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黃河流域煤炭及深加工產業環境保護高峰論壇在太原舉行

2020-12-22 中化新網

由中國煤炭加工利用協會和中國煤炭學會環境保護專業委員會聯合主辦的「沿黃河流域煤炭及深加工產業環境保護高峰論壇」11月7日在山西太原舉行。

煤炭是我國的主體能源,我國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在短期內不會改變,2019年我國煤炭消費總量39.3億噸,煤炭消費比重約57.7%,能源結構調整仍然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目前,我國煤炭開採重心已經從東部轉移到西部,尤其是黃河流域成為我國煤炭開發規模最大的地區,黃河流域面積約80萬平方公裡,其中含煤區域面積超過35.7萬平方公裡,我國14個大型煤炭生產基地有9個分布在黃河流域,煤炭年產量約佔全國總產量的70%。黃河流域中上遊氣候乾旱半乾旱,生態脆弱,大規模、高強度的煤炭開採已經對部分礦區地表水、地下水和生態環境產生嚴重影響。

論壇上,行業內知名專家學者、黃河流域相關地方政府管理部門及大煤礦、煤化工企業負責人,緊緊圍繞沿黃流域煤炭及深加工產業的黃河水和礦井水資源利用,「三廢」治理與回用技術、環境保護措施及可行的高效、先進環境保護技術裝備等進行了深入研討,對於推動企業主動作為、提早謀劃產業發展與環境生態保護起到了積極作用。

會議由中國煤炭加工利用協會煤轉化分會副會長、生態環境部環境工程評估中心石化部主任助理劉志學主持。

聯合主辦單位中國煤炭學會環境保護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礦業大學環測學院馮啟言教授致辭。

中國煤炭學會環境保護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煤科集團杭州環保研究院有限公司總經理周如祿,主持第一階段主旨報告。

水利部黃河水資源保護科學研究院總工程師劉永峰,作題為《黃土高原煤炭採選的水資源保護問題》的主旨報告。

黃河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長彭少明,作題為《黃河「八七」分水方案與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關係分析》的主旨報告。

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副總工程師韓紅梅,作題為《現代煤化工產業布局與黃河水區域分配的關係分析》的主旨報告。

中國地質調查局水文地質環境地質調查中心主任韓雙寶,作題為《黃河流域地下水文過程與生態環境效應》的主旨報告。

中國煤炭加工利用協會煤化工環保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劉正,主持第二階段主旨報告。

煤科集團杭州環保研究院副總經理/研究員郭中權,作題為《準Ⅲ類地表水標準的煤礦生活汙水超淨處理技術》的主旨報告。

南京萬德斯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運營中心總經理王豔朋,作題為《煤炭行業廢水近零排放與資源化利用工藝技術及案例分享》的主旨報告。

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大氣環境規劃研究所寧淼,作題為《VOCs治理技術、管控要點分析及《揮發性有機物無組織排放控制標準》(GB 37822-2019)解讀》的主旨報告。

水木(北京)能源環保有限公司總經理於樹江,作題為《有機高鹽廢液浸沒燃燒蒸發技術-短流程、全析出、零排放技術方案》的主旨報告。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導王建兵,作題為《煤化工廢水處理與資源化技術創新面臨的挑戰》的主旨報告。

論壇上,還作了《煤化工VOCs及防治技術方案選擇》等報告,並就「重點回答黃河水資源保護的政策問題」進行了現場提問與專家互動。

相關焦點

  • 黃河可持續發展高峰論壇暨2020「探尋黃河之美」啟動儀式舉行
    本次活動是落實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中國行動之一,旨在踐行國家黃河戰略,凝聚各方資源和智慧,助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活動由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國家住宅與居住環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國可持續發展研究會、清華大學戰略新興產業研究中心、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共同主辦。
  • 2020沿黃九省(區)文旅高峰論壇舉行
    9月18日上午,由省文旅廳指導、省國欣文旅集團等沿黃九省(區)文旅企業聯合主辦的「大河上下——2020沿黃九省(區)文旅高峰論壇」在濟南舉行。作為首屆中國國際文旅博覽會系列活動之一,本次論壇以共建共商共享為理念,搭建沿黃九省(區)合作共享的文化展示、旅遊宣傳、產業合作、對話交流、投融資平臺。30家單位會上簽署合作協議,意向投資金額達130億元。論壇上,省國欣文旅集團等省內14家文旅企業共同發起成立「山東文化和旅遊產業聯盟」,並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攜手推進文旅一體化落地落實。
  • 謀共識聚合力 構建沿黃區域發展新格局——黃河可持續發展高峰論壇...
    落實國家黃河戰略,需要各方謀共識聚合力,保持定力、久久為功。 由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國家住宅與居住環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國可持續發展研究會、清華大學戰略新興產業研究中心、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共同主辦的黃河可持續發展高峰論壇10月26日在西寧舉辦。與會專家和企業圍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高質量發展、構建沿黃區域發展新格局等議題,暢所欲言、建言獻策。
  • 貫徹落實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
    提出和實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有機組成部分,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生動體現,是新時代新發展階段構建區域協調發展國土空間布局的重大戰略部署,是新時代我們黨治國興邦的歷史性決策。保護好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促進沿黃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是我國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形成新發展格局、實現新發展目標的必然要求。
  • 寧夏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紀實:憑誰擊水起...
    環境和發展,從來都相互融合、密不可分。 流域的開發和管理,多年來一直是一項世界性難題。 難就難在,如何堅持可持續發展目標,促進經濟社會和流域環境協調和統一。 黃河流域「平衡南北方,協同東中西」,是我國重要的經濟地帶。
  • 鄭州創新創業環境領跑黃河流域各城市
    論壇現場,清華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姜勝耀表示,清華大學與河南省有著非常深厚的合作基礎,今年9月雙方正式籤署了新一輪的校省戰略合作協議,圍繞中部地區崛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戰略開展深層次交流合作,特別在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產業孵化等領域已呈現新氣象。清華附中鄭州學校、啟迪鄭東科技城等重大項目相繼落地,更是為校省合作增添新內涵,積累寶貴經驗。
  • 唱響新時代黃河大合唱壯美樂章——沿黃九省(區)政協黃河流域生態...
    我們將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守源頭責任,強化幹流擔當,進一步樹牢「不抓生態就是失職,抓不好生態就是不稱職」的理念,以生態保護優先、走生態綠色發展之路,與沿黃各省(區)攜手共進,共同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 閃電評論丨加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激蕩高質量發展春潮
    」暨「黃河落天走東海」網絡主題活動於9月22日-24日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強調,「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山東科學謀劃沿黃地區發展的思路目標、重點任務、政策措施、工程項目,主動對接沿黃兄弟省區,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山東樣板。
  • 邁向黃河時代!濟南如何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同時,濟南市政協商量平臺也首次與議政性常委會的主題融合創新,政協委員共同為濟南市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出謀劃策。  「災害的防治問題包括河道問題當然這個災害不光是河道問題還有環境問題就是整個的大氣環境的治理水的治理包括土壤的治理等等。」山東省宏觀經濟研究院院長劉冰認為,災害防治和生態建設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黃河安全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平陰縣是黃河流域流經濟南的第一站,全長40公裡,地形多以山地為主。自然地形成為黃河的天然屏障,在調研中,委員們發現,部分地區山體破壞較為嚴重。
  • 王金南: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思考
    入海河口黃河三角洲自然溼地萎縮嚴重,近30年約減少52.8%。黃河流域產業結構偏重,能源基地集中,煤炭採選、煤化工、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等高耗水、高汙染企業多,其中煤化工企業佔全國總量的80%。流域生態環境風險較高,企業大多沿河分布,主要汙染集中在支流。2018年11個劣Ⅴ類斷面全部分布在支流,其中8個位於汾河流域,2006—2018年汾河流域持續重度汙染。
  • 趙雲波: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理念遵循與實踐指向
    這一重要論斷,為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指明了理念遵循與實踐路徑。樹立新發展理念,科學認識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關係。如何看待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關係,直接影響著人們的實際行動。工業革命以來,人類在藉助科技力量極大拓展自身改造自然能力的同時,也帶來了資源枯竭、生態惡化等後果。這些問題在黃河流域也有所表現。
  • 首屆黃河發展論壇在山東濟南舉行
    央廣網濟南12月13日消息 (記者柴安東)12月13日,由山東大學主辦的首屆黃河發展論壇在濟南舉行。與會專家學者為促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助力山東省「走在前列、全面開創」建言獻策。  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在會前會見與會專家學者代表時表示,當前,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戰略和自貿試驗區、上合示範區、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等重要平臺在山東疊加發力,山東發展面臨難得歷史機遇。山東將找準自身位置,發揮比較優勢,自覺服從和融入國家戰略,為構建新發展格局作出山東貢獻。
  • 天正高 歌正長 奏響黃河入海「精彩樂章」——貫徹黃河流域生態...
    據了解,在規劃編制中,東營市圍繞生態保護、黃河安瀾、環境治理、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5 2 2」產業體系、科技創新、文化保護傳承、城鄉協調發展、對外開放合作、基礎設施等10個領域共謀劃提出230個重大工程,預計總投資額約7694.9億元。研究篩選了28個項目,總投資380億元,推薦申報了2021年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備選庫。
  • 中國夢 黃河情丨閃電漫評:揚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編者按:為深入宣傳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主辦,中國網、山東省委網信辦承辦,山東廣播電視臺、山東黃河河務局、濟南市委網信辦、淄博市委網信辦、東營市委網信辦等協辦的「中國夢黃河情
  • 2020中國未來獨角獸高峰論壇在並舉行
    11月13日,「智創未來,才匯山西——2020中國未來獨角獸高峰論壇」在中國(太原)煤炭交易中心舉行。據悉,此次峰會由商界傳媒集團、豬八戒網、分眾傳媒聯合發起,旨在推進實施山西「數字經濟20」戰略,培育壯大山西新興數字產業。
  • 億利生態大布局厚積薄發 提早布局黃河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會議指出,黃河流域必須下大氣力進行大保護、大治理,走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路子。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發揮各地比較優勢,宜糧則糧、宜農則農、宜工則工、宜商則商。堅持統籌謀劃、協同推進,立足於全流域和生態系統的整體性,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
  • 肖金成: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中心城市與都市圈、城市群
    原創 肖金成 中國區域經濟50人論壇編者按:2020年11月1日,中國區域經濟50人論壇第十七次專題研討會在河南省鄭州市黃河迎賓館舉行。此次會議的主題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沿黃中心城市的地位與使命」。
  • 陳曉東:治理現代化是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
    原創 陳曉東 中國區域經濟50人論壇編者按:2020年12月13日,中國區域經濟50人論壇第十八次專題研討會在山東省濟南市山東大廈舉行。此次會議的主題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 「探尋黃河之美」活動圓滿收官 濟民可信集團副總裁李鑫出席凱旋儀式
    12月25日,黃河可持續發展高峰論壇暨2020探尋黃河之美凱旋儀式在濟南舉行。作為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之一,2020「探尋黃河之美」活動歷時兩個月迎來圓滿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