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41年祭|23秒·24萬生靈·一座城·死與生

2021-02-17 蘭州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時42分53秒,中國河北省唐山、豐南一帶發生7.8級地震。強震產生的能量相當於400顆廣島原子彈爆炸。23秒內,百年唐山被夷為平地,242769人喪生,164851人傷殘……

唐山,曾如此奪目!


河北唐山灤縣巖山的日出

她,歷史悠久,早在4萬年前就有人類勞作生息,灤河流域是我國古代文明的發源地之一。1300多年前,唐太宗李世民東徵高麗,選擇在此駐蹕,由此得名唐山。

她,南臨渤海,北依燕山,毗鄰京津,總面積13472平方公裡,城市總人口在1976年地震前已經超過了150萬,是河北省域中心城市和經濟中心。


1956年,唐山西山路小學校園


1962年, 唐山圖書館


1970年代,唐山新市區百貨商店


1972年的唐山火車站,中國第一個火車站,建於1882年


1976年,唐山機車車輛工廠,生產東風5型內燃機車

她,中國近代工業的搖籃,素有「北方瓷都」之稱。地震前,唐山年工業產值約佔全國工業總產值百分之一,是中國十大工業城市之一。這裡誕生了中國第一座機械化採煤礦井、第一條標準軌距鐵路、第一臺蒸汽機車、第一桶機制水泥……這裡的人們,也因豐厚的工業文明而安居樂業。


1970年代,地震前唐山普通家庭的一角

「地震後,身經百戰的救災將軍都震驚了」

1976年7月28日凌晨,天氣怪異般的炎熱,勞作了一天的人們終於抵不住困意沉沉睡去。凌晨3時的唐山,似乎一切都和往日一樣,夜闌人寂……

1976年7月28日當天的日曆

被震得面目全非的樓房


大地震後,唐山一片廢墟


大地震後,唐山一片廢墟


唐山地震後,新華路房屋幾乎全部坍塌

是時,人正酣睡,萬籟俱寂。突然,地光閃射,地聲轟鳴,房倒屋塌,地裂山崩。數秒之內,百年城市建設夷為墟土。二十四萬城鄉居民歿於瓦礫,十六萬多人頓成傷殘,七千多家庭斷門絕煙……


大地震後被震彎的鐵路


大地震時的地縫


被震毀的唐山機車車輛廠全景


被震毀的唐山市勝利橋


地震中坍塌的大橋


開灤醫院


地震毀壞的河北礦冶學院(現河北聯合大學)

「我們剛到唐山時,看到這座百萬人口的城市,除了孤零零的幾座建築,民房幾乎全部倒塌。」一位率部趕到唐山救災的將軍震驚了,儘管他身經百戰,無數次目睹殘酷場面。

「活下去」

地震發生後,10萬多名人民子弟兵星夜兼程,捨生忘死,挽救了唐山1.64萬人的生命。唐山人對解放軍的感情,已深深地融入血液、浸入骨髓。




「解放軍是唐山人的恩人」,這是很多唐山老人回憶大地震時常說的一句話。


救出在開灤總醫院樓下被埋八天七夜的礦工


一位女性被埋13天後奇蹟生還


救援醫生為受傷的女孩處理傷口

每三個唐山大地震的倖存者中,就有一個由廢墟中生還,唐山市區有幾十萬人在互救中重獲新生。

一夜之間,整個唐山市有4200多個孩子成為孤兒。他們當中一部分被父母原單位撫養、安置,一部分被親屬或好心人收養。很多地震中的嬰兒都是吃著百家奶長大的,名叫「震生」。


臨時地震棚

每天睡不足三小時

記者採訪了大地震時為遼寧錦西海軍基地司令部車隊戰士,李贛江,60歲。

地震後,海軍迅速組織就近部隊開赴唐山救援。車隊接到命令後,立即抽調組建了汽車分隊,下屬小車、大車兩個班。我任小車班班長,主要保障海軍前線指揮部首長工作生活。

我迅速啟封了一輛嶄新的救護車,趕往災區。

當時酷暑難耐,第一批進唐救災部隊威脅最大的是沒有水喝。地震後,地下水下降。房屋倒塌,廢墟堵塞,連水坑都乾枯了。一個退伍的老兵帶我們找水源,先找到一個遊泳池,但已經乾枯了。後來又找到一個排汙水的窪子,上面還漂著分辨和死老鼠,但大家都趴在窪邊喝了個痛快,並用水壺灌滿汙水,帶回救護車給戰友。直到幾天之後,京津等地的水罐車陸續到唐山,解決了供水問題。

7月31日,也就是開赴災區的第四天,我們才首次分得了食品。在這之前,我一直靠三個小麵餅頂著,那時才知挨餓是什麼滋味。

我們的營地在唐山市路南區的唐山二中,傳說二中170多名教職員工死了150多人。作為小車班長,既要負責首長,還要負責醫療救護車,其他司機累了還要頂替,從早到晚連軸轉,每天睡不到三小時。

一線的戰士更辛苦,天不亮就起床,沒水洗漱,拖著疲憊的身軀趕到施救現場。沒有大型機械,只能靠雙手扒碎石,扯鋼筋、搬屍體,要頂著烈日連續施救到天黑。

剛到唐山沒帳篷,我們就睡在車底。起先一個多月洗不了澡,後來派來一輛洗澡車進營,解決了官兵洗澡問題,再沒有比能洗個澡更愜意的事了。

距我們帳篷5米遠都是成排的屍體。戰士們不得不戴上口罩,噴灑藥水。後來口罩也不頂用了,臭味憋得喘不過氣。我們每人陸續領到三個防毒面具,但天太熱,戴上兩眼冒金花。

為消毒,領導強制我們必須喝白酒、吃大蒜。酒是水罐車拉來散裝的,大家排好隊,每人一碗,就一把生蒜,往往是辣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完成任務。

由於地震發生在凌晨,很多百姓沒有衣服穿。不少人用布、紙和蘆席圍著。震後,唐山發生過哄搶衣服食品的事件,當時規定,搶吃的、穿的沒關係。部隊最初基本是克制的,後對一些妄圖趁機發國難財的,採取了嚴厲的措施。出城道路上全是荷槍實彈的軍人守衛。

「站起來」


位於唐山市中心廣場的「唐山地震紀念碑」

 

紀念碑建於震後十年,由4根獨立的、直指蒼穹的混凝土碑柱組成,猶如伸向天際的巨手,象徵著人定勝天。碑柱四周,是8幅花崗巖浮雕,象徵著全國四面八方的支援,講述著唐山人民在全國支援下抗震救災、重建家園的事跡。這裡儼然是唐山的地標。

震後的唐山,以最快的速度恢復了生產生活:震後不到一周,數十萬群眾衣食得到解決;震後不到一個月,供電、供水、交通、電信等生命線工程初步恢復;震後一年多,工農業生產全面恢復。

幾乎與改革開放同時,1979年,唐山拉開了全面重建大幕。儘管當時國家經濟實力薄弱,仍為恢復建設新唐山投資43億多元。到1986年,重建任務基本完成。


2016年7月27日,航拍城市新貌

據《唐山市志》記載,在黨中央、國務院和河北省的支持下,解放軍基建工程兵、鐵道兵和河北省各地市,以及省屬、部屬建築企業,陸續來到唐山支援建設。從震後至1986年末,外地援唐單位總人數達11萬多人,竣工房屋建築面積1056萬平方米,佔唐山市恢復建設竣工面積的50.9%。

1990年,唐山市成為中國首個獲「聯合國人居獎」的城市,聯合國人居中心的頒獎詞指出,「向唐山市政府頒獎是為了嘉獎1976年地震後唐山規模巨大的建設和卓著的成就,這是以科學和熱情解決住房、基礎設施和服務問題的傑出範例。」


唐山地震遺址紀念公園

高達7.28米的紀念牆上,密密匝匝地刻著大地震中24萬遇難者的名字。金色字體在長達500米的黑色牆體上一字排開,莊嚴而肅穆。

對於很多唐山人來說,不知道震亡的親人究竟長眠何處,而紀念牆恰好承載了哀思,又像一種淡淡的安撫,療慰著時空那頭的傷痕。


7月23日,抗震英雄李升堂在唐山抗震紀念牆前祭奠逝者。

國外的衛生組織專家曾預言,由於生理、心理和治療技術等多方面原因,唐山截癱傷員最多可以生存15年。然而,40年過去,唐山地震3817位截癱傷員中尚有960人健在,比預言的時間延長了一倍還多。

「我問自己,除了雙腿不能動,並不比別人缺少什麼,我能不能把破碎的自己,一點點重新拼湊起來?!」一位倖存者如是說。

「我從不敢承認現實、不接受現實,到面對現實、改變現實,最終成為一個有所作為的人。唐山這座城市站起來了,我也沒有趴下,成為一個在精神上站立的人。」這,是震後倖存者的集體意志。

地震四十周年前的一個傍晚,孩子們依舊在碑下追逐,老人們依舊坐在石階上乘涼,飯後消遣的人們往來不絕,落日把高懸於半空、寫著的「唐山抗震紀念碑」的不鏽鋼匾額打成金色,初上的華燈逐漸在這座城亮起。

 

震後,西方媒體曾一度斷言,唐山將從地球上被「抹掉」。而今日唐山,一切正如所註解的碑文所寫:「如劫後再生之鳳凰,奮翅於冀東之沃野……以告慰震亡親人,旌表獻身英烈,鼓舞當代人民,教育後世子孫。」

這座城市,曾一片廢墟,滿目瘡痍;

這座城市,深切感受祖國大家庭的溫暖: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這座城市,被一種夢想所激蕩:

災難可以摧毀有形的物質,

但摧不垮偉大的精神

——百折不撓,奮發圖強。

「唐山,就是一座永遠不會趴下的城市。」


來源/央視新聞 人民日報等

相關焦點

  • 唐山大地震41年祭:23秒·24萬生靈·一座城·死與生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時42分53秒,中國河北省唐山、豐南一帶發生7.8級地震。強震產生的能量相當於400顆廣島原子彈爆炸。從震後至1986年末,外地援唐單位總人數達11萬多人,竣工房屋建築面積1056萬平方米,佔唐山市恢復建設竣工面積的50.9%。1990年,唐山市成為中國首個獲「聯合國人居獎」的城市,聯合國人居中心的頒獎詞指出,「向唐山市政府頒獎是為了嘉獎1976年地震後唐山規模巨大的建設和卓著的成就,這是以科學和熱情解決住房、基礎設施和服務問題的傑出範例。」
  • 唐山大地震41年祭丨23秒·24萬生靈·一座城·死與生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時42分53秒,中國河北省唐山、豐南一帶發生7.8級地震。強震產生的能量相當於400顆廣島原子彈爆炸。23秒內,百年唐山被夷為平地,242769人喪生,164851人傷殘……唐山,曾如此奪目!
  • 一個「23秒、32年」的故事——災難片《唐山大地震》
    《唐山大地震》是由馮小剛執導的一部以唐山大地震為背景的電影。電影由華誼兄弟公司出品,由馮小剛執導,再由徐帆、張靜初、陳道明、李晨、陸毅、張國強、王子文等知名演員參與演出。電影改編自女作家張翎的小說《餘震》,講述一個「23秒、32年」的故事:1976年7月28日凌晨發生的地震,將唐山市在23秒之內變成一片廢墟。一位年輕的母親在面對兩個孩子只能救一個的絕境下,無奈選擇犧牲姐姐而救弟弟。這個決定改變整個家庭的命運,也讓倖存者陷入一個難以彌合的情感困境,但一家人終究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時重逢且釋懷。
  • 患難與共 百折不撓|唐山大地震44周年祭
    2020年7月28日,是唐山大地震44周年紀念日。轉眼,那個叫「震生」的孩子已經44歲。時間流淌,歲月卻難忘。7.8級地震——242769人的永夜公元1976年7月28日,北京時間3時42分53.8秒。東經118.1度、北緯39.6度。
  • 唐山大地震|23秒,32年
    《唐山大地震》講述了一個四口之家在1976年的唐山地震中被摧毀的故事。父親為了救姐弟倆死去,姐姐方登與弟弟方達同時被壓在一塊水泥板上生命都危在旦夕,他們的母親在痛苦的抉擇下選擇了救弟弟方達。方登在震後奇蹟般地活了下來,並被一對解放軍夫婦收養,從此與母親弟弟天涯各一方。
  • 世界歷史上的四大災難,唐山大地震第四,最後一種流感死了數千萬人
    今天要說的便是世界歷史上的4大災難,最後一種瘟疫死了2500萬人。 唐山大地震 1976年7月28日3時42分,中國河北省唐山豐南一帶發生了芮氏7.8級的大地震,僅用了23秒的時間,整個唐山都被夷為了平地。
  • 唐山大地震44周年:向逝者致哀,向生者致敬!
    7.12號早上7點多,唐山地震上了熱搜,唐山與地震這兩個詞連在一起時,總會引起大的轟動。之後專家發布聲明:此次地震是唐山大地震的餘震。44年了,餘震依舊在。那44年前,到底是怎樣一場劫難?地震公園1976年7月28日3時42分,震驚全國的23秒,改變了數以萬計的家庭。之後一天的時間裡,唐山這個名字,響徹全國。
  • 唐山大地震42周年:地震前發生4個詭異現象,至今仍然心有餘悸
    42年前的今天,即公元1976年7月28日3時42分53.11秒,中國河北省唐山發生了強度芮氏7.8級的大地震。此次地震,持續約23秒,造成24萬餘人死亡,16.4萬人重傷,位列20世紀世界地震史死亡人數第二。地震之後,整個唐山被夷成廢墟,導致四千多個孩子無家可歸。
  • 《唐山大地震》:李元妮選方達放棄方登的理由是什麼?
    電影《唐山大地震》中,方登與方達在汶川地震的救援中偶遇。當別人詢問起方達失去一條胳膊的事情時,坐在一旁的方登才意識到這是她的弟弟。自從唐山大地震後,再未見過面的弟弟。聽弟弟對當年事情娓娓道來,讓方登第一次知道母親這些年的經歷。方達說:「你知道我媽常說的一句話是什麼?
  • 《唐山大地震》在片中向我們展示了地震中的天災人禍和撕扯的情感
    我相信很多觀眾都是從馮小剛的電影《唐山大地震》中真正體會到了地震的嚴重性和對人民造成的傷害,尤其是生命的離開讓觀眾感到頗為震撼。當今天造成六點,唐山再次傳來地震的時候,這一消息瞬間在網上傳開,把全國的觀眾再次拉回到當年地震的陰影中。
  • 浙大與《唐山大地震》的情懷,這段存在於我們腦海中的餘震
    浙江大學前身求是書院這一部影片就是《唐山大地震》,在44年前,在那個本該平靜祥和的夏夜,23秒的劇烈震動,芮氏7.8級的大地震,將唐山這個擁有百萬人口的重工業城市夷為平地,市區97%以上的建築被摧毀,鳳凰山一片廢墟,24萬多人失去了生命,16.4萬多人重傷,3817人成為截癱患者,4204名兒童成為孤兒唐山大地震中,開灤煤礦醫院在地震中全部倒塌,這是北京裝甲兵部隊正在搶險救災
  • 海原大地震一百年遙祭
    海原大地震遺蹟  1920年12月16日發生的「海原大地震」,史稱「環球大地震」,時至今日,已經過去了整整100年,寫這篇小文「遙祭」那些死難者,真正的本意是提醒人們不要忘記這場驚世災難。  1920海原大地震震級達芮氏8.5級,破壞力的烈度卻達到最高的12度,27萬餘人死亡,地震釋放的能量相當於11.2個唐山大地震,地震造成了一條長達237公裡的斷裂帶,它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大的一場地震,也是世界上截至目前最可怕的地震之一!
  •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給了我們怎樣的啟示?
    中國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和歐亞地震帶兩條地震帶中間,地震活動十分頻繁。從歷史上看,7.0級以上的破壞性大地震就發生過許多次,造成的損失也是相當驚人的。1556年1月23日,陝西關中地區發生8.0級大地震,由於事先未作預防,地震發生後又沒有得到及時的救援,使這次地震造成了83萬人的死亡,是世界上有記錄的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地震災害。1920年12月16日,寧夏海原發生8.6級強烈地震,造成10萬人死亡。
  • 70年代河南發生的驚天水災,死亡人數堪比唐山地震卻很少有人知道
    1976年7月28日,唐山發生了舉世震驚的,7.8級強地震,地震造成24萬人死亡。災難過後人們積極重建家園,還修建了唐山地震博物館。2010年馮小剛導演的《唐山大地震》也讓更多人記住了這場天翻地覆的災難和人們的反抗不息的精神。
  • 唐山大地震前的靈異怪事
    現在地震越來越頻繁了,其實動物一直在警告人類有大禍降臨,但人類往往並不為之所動,仍安於居所,可是當災難來臨的那一刻,一切全都晚了……1976年7月28日,河北省唐山市7.8級地震突然來襲,頃刻之間,一個百萬人口的城市化為一片瓦礫,24萬人民被奪去生命,16萬多人嚴重傷殘,直接財產損失達30億元以上!
  • 唐山今日5.1級地震,究竟意味著什麼?
    唐山今日5.1級地震,究竟意味著什麼?說起唐山,大家的第一反應是麻糖還是海參扒肘子?是咯扎還是棋子燒餅?或許,是電影《唐山大地震》?無論是哪一個,舉國悲呼的76年「唐山大地震」,都震出了唐山的名字,也震碎了許多唐山人的生活。然而,時隔44年後,「唐山地震5.1級地震」又登上了熱搜榜。
  • 0719-0725內地票房:《唐山大地震》刷新紀錄
    7月22日零點,《唐山大地震》正式登陸全國院線,零點場全國票房300萬左右,因為觀眾積極進場,《唐山大地震》首映日全國票房高達3620萬,堪稱完美,周末三天繼續噴發。據統計,《唐山大地震》首映周末放映四天、全國票房將近1億8000萬。  年初《阿凡達》被譽為天神降臨,它將全球電影市場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只能仰望其項背而不可攀。
  • 唐山大地震真相揭秘
    「震撼世界的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震前曾被準確地預測出來了。」唐山大地震40周年,可是有多少人對這一大災害的過程有個相對完整的認識呢?「震撼世界的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震前曾被準確地預測出來了。」唐山作家張慶洲經過長時間調查,05年即向世人披露了這一令人震驚的消息。
  • 《唐山大地震》,比災難本身更可怕的,是人心的餘震
    《唐山大地震》改編自張翎的小說《餘震》,小說又是以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為創作的靈感。1、災難面前,人如螻蟻這部電影,是馮小剛的作品。可是大地震來了,大自然是沉默的,卻也是有給人類提示的,只可惜,1976年的老百姓,看不懂大自然的語言。影片的一開頭,導演給了一個場景,成千上萬的蜻蜒飛過,老百姓們佇立在路邊,只感嘆很壯觀。
  • 唐山大地震:災難面前生命誠可貴,在母愛面前沒有「重男輕女」
    上世紀七十年代中葉,唐山這個北方重要的工業城市的勞動人民像往常一樣工作,為一家人的生活忙碌奔波,只是今年的夏天有點格外的枯熱難耐。男人和女人睡不著下樓擦拭汽車上的泥土,卻也忍不住做起了歡樂的事,殊不知一場要了命的災難即將到來,深色的夜極光湧現,女兒養得魚紛紛忍不住在魚缸中跳了出來,熟睡的兒子和女兒同樣不知死神正悄悄走來,緊接著地面開始塌陷,路燈斷裂,牆面裂縫,樓板破碎,就連那正在閒置中的塔吊也在不斷地傾斜直到落地,直至把唐山變成一座廢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