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季中國達人秀初選階段,曾慧蘭以一首《山歌好比春江水》贏得四位夢想觀察員的一致叫好,而她為完成父親遺願來到父親的故鄉參加比賽的故事更是打動人心。從演唱來看,曾慧蘭的這首《山歌好比春江水》的確是唱出了自己的特色,聽起來還很有趣的感覺。但之後的半決賽,曾慧蘭在評委保送下晉級,引起了不少爭議。
其實產生這種爭議的原因,並不是曾慧蘭當場個人表現的問題。那麼問題在哪?由這一問題引出了本文重點討論的問題:曾慧蘭在今年達人秀總決賽上奪冠機率究竟有多少?這其實還關乎一個問題:對於曾慧蘭來說,達人秀是不是一個適合她個人發展的舞臺?
有一個問題是顯而易見的,就是在達人秀的舞臺上,實力唱將真的不算很稀奇。達人秀上出現了許多把歌唱作為才藝的達人選手,他們可能明知道達人秀不適合歌唱表演,但如果僅僅把能夠在一線媒體上拋頭露臉作為目標,那他們上達人秀顯然也已經達到了這一目的。如果說曾慧蘭也僅僅是把露個臉作為目的,那上達人秀也不失為一個不錯的選擇。
不過,作為觀眾來說,僅僅唱歌唱得不錯的曾慧蘭戰勝了高空走鋼絲絕技的傳人阿迪力,就像當年第三季達人秀總決賽潘倩倩戰勝了「扯鈴達人」宋佳政那樣,確實難以讓人信服。如果在這種輿論環境中出道,曾慧蘭的上限也就是潘倩倩那樣了。只不過,有了曝光度,輿論什麼的都是次要的。為什麼我們要把曾慧蘭的個人發展作為重點討論,這與曾慧蘭的經歷有關。
因為嚴格來說,曾慧蘭不算是一名素人。她也算是一位半職業的歌手。在2017年,曾慧蘭就參加了《我想和你唱》,並與陶晶瑩完成對唱,隨後在同一年裡,曾慧蘭又受邀參演了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還參加了2017年《我要上春晚》的競爭。今年年初,曾慧蘭又受邀參加了某衛視全球華僑華人春晚,並與齊豫、錢正昊一起演唱《夢田》。這樣算來,如果按照明日之子start和restart的劃分方式,曾慧蘭得算是restart賽道,也算是內地綜藝的「老面孔」了。
曾慧蘭參加的這些節目都是音樂類綜藝,她在達人秀之前就已經確定了往歌手方向發展,這樣看,她應該參加今年的中國好聲音。如果純粹以實力來評判,曾慧蘭可比今年的好聲音冠軍邢晗銘強多了,又具有一定的綜藝舞臺經驗,她的排名應該不會差。選擇了中國達人秀,雖說也能獲得曝光度,但對於一名歌手的發展肯定是沒有多少積極作用的。因此,曾慧蘭的奪冠機率不是很大。
或許,曾慧蘭也想過參加中國好聲音,但最終沒有進海選,於是參加了中國達人秀,這樣操作其實還是挺簡單的,畢竟兩檔節目是一家公司製作的。事實上,所有參加中國達人秀、年齡正當年的歌唱類選手,可能都是這條路上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