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和4-1,對於總冠軍歸屬的懸念來說,沒有太大區別,但這兩個結局,對於失利一方的意義完全不同!湖人輸球了,球迷和媒體立刻分為兩派,一派力挺放水,聯盟利益一說,一派力挺熱火表現更好,實話實說,沒有爭論的必要,舉個例子,4天後如果湖人捧起總冠軍獎盃,誰又在乎此前是不是到底真放水?不重要,只要捧杯就行。但是有一點很有意思,就是老詹對於巴特勒的評價,當時我很不理解:老詹為什麼要在賽後那樣說呢?
總決賽第三場結束後,老詹主動攬責,表示自己作為首發控衛,要承擔全部責任,評價巴特勒時他認為:「吉米打出了現象級的表現,我們會觀看錄像,看看G4能不能更好限制他。」隨即老詹又說:「我們不擔心自己,我們是可以打得更好的,周三我們又有機會可以取得絕對領先。」而在賽後的新聞發布會上,老詹又一次談到巴特勒:「我喜歡和他對位,他是最棒的競爭者之一,我喜歡這樣的機會,我不知道還有多少次和這種競爭者對位的機會,我退役後一定會想念這些時刻的。」
實際上第三場結束後,庫茲馬、戴維斯、沃格爾包括大莫裡斯都對球隊出現過多的失誤表示失望,湖人全隊19次失誤,老詹自己8次,這就快一半了,實話實說,太多!老詹單場8次失誤也追平了個人總決賽單場失誤數紀錄。而最尷尬的數據可不是這個,老詹全場16中9,三分球5中1,罰球9中6,拿到25分10籃板8助攻2蓋帽,但是面對巴特勒時,老詹一共只得到了11分,同時出現6次失誤!這是自14年有統計以來,詹姆斯在季後賽中面對單人防守時,失誤最多的一場比賽!
厲害啊巴特勒!這是第一層。老詹為什麼面對巴特勒出現那麼多失誤?巴特勒身材一般,臂展一般,防守覆蓋面積全靠腳步移動來支撐,但單防老詹不吃虧,甚至完全佔據上風,這很有趣,一定程度上來說,可以認為老詹輕敵,可以說老詹沒做好準備,而巴特勒,站在懸念邊上,幾乎靠一己之力頂住湖人的衝擊。總決賽前三場比賽,詹姆斯場均27.6分+10.6籃板+8.6助攻,這數據其實挺不錯的,但巴特勒更好:場均29.3分+7籃板+10.3助攻,三項命中率為58%、40%和90.3%,能在總決賽打出這種表現,那真是巨星級別。當德拉季奇和阿德巴約連續受傷時,你們有沒有感覺,這輪對決,和18年的總決賽有些相似?
歐文離開,羅斯、韋德、小託馬斯、克勞德等人加盟,17-18年前半段,騎士一度掉到東部第六,進攻端一盤散沙,防守端沒人看家,韋德最終回到熱火,羅斯也尷尬離去,小託馬斯、克勞德等人更是被直接放棄,打到最後,還是依靠老詹。不可否認,當時樂福和JR也能有些貢獻,但是關鍵時刻,只有老詹,常規賽騎士最終只是東部第四!首輪打步行者,很艱難,吃橘子堅持47分鐘,打到搶七,涉險過關。次輪遇到東部第一猛龍,輕鬆晉級,東決和綠軍相遇,一度0-2落後綠軍,又是一波搶七,老詹場均33.6分+9.0籃板+8.4助攻,打完直接累倒在頒獎臺!進總決賽了。
當時老詹真是不信邪,那場比賽樂福21分,JR史密斯10分,老詹拿到51分,JR史密斯一次無釐頭的運球跑出來,葬送了騎士獲勝的機會,加時惜敗!那時候的老詹,像不像現在的巴特勒?雖然巴特勒沒有老詹那麼勁爆的天賦條件,那麼多的榮譽加持,但是巴特勒和老詹的共性:不妥協,不放棄,願意用努力彌補不足。但看起來都像是孤膽英雄。打完G1,老詹手還骨折了,帶傷堅持出戰,被勇士橫掃,老詹黯然告別克裡夫蘭。4-0和4-1一樣麼?對於湖人來說,也許沒什麼不同,但對於巴特勒來說不一樣,也許老詹在賽後評價巴特勒時,依稀看到了自己當年的影子。
不可否認,已經36歲的老詹,難免會在某些時候有力使不上,這是現實,喜歡他的球迷需要做好這種心理準備,但是他仍然可以送出場均接近三雙的表現,這就足以證明他的偉大之處。在我看來,他之所以在賽後如此自信,一是確實,湖人方方面面都做得不好,哪怕有一個環節做好,都不至於如此被動,比如失誤。而另一點就在於巴特勒所帶給他的感染力。即便阿德巴約、德拉季奇同時上場,熱火實力和湖人也存在明顯差距,巨星成色不一樣,而這種感染力,對於老詹來說,只會讓他回應更多,所以他會說:「他是最棒的競爭者之一,我喜歡這樣的機會,我退役後會想念這些時刻。」
當老詹自己說「退役」一詞時,證明他開始正視自己的年齡,他已經不再年輕,他也需要為這個聯盟留下更多,不僅僅是那數不清的榮譽和紀錄,更重要的是態度,責任感以及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