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冬至怎麼過?湯圓怎麼做?

2021-03-04 東山島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的冬至,民間流傳著許多關於冬至的習俗,比如北方人吃餃子、南方人吃湯圓,你知道東山冬至有哪些習俗嗎?

說起冬至,東山人都知道它是吃「湯圓」和祭祖的節日。記得以前大人們常說那句「吃了冬至丸多一歲」的老話。節前「搓圓」、操辦的時候,一般會先煮一鍋來讓孩子們解解饞。

要說「冬節」吃湯丸也不是閩南獨有,以前在北方一般是吃餛飩,西北一帶多吃餃子,江浙這邊才吃湯圓和麻餈。其中蘇州人過節所吃的就是「冬至圓」,分為粉團和粉圓兩種,無餡又小的為粉圓,即泉州人所說的「冬節丸」。吃法有「甜」、「鹹」兩種,以放糖的甜食居多,加些芋頭、地瓜、橘皮作料。也有加入面線、肉片、海蜊等作成的鹹食。


拜床母

古時候人們飯後通常會特意地留下幾粒丸子,粘於門上和床邊,稱為敬門神與拜床母。祈求孩子晚上不哭不鬧,睡個好覺。大人要準備葷素五味和美味佳餚,是要紅色的湯圓,就焚香點燭,燒紙錢,甚至放鞭炮。拜床母也要有冬至圓上供,這次與清明節的祭祖,合稱為閩南的「春冬二祭」。

東山人吃丸子的節日,一般共兩次,元宵吃「上元丸」(年初的「頭丸」)、冬至食「冬節丸」(年末的「尾丸」),東山有的地方還會有「半年圓」的習俗,寓意著頭尾都圓滿,一年到頭順順利利,團圓美滿!

古時候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習俗,就是「做雞母狗仔」,即在做冬至丸的時候,用做丸的米料捏成一些小巧玲瓏的動物和金錠銀寶等,動物的眼睛來自田野裡狗尾巴草的草籽,所以動物們煞是生動。做什麼動物,往往取決於家裡各個人的生肖或家裡畜養的動物。冬至時節,已進入農閒,當人們在盤點一年收穫之時,也難免要犒勞一下那些動物,除了做「做雞母狗仔」,亦有一些風俗,頗有意思。

冬至湯圓做法

和面

添紅

揉面

成團

捏面成形

擺盤待煮

最後,將湯圓放入薑糖水中熬煮即可,熬煮視頻吃貨慎入!

閩南冬至農諺

1、「吃冬節,上冬天;吃清明,下苦坑 」(意思是說冬至後,可以「貓冬」;清明節後,接著幹活);2、「幹冬節,溼節兜;溼冬節,幹年兜」(冬至時分不下雨,春節期間肯定有雨);3、「冬至百日六清明」(冬至106天後是清明,提醒人們不忘備耕);4、「冬至在月頭,嚴寒在年兜;冬至在月末,嚴寒正二月 」;5、「冬至前,米價長,貧兒受長養;冬至前,米價落,貧兒轉蕭索」。

推薦閱讀

那些東山島冬至的湯圓君

秋藏冬補 | 正值食用海參好時節

東山人大帽山運來新鮮的「涮羊肉」



相關焦點

  • 冬至和湯圓
    日短,星昂,以正仲冬——這是《尚書》上的冬至。薑糖,湯圓,以襄冬至——這是我的冬至。
  • 冬至為什麼要吃湯圓?冬至吃湯圓的由來及寓意
    冬至這天的節日飯更是花樣繁多,除了延續中國百姓的傳統習俗吃湯圓外,還有吃餃子、吃餛飩等傳統習俗。冬至為什麼要吃湯圓?冬至又稱為冬節、亞歲,經過數千年發展,形成了獨特的節令食文化,有著北方吃餛飩和餃子,南方吃湯圓的習俗。2017年的冬至快到了,那麼,你知道冬至為什麼吃湯圓嗎?有什麼寓意嗎?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冬至為什麼要吃湯圓?
  • 冬至為什麼要吃湯圓?冬至吃湯圓的習俗由來
    吃湯圓在明、清時期已經約定俗成。在冬至這天,要「作粉圓」或「粉糯米為丸」。這些在史料上也有正式的記載,稱「冬至,粉糯米為丸,名『湯圓』」。做好湯圓後要祀神祭祖,而後合家圍吃湯圓,叫做「添歲」。所以,冬至吃湯圓,古而有之。       吃湯圓古人有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
  • 今日冬至 北餃子、南湯圓,過完冬至就是年!
    冬至,俗稱「冬節」,是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過了冬至,白天會變長,黑夜會變短。這一天,各地還有不同的風俗習慣。北方人說「冬至餃子夏至面」,南方人說「吃了湯圓大一歲」。冬至北方習俗【吃餃子】我國北方地區民間素有吃餃子的習俗,冬至吃餃子的由來源於,河南名醫張仲景冬至那天搭起醫棚,向窮人舍「祛寒嬌耳湯」(「嬌耳」即現在的餃子),所以冬至吃餃子習俗延續至今。
  • 吃餃子還是湯圓?看在柬華人怎麼過冬至
    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至今已有2500年以上的歷史。冬至也是北半球將迎來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冬至過後,晝短夜長。冬至吃餃子是為了紀念醫聖 各地在冬至時有不同的風俗,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糰、冬至長線面的習慣,而蘇北人在冬至時吃大蔥炒豆腐。冬至吃餃子還有說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 最懂吃的人冬至怎麼過,分享N種湯圓的做法
    不知不覺已經馬上臨近2017年最後的一個節氣,冬至。「冬至,人家作米丸祀眾神及祖先,舉家團員而食之,謂之「『添歲」」,簡單來說,今天就是個吃湯圓的日子。冬至大過年,人們常常把它作為一個節日來過,每逢佳節,不論貧富,湯圓是必不可少,跟著小編來看看今年湯圓有什麼好康~健康美味在家做起來!
  • 冬至,餃子和湯圓又打了一架
    冬至為二十四節氣之一,並且是最重要的節氣之一。古人對冬至的說法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       說起冬至呢,每個地方不同區域的人習俗是不一樣的,在中國北方有冬至吃餃子的風俗。俗話說:「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而在南方地區,湯圓是冬至必備的食品。「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
  • 在河源的你,冬至應該怎麼過?
    ①12月22日12時48分,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②古說,冬至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 今日冬至:冬至你們怎麼過?
    今天是12月21日,冬至已至。記得老師說過,冬至是指冬天正式來了的意思。圖片源於《權力的遊戲》可不知為何,每次聽到這個冬至節氣心裡總會有一種暖暖的感覺,熱騰騰的餃子,軟糯糯的湯圓,暖呼呼的藥膳,冬日的溫暖的斜陽,冬夜圍坐在一起的家人,寧靜又祥和的一天。冬至應該怎麼過?應該吃什麼?
  • 冬至大過年!有一種湯圓叫臺山鹹湯圓,熱騰騰好美味!
    民間稱,在這一天吃了湯圓之後,就算長了一歲。這是為什麼呢?有人開玩笑說,過新年長了一歲,過生日長了一歲,這吃了湯圓,又長一歲,這一年要是長三歲,情何以堪啊!冬至具備「陽氣始至」的特殊特點,意味著「陽氣始生」,萬物開始萌動。因此,在冬至日吃湯圓,又何嘗不是意味著新一年的開始呢?因此長了一歲,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了。
  • 冬至吃湯圓到底鹹or甜?!江門這家兼具甜鹹湯圓的糖水鋪等你來過冬至啦!
    ,全家人齊齊吃湯圓的日子。小編每年冬至都在思考一個重大的問題,究竟要吃甜湯圓還是鹹湯圓...江門這家糖水鋪兩種湯圓都有!還能做得這麼好吃~先說鹹湯圓,江門有不少人冬至都是食鹹湯圓的。紅豆湯圓除了味道甜而不膩,同時還具有健脾養脾、養胃健胃、調理腸胃、提高免疫力、增強記憶力、防癌抗癌、滋陰補陰等功效。是冬至不可缺少的一碗暖心又營養的湯圓。甜湯圓代表之薑汁桂花鴛鴦湯圓。
  • 【生活零距離】冬至養生三色湯圓
    我們潮汕有這樣一句民諺「冬至丸,一食就過年」,俗稱「添歲 」,這句話表示年雖還未過,但大家已加了一歲。冬至具備「陽氣始盡」的特點,意味著「陽氣始生」,萬物開始萌動。因此,在冬至吃湯圓,又何嘗不意味著新一年的開始呢?難怪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了。潮汕人在冬節吃「冬節丸」,象徵家庭團團圓圓。
  • 你知道冬至為什麼吃湯圓嗎?
    說到冬至的美食,有「北方餃子南方湯圓」一說。那麼你知道冬至吃湯圓的由來嗎?為什麼冬至吃湯圓嗎?
  • 五彩驛站 冬至到 吃湯圓咱厝幼兒園萌娃歡樂過佳節
    12月21日,學園飄來了陣陣湯圓香,原來這一天的午點是漂亮的「七彩湯圓」,孩子們翹首以待,紛紛為自己碗裡的湯圓點讚。當天,各個班級還開展了冬至主題活動,各班老師首先為孩子們講解了冬至的由來,為了讓孩子們更深入地了解冬至的風俗,各班把廚房搬到課堂,小朋友們自己動手搓湯圓,忙得不亦樂乎。大家熱熱鬧鬧地圍在一起,品嘗著美味的湯圓,感受著幼兒園大家庭的溫暖。
  • 冬至吃湯圓的由來和傳說
    南方冬至為什麼要吃湯圓? 在我國部分地區,有冬至大過年的說法,而一到冬至,我國南方地區都會煮上湯圓,正所謂吃了湯圓,就會年長一歲。這樣的說法,到底是起源於什麼時候呢?冬至這一天,家家戶戶早起開始忙活,和面,剁餡,調拌準備包餃子,氣氛隆重不亞於過年。那時候生活清苦,餡料可沒有現在豐富,清一色的白菜,豆腐,粉條,見不著肉腥,但吃得依然香甜。
  • 冬至來臨喜樂多,甜甜湯圓暖心窩
    冬至,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在我國南方甚至有冬至大過年的說法。「圓」意味著「團圓」、「圓滿」,冬至吃湯圓又叫「冬至團」。為了讓患者和廣大員工在冬至吃上熱乎乎的湯圓,感受濃濃的家庭和節日氛圍,12月21日冬至上午,廣東醫科大學順德婦女兒童醫院精心準備了1200餘份美味的湯圓派發給患者和員工,大家一起過冬至,一起吃湯圓,讓大家感受到「家」的溫暖。
  • 冬至為什麼要吃湯圓?今天你吃了嗎?
    冬至這天的節日飯更是花樣繁多,除了延續中國百姓的傳統習俗吃湯圓外,還有吃餃子、吃餛飩等傳統習俗。冬至為什麼吃湯圓?又到一年冬至,小時候常聽老人說冬至吃湯圓,吃了湯圓長一歲,那個時候的我們特別盼望冬至,不僅因為過了冬至可以長大一歲,也因為過了冬至,過年的氣氛會越來越濃,過年有壓歲錢、穿新衣、放鞭炮……兒時的回憶總是那麼美好,長大後對冬至的感覺似乎淡了一些
  • 冬至丨還在糾結吃鹹湯圓、甜湯圓?這裡都有!
    又到一年一度的冬至!又到甜湯圓派和鹹湯圓派「打擂臺」的日子!無論你是吃甜湯圓還是鹹湯圓,先祝大家冬至快樂!冬至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俗話說:冬至大過年,這個節日是一家團聚吃飯的日子。常見的是,在中國北方有冬至吃餃子的風俗,南方則是吃湯圓,而在江門五邑(江門,臺山,開平,恩平,新會)一帶流行吃「鹹湯圓」。
  • 傳統仍受重視 今年新加坡更多人買湯圓過冬至
    中新網12月21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冬至時節,新加坡超市今年的湯圓銷量較去年同期有所增長,19日,也有一些公眾趁著周末上巴剎購買糯米粉團,準備回家搓湯圓。  21日是冬至,儘管尚未走出疫情,許多家庭仍重視冬至吃湯圓的傳統習俗,紛紛抓緊時間準備湯圓。  職總平價超市發言人指出,今年12月的湯圓銷量比去年同期稍有增加。根據不同品牌和包裝大小,湯圓的售價介於1元8角半至4元9角。  至於糯米粉,本月的銷量和價格都維持在穩定水平,價格介於1元4角半至2元3角。
  • 冬至,南餃子北湯圓之爭打響,但結果卻是......
    冬至南湯圓北水餃之戰每年的這個節氣南方湯圓黨和北方餃子黨都撕得難解難分北方盆友說:冬至當然要吃餃子俗話說「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南方盆友不服:我怎麼記得冬至是吃湯圓呢?「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