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人如何「藝術」他們的生活?太不可思議了!

2021-03-05 ME兒童素質研究院

古埃及文明作為人類最古老的文明之一,關於它的神秘傳說似乎從未間斷,除了大眾所熟知的金字塔和木乃伊,它的王朝歷史、宗教信仰、象形文字等,也一直吸引著無數的人們為之著迷。

 

而要了解古埃及文明,古埃及藝術就一定是一個繞不開的主題,我們今天看到的古埃及神廟、壁畫、雕像,甚至是古埃及人日常使用的器具,得以讓我們從不同的側面對古埃及藝術一探究竟。

 

那麼到底該如何欣賞古埃及藝術呢?它獨特鮮明的藝術風格和強烈的感染力到底是怎麼形成的?接下來就讓我們從3個不同的側面,一起來了解古埃及人如何「藝術」他們的生活。

 

在了解古埃及藝術之前,我們大抵可以記住2個原則,一是古埃及藝術形式不管是造型、色彩還是構圖,不管王朝如何更迭,都體現了古埃及人對傳統的重視;二是古埃及藝術所有表現的內容都源於大自然,幾乎不會出現抽象概念的圖像和主題

我們都知道,古埃及文明發源於尼羅河,它由南向北流向地中海,將埃及分為東西兩岸,形成了河谷和沙漠的自然地理環境,這種二元對立分明的特徵也逐漸孕育了古埃及人對生命的認識和理解。

 

經過長期的戰亂和兼併,古埃及形成了兩個獨立王國,包括南部尼羅河谷的上埃及和北部尼羅河三角洲的下埃及。直到約公元前3100年,上下埃及統一,形成了最早的古埃及王國。

沿尼羅河兩岸世代定居的人們逐漸形成農業文明,航運技術的發展也造就了國際貿易,並加速了社會階層的分化,而穩定的水域生態加深了古埃及人對環境的依賴,進而成為信仰與文化建立的基礎。

 

古埃及人將觀察到的環境元素基於自己的理解和需求進行重新組合,並運用隱喻的方式解釋另外一些無法直接解釋的自然現象,這就是古埃及藝術的基礎形式。


我們今天看到的古埃及神祇的造型或功能,其實都與大自然有直接的聯繫,正如中國的漢字造字一樣,神同樣是基於象形、會意、轉借和形聲的方式從自然中獲取元素,然後塑造為古埃及人所理解的神的形象,形成了古埃及文明的基調。

 

另外,古埃及人並不在意畫像是否符合透視法,而是用最具代表性的角度體現人或神的完整性。比如神祇的頭通常是側面,眼睛和身體是正面,雙腿是側面。另外,在處理多個人物形象關係的時候,古埃及人會用身份來決定人物的位置和大小,同樣不會考慮透視關係。

神祇手持象徵力量的沃斯權杖和象徵生命的安卡

男神膚色比女神深,雙腿錯開,女神雙腿併攏

用「象形」方式塑造的阿努比斯是死者的引路人,也是木乃伊的守護神,以胡狼頭和人身的形象出現,因胡狼是常在墓地搜尋腐食的野狗,所以古埃及人便以胡狼與人形塑造了阿努比斯,向它禱告,保護死者。

以「會意」方式塑造的瑪阿特代表正義女神,頭戴鴕鳥羽毛,因為古埃及人認為每根鴕鳥羽毛都一樣,由此來象徵公平正義。

 

阿米特是埃及神話中一頭擁有鱷魚頭,獅子上身及河馬下身的生物,統統都是古埃及人認為最危險的動物。死者若生前做了壞事,在冥界的死亡審判時心臟會被它吞下,永遠不得安息。

 

正如中國有盤古開天闢地、女媧補天造人的創世神話一樣,古埃及也形成了主要的三大創世神話,而其中最受推崇的赫裡奧波利斯神學體系,講述了這樣一個傳說:奧西裡斯(Osiris,冥王)統治上埃及,被統治下埃及的弟弟賽特(Seth,混亂神)謀殺分屍,在他的妻子伊西斯(Isis,守護神)的努力下找回屍體,但仍然少了一塊,所以無法復活只能統治冥界,因此我們現在看到的奧西裡斯都是兩腳併攏的木乃伊形象。最後,奧西裡斯和伊西斯的兒子荷魯斯為父報仇,統一了上下埃及,也正因為如此,荷魯斯也成為了法老的守護神和王權的象徵

兄弟姐妹通婚現象在神話中並不奇怪...

上下埃及的統一形成了古埃及早期的神話和歷史記憶,並一直延續千年。

另一方面,古埃及人用最具代表性的元素蓮花和禿鷹來代表上埃及,眼鏡蛇和紙莎草代表下埃及,通過上下埃及元素的結合來表示國家統一,而這些元素在古埃及藝術中頻繁出現。

圖坦卡蒙頭頂有禿鷹和眼鏡蛇裝飾

 

荷魯斯頭上的紙莎草與白色皇冠的結合,神廟柱子的蓮花和紙莎草,圖坦卡蒙頭部的禿鷹和眼鏡蛇,哈夫拉王座等,都使用了這些元素。

 

有趣的是,古埃及認為隼是最能接近太陽的動物,所以荷魯斯除了擁有代表國家統一的王冠,還以隼頭人身的形象出現,而太陽神拉與荷魯斯的區別就在於前者頭頂太陽和眼鏡蛇。

法老守護神荷魯斯與太陽神拉

由於古埃及地域文化的多樣性,不同地區有不同的守護神,所以在國家分裂與統一的過程中,勝利一方的神就成為了國家守護神,而戰敗一方的神既可能逐漸消失也可能成為地方神,從而導致了神祇關係的複雜化。

 

國家級守護神的信仰由國王與祭司負責,將宗教所產生的氛圍帶給人民,增加國家的穩定與思想的和諧,這些神大量出現在神廟、宮殿、陵寢中。

而為了貼合平民百姓工作和生活中各個方面的需求,也出現了很多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間的神,比如孕婦保護神塔沃裡特(Taweret)、家庭守護神芭斯特(Bastet)。

塔沃裡特(左)和芭斯特(右)

 

直到新王國時期,國家級守護神才逐漸往下滲透,和平民的民間神的交融更加緊密。

 

古埃及認為透過死亡可以來連接永生,即靈魂和肉體是分開的,人死後靈魂還在,在冥界進行死亡審判後,靈魂進入身體(木乃伊),並進入天堂獲得永生。

 

根據古埃及人對葬禮的認知,死者去天堂後會繼續在田野裡勞作。而貴族和祭司一生中從未做過這些工作,他們很快想出一個辦法減輕自己的義務:在陵墓中放上被稱為「沙比提」的小雕像,需要履行職責時,它們可以代替死者勞動。

作為僕人和管理僕人的沙比提

 

《亡靈書》則是另一個典型代表。古埃及人相信,亡靈進入冥界後,要面對各式的惡魔和黑暗,而亡靈書可以幫助逝者「在來世跨越所有阻礙並獲得永生」。在古王國時期,亡靈書主要出現在金字塔銘文和棺木中,幾乎是國王專用;到新王國時期出現了書寫在莎草紙的手卷,常被放入死者的棺內, 範圍也擴大到了王室成員及權貴人士。

亡靈書第125章:死者面對蹲坐的眾神,象形文字表示眾神認可他生前是一位品格高尚的人;阿努比斯帶著死者,並調整天平確認死者生前是否品行高潔(天平左邊為死者心臟,右邊為瑪阿特羽毛,若心臟比羽毛重,則會被阿米特吃掉),智慧神託特在旁記錄;通過審判後,荷魯斯將死者帶到冥王奧西裡斯前(背後是他妻子伊西絲和妹妹奈芙蒂斯,身前的蓮花代表永生,上面是荷魯斯的4個兒子,代表東南西北4個方位,負責看管木乃伊的內臟;上方為荷魯斯之眼,同樣也代表永生。)

 

古希臘哲學家普羅泰戈拉斯曾說,「人是萬物的尺度」,而古埃及藝術中的主角和支配者就是人,即便是我們能看到的神祇也是人形象的延伸,用來回應無法直接解釋的大自然現象或命運問題,而人形象的複雜性也足以反映現世中的社會階層關係。

 

所以,說到底,古埃及藝術,本質上就是一個以人為核心的大敘事

 

當然,「藝術」這個詞本身在古埃及並不存在,今天所謂的古埃及藝術都是基於我們現代人的眼光、審美和價值觀去理解,但這並不妨礙我們穿越時空去欣賞它的美,這也許就是藝術本身的獨特魅力吧。

ME學院開設的《穿越時空的古埃及藝術之旅》課程,由香港中文大學歷史博士,前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副研究員,國際埃及學家協會會員黃諮玄老師主講,這門適合8歲及以上大小朋友學習的課程,以美術史作為出發點,將帶領大家一起了解古埃及人文化創造的歷史脈絡和主要藝術形式。

古埃及藝術,看名字就可以知道,是「古埃及」和「藝術」兩個詞組在一起,說的是「古埃及的藝術」。

 

雖然古埃及是早已逝去的文明,但千百年來,世界各地的人們對於古埃及人的創造,不論是神廟、壁畫、雕像還是珠寶,甚至是古埃及人穿的衣服和坐的椅子,都依然能感受到不可思議的美。

 

古埃及人,雖然和我們時隔幾千年,但是,他們也會開心也會難過,也會有生老病死,而這些,本質上和我們沒有什麼不同。如果我們能欣賞各式各樣的古埃及藝術,那我們的生活也會增添一些不一樣的色彩

10節音頻&圖片課,開啟古埃及藝術之旅

單獨購買¥39,2人拼團僅需¥9.9/人

長按識別圖片,立即拼團


*文中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點擊「閱讀原文」,開啟古埃及藝術之旅。

相關焦點

  • 古埃及藝術
    古代埃及是人類文明的四大發祥地之一,古埃及藝術,一般指公元前332年前的埃及美術。古埃及美術一共分為三個時期,古王國、中王國和新王國時期。
  • 古埃及藝術 (埃及遊分享)
    三千多年的歷史裡,埃及藝術幾乎沒有多大的變化。無論是繪畫還是浮雕,也無論哪一種事物,他們都從它最具有特點的角度去表現。幾何形式的規整和對自然犀利的觀察二者相結合,這是古埃及藝術的特點。 從埃及藝術中我們可以看到,埃及人遵循嚴格的法則,採用幾乎千年固定不變的手法進行創作,他們不太講究畫面的美觀,更看重的是畫面的包羅無遺,創作只為儘可能清晰地記錄事件。我們稱之為概念寫實性,這是埃及藝術的第一個重要特點。
  • 古埃及神話與藝術的那些事~
    過了好長時間,繪畫才恢復到石器時代洞窟藝術的水準,這實在是件怪事。古埃及人的興趣主要在建築和雕塑上。
  • 為什麼說「呆板」感是古埃及雕塑藝術的特色?
    看過電影《尼羅河上的慘案》的人都會對影片中埃及那雄偉的神廟和雕像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你如果仔細觀察的話,那些雕像都差不多。至於這種「呆板」,那是與古埃及的宗教、風俗、雕刻用材、雕刻方法及及審美觀密切相關的。古埃及人相信人死去後,形狀像鳥一樣的靈魂便會飛出軀殼,在天空中遊蕩。如果死者的身體不腐朽,那麼靈魂還會飛回來,死者便能永生。因此,有了屍體上塗以香料,把屍體做成「木乃伊」,保存起來的風俗,同時也產生了以複製人物為目的的雕刻藝術。古埃及的雕像基本上都是以石頭作為材料的。
  • 【看圖說話】古埃及神話中有哪些神祇?
    這裡的他們指的就是古埃及人,說到古埃及的藝術,就一定繞不開宗教。而除宗教之外,埃及的藝術還在一定程度上與當地的自然地理環境息息相關,就像溫克爾曼在《古代藝術史》裡認為的那樣。想了解更多古埃及藝術的奇妙知識嗎?
  • 有意思的古埃及繪畫,解密:為啥古埃及壁畫大都看上去是半側著?
    不是說藝術要講究留白嗎?其實這與古埃及人的宗教信仰和生死觀密切相連。在古埃及人看來,人的靈魂是永世不滅的。人死以後,靈魂還在,死亡意味著復活。他們認為人死後靈魂會離開軀體到冥界去經歷一次冒險,如果這次歷險能夠順利完成,那麼靈魂將再次回到軀體上,這樣人就可以復活。
  • 承認古埃及人是黃種人,對歐洲人意味著什麼呢?
    很明顯,他們並沒有敢說自己創造了某某文明。而且這句話也不是出自於個別人之口,而是一個集體說辭,就是說這麼說法是經過廣泛討論後定位的一句話。承認古埃及人是黃種人,對歐洲人意味著什麼呢?歐美人是不想把這些文明說成是自己主導創造的嗎?不是不想,而是不能。他們在復原古埃及人像時就很雞賊的復原成接近自己的模樣。甭管基因如何,你連肉眼就能分辨的都那麼雞賊,何況是把古文明據為己有。
  • 古埃及人的聚會,裸女、舞池、踩罐喝到吐——壁畫中的古埃及生活
    然而,壁畫中呈現的理想世界,死者並非只坐等著後人的祭祀奉獻,他們照樣農牧漁獵,為生活勞動。因此,應該說古埃及人是熱愛生活的,即使死去還是希望靈魂可以像活著那般過日子;而屍體之所以製作為木乃伊保存,正是為了有一天靈魂可以回到身體裡重生復活。從這個角度來看,這些壁畫就是人們生活的寫照,只是經過一點美化。
  • 圖坦卡蒙倫敦開展,作為「知識」的古埃及如何影響世界?
    古埃及文明被視為是西方文化最早的發源地。正如裡格斯所說的那樣,作為現實國家的古埃及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終結,作為「知識」的古埃及卻在東西方語境中不斷「故事新編」,讓文化的「金字塔」聳立在這個星球的每個角落,聳立在每個人的記憶裡,潛移默化中影響著我們日復一日的生活。真實的古埃及到底是個什麼樣子?這可能會是個永遠刺激我們想像,卻又永遠找不到「正確」答案的問題。
  • 古埃及壁畫
    古埃及壁畫常常是浮雕和壁畫結合在一起,難以嚴格區分,這些壁畫採用了獨特的藝術手法,蘊藏著嚴格的社會等級觀念,在埃及很多法老陵墓或者神廟中能看見很多既奇妙又美觀的浮雕和壁畫,是陵墓中不可缺少的裝飾品,壁畫畫面清晰,寓意隱晦但深刻,深受遊客們喜愛。
  • 古埃及人修金字塔時,當時中國人在幹啥?他們能完成這麼大工程嗎
    耶穌的一生都充滿著謎團,同時期的中國也有兩個謎一般的人物,那就是篡漢成功推行新政,被人稱為「穿越大帝的王莽」以及三年時間就從農夫變為皇帝的「位面之子」劉秀,劉秀最不可思議的事跡就是昆陽之戰,當時兵力劉秀兩萬王莽四十萬,卻靠著天地異象以少勝多,最後建立東漢。
  • 盛極一時的古埃及文明是如何逐漸消亡的?
    數千年的歲月間,法老的國度究竟是如何從輝煌的走向黃沙之下的呢?但與波斯人又不同,埃及和希臘之間相隔的地中海對於善於航海的希臘人來說並不算遙不可及的距離,加之託勒密王朝在政府中重用希臘人並鼓勵文學、哲學的發展,很快就有大批的希臘人被吸引來到埃及生活。
  • 關於古埃及你可能不知道的15個事實?原來他們已這麼先進和了不起
    古埃及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文明之一。它在世界上最長的河流尼羅河的肥沃山谷中繁榮昌盛,在那裡,一種壯麗的文明從沙漠中崛起,並持續了大約3000年。這些聰明的古人超越了獸性和自然,成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文化。古埃及人將各種各樣的神靈賦予生命,並創造了豐富多彩的神話故事,以此來支配他們的生活。
  • 帶您走近《古埃及壁畫》
    為什麼古埃及人要在墓穴的牆壁上畫畫呢?這與當時埃及人的信仰和文化有關。埃及人的宗教觀是:相信人死後靈魂只是離開軀體,將來的某一天靈魂可以回來找到自己的身體,因此埃及人就把屍體做成「木乃伊」妥善保存。但又由於擔心屍體腐爛就不能復活,他們就想到用石頭雕刻國王、王妃的像保存下來,同時為了避免靈魂回來找錯身體,所以就把他們活著的時候發生的事都畫在墓壁上。
  • 古埃及人為什麼把「屎殼郎」作為護身符?
    」「200 餘幅古埃及人繪製的經文中所示冥界場景圖畫」三者對應排版來世審判的場景(書內插圖) 《亡靈書》是古代埃及最為重要的宗教文獻集,被古埃及人稱作「關於重見天日的經文」。《古代埃及帝國》[美]溫迪·克裡斯坦森 著本書講述古埃及由史前時期向文明時期的過渡、國家的統一及其對外擴張,描繪出一幅清晰、生動的古埃及人的歷史和生活畫卷。書中解釋了宗教在古埃及政治生活中佔有如此重要地位的原因、誰處於埃及社會金字塔的頂端、埃及兒童玩哪些遊戲,以及埃及最後屈服於羅馬帝國的原因。
  • 豐裕農耕經濟下,古埃及人崇高感思維如何形成其巨石文化靈魂的?
    走進埃及文明,人民沒有不被古埃及人修建的金字塔、高大神廟等等巨大的建築所吸引,被巨石建築的大體量所折服,在世界上已經確知的巨石文化群有英國史前巨石陣、太平洋復活節島上的巨石雕像、佛教石窟藝術等等,但是保存最為完整並且呈現系列性的巨石建築只有在古埃及,其巨石文化不僅僅具有深刻的文化內涵,而且在表現形式上呈現完整的系列性。
  • 古埃及人為什麼要建造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現存70多座古埃及金字塔,最高的胡夫金字塔高達146.5米,邊寬230米,共用平均重約2.5噸的石塊230萬塊,其如何建成的至今仍是一個謎。為什麼過著窮奢極欲生活的古埃及國王要給自己造一個巨大堅固的墳墓,而且還修成金字塔形呢?這與古埃及人的宗教迷信和自然崇拜有關。古埃及人極為迷信「陰間」生活,相信人死之後靈魂不滅,並認為要使人的靈魂水久留存,人死後的屍體必須長久保存。
  • 神秘的古埃及文明:不僅有金字塔等知名遺蹟,更有內涵深刻的精神
    起源於古埃及的文明,有著超出地理限制的影響力談起古埃及的藝術,相信大部分人都不陌生,因為不論是從今天的古埃及歷史研究等專業領域,還是從與古埃及歷史相近體裁的電視劇、電影等藝術領域,都為我們能夠呈現出輝煌而又燦爛的古埃及文明。而這些文明給我們一個非常明顯的印象和感覺,那便是神秘。
  • 《穿越古埃及》:法老死後製成木乃伊,要求陪葬,太霸道
    金字塔說白了就是法老的墓地,保護他們的屍體和財物。法老死後屍體不用燃燒,而是製成木乃伊。只有肉身他們覺得才不會徹底死亡,只有肉身保存下來,才可以通過未來和極樂世界。古埃及人相信,人死後要經過一段旅程,才能到達來世。
  • 奇聞異事,盤點古埃及10大神秘奇葩事件 最噁心的是用糞便避孕
    但大多數科學家指出:整個事情是愚蠢的,因為發掘古墓的26人僅有6人死亡。 然而,儘管沒有證據證明詛咒是存在的,但這並不意味著古埃及人沒有做這件事情。許多墳墓周圍有各種各樣的符號,詛咒那些打擾他們的人,希望他們將有邪惡的動物,如獅子或蛇,甚至神來懲罰他們。 二、古埃及認為死刑太過殘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