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煤炭加工利用協會和中國煤炭學會環境保護專業委員會聯合主辦的「沿黃河流域煤炭及深加工產業環境保護高峰論壇」11月7日在山西太原舉行。
煤炭是我國的主體能源,我國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在短期內不會改變,2019年我國煤炭消費總量39.3億噸,煤炭消費比重約57.7%,能源結構調整仍然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目前,我國煤炭開採重心已經從東部轉移到西部,尤其是黃河流域成為我國煤炭開發規模最大的地區,黃河流域面積約80萬平方公裡,其中含煤區域面積超過35.7萬平方公裡,我國14個大型煤炭生產基地有9個分布在黃河流域,煤炭年產量約佔全國總產量的70%。黃河流域中上遊氣候乾旱半乾旱,生態脆弱,大規模、高強度的煤炭開採已經對部分礦區地表水、地下水和生態環境產生嚴重影響。
論壇上,行業內知名專家學者、黃河流域相關地方政府管理部門及大煤礦、煤化工企業負責人,緊緊圍繞沿黃流域煤炭及深加工產業的黃河水和礦井水資源利用,「三廢」治理與回用技術、環境保護措施及可行的高效、先進環境保護技術裝備等進行了深入研討,對於推動企業主動作為、提早謀劃產業發展與環境生態保護起到了積極作用。
會議由中國煤炭加工利用協會煤轉化分會副會長、生態環境部環境工程評估中心石化部主任助理劉志學主持。
聯合主辦單位中國煤炭學會環境保護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礦業大學環測學院馮啟言教授致辭。
中國煤炭學會環境保護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煤科集團杭州環保研究院有限公司總經理周如祿,主持第一階段主旨報告。
水利部黃河水資源保護科學研究院總工程師劉永峰,作題為《黃土高原煤炭採選的水資源保護問題》的主旨報告。
黃河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長彭少明,作題為《黃河「八七」分水方案與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關係分析》的主旨報告。
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副總工程師韓紅梅,作題為《現代煤化工產業布局與黃河水區域分配的關係分析》的主旨報告。
中國地質調查局水文地質環境地質調查中心主任韓雙寶,作題為《黃河流域地下水文過程與生態環境效應》的主旨報告。
中國煤炭加工利用協會煤化工環保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劉正,主持第二階段主旨報告。
煤科集團杭州環保研究院副總經理/研究員郭中權,作題為《準Ⅲ類地表水標準的煤礦生活汙水超淨處理技術》的主旨報告。
南京萬德斯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運營中心總經理王豔朋,作題為《煤炭行業廢水近零排放與資源化利用工藝技術及案例分享》的主旨報告。
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大氣環境規劃研究所寧淼,作題為《VOCs治理技術、管控要點分析及《揮發性有機物無組織排放控制標準》(GB 37822-2019)解讀》的主旨報告。
水木(北京)能源環保有限公司總經理於樹江,作題為《有機高鹽廢液浸沒燃燒蒸發技術-短流程、全析出、零排放技術方案》的主旨報告。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導王建兵,作題為《煤化工廢水處理與資源化技術創新面臨的挑戰》的主旨報告。
論壇上,還作了《煤化工VOCs及防治技術方案選擇》等報告,並就「重點回答黃河水資源保護的政策問題」進行了現場提問與專家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