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小與無知不是文明的障礙,傲慢才是

2020-12-26 我的劍掉了

天災人禍層出不窮,蝙蝠是病毒的最大宿主。古諺有之: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其中的因果關係可見一斑。

論起吃野味,古來有之。近日在讀二月河之《康熙王朝》之時,發現有康熙有一桌菜,其中就描寫了果子狸等野味海鮮,作為康熙的佳餚。

黑格爾曾經說過,「人類從歷史上學到的唯一教訓,就是人類無法從歷史上學到教訓。」

車諾比核爆炸,剛果的伊波拉疫情等等等等教訓足以讓現在的我們心生警惕,倘若再回到武漢疫情未出現之前,我們看待瘟疫是不是又是另外一種心態。

縱觀人類歷史,比這嚴重的災難有的是,而我們從中吸取的教訓……可能是0。

輕視和愚昧,一次次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我們需要的不止是悲痛和感動,更需要銘記與反思。

到頭來,人民是創造文化的大眾,也是愚昧的大眾。

距今約3500年的《聖經》不斷在告誡著人們因無知導致滅亡,並不斷吶喊著「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

「水族中你們可以吃的如下:凡有鰭有鱗的,都可以吃;凡無鰭無鱗的,都不可以吃;這一切都是對你們不潔的。凡是潔淨的飛禽,都可以吃。飛禽中不可以吃的:有鷹、鶚、禿鷲、鳶隼、雕類,凡烏鴉之類,鴕鳥、夜鷹、海鷗,凡蒼鷹之類,小梟、鴟梟、白鷺、塘鵝、鴇、鸕鷀、鸛鷺類、戴勝和蝙蝠。」

基督教信仰在文化方面填充了人民的無知和愚昧,並在行為上給予引導。

現實生活中有很多的人肆無忌憚的活著。有人說:大自然有種能力,一種重建平衡的能力。歷史在很多時候充當了當代的一面鏡子,但人們從未在歷史中吸取過任何教訓。

老子說,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

我覺得在任何時候,人民都是愚昧的。

那些真正的智慧,只是掌握在少數人手裡。

相關焦點

  • 弱小不是生存的障礙,無知的傲慢才是
    ——木心《即興判斷》01劉慈欣的《三體》中有一句話「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至今讓我印象深刻。書中人類的傲慢隨處可見:三體遊戲裡,汪淼第一次揭示三體世界的基本規律時,格裡高利教皇等人所表現出來的傲慢,第二次帶來三體運動規律時,大鐘擺下的人所表現出來的傲慢,都間接導致了拯救派的滅亡。
  • 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故步自封的西方
    西方的自大與傲慢近代以來,掌握了工業化的奧秘與近代科學的西方文明開始成為世界的領跑者。同時,他們以強大的工業文明與軍事力量做後盾,將西方的文化、價值觀與與輿論通過各類文化傳媒灌輸到全世界——當然,他們的做法也確實取得了效果——讓世界上的許多人都陷入了被西方強大的單方面信息轟炸後所產生的一種集體無意識思維:即西方就是世界的中心,西方的體制、價值觀與文明是世界上最好的。
  • 新冠和《三體》的劇情像極了,「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
    當全世界沉浸在歲月靜好的幸福中不能自拔的時候,新冠狀病毒橫空出世,把地球文明的一切給攪和的天翻地覆。2020年波譎詭異,難道百年大變局就此拉開序幕了嗎?對,大幕已經拉開,變局已經開始,人類歷史的轉折點到來了,新冠病毒對人類來說就是一場劫難。有的人或許沒有做好思想準備,也許我們真的需要做好某種思想準備。
  • 《三體》中精闢的15句話: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
    三體廣受歡迎,不僅僅因為在科幻上的成就,其演繹未來宇宙文明的生存法則也適用於如今的人類社會,對人性的揭露和解讀亦是值得我們深思。今天,小編為大家總結了劉慈欣小說《三體》中的15句令人印象深刻的名言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死亡是一座永恆的燈塔,不管你駛向何方,最終都會朝它轉向。一切都將逝去,只有死神永生。
  • 歐美疫情的眾生相,揭開殘酷真相: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
    德國《明鏡周刊》更公開表示:「中國人若想消滅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需要的藥方既不是什麼西醫疫苗,也不是中醫草藥,而是自由和民主。」根深蒂固的傲慢,莫名其妙的優越感,讓他們無視中國的做法,對我們的有效措施不屑一顧。可惜的是,你再傲慢、再自視甚高,也得向現實低頭。02病毒,不會因為你的國籍、種族、地位和無知而放過你。
  •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
    塔拉和父母還有6個兄弟姐妹生活在愛達荷州的山區,身患雙向情感躁鬱症的父親(當時並不知道)和為夫是從的母親,是他們世界的一切,這個家庭不相信教育和科學,甚至不相信政府,對一切文明的入侵都如臨大敵。第一個離開家的人不是像一頭充滿敵意的野獸的塔拉,而是另一個哥哥泰勒。是他給了塔拉第一本書,勸她自學去考試。塔拉清楚的記得哥哥泰勒離開家的那一天,對她說:外面有另一個世界。也許正是因為這顆種子,才有了後來的塔拉。
  • 傲慢造句和解釋_傲慢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周伯濤傲慢地教訓陳氏道。」]傲慢在教材中的例句:1、鵝的步態,更是傲慢了。大體上與鴨相似,但鴨的步調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鵝的步調從容,大模大樣的,頗像京劇裡的淨角出場。(出自:統編版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15、 白鵝)傲慢參考例句:1、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2、你可以讓傲慢一世的我,變成卑微的沙。3、他傲慢地瞟了我一眼,一句話都不回答。
  • 毀滅中國足球的不是無知,而是傲慢
    這已經不是純粹的足球比賽,一個將恩怨裹挾其中的團體將權利的報復發揮到極致,足球就已經不是一項純粹的運動了。就讓這黑暗的陰雲暫時籠罩吧,終有將其擊破的時刻,在無力改變時,靜待雲散光照的到來。足球就要認真對待,態度是一切開始的基礎。魯能並沒有如賽前傳言以鍛鍊年輕人為主,選擇了用主力陣容出戰向外界傳遞了認真對待比賽的態度,這也是對足協大佬提出的球隊不能消極比賽精神指示的最直觀擁護。
  • 承認自己無知,才是認知升級的關鍵
    3承認自己無知,才是認知升級的起點正因為知道自己不知道,所以有些人總是會有好奇心去探索世界,改變固有的經驗和價值觀,打破自身認知的局限和邊界。胡瑋煒並不是一個設計師也不是工程師,之前只是一名汽車行業的記者,但也正因為她不具備這麼多專業領域的知識和經驗,所以比起那些經驗老道的工業設計師們,她更願意承認自己的無知,從而也更容易把眼前看到的東西所構成的邊界打破。有時候,知識和經驗可能就是一個牢籠。以為自己很厲害,很可能是自己真的很無知。
  • 王思聰大戰花千芳:比富二代的傲慢更毀人的,是窮二代的無知
    圖:新浪微博截圖然後,心裡很不爽的花千芳問候了王思聰的爹,並暗示老王在孩子教育上存在問題;王思聰則似乎發生了認知障礙症,把對花千芳的稱呼,從一個擁有很低智商的雄性生殖器,變成了一個擁有很低智商的雌性生殖器。
  • 《三體》四大面壁者:美國泰勒最失敗,最成功的不是羅輯
    羅輯確實很強,但從邏輯上看,羅輯至少不是最成功的面壁者。分析一下四位面壁者。泰勒泰勒的計劃是最扯的,量子世界對人類來說根本不可控,更別提量子艦隊了,完全是一廂情願的幻想。無知和弱小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三體文明犯了傲慢的錯誤,才讓羅輯得以成功。不管怎麼說,羅輯還是個王者,這點不可否認,不過他也有敗筆。敗筆在於執劍人交接,既然已經拋棄所有與執劍人化為一體了,選擇接班人這事怎麼也得經過本人認可,至少得參與其中。
  • 人的最大無知,是對人生和生命的無知,歸根究底是對自心的無知
    難道這只是哲學家的命題,而不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弄清楚的問題嗎?假如你能找到這個答案,也許真的不枉來人間一遭了。我餓了。是「我」餓了,還是肚子餓了?如果兩者沒有區別,豈不是肚子成了「我」?「我」就是肚子?我在哪裡?我是什麼?我為什麼活著?我又應該怎樣活著?
  • 澳籍跑步女限期出境啟示:傲慢是一個孩子成才,卻不成人的死穴
    劉慈欣創作的系列長篇科幻小說《三體》中有這樣一句話:「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傲慢的人無法謙虛地審視自己,就會做出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誇張之事,被人不恥與唾棄。意思是說,因為富貴而傲慢自大,固然不好;因為有學問而傲慢自大,害處也是不小。一個人若太傲慢,就會自我膨脹,便會無視規則,一旦無視規則,離禍端也就不遠了。所以,我們一定要告訴孩子,不管將來你有多高的學歷,有多大的本事,有多好的生活,都要謙卑,一定要明白「滿招損,謙受益」的道理,切記「敗壞之先,人心驕傲,尊榮之前,必有謙卑」。
  • 楊利偉在太空聽到「敲門聲」,還帶著手槍,落地後才知道有多危險
    這句話出自《三體》,按照文明的發展程度,三體人毀滅人類就和踩死螞蟻一樣簡單,冰冷、殘酷且現實。書中的人類有些進步便開始自大,結果被外星文明巨大的科技鴻溝給打回了原形,這部經典小說時刻在提醒著讀者: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