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深圳市目前唯一的功能區,大鵬新區不辱使命,始終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始終堅持民生至上,始終堅持發展經濟,始終堅持規劃先行、高端引領,如今深圳這個美麗的「桃花源」日新月異,迎來了翻天覆地巨變。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日前大鵬新區首次向外界透露新區正在如火如荼建設世界級的「三灣一區」。
經濟強區
打造高質量發展新高地
作為深圳的「生態特區」,大鵬新區先後榮獲「全國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地區」「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和「國家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等多個國家級金字招牌。
據悉,大鵬新區222平方公裡土地被劃入生態控制範圍,佔新區陸地面積的73.5%,約佔深圳全市生態控制面積的1/4。生態立區是根本,經濟強區是關鍵。一方面,新區毫不動搖保護大鵬的青山綠水;另一方面,新區不遺餘力抓經濟建設。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生態保護和經濟建設並行不悖。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新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3%,深圳市排名第二。重大項目是新區經濟發展的引擎。3月12日,大鵬新區第一季度30個重大項目集中啟動儀式在深圳國際生物谷壩光核心啟動區舉行,總投資112.39億元,年度計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0.91億元,涵蓋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城市更新等重點領域;7月6日,大鵬新區再接再厲,舉行第三季度重大項目集中啟動儀式,70個重大項目涵蓋產業、基建、民生等重點領域,總投資近120億元。
在30%不到的土地資源上「強經濟」對新區來說確實是一道難題。
一是促投資,在深圳市下達115億元固投任務的基礎上,自加壓力5個億,確保年度增長15%以上。同時新增新基建投資2億元,專項債2.46億元。
二是抓建設,新區層面先後2次舉行重大項目集中啟動儀式,共啟動項目100個,總投資230.9億元。提前2個月完成5G基站建設任務,成為全市首批全覆蓋的區,完成率全市第二。
三是擴消費,大鵬新區圍繞加快全域、全季、全業態世界級濱海生態旅遊度假區,全力提升旅遊品質環境,金沙灣國際樂園即將成為深圳規模最大的濱海旅遊度假區;西湧片區開展了片區規劃國際諮詢,著力打造世界級高品質濱海旅遊帶;玫瑰海岸度假區成功創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大鵬新區全力推動旅遊業復甦,目前新區民宿恢復營業1014家,基本達到往年營業水平。
在詮釋大鵬新區今年經濟上的佳績時,媒體人劉宏兵認為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近年來新區產業全面升級淘汰多家產能落後的企業,為優質高科技企業騰出了空間;二是持續全球招大商引大資產生的「蝴蝶效應」,不少優質高端企業落戶新區,今年以來就有德國6家高科技生物企業先後遷入大鵬;三是大規劃大投入大建設成為新區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據《大鵬新區2020年重大項目計劃》,新區2020年共安排重大項目132個,年度計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0億元,同比增長21.2%;同時新區創新分級協調機制,協調加快重大項目建設;在新基建方面,新區較預定時間提前了整整兩個月完成建設任務,成為深圳首批5G基礎設施全覆蓋區(新區)。
壯志凌雲
描繪三城三灣一區新藍圖
今年新區首次向外界透露「三城三灣一區」建設進展情況,大鵬正在用如櫞大筆描繪的「三城三灣一區」,這是怎樣一個概念?「三城三灣一區」對大鵬乃至深圳經濟社會發展會有何作用?
「三城三灣一區」從謀劃到全面建設歸功於深圳市委市政府的戰略決策和高瞻遠矚。三城包括葵湧綜合服務新城、大鵬旅遊服務小城、新大旅遊服務小城。「三灣」是指科技創新灣、海洋經濟灣和濱海文旅灣,「一區」是指大鵬半島主體旅遊景區。「三灣一區」建設標誌著新區邁向向海而興、向海圖強新徵程,確立了加快打造世界一流濱海生態旅遊度假區和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承載區的宏偉目標,對深圳建設世界級的濱海旅遊城市具有先鋒示範作用。「三城三灣一區」建成後將成為深圳的「藍色引擎」。
創新一直是深圳崛起的「基因密碼」。怎樣解讀新區科技創新的「基因密碼」?作為科技創新灣的引擎的壩光國際生物谷建設得怎麼樣了?
據了解,壩光片區位於大鵬新區東部,三面環山,一面向海,總面積31.9平方公裡,是深圳現存最大可成片開發區域。作為「廣深科技創新走廊」十大核心創新平臺之一的深圳國際生物谷的核心啟動區,就位於這裡。
自2016年初進入規模化、實質性建設階段以來,壩光片區累計完成投資約123.42億元。而樂土沃森生命科技中心正式落成,則標誌著壩光片區已由基礎設施建設為主轉入片區建設、產業導入、園區運營全面發力階段。
目前,壩光片區人才公寓已經建成,生物家園、綠島國際、壩光文體中心等一批重大標誌性項目正在加快建設之中。海洋類重大科創平臺承載區雛形初步形成。
據日前頒布實施的《關於勇當海洋強國尖兵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實施方案(2020-2025年)》,深圳將重點發展海洋經濟、海洋生態與文化、海洋綜合管理、全球海洋治理五大領域。中山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韓勁松院長認為,大鵬新區的海洋經濟灣將在深圳的海洋戰略中起到引領和示範的作用。據介紹,新區的海洋經濟灣位於新大片區,185公頃的土地整備正在加速進行中。在這片海洋經濟灣中,主題樂園、深圳海洋大學、深圳海洋博物館、海洋生物產業園正在緊鑼密鼓建設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首批國家生物產業基地之一,大鵬新區海洋生物產業園目前一二期已改造完成,三期改造初具規模。目前,入園項目61個,引進院士團隊3個,國家級領軍人才1人,成立院士工作站3個,各級各類研究所、重點實驗室、產學研示範基地共十餘個,獲得智慧財產權項目數超過120個(項),產業集聚效應初步顯現。
海洋經濟專家安然認為,新區是深圳海洋資源最豐富的區域,擁有深圳海岸線的半壁江山,在深圳的56個沙灘中,新區就佔有54個,從海洋資源來看,新區可以比肩遼寧的大連和山東的青島,如何做好海洋文章,大鵬有更多想像空間。
安然提出了三點具體建議:一是,瞄準世界一流,進行專業化、高端化規劃布局,海陸統籌產城結合;二是,集聚全球海洋文化元素,打造專業、高端、集群式的國際濱海旅遊IP;三是,打造海洋文化綜合體驗中心,延伸海洋文化產業創意園,讓海洋文創產品成為「深圳手信」。
安然認為,新區在遊艇和旅遊口岸建設方面亦大有文章可做。據悉,大鵬遊艇產業鏈條完善程度國內領先,已形成了從設計、製造、銷售、遊艇會、會展等全產業鏈,還擁有「國際遊艇交易運行運營總部」「國際化遊艇產業管理總部基地」和兩家遊艇製造企業,年產量30艘遊艇,銷售額過億元。
據悉,規劃中的南澳旅遊口岸,將40分鐘直通香港,建成後是粵港澳大灣區最大的郵輪遊艇碼頭。
怎樣解讀新區「三灣一區」中的「濱海文旅灣」?在考古專家李海榮看來,「文」是濱海文旅灣的「靈魂」。據李海榮介紹,大鵬擁有不少國寶級的文物和遺址,大鵬的歷史可以追塑到7000年前的石器時代,大鵬所城更是深圳的「文化之根」。
李海榮指出,2006年鹹頭嶺遺址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鹹頭嶺遺址距今7000~6000年,為珠三角洲地區該歷史時期考古學文化的分期、斷代樹立了一個重要標尺。另外,距今7000年的遺物是目前珠三角洲地區發現的有準確測年的人類最早遺物。這些遺物為探索珠三角洲地區古文化之源提供了重要的線索。
大鵬所城始建於公元1394年,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是全國風貌保存最完整的明清海防衛所,是全國重點保護單位。
業內專家指出,大鵬在構建全域全季全業態旅遊新格局中,既有大鵬所城這種「核心區的月亮」,也有東西南北如楊梅坑、較場尾、東山寺等滿天繁「星」。
有了「月亮」,也有了「星星」,大鵬獨具一格的「山、海、田、城」資源將得到最大化整合——大鵬將成為深圳未來濱海旅遊城市的最大亮點,為深圳可持續發展注入無窮的活力。
在總結新區「三灣一區」建設時,安然感慨地說:總的來說,現在是大鵬發展最好的時候,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將這盤棋下「活」了,大鵬將成為深圳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最亮麗的一張名片。
由此可見,大鵬新區在海洋創新方面的後發優勢愈發凸顯,新區將積極爭取國家深海科考中心落戶大鵬,推動海洋創新資源集聚態勢;同時,希望更多專家學者建言獻策,讓新區更好地發揮資源稟賦的優勢,為建設海洋強國做出更大的貢獻。
(文/劉淵源 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