以郡縣形式直屬於中原王朝,但更多的時候則是以藩屬的形式獨立於中原王朝之外。朝鮮半島的早期歷史,稱為「古朝鮮」,指的是朝鮮半島在漢朝設立四郡之前的歷史,一般分為檀君朝鮮、箕子朝鮮、衛滿朝鮮三個階段。
  • 位於朝鮮半島的三國時代
    中國古代東北的扶餘人建立高句麗、百濟,朝鮮本土的辰韓建立新羅,通過兼併小國,最終發展成「三國時代」,又稱「前三國時代」。統一的新羅分裂後形成的是「後三國時代」。朝鮮的三國時代,起始時間公元前57年到公元688年,其實是中國古代的東北少數民族扶餘建立了高句麗和百濟,只有新羅是朝鮮本土三韓勢力中的辰韓所建立。後來高麗史學家把高句麗和百濟歸結為朝鮮史,就和現在的韓國歷史教授說端午節發源於韓國,朱元璋是韓國人一樣的性質。看地圖,能發現三國時代地圖,和現在朝鮮半島地圖明顯不一樣,三國時代並不完全屬於朝鮮本土國家爭鬥的歷史。
  • 濟寧歷史上也有過「三國時代」,你知道嗎?
    大家都知道,在中國歷史上有過魏蜀吳三國鼎立的時代,那麼,作為濟寧人你知道濟寧歷史上也有過「三國時代」嗎?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濟寧歷史上的「三國時代」。 濟寧歷史上的「三國時代」發生在春秋戰國時期,那時候還遠遠沒有濟寧這個名字。當時濟寧境內有三個諸侯國,分別是魯國、鄒國和任國。其中魯國最為強大,鄒國和任國都曾經是魯國的附屬國。 魯國當時的都城在現在濟寧境內的曲阜,是影響力非常大的一個諸侯國。
  • 如果項羽來到三國時代,會是啥水平?
    「爭天下失敗者」裡,西楚霸王項羽,是個常叫歷史票友感嘆「輸得很可惜」的人物。更叫多少後世「粉絲」虐心之餘,也生出「幸福猜想」:假如給項羽「換個環境」,放在其他亂世重頭再來,他還會輸得這麼悲壯嗎?比如放在「三國時代」?不吹不黑的說,如果項羽及其「團隊」,真的「奮鬥在漢末三國時代」,他會是什麼水平?甚至能書寫什麼樣的傳奇?首先一個事實是,項羽的一項「必殺絕技」,也必然會在三國年間繼續「升級開掛」——騎兵快速奔襲。
  • 日本戰國時代戰爭規模太小,怎麼能和中國的三國做比較
    近年來,由於日本對中國三國那段歷史的興趣越來越痴迷,在三國的基礎上設計了很多的三國遊戲,並且經常把日本的戰國時代和中國的三國時代進行比較。由於日本歷史上在戰國以前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例子,只得拿自己的戰國和中國的三國進行比較,不過有網友吐槽說日本的戰國時代充其量也就是個村長與村長打架而已。日本在戰國時期的整個國土面積大約在30萬平方公裡左右,而在這3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最巔峰的時候總共分出了68個國家。
  • 三國時代的「棋眼」——荊州的地理結構
    以軍事層面來說,被合稱為三國三大戰役的: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中,除了官渡之戰以外,赤壁之戰和夷陵之戰都是發生在荊州的土地上,並且對整個三國時代的走勢造成了決定性影響。漢之荊州的範圍,大致對應到現在的行政區劃,主要包括三部分:湖北、湖南兩省,以及河南省的南陽地區。從地緣關係來說,將兩湖地區劃入一個行政區屬於常規選項。
  • 最NB的三國時代,日本人卻在埋頭造墳!
    就算最傲慢的日本人,說到中日兩國歷史,都會由衷的羨慕:中國的歷史好厲害!為什麼這麼說?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 三國殺:老天真的不助我袁家了,幾經修改的袁術,一個時代的終結
    記得上次手殺測試服更新,除了界李儒的上新大火外,其實在背後還隱藏著一個人的落寞。因為在這次的技能改版中,有一個武將也赫然在列,那就是袁術,但各路玩家對這個武將的改版似乎已經不太關心,袁術這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武將,似乎真的在我們的三國殺中走到了盡頭。不知各位客官還能記起來是什麼時候第一次接觸袁術這個武將的嗎?
  • 三國故事的再創作《九州劫》帶給你完全不同的三國時代
    三國應該是很多中國人最熟悉的歷史時代了,從演義小說到電視劇都家喻戶曉的《三國演義》到各式各樣的三國遊戲。2004年前後百家講壇上易中天教授的《品三國》系列則讓更多人對三國歷史有了興趣。但也正是因為這樣的熟悉感覺讓三國題材的文藝作品在創作成為了一個非常難的事情。
  • 三國時代2玩家點評: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最近一款新的三國題材的遊戲上了taptap的榜單,這就是三國時代2.那麼這是一款什麼樣的遊戲呢?《三國時代2》是一款簡潔有趣的三國策略單機遊戲,可以說,這是一款畫風、玩法上逗比較簡約的遊戲,下面為大家帶來玩家試玩點評。
  • 《三國機密》,這真的不算是一部好的三國作品
    之前偶然看到《三國機密》電視劇開播,其實心裡是不大想看的,因為看過很多三國作品,玩過很多三國遊戲之後,對三國類的作品已經有些厭倦了。我都要忍不住大聲疾呼「放過三國吧」了,中國歷史上那麼多值得書寫拍攝的時代,為啥只薅三國時代的羊毛,都薅禿了,就不能看看春秋戰國時代嗎?這個鍋還得羅貫中來背!
  • 他是三國歷史上第一美男子,比周瑜還帥,每次出門都被百姓圍觀
    三國時期是許多歷史愛好者比較感興趣的一段歷史時期,正所謂亂世出英雄,三國時期確實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一說到三國,人們首先想到的肯定就是諸葛亮、曹操、關羽等這些家喻戶曉的人物,而說到三國時期第一美男子是誰,可謂是眾說紛紜,那麼誰才擔得起三國第一美男子的稱號呢?
  • 【揭秘】三國時代兵器排行前十位
    一種刀刃部分為半月形,刀上鑄刻有龍的大刀。偃月,半弦月。偃月刀,出現於唐宋時代,用於操練,並非實戰所用。歷史上張飛所使矛沒有名稱,而東晉的陳安曾用過丈八蛇矛。 矛長丈八尺曰俏,馬上所持,言其俏俏便殺也;又曰激矛,激截也,可以激截敵陣之矛也。(漢劉熙《釋名·釋兵》)
  • 港版的「三國」,《水鏡八奇》一個比一個厲害!
    港版的「三國」,《水鏡八奇》一個比一個厲害! Hello大家好!,動漫的主旨線索是從三國時代最後的勝利者司馬家的角度來展開。殺董卓、討呂布、官渡之戰、赤壁之戰等這一幕幕全都是三國裡耳熟能詳的故事,但在《火鳳燎原》裡,這些故事卻又呈現出了不一樣的面貌,不得不提一下作者陳某在火鳳裡的三大法寶,各種連環計,計中計,對人物顛覆性描寫以及對歷史新的解讀。
  • 【品論三國】說說三國時期喝酒的那些事兒
    亦或是"宴長江曹操賦詩"……沒錯,酒在三國時代是一個不可以迴避的名詞。飲酒是中國古代眾多名士的一大愛好,同時酒也是引導著整個三國走向的重要道具。我們今天就坐下來,好好談談三國時期關於酒的那些事兒三國時期的釀酒:濁酒一壺有人說,看《三國演義》,張飛喝酒那是一壺一壺不停啊。是不是酒量特別好呢?其實這一點並非全對。
  • 三國殺裡最有梗的武將,不只有那個男人,還有另一位梗王!
    三國殺裡最有梗的武將,不只有那個男人,還有另一位梗王!眾所周知,孫家天下孫家兵,成就千秋萬世名,額不對,成就54320!孫笨,三國殺裡第一熱度,最具傳奇色彩的男人,從誕生開始,就飽受榮耀與爭議,是三國殺絕對無可非議的一號熱度。
  • 三國是士族時代嗎?當官靠能力還是靠背景?
    關羽和張飛出身社會底層,但是,他們有個特長「萬人之敵」,所以走了軍功之路。典韋、臧霸也不是士族,但是,曹操的唯才是舉讓他們有了通過立軍功來進入仕途的機會。呂蒙、甘寧、潘璋都有窮困之時,在亂世中成為東吳名將。由此可見,讀書和立軍功確實是三國時期中下層人才步入仕途的兩條重要路徑,而且,走這兩條路成功的人一般出現在三國早期。所以,我們不能說三國早期也是士族的時代。
  • 曹操對歷史的貢獻有哪些,為什麼說他不是三國時期的人物
    這是一個動蕩不安的時代,戰亂、饑荒、瘟疫如同噩夢一般無時不刻困擾著芸芸眾生。但這又是一個渴望英雄的時代,多少英雄豪傑你方唱罷我登場。這是一個群星輩出的時代,無數人渴望建功立業,希望「贏得生前身後名」。這個時代至今被人們津津樂道,人們在茶餘飯後也能說出一兩個人物的姓名或事跡,這個複雜的時代便是三國。三國是一個英雄璀璨的時代。裡面有我們許多耳熟能詳的人物。例如曹操就是其中之一。說起曹操,大家印象中的他完全是一個飛揚跋扈、玩弄權力的奸臣形象。他那句「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更是為大家所不恥。
  • 三國的左慈為什麼被稱為「仙人」? 歷史上的左慈是個什麼樣的人物?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三國的左慈為什麼被稱為仙人? 歷史上的左慈是個什麼樣的人物?在我國歷史上的東漢末年時期一直到三國時期,這一天下大亂的時期存在著很多傳奇般的歷史人物,基本上每一個有名人物都有著自己的傳奇經歷和故事,所以這也是為何很多後世都會喜歡談及其雙漢和三   原標題:三國的左慈為什麼被稱為「仙人」? 歷史上的左慈是個什麼樣的人物?
  • 十室九空並不是誇張,說一說中國歷史上造成人口銳減的幾個時代
    古代戰爭頻繁,主要原因是生產力低下,為了生存而不得不發起戰爭,在我國古代歷史上更是如此,甚至有數次因戰爭導致十室九空,差點滅族。下面我們就簡單的介紹幾個導致人口大衰退的時代,看看為什麼說寧做太平犬不做亂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