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窩未必有魚,野釣碰到這3種情況別補窩,補得越多虧得越多

2020-12-26 騰訊網

很多釣友在釣魚中都特別喜歡補窩,基本是沒口就補、沒口就補,補了還不吃就再補。

你以為補窩就能上魚,但實際情況可能剛好相反,補得越多越不吃,到最後的情況就是你沒耐心了,然後把一大團餌料往水裡一丟收杆回家。

補窩不一定都是壞事,在該補的時候補魚口可能就會一直延續、越釣越多,但如果你在不該補的時候補了,釣不到魚先不說,還把窩料白白浪費了,有錢也不能這麼玩啊。

夏季溫度高魚吃得多而且小魚鬧窩也比較瘋狂,你多打點窩沒啥事,就算目標魚不來小雜魚也能幫著消耗一部分。冬天水冷魚吃得少,加上小魚又不多,所以補窩是個很講究的事。

野釣遇到以下三種情況建議別浪費窩料,第一是打了隔夜窩

現在很多釣友已經會打隔夜窩了,所謂隔夜窩就是今天傍晚打窩,明天早上來釣。

這種方法只要是不走水、不電不網、不大幅度退水同時釣位選得還算不錯的情況下,確實有不錯的效果,比現打現釣效率高很多,我寫過好幾次文章。

正常來說,你今天傍晚打了隔夜窩,那麼明天早上去作釣時就不需要打窩了,直接下杆作釣即可,窩子裡魚多用不了幾竿就會上魚,窩子裡魚少那至少也該有漂相的。

冬天建議掛紅蟲或蚯蚓作釣,如果你喜歡用餌料,至少在剛下竿時掛活餌試一下,因為活餌能夠最快地測出窩子裡的情況。

要是打了隔夜窩第二天卻一口沒有怎麼辦?這種情況我經常遇到,常見原因就是上面說的那幾個。

我的解決辦法是:如果釣點附近人不多,馬上找個地方打個窩子,然後先不要立刻搬過去,最起碼等半小時以上,一般建議一小時。

在這段時間內,你可以在原釣位再努把力,要麼稍微開點商品餌快速抽個三四十竿,如果一小時都毫無動靜,別守了直接搬!

第二種不建議補窩的情況是下杆後一口都沒有

第一和第二兩種情況都是沒口,為什麼要分開說呢?第一種情況主要是指打隔夜窩,打了隔夜窩要是沒口,不是補窩的問題,而是建議你換釣位。你要想隔夜窩誘了一晚上都沒魚,白天守幾個小時基本也不會有戲了。

第二種情況主要指現打窩現釣,因為冬季水溫低魚活性差,所以進窩慢是正常的,況且野釣資源本身就不像黑坑,有時候守個幾小時也正常。

現打現釣,若是長時間沒口,要不要換位置你自己考慮,如果不換位置那麼補窩就免了,除非打的是粉餌窩。

一般釣鯽魚鯉魚打窩就是顆粒、酒米、發酵玉米小麥以及一些粉餌,酒米和發酵雜糧你打下去以後如果沒魚吃,它一直會在水底,所以釣不到魚就不需要補。

粉餌不一樣,由於它比較輕、比較細,打下去後容易被水流衝散,或者被小魚吃掉,這樣一來就算沒釣到大魚,也可以適當補一下窩。

顆粒這個東西比較特殊,有些顆粒入水後剛開始不化,要三四個小時才化開,溶散的速度和小魚鬧窩程度、水流大小有關。

用顆粒打窩,你先得知道正常情況下多久化完,比如可以放點到水桶裡觀察一下,假設1個小時化開。

在水桶裡1個小時化開,那麼打窩的話化開時間肯定更短,因為河裡有小魚、有水流。在感覺顆粒差不多化開後,不管有沒有口,都建議補點窩。

釣了很久都沒口該怎麼辦呢?除了換釣位,你唯一的辦法就是用拉餌抽頻率,靠餌料霧化去吸引魚。但是冬天魚不愛動,抽頻率不見得有效,如果釣的人不多還是建議多打幾個窩。

第三種不建議補窩的情況是完全停口以後

冬天的魚喜歡扎堆,如果你運氣好碰上魚窩了,連杆上不是沒可能。但有些釣友一上魚就開心的不得了,在魚口好的時候只顧著狂拉,完全把補窩這事拋之腦後,等到完全停口了、不上魚了才想起來補點窩料,可這時為時已晚。

不管是什麼季節、不管是什麼地方,在完全停口以後去補窩效果都是不好的,天熱的時候魚活性好,你補點窩子也許能等來下一波魚,但冬天很難碰到這樣的情況。

冬天哪怕是正在連杆的時候補窩,都不見得能夠誘來更多的魚,要是等完全停口那希望就更渺茫了。

傳統釣是怎麼玩的?一般都是打三五個窩,隔半小時一小時再下杆,哪裡有魚釣哪裡,但不會一直釣某個窩點,通常在釣了幾條後感覺口沒那麼快了,就要補窩,然後去下個地方。

咱們玩臺釣一人一個釣位,沒地方換怎麼辦呢?你可以在上魚比較慢的時候,用商品餌搓幾竿大餌,然後再用拉餌抽抽頻率,如果在上魚速度明顯變慢的時候再掛蚯蚓一直糗,那肯定離停口不遠了。

當然了,每個地方魚情不同,肯定要根據情況調整,比如說資源不好、打下窩一共就沒誘來多少條魚,那也沒必要講什麼策略,來一條釣一條吧。

關於接窩的特別補充

接窩沒那麼容易,在自然水域如果魚情很好,別人一般是不會讓位的,也就是說人家把位置讓給你了,要麼就是根本沒魚、要有魚也不會多。

所以接窩,特別是冬季接窩,不要一坐下就補窩,我認為掛倆蚯蚓直接釣比較好,沒魚趁早換位,有魚就把窩裡的魚釣完再換位,總之不要久留。除非你看著人家連杆上魚,因為有急事才不得不離開,這種情況下可以久釣。

【作者簡介】:小飛,一個90後釣魚愛好者,希望用文字記錄垂釣的美好、把心得留給需要幫助的人,歡迎漁友們關注

相關焦點

  • 冬釣補窩就停口,這兩種補窩方法,動靜小留魚快,魚口一天都不停
    補窩這個事,要真說多複雜,倒也不盡然,但是,如果補窩操作的不細緻,就會出現這樣三種情況:1、驚嚇進窩魚,比如用窩料砸窩,冬天萬物靜寂,很多類似夏秋打窩的習慣,在冬釣就有點不合時宜了。2、窩料落在窩子外圍,把進窩魚群引離窩點,手拋窩的缺點,就是不精準,窩料散在窩子外圍,窩料是補下去了,進窩魚也跟著窩子外圍的餌料離窩了。
  • 先散炮,後誘魚補窩
    俗話說,先誘魚,後釣魚,這是很多人都明白的道理,但真正實踐起來,還是有很多不方便地方,首先第一個就是釣魚環境的限制。並非所有釣魚場景都可以實現誘魚打窩,例如江河流水。除野釣之外,黑坑這幾年也備受關注,過去野釣魚塘很受歡迎,但是現在真正的野釣環境已經不存在了,或者很少有真正的野釣環境。因此,黑坑便成了釣魚人新的娛樂場所和嚮往之地。那麼,在黑坑釣魚需要什麼技巧呢?我的建議是先散炮,後誘魚補窩,具體做法,在下面給大家講解分享,希望對喜歡釣魚的你有所幫助。
  • 補窩後,始終無魚吃餌?老司機道出真相,才知犯了大錯
    眾所周知,打窩只是誘魚的一種手段,但在一次作釣過程中,除了第一次打窩之外,要想持續不斷的上魚,還得通過補窩來實現聚魚和誘魚。但有些情況下,為啥一補窩就停口呢?儘管本人稱不上是釣魚老司機,但以二十年的野釣經驗,覺得那是你犯了以下3大錯誤,不信就往下看。
  • 魚諺「要想釣得多,必得先打窩」我教你打什麼窩,怎麼打?
    魚諺有雲「要想釣得多,必得先打窩。」打好窩子,才能將魚兒誘集到垂釣的既定水域。那麼打什麼窩子,打多少,多久打一次,是很多釣友關心的大問題。打窩子之前,宜用釣線測一下水的深度和水底平坦的情況,再根據水面的大小和深淺的不同,決定打窩的遠近、深淺。野釣選點:一是有水草的地方。二是水流入口或出口處。三是靠近塘邊和水溝邊。四是根據風向和風力的大小選擇,風力在2-3級時,多在小風頭打窩,風力在4-5級時,多在風頭或微波處打窩。
  • 別再用手拋窩了!這4種做窩方法才夠精準,誘魚速度快一倍
    當然了不是說只有打了窩才能釣到魚,有些人不打窩光靠拉餌抽頻率照樣也能釣得好好的。關於打窩問題我以前寫過一篇文章,我的理解是「打窩也許不是唯一的聚魚方法,但卻是最簡單有效的」。那麼說到打窩最常見的就是手拋窩了,這種做窩方式的優點是簡單、沒有什麼門檻,誰上都行。
  • 釣魚打「重窩」不好?大部分人都做錯了,四個步驟能收到奇效!
    而搓硬餌釣雖然能到底,但重窩下去,窩中魚龍混雜,攪得水底混沌不清,多是蹭線的假口,還時不時空鉤錨幾條魚上來,這就是死窩的典型表象。所以野釣打重窩,不要用商品料,商品料主要用在黑坑和養殖塘。野釣用土產糧食類做重窩,雖然誘魚性慢,但是留窩時間長,基本都是大個體魚。
  • 水廣魚稀:從製作和搭配角度,談「隔夜窩料」野釣時的誘魚策略
    野釣環境大多水廣魚稀,要想有所斬獲,「打窩」是必做的一件事情,窩料更成了野釣的重中之重。俗話說:要想魚上岸,得拿糧食換。尤其野釣人,更都有自己的做窩餌料和打窩方法,然而,打窩看似簡單,實際上卻有很多學問和技巧,接下來咱們就通過湖庫野釣的實戰,結合以下幾點來給大家介紹這款——被許多釣魚人秘而不宣的「隔夜窩」:具有兩層含義的「隔夜窩料」「隔夜窩料」野釣應用優勢
  • 為啥用玉米打大窩也釣不到魚?技巧不到位,窩料越多越沒魚咬鉤
    但如果你不熟悉窩料的性質和它的作用,不進行針對性的調整,那很大可能就是誘不到魚,或者是浪費窩料。就拿我們用得最多的玉米來說,它也是有一些比較明顯的針對性的。比如說玉米分為嫩玉米,浸泡過的老玉米,蒸熟或煮熟的玉米,發酵變臭的玉米這些類型。針對的魚也以草魚,鯿魚,青魚,鯉魚,翹嘴這些。但不同的魚種有不同的習性,釣不同的魚也應該用不同的玉米。
  • 野釣,推薦幾款常用的窩料,四季通用
    野釣,四季通用的窩料,由於是野釣,野釣主要的魚種以鯽魚,鯉魚,草魚為主,但是最多的是鯽魚,鯉魚,而這兩種魚都有興同的是作底層魚,那到底用什麼窩料,以下推薦幾款常用得不錯的窩料。3、鴨飼料野釣打窩,鴨飼料就是現成的窩料,鴨飼料有豐富的蝦粉,魚骨粉,蛋白質,可以給魚兒生長提供豐富的營養,用鴨飼料打窩效果非常好,對鯽魚,鯉魚,草魚,鯿魚效果都不錯的,誘魚速度快,留魚久,是野釣窩中的首先,而且價格還便宜。
  • 夏季野釣鯝魚的技巧
    談到鯝魚很多釣友都比較陌生,但黃尾想必很多釣友都知道吧,黃尾也是鯝魚的一種,鯝魚有很多種,那夏季到底如何釣鯝魚,作釣時要注意哪些技巧呢?,也可以用菜籽餅打窩,但特別要注意,菜籽餅儘量切成小塊做窩,打窩要保證窩料有少量霧化,同時要保證窩點有窩料剩餘,採用勤補窩留魚,成群的鯝魚有搶食的習慣,如果一旦窩點沒有窩料,成群的鯝魚便會遊走,那麼勤補窩就成為了作釣鯝魚的重點。
  • 野河打了重窩釣魚,剛開始連杆別人把竿子拋進你窩裡
    野河打了重窩釣魚,剛開始連杆別人把竿子拋進你窩裡釣魚人自己的圈子,歡迎釣友關注轉發!大家釣魚的時候有沒有遇到過被別人蹭窩的情況?這種事情雖然不常見,但是肯定有釣友遇到過,當然大部分喜歡蹭窩的人都是一些新手,不懂得釣魚人的規矩,看誰釣到魚多就想著蹭蹭窩,老釣友都知道和別人保持一定的距離,不然就會影響到別人釣魚,就算人多找不到釣位也會儘量離別的釣友遠一點,這是對別人最起碼的尊重,但是這些道理並不是每個人都懂得,特別是遇到那些不要臉的釣友,我行我素根本不考慮別人的感受。
  • 野釣誘魚沒效果?那是你不懂這三種打窩方式的「精髓」,莫忽視哦
    其實這類人,我想說的是,你根本不懂得或者不明白以下這三種打窩方式的「精髓」。第一種:提前打窩釣魚圈中,有這麼一句話說得特別在理:「要想釣的多,必須先打窩」,但打窩誘魚真有那麼容易?那倒未必,不同的魚情,不同的季節,它的打窩方式也不一樣。
  • 手竿垂釣的四個打窩技巧,自從學會這套打窩技巧,上魚又快又多
    打窩要講究,魚獲少不了。野釣的環境複雜多變,垂釣的需求也各不相同,打窩就需要靈活應變。通過打窩,我們可以實現很多垂釣的需求,應對諸多複雜的水況。因此,深入研究一下打窩技巧是很有必要的。下面我們就以手竿作釣為例,探討一下都有哪些實際有效的打窩技巧。
  • 野釣中的四大「未解之謎」,謎一般的規律,就是讓你釣不到魚!
    一、1天就3口,點菸、發呆和解手 野釣自然水域,水廣魚稀,水面越大魚情越差,經常會出現起早貪黑也釣不到魚的情況。也不能說沒口,經常會出現一天只有幾口的情況,而這幾口出現的時間非常微妙,或者是點菸、或者是在發呆打盹、或者是轉身解手,總之時機異常微妙,就是讓你抓不住口。這感覺就好像不是你在釣魚,好像是魚在釣你一樣,只要你一不關注浮漂,魚就上來吃上一口。更有甚者還有把魚竿拉跑的情況,讓各位釣魚人十分尷尬。有釣友老司機說,如果穿衣服太鮮豔,魚會不敢進窩,因為魚可以看到岸邊的環境。
  • 冬季釣鯽魚,先找魚窩再下竿,水下是否有魚,從這兩點可以看出來
    冬季氣溫低,鯽魚開始扎堆過冬,覓食範圍變小,進食量變小,找不到魚窩漁獲註定了慘澹,所以在冬季釣魚時有先找魚窩再下竿的說法。在冬季野釣時千萬別圖方便,花上較長時間找魚窩完全是值得的。如何判斷魚群在什麼位置,這個需要一定的經驗,簡單介紹下如何能夠看出哪些位置水下有魚。
  • 這幾種釣魚行為會驚窩,稍微留意就可避免,大部分釣魚人都有
    釣魚的時候驚窩應該是絕大部分釣友都知道的事情,哪怕一些不會釣魚的路人都會說:釣魚需要安靜。可我們釣魚的過程中保證絕對的安靜真的特別困難,有一些不注意的釣友還會發出一些「額外」的聲音驚魚,這可能也是釣友們喜歡一個人釣魚的原因。
  • 善釣者必善「誘」,搞定這幾個細節,大板鯽會排著隊進窩吃餌
    原因可能有很多,或許是釣位不給力,或許是調釣不夠合理,又或者是其他什麼原因。但在釣不到魚的時候很多釣友都會這樣吐槽一句「水裡魚多怎麼都好釣,水裡沒魚當然釣不到了」,這句話看起來是沒啥問題,當魚多到一定境界的時候肯定是丟下去就咬,不管什麼餌料都搶著吃。說實話,這種野釣資源可以說是萬中無一,大多數人都碰不到。
  • 窩裡有魚,干著急,怎麼就釣不上來?
    我們在垂釣時,有時會遇到這種情況:窩子裡發現明明有魚,但是拋竿下去,卻遲遲沒有魚咬鉤。這種情況更多地出現在打我之後或者在一個釣點長時間垂釣,拋入水中的餌料過多形成窩子。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可以發現窩裡明明是有魚的,為什麼就是不咬鉤呢?
  • 藥酒窩料誘魚,製作配方詳細教學,野釣爆護50斤野生大魚
    藥酒窩料誘魚,製作配方詳細教學,野釣爆護50斤野生大魚。窩料想必是每位野釣達人必備的野釣彈藥了,有句話叫做「要想魚上岸,必須糧食換」,還有一句話叫「要想釣到魚,必先誘來魚」。可見一款實用的窩料必將使你的垂釣之旅事半功倍。
  • 垂釣黑坑,競技,野釣三種不同場景下,不同的清窩方法以及優勢
    像黑坑,競技和野釣這三種垂釣場景,當需要採取一定的清窩手法時,大部分都是為了達到如下的目的。2,經過逗釣後,可以調整鉤餌在水底的狀態,以避免子線出現纏繞或者是餌料陷入水底的尷尬情況。段落概述:黑坑中常用的清窩方法有利用小餌團粘餌和反覆逗釣這兩種,前者的優勢在於入口效果好和能夠緩解涮口造成的問題,後者的優勢在於不會產生負面影響和避免子線出現纏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