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循環經濟拓荒者」到 「全國首家企業型國家工業示範園區」

2020-12-14 騰訊網

魯北企業集團堅定不移地發展生態、低碳、循環產業,創建了國際國內領先的生態工業發展模式——中國魯北生態工業模式,被譽為「中國循環經濟的拓荒者」,集團董事長呂天寶入選山東省泰山產業領軍人才,集團成為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亞太組織在中國的生態工業典型,被列入國家首批循環經濟試點企業、國家首批環境友好企業。

攝影:楊榮君

2019年12月,魯北企業集團通過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專家組考核驗收,成為全國唯一一家以企業為主體的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2020年10月,與國家電投籤署合作協議,共建魯北綜合智慧產業園。

魯北企業集團是無棣縣國有控股混合制企業,前身是始建於1977年的無棣縣硫酸廠,在43年的發展歷程中,集團始終秉承「發展循環經濟、致力環境保護、實現生態文明」的發展理念,以集成思維、集成創新實施資源、能源、信息的系統整合,著力在生產和再生產的各個環節循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創建了磷銨、硫酸、水泥聯產及含硫固液廢棄物協同處理,海水梯級綜合利用,鹽-鹼-電-鋁及高端化學品鋁聯產,鈦硫磷鈣鋰聯產及鈦白粉清潔生產多條互成網絡、高度相關的循環經濟產業鏈,並保持了長周期安全穩定運行,為我國循環經濟發展做出了先導性貢獻。

目前魯北企業集團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磷銨、硫酸、水泥聯合生產企業,位列中國化工企業500強第141位、山東海洋化工行業十強企業。2019年,集團實現營業收入108.62億元、利稅12.08億元。更為難能可貴的是,集團橫跨化工、輕工、建材、熱電等多個產業,生產多種重化工業產品,卻不見煙塵;年產30萬噸磷銨、50萬噸化學品鋁,卻不見礦渣堆積如山;年產40萬噸硫酸,空氣中卻聞不到刺鼻的氣味;年產60萬噸水泥,廠區卻一塵不染。

魯北集團企業的循環經濟產業鏈,是一種建立在物質不斷循環利用基礎上的經濟發展模式,尤其是集團3項「中國首創」技術,讓上一道產品的廢棄物成為下一道產品的原料,實現了「變廢為寶」,改變了傳統產業消耗資源、製造產品、排出廢物的線性生產模式,形成了結構緊密的共生集成化網絡。

為推動氧化鋁、鈦白粉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集團針對產業鏈中的上下遊關係,強化系統關聯集成,促進產業鏈向下遊延伸,促進產品、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在原有的氧化鋁產業發展乏力的情況下,魯北企業集團成立了化學品鋁研究所,加大研發投入,採用先進的拜耳法工藝,依託園區內齊全的水、電、汽、燒鹼等配套條件,全部採用海水冷卻和節能變配電設施,成本控制居行業內領先水平,培育形成「鹽鹼電鋁循環經濟產業鏈」。

目前,集團擁有100萬噸/年氧化鋁聯產50萬噸/年化學品鋁產能,正在續建100萬噸鋁基新材料,加快打造全國最大的化學品鋁生產基地。

集團研發並掌控了多項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關鍵核心技術,取得了180多項重大科技成果和包括70多項國際國內發明專利在內的90多項專利技術,填補了循環經濟領域多項國內外空白;先後建設了魯北化工建材設計院、企業技術中心、院士工作站等研發機構,高薪聘請國家千人計劃專家團隊、國內前沿院校博士團隊加盟,與泰山產業領軍人才團隊組建魯北國際鋰電材料研究院,為循環經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相關焦點

  • 雲南唯一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是怎麼煉成的?
    2013年2月,作為昆明市工業經濟主戰場的昆明經開區啟動了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創建工作。歷經6年,終摘得國家對綠色發展成果最高肯定的這塊「金字招牌」,成為雲南省首個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 創建的這6年,也成為昆明經開區建區以來發展最快的一個階段。2013年,昆明經開區邁進「千億園區」行列至今,園區綜合實力不斷攀升。
  • 2020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名單發布:山東4家上榜,數量全國第一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了《2020年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名單》,認定了63家企業為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其中山東4家企業上榜,在數量上與河南省並列第一。各地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以及有關中央管理企業要認真做好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管理工作,充分發揮其示範帶動作用,同時結合本地區、本單位實際,積極做好省級技術創新示範企業的認定工作,把企業技術創新工作引向深入。
  • 豐城市循環經濟園區再獲國家級稱號!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於組織開展綠色產業示範基地建設的通知》(發改辦環資〔2020〕519號)要求,我市循環經濟園區已成功通過省發展改革委審核推薦及第三方機構組織專家評審等程序,被國家發改委列入國家綠色產業示範基地目錄。
  • 青島西海岸打造五條循環經濟產業鏈 獲批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記者安然報導、日前,王臺科技大廈、眾安集團商業綜合體兩大重點項目順利落戶青島開發區,標誌著青島西海岸新區王臺新動能產業基地核心啟動區建設進入加速發展期,將進一步推動新區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
  • 回顧|淺談2016-2018年中國循環經濟產業情況
    首次將循環經濟提高到國家戰略高度。2008年,全國人大頒布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2013年,國務院發布《循環經濟發展戰略及近期行動計劃》;提到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是全流程管控理念,推動消費減量和垃圾減排,提升廢棄物利用水平。
  • ...循環發展生機無限——金昌推進循環經濟示範城市建設工作綜述
    我市堅持「循環發展、生機無限,資源有限、循環無限」理念,不斷豐富完善循環經濟金昌模式,構建以政府為主導、規劃為先導、園區為平臺、企業為主體、科技為支撐、項目為重點的循環經濟發展機制,形成了企業小循環、產業中循環、區域大循環格局。
  • 中國化工新材料(嘉興)園區入圍全國化工園區十強榜單
    原標題:嘉興港區跑出高質量轉型發展加速度   「2020年中國化工園區與產業發展論壇」近日在福建漳州舉行,會上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發布了「2020中國化工園區30強」名單,嘉興港區中國化工新材料(嘉興)園區在全國近700家化工園區中脫穎而出,再次入圍30強名單,列第九位。
  • 昆明經開區正式獲批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
    2020年12月21日,經國家生態環境部、商務部、科技部聯合發文《關於批准蕪湖經濟技術開發區等10家園區為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的通知》,批准昆明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為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獲得正式命名。 昆明經開區成為雲南省首個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實現了雲南省國家級生態工業示範園區創建零的突破,獲得唯一的、獨一份的榮譽。
  • 中信環境技術:潮南印染園區 「六位一體」循環經濟模式走出工業...
    7月16日,河海大學教授,青島國際脫鹽中心主任,中國工業節能與清潔生產協會節水與水處理分會秘書長郭有智一行蒞臨中信環境技術潮南紡織印染環保綜合處理中心(以下簡稱印染中心)考察,實地了解潮南循環經濟產業園區運作模式及先進的環保技術。
  • 嘉興港區再度躋身中國化工園區前10強
    記者了解到,嘉興港區已連續8年入圍全國化工園區30強,此次更是繼去年後再次入圍前10強。根據權威數據顯示,中國化工新材料(嘉興)園區單位面積產值達666萬元/畝,單位面積利潤54萬元/畝,排名均居全國前列。  中國化工新材料(嘉興)園區成立於2001年,規劃面積10平方公裡,2008年7月由中國石化聯合會命名授牌。
  • 「十三五」期間濱州工業經濟新舊動能轉換發展成效顯著
    經濟效益大幅提升,今年1-10月份,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191.9億元,增長27.7%,增速列全省第4位,在全省位次大幅前移,比2015年(列全省第13位)前進了6個位次。龍頭企業勢頭強勁,目前,全市規模以上企業數量達1210戶,有世界500強1家,中國企業500強4家,中國民營企業500強7家,中國製造業民企500強9家,山東民營企業100強9家,山東百強企業9家,山東工業百強10家。
  • 昆明高新區啟動創建國家智慧財產權示範園區
    昆明高新區以昆明市入選國家智慧財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重點城市為契機,在被雲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確定為雲南省智慧財產權示範園區之際,通過推動昆明高新區智慧財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促進技術創新、智慧財產權、金融和產業深度融合,發揮智慧財產權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提質增效的作用,拉開智慧財產權引領園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帷幕。昆明高新區舉辦創建國家智慧財產權示範園區啟動。
  • 地方動態 | 建設綠色園區構建綠色工廠 貴州加強綠色製造體系建設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今年的《貴州省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堅定不移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推進綠色產業發展,堅持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實施綠色製造三年專項行動,推進企業循環生產、產業循環組合、園區循環改造,創建一批綠色園區、綠色工廠,綠色經濟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提高到44%。
  • 這五年,梧州工業經濟逆勢上揚!
    目前,全市規模企業數量達478家。「十三五」期間,梧州市高新技術企業數量比「十二五」期末增長79.3%,工業稅收和工業用電量年均增長率分別為14.76%和7.56%,成功列入第二批國家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基地。一個個優質項目落地投產,一家家優秀企業上規入統,匯聚成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的巨大動能。
  • 喜訊丨大龍企業被認定為國家企業技術中心
    「十三五」以來,大龍開發區始終緊扣黔東工業聚集區「火車頭」、銅仁工業經濟發展「頂梁柱」和貴州內陸開放要地「橋頭堡」戰略定位,圍繞「申創國家級開發區、打造千億級產業園區、建設生態文明工業新城」目標,結合自身發展實際,不斷搶抓國家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快速發展機遇,持續推進新型功能材料、循環環保等重點主導產業發展提速升級,做大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集群。
  • 2016中國國際循環經濟展覽會在京隆重開幕
    11月23日上午,2016中國國際循環經濟展覽會(以下簡稱展覽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隆重開幕,開幕式由中國循環經濟協會會長趙家榮主持。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國家發展改革委原副主任解振華宣布展覽開幕。來自國務院有關部門相關司局、部分地區發改委、工信委、環保廳和園區管委會,相關行業協會,大專院校、研究機構,國際NGO組織、會員單位和企業,以及新聞媒體代表。
  • 大興首家「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正式掛牌
    經工業和信息化部獲批,我區新媒體北京奧宇科技企業孵化器有限責任公司成為大興首家獲得「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稱號的企業,並於近日正式掛牌。據了解,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是由法人單位建設或運營,聚集各類創業創新服務資源,為小微企業提供有效服務支撐的載體和場所。示範基地具有基礎設施完備、運營管理規範、商業模式清晰、創新鏈完整、產業鏈協同、服務功能齊全、服務業績突出、社會公信度高、示範帶動作用強等特點。
  • 佛山有了首個國字號版權示範園區!
    佛山日報訊記者黃碧雲報導:近日,國家版權局公布了2019年度全國版權示範單位、示範單位(軟體正版化)和示範園區(基地)名單,授予41家單位「全國版權示範單位」、28家單位「全國版權示範單位(軟體正版化)」、8家單位「全國版權示範園區(基地)」稱號。
  • 國家秸稈產業聯盟成功舉辦2018中國秸稈產業峰會
    、北京紫荊創新農業研究院執行院長徐子凌,中國林牧漁業經濟學會飼料經濟專業委員會秘書長董志玲,中國循環經濟協會農業循環經濟與生態修復專業委員會主任兼秘書長何心剛,國家秸稈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中國國際秸稈產業博覽會組委會主席、秸稈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彭飛,長春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譚景坤,松原市委常委副市長王琳,密山市委副書記彭朝陽,安陽市政協副主席 、工商聯主席侯合柱,榆樹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高洪洲
  • 昆明高新區舉行創建國家智慧財產權示範園區啟動暨雲南省智慧財產權...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促進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部署,推動昆明高新區智慧財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促進技術創新、智慧財產權、金融和產業深度融合,發揮智慧財產權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提質增效的作用,昆明高新區抓住昆明市入選國家智慧財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重點城市的契機,乘勢而為,在被雲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確定為雲南省智慧財產權示範園區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