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龍骨的真相,細思恐極

2021-03-01 最愛歷史

1900年,是一個多災多難的庚子年。

那年,仍有逆行的勇士振臂高呼,為國而戰。這其中有一位年過半百的文弱書生——國子監祭酒王懿榮

 

庚子國難時,王懿榮奉命組織京師團練,直到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城,他還派團勇巷戰,拒不投降。那時,慈禧太后早已帶上光緒帝,打著「巡幸山西」的旗號出城逃竄了。

 

此前,王懿榮曾有無數次機會避難。當洋人與義和團在天津鏖戰時,王懿榮的兒子就為他寄來家書,請父母趁早離開京城。但王懿榮決意留守北京,只是命人開挖家中花園深井,供家人藏身。

 

在絕境中,王懿榮堅守到了最後一刻。北京失守後,他寫下遺言:「主憂臣辱,主辱臣死。於止知其所止,此為近之。」隨後,與夫人、兒媳投井自盡,壯烈殉國。

 

王懿榮的死,充滿了一種悲劇的宿命感。

在殉節的前一年,他剛為一門即將震撼世界的中國古文字學敲開了大門的一絲縫隙。他的另一個身份,是甲骨文的發現者。我們不知,在他即將走到生命盡頭時,是否曾捧著那苦心珍藏、蘊藏無限秘密的甲骨仰天長嘆。

 

 

1

 

 

庚子國難的兩年前,王懿榮生了場病,他到北京一家藥店找大夫抓中藥,其中有味藥叫「龍骨」。所謂龍骨,其實就是有些年代的龜甲與獸骨。眼前這批龍骨,是河南農民不知從何處挖得後賣給商販的,最終輾轉成了王懿榮治病的藥材。

 

要是一般人,回家就把藥煎了,瞧都不多瞧一眼。可王懿榮酷愛收藏,是一位金石學家,在北京古玩圈小有名氣,就連這做中藥的龍骨,他都有興趣把玩一番。正是這個不經意的舉動,引爆了一個驚天秘密。

 

王懿榮將龍骨捧在手心仔細審視,忽然發現,這上面似乎刻有一種規律的符號。常年研究金文的他敏銳地察覺到,這可能是一種文字,而且比篆文還要古老得多。

 

他有病都不好好吃藥,趕緊四處收購這種甲骨,進行搶救性收藏。

起初,藥店都以為王懿榮只是想買藥,就照著原價論斤賣,把龍骨賣給他。後來,他尋找有字龍骨的消息不脛而走,商人紛紛坐地起價,龍骨價格一度漲到每字銀二兩。

 

僅僅過了一年,王懿榮就從山東濰縣(今濰坊)一位叫範維卿的古董商人手中購得了大批甲骨。

那時候,人們還不知道甲骨上這些神秘符號代表什麼,外界也不知道,這些甲骨都來自同一個地方,河南安陽。當地的老百姓在小屯村一帶挖出這些龜甲、獸骨,往往將其放在水中浸泡數日乃至月餘,洗淨泥土後當作普通的龍骨賣給商販,誰也沒有注意到甲骨上的文字。

 

隨著收購的甲骨日漸增多,王懿榮喜不自勝,他將好消息告訴好友劉鶚等京城古玩圈名人,還與上門拜訪的朋友約定:「你給我多搜集些銅器上的銘文拓片。等我病好後,我要仔細研究,對照一下,有何相似,有何不同……」

 

這成了永遠無法兌現的承諾。

第二年,「甲骨文發現第一人」王懿榮死於庚子國難。

▲甲骨文是最早的具有完整體系的中國文字  圖源/圖蟲創意

 

 

2

 

 

王懿榮殉國後,其收藏為另一位古玩愛好者劉鶚所得,後者繼續從多方購得甲骨,生前收藏多達5000餘片。他還繼承了王懿榮的遺志,嘗試對甲骨文進行考釋,寫成「說龜」數則。

 

儘管後來的學者發現,劉鶚考釋甲骨文多有紕漏,但他仍在沒有前人經驗的情況下,考釋了40餘個甲骨文。這該多難啊?就像網上一個段子,你知道歷史上第一次見面的中國人與外國人是怎麼交流的嗎?

▲這些甲骨文的字義,你能猜對嗎?

 

1903年,劉鶚的著作《鐵雲藏龜》刊行,這是歷史上最早的甲骨文圖錄,甲骨學研究由此拉開序幕。遺憾的是,劉鶚對甲骨文的研究因一場飛來橫禍戛然而止。

 

作為中國近代文化界的一位大咖,劉鶚更為人熟知的一部作品,應該是晚清四大「譴責小說」之一的《老殘遊記》。這部小說最突出的特色,就是辛辣地諷刺了晚清以來現實的黑暗,也就是說,劉鶚含沙射影,把清朝官場罵了個遍。這麼硬氣的文人,遲早要攤上事的。

 

庚子國難中,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劉鶚多行善事,曾從俄國侵略者佔領的糧倉購買大米,以平常物價賣給飢餓的老百姓,還帶頭組織人們掩埋城中的無主屍體。當素有交情的官員、商人請他想辦法送他們出城時,劉鶚又親自到軍營與美軍協商,請求放官商出京。

 

到了1908年,劉鶚卻遭受朝中重臣「挾私誣陷」,被清算八年前的舊帳,安上「賣國賊」與「私買國庫糧食」的罪名,流放新疆。

一年後,他帶著未完成的事業,在烏魯木齊患腦溢血病逝。

 

初露真容的甲骨文,仿佛像是下了「詛咒」一樣,最初接觸它的兩位學者都遭遇了厄運

但在劉鶚不幸去世後,中國學者對甲骨文的研究已如雨後春筍般迸發著勃勃生機。

▲劉鶚與《鐵雲藏龜》

 

3

 

 

在劉鶚之後,被章太炎譽為「三百年絕等雙」的大儒孫怡讓,也對甲骨文進行了考釋,寫了本《契文舉例》,釋讀了數百個甲骨文。不過,他的副業是搞革命,先後支持過維新派和革命黨,這本書直到他去世多年後才出版。

 

清朝遺老羅振玉,也是甲骨文的忠實粉絲,編著了《殷墟書契前編》,且調查清楚甲骨的出土地點在安陽小屯一帶,確定了其為商代文字。

 

至此,甲骨文才成為一種學術研究類別,其來歷也漸漸浮出水面:

這一迄今發現的中國最古老的系統文字,距今已有3000年。商周時迷信佔卜,通過甲骨上的兆象來做出吉兇判斷,卜官再依據兆象,將「卜辭」(即佔卜人姓名,佔卜所問之事及佔卜日期、結果等)刻在龜甲、獸骨之上。

 

這些佔卜文字,就是甲骨文。

 

殷商時,商王迷信,幾乎到了每事必卜的地步,上至天氣預報,下至娶妻生子,再到自己能不能再活五百年,都要問問老天的意思。

 

《周禮》等古籍記載了商周龜卜的過程。據記載,卜官先是在選取易於鑿刻的上等龜甲後,以牲血塗於活龜上,殺龜取下腹、背甲片。龜,在古代被奉為四靈之一,在古人心中具有神聖性,象徵長壽。

 

卜官取下龜甲後進行處理,先要在背面鑽鑿一下,這是為了讓龜甲正面更容易出現裂紋,也就是所謂的兆象。之後就是最重要的一步,「灼龜」。將龜甲放於炭火上燒熾,直到受熱在正面產生裂痕,佔卜人最渴望的兆紋也就顯現了,卜官以此判吉斷兇,再將卜辭內容記上。「卜筮不過三」,同一件事的佔卜次數不能超過三次。

 

整個過程充滿了儀式感。

 

正是這個日常生活中的小片段,讓3000多年後的人們循著古人足跡,開始探索中國文字的起源,也將中國古代的信史往前推到了商代。

▲羅振玉(1866-1940) 

 

 

4

 

 

有人就納悶了,為什麼這3000年中,沒有人發現甲骨文呢?

 

考古學家李濟認為,安陽殷墟周邊的隋墓中已有甲骨碎片,說明晚商文化層在隋代就已經出露地表,只是隋代學者沒有「發現」甲骨文,這些甲骨就被工人摻入隋墓回填土中。他們受限於時代的影響,沒有像王懿榮一樣偶然發現甲骨上的神秘文字,使這一古老文字被掩蓋了3000多年,直到近代才得以重見天日。

 

因此,甲骨的發現,不是行為上的發現,而是認識上的發現。

 

李濟先生說:「知識的進步是循序漸進的。19世紀末甲骨文的發現與其說是偶然,不如說是學者們不斷努力的結果。」

 

對甲骨文的質疑由來已久。清末民國,甲骨文研究風行一時,當時就有人提出質疑,認為這一文字是偽造的。

 

近代的另一位大師章太炎,率先對甲骨文研究者發難。他言之鑿鑿,說甲骨文不過是「欺世豫賈之徒」偽作,就是古董商造出來忽悠人的。

章太炎之所以看不上甲骨文,有人說是出於對甲骨文大家羅振玉的鄙夷。羅振玉是前清遺老,章太炎是反清鬥士,二人當然互相不對付。

 

羅振玉的姻親王國維,就用他開創的「二重證據法」,證明了甲骨文的真實性與實用價值,狠狠打了質疑者的臉。

 

歷史是一個國家或民族的記憶,但隨著年代越來越久遠,真相往往會被扭曲,史籍中的記載也就失去了本來面貌。所謂「二重證據法」,即用「地下之新材料」(考古發現的文物)與「紙上之材料」(古籍)相結合來考證歷史,補正史籍中的記載。

 

甲骨文是殷人祭祀時的佔卜記錄,屬於研究商代歷史的第一手史料。比如甲骨中就有歷代商王的名號,於是王國維用這些記載,糾正了《史記·殷本紀》中先王、先公的位次,顛覆了自古以來對商代帝王世系的了解。從商湯到帝辛,這麼多個商王,誰是誰兒子,全被王國維捋順了。

 

王國維(號觀堂)與羅振玉(號雪堂)都以清朝遺老自居,他們長期合作,在古文字方面的研究被稱為「羅王之學」。二人又與後來的董作賓(字彥堂)、郭沫若(字鼎堂)並稱為「甲骨四堂」

 

對甲骨文的研究,是王國維畢生最高的成就之一,甚至就連他的死,一說也與甲骨文有幾分關係。

▲王國維(1877-1927)

 

5

 

 

1927年,北伐軍正在向北京挺近,平時一向平靜的王國維顯得有些憂憤。

 

6月2日上午,當時任教於清華大學的王國維,在辦公室吸完最後一支煙,僱了一輛車來到頤和園,在昆明湖邊坐了許久,之後縱身一躍,自沉於湖中。

清華的師生趕到時,王國維的遺體已被打撈上岸,用蓆子裹著,放在湖邊的亭子下。

 

王國維的死訊,讓世人震驚。

人們在他的口袋中發現了一封遺書,其中寫道:「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經此事變,義無再辱。」


至此,接觸並研究甲骨文的第一批學者中,王懿榮投井,劉鶚被流放,王國維跳湖,他們的命運像是受到了詛咒,細思恐極。

 

王國維死後,其自殺的原因引來諸多猜測:有人說他是前清遺老,深受儒家道德觀念影響,自殺是為清朝殉節,盡遺臣之忠;有人說他與多年好友羅振玉絕交,心痛不已,自尋短見;還有人說他是懼怕北伐軍入京後,自己會遭遇不測。

 

末代皇帝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中揭示這件事的內幕,提出了另一種可能:王國維是被老朋友羅振玉追債逼死的。

 

溥儀說,羅振玉對王國維有恩,資助過他不少錢。王國維這個老實人總是覺得欠對方的人情債,處處都聽羅振玉的吩咐。王國維為了報答這份恩情,最初幾部著作都以羅振玉的名字付梓問世,相當於羅振玉竊取了王國維的部分甲骨文研究成果。

 

後來,王國維做了清華教授,羅振玉還跟他追當年的債,又窮又要面子的王國維就跳進昆明湖自盡了,就連其殉清的傳聞,也是羅振玉做的文章。

王國維之死至今眾說紛紜,溥儀的說法當然也只是一家之言。

 

無論如何,這位探索3000年前古文字奧秘、一生都在追尋真理的國學大師,以這樣的方式離開人世,不得不讓人扼腕嘆息。

王國維的女兒王東明說:「父親一生是個悲觀的文人,他的死亦如他的詩,有著孤寂之愴美——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

▲王國維與羅振玉

 

6

 

 

在甲骨文被發現的最初30年間,學者尋尋覓覓、上下求索,有人竭力奔走,有人遭遇不幸,他們都將一生奉獻給了3000年的歷史文脈。

 

1928年,國民政府的最高科研機構中央研究院成立,其下屬的歷史語言研究所所長傅斯年,以保護、研究甲骨文為目的,委派中山大學副教授、34歲的董作賓前往河南安陽進行調查,籌划進行現代考古發掘。

 

甲骨文研究終於回到了故事最初的起點——安陽殷墟

時至今日,經過近一個世紀的發掘與研究,安陽殷墟已出土10萬多片甲骨,古老的文字依舊守護著塵封的歷史。

 

從王懿榮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首次發現殷商甲骨上的文字,一代代學者抓住黑暗中的微光,找尋歷史長河的源頭。

到如今,一個距今3000多年的朝代、一個最古老的漢字體系、一段被遺忘的歷史,正漸漸清晰。

全文完。感謝閱讀,如果喜歡,記得隨手點個在看以示鼓勵呀~

參考文獻:

王宇信:《甲骨學通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年

溥儀:《我的前半生》,群眾出版社,2007年

顧音海:《甲骨文發現與研究》,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年

陳重遠:《文物話春秋》,北京出版社,1996年

徐堅:《發現甲骨: 考古學史的視角和寫法》,《華夏考古》,2014年第4期

呂偉達:《王懿榮發現甲骨文始末》,《殷都學刊》,2009年第3期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新人文浪潮計劃籤約帳號【最愛歷史】原創內容,未經帳號授權,禁止隨意轉載。

相關焦點

  • 海綿寶寶:原來菠蘿屋是現實存在的,蟹堡王之家的原型細思恐極!
    海綿寶寶:原來菠蘿屋是現實存在的,蟹堡王之家的原型細思恐極!《海綿寶寶》是一部天馬行空的動畫,主角是一坨海綿,海底還生活著松鼠,簡直充滿了想像力,包括這些角色們住的家都很有意思,然而這些稀奇古怪的房子,在現實生活中都有原型,真的厲害了!
  • 細思恐極!
    細思恐極!人類已經尋找地外文明半個多世紀的時間了,然而至今人類都沒有和外星生命溝通交流上,哪怕是低等生命都沒有被人類發現到。而實際上人類文明雖然看似發展速度緩慢,但如今卻也已經能夠邁步外太空了,並且人類打造的最大射電望遠鏡將很有可能發現到某顆星球上隱藏的文明,可為什麼至今依舊沒有找到他們呢?
  • 細思極恐和談何容易哪個是成語 螞蟻莊園12月8日答案
    12月8日每日問題是:「細思極恐」和「談何容易」哪個是成語?如果大家不清楚的答案的話,下面小編就給大家帶來詳細答案,想要獲得飼料小夥伴千萬不要錯過哦!螞蟻莊園今日答案哪個是成語正確答案:細思恐極不是成語,只有談何容易答案解析:細思恐極
  • 中國四大愛情故事,細思恐極的細節
    簡短的結語揭露中國四大愛情故事的流變真相,並非要讓大家不相信愛情。看懂神話傳說的門道,你才知道,一切故事都是當時的歷史現實的寫照。這樣,虛構的故事才能成為解構歷史的密鑰。人類學大師列維·史特勞斯認為,神話傳說的變動之下,隱藏著穩定的、深層的心理結構。
  • 談何容易和細思恐極哪個是成語?今天螞蟻莊園課堂答案
    談何容易  細思恐極  答案:談何容易  小夥伴們快去領小雞飼料吧!  以上就是12月8日螞蟻莊園小課堂的問題答案。
  • 海龍魚實為勒氏皇帶魚 青島神秘龍骨真相(組圖)
    海龍魚實為勒氏皇帶魚 青島神秘龍骨真相(組圖)   海龍魚實為勒氏皇帶魚 青島神秘龍骨真相(組圖)  2013年3月27日,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劉靜教授來到河套羅家營,對漁民捕撈上來的骨骼進行鑑定。
  • 海綿寶寶:蟹老闆「富可敵國」的真相,這一集看懂後真的細思極恐
    蟹老闆「富可敵國」的真相,這一集看懂後真的細思極恐。但是沒有想到的是,最後蟹老闆迷失在了金錢裡面,從而忘記了自己的理想,真的是細思極恐。圖源網絡蟹老闆「富可敵國」的真相,這一集看懂後真的細思極恐,原來蟹老闆是因為這件事情才會變得富可敵國的,如果沒有小時候的打擊,蟹老闆也不會有今天這樣的成長,也就是小時候的那件事情改變了蟹老闆的世界觀。
  • 光遇:龍骨不會燒大花?真相有隱情,一個「壞」習慣導致
    今日話題:龍骨不會燒大花?真相有隱情,一個「壞」習慣導致!能直接區分大佬和萌新嗎?答案是肯定的,不能!龍骨不會燒大花?玩家A是孤狼,在暮土大花這裡,等了很久,終於等到一個小黑,點亮之後,發現對方是龍骨,心想這下穩了,有了龍骨大佬,燒大花肯定不是問題。事實上,這個龍骨不會燒花,雙方不僅配合不默契,龍骨還經常腳滑,明顯操作不熟練,燒了半天,花一點動靜也沒有。
  • 松下浩二抱著怎樣的思想要離職 細思恐極
    畢竟,在這樣的特殊時期,T聯賽成為少部分擁有高熱度且何以開賽的「大賽」是擁有極高關注度的,如今創始人在自己還能持續奮戰的年紀裡突然宣布要辭職,這就讓人細思恐極了!
  • 細思恐極!女孩遭綁架後被救下,接下來發生的事讓人直冒冷汗……
    知乎用戶@江五喵分享過她的一個親身經歷,事後回想,細思恐極:從超市回學校的路上,一對穿著破爛的老夫婦將她攔下,顫抖著雙手帶著哭腔說自己很餓,想討口飯吃。善良的江五喵便把剛從超市買的所有吃的連同塑膠袋都給了老人,還貼心地想把他們送回家。
  • 《十日遊戲》路婕是誰殺的,真相細思極恐劇情反轉太燒腦
    知道真相後真的是細思極恐啊,根據《十日遊戲》原著小說來看,真正的路婕早就死了,死在於海和「路婕」相識的那個晚上。於海遇到的不是真正的路婕,而是她同父異母的姐姐沈芸,殺死路婕的正是她的姐姐。《十日遊戲》有兩條時間線,一條是於海和路婕正敘的時間線,路婕因為沒帶身份證無處可去,遇到來找她爸爸的於海,於是死纏爛打跟他回家。
  • 看完這一面會讓你細思極恐_遊俠網 Ali213.net
    1.因為天空是灰色的  作者:阿部共實  關鍵詞:抑鬱、獵奇、細思恐極
  • 《沉默的真相》兩個隱藏的細節,細思極恐
    繼《隱秘的角落》大火之後,紫金陳的另一部小說《長夜難明》改編的網劇《沉默的真相》再次大火,由最開始的豆瓣評分8.8,飆升到9.1分,僅僅在豆瓣上就有超過25萬人評價。而前段時間小編重溫的經典劇《大宅門》,豆瓣評分9.3分,評價人數僅10W+。由此可見《沉默的真相》火爆程度。
  • 談何容易和細思恐極哪個是成語?12月8日螞蟻莊園今日答題答案 2020...
    螞蟻莊園「談何容易」和「細思極恐」哪一個是成語?現在網絡的流行語很多,一不小心就會將成語和流行語混在一起,那麼今天小編帶來的螞蟻莊園這個最新的問題中,正確的答案應該是哪一個?下面小編來給大家帶來正確的答案。
  • 《哆啦A夢》裡最細思恐極的一集,結局所有人都在劫難逃
    往壞處想,這麼多飛彈一起爆炸,那結果...最後彈幕都在刷「全劇終」,確實細思恐極。這個故事對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有很深的思考,說是在影射當年的古巴飛彈危機也不為過,當一個按鈕足以毀滅世界,你會怎麼處理它?
  • 龍骨 I 恐龍化石不是龍骨
    龍骨,在傷寒論一共運用了3次,在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中都可以看到龍骨,龍骨常與牡蠣配伍安神止驚
  • 真相背後細思恐極!
  • 老人上交龍骨後揭開真相
    我要捐出龍骨"。此話一出,在場的工作人員都睜大了眼睛。眾所周知,中華民族被譽為龍的傳人。龍是我們的圖騰。可是在科學上,這是毫無憑證的。龍骨出現在史前時期,恐龍確實是地球霸主。可當人類出現之後,這些恐龍都徹底滅絕了。按照中華古籍記載,龍是一種鬚髮威嚴,外形如蛇,身披鱗甲,四肢強壯,利爪尖銳的動物。最為神奇的是,龍可以騰飛九天,龍可以遨遊大洋。暢行四海,潛在深淵。
  • 心理學家的答案細思恐極
    如果你繼續思考,你就會發現,你的記憶真的可靠麼,你所依賴的過去,真的是過去所發生的麼,這真的有點細思極恐。畢竟你的思想,你的三觀,你的存在,都是基於過去的體會,基於過去的記憶。如果連過去的記憶都是虛假的,不可信的,那麼,你究竟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