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介紹成語是「不刊之論」。「不刊之論」的意思是「不能改動的言論」,這裡的「刊」是「改動,修正」的意思,引申用來比喻文章寫得很好或言論非常精準恰當,完全不用修改。這個成語出自宋朝人吳曾的《能改齋漫錄·議論》:「故中興難於創業,是謂不刊之說」。在同為宋代的郭若虛的《圖畫見聞志 論曹吳體法》中也有出現:「況唐室已(以)上,未立曹吳,豈顯釋寡要之談,亂愛賓不刊之論。」
這個成語易誤解為貶義詞,用來形容文章或言論非常糟糕,不能「刊登」或「發表」。顯然,這種用法是對「刊」字望文生義了。今天的「刊」不存在單獨使用的用法了,大都用於「報刊」「刊登」等表示「發表」義的詞語中,所以才會被廣泛誤用。但是,「刊」在古代的用法就是修正、改正,和今天的用法大相逕庭。所以,這個成語是非常正面的褒義詞,千萬不要理解為貶義詞。比如,下面是幾個正確使用「不刊之論」的用例:
l 他寫的批判性文章針砭時弊,實乃不刊之論。
l 這些經典著作都是不刊之論,你應該好好研讀。
l 蕭統此評一出,如空谷足音,即成千年不刊之論。
另外,需要注意區別「不刊之論」和「不易之論」。「不刊之論」是不能修改的言論,偏向真理性,程度較深;而「不易之論」是不能改變的言論,偏向正確性,程度較淺。當然,一般情況下二者可以混用,一些特殊情況需要進行區分。
最後,請看下面的例句。這句話中出現了三個我們已經介紹的成語,它們的使用都正確嗎?
l 在單位,他說話經常是不刊之論,辦事總是目無全牛,使大家感覺差強人意。
想避免在寫作中使用錯誤的成語嗎?現在,您可以使用火龍果寫作,當您寫作時用詞不準確時給您提示,讓你的寫作更完美。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分享給你的朋友。我們也會在火龍果寫作中定期發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