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茶道相關詞彙(考級專用,建議保存)

2021-02-19 曰本鐵壺

一. 茶道的發展、流派及簡單分類

(一)名稱的演變

1.「茶湯」(ちゃとう):平安時代(へいあんじだい)開始出現

2.「茶の湯」(ちゃのゆ):15世紀中葉開始,正值室町時代(むろまちじだい)

3.「茶道」(さどう・ちゃどう):近世,江戸時代(えどじだい)末期以來

(二)宗師

1.村田珠光(むらたじゅこう):茶道的創始人;草庵茶の湯(そうあん)

2.武野紹鴎(たけのじょうおう):使茶道進一步民族化

3.千利休(せんのりきゅう):將茶道提升到藝術水平的集大成者;わび茶道

(三)三千家

1.裡千家(うらせんけ)

2.表千家(おもてせんけ)

3.武者小路千家(むしゃのこうじせんけ)

(四)審美意識及精神(具體解釋見前面幾篇文章)

1.侘び(わび):茶道的理念,捨棄物質享受,在簡樸、靜寂中追求精神的純潔2.和敬清寂(わけいせいじゃく):茶道的四規

3.一期一會(いちごいちえ):茶道的精神

(五)分類中的概念

1.抹茶(まっちゃ)/挽き茶(ひきちゃ):將優質茶葉蒸後乾燥,磨成細粉末而製成的茶粉

2.葉茶(はちゃ/はぢゃ):嫩茶葉製成的茶

3.點茶法(てんちゃほう):沏末/粉茶

4.煎茶法(せんちゃほう):泡茶,沏茶,與當下中國飲茶習慣較一致

5.吃葉法(讀音不明):將茶末及茶水一併喝下的飲茶方式

6.吃汁法(同上):僅將茶水喝下的飲茶方式

7.団茶法(同上):茶葉製成後成固體(形),但引用時仍需先磨成粉末的一種飲茶方法


二.茶道的器具(茶道の道具)

(一) 掛軸(かけじく②):掛軸,在紙上或絹上繪畫寫字,裱好後掛在壁龕或牆上的裝飾物。=掛軸を掛ける(かける)

墨蹟(ぼくせき):禪師的毛筆字。


2.経切(きょうぎれ):從佛經的手稿上或書籍上接下來的。

3.古筆(こひつ) :古人留下的字跡。

4.懐紙(かいし):有固定的格式,書寫詩、和歌和聯歌等的用紙。

5.消息(しょうそく):信。

6.色紙(しきし):厚片的方紙箋。書寫和歌、俳句、繪畫、書法用的方形厚紙,上面印有圖案,撒印金箔或銀箔。

7.詠草(えいそう):和歌和俳句的一種寫作格式。

8.短冊(たんざく):書寫和歌、俳句、繪畫等用的窄長厚紙。

9.唐絵(からえ):從中國傳過日本的或由日本人畫的賦有中國風的繪畫。

10畫賛(がさん):寫在繪畫空白處的詩文或和歌。


(二)花入(はないれ):插花的器皿。有瓷器、陶器、金屬製品和竹製品等。

(三)薄板(うすいた):插花時代替花臺的薄木板。

(四) 帛紗(ふくさ):主人在點茶的時候用來擦拭茶器、茶杓的絹布。

帛紗で茶器(ちゃき)を拭く(ふく) 

 

(五) 爐(ろ):位於地板裡的火爐,上方放「釜」(かま),利用炭火煮釜中的水。11月初到5月初之間使用。

風爐(ふうろ):相當於瓦斯爐,上方放「釜」(かま),以前是採用炭火加熱「釜」中的水,現在多用電加熱。一般從立夏(5月初)到立冬(11月初)使用。

(六)敷板(しきいた):放置在「風爐」下,功能是隔熱。

(七)釜(かま):茶道中煮茶水的器具。放在「爐」上的稱為「爐釜」、放在「風爐」上的稱為「風爐釜」。

(八) 蓋置(ふたおき):用於放置釜蓋,也可用來放置「柄杓」的器具。

(九)切藁(きりわら):用來刷洗「釜」底的工具。

(十) 水指(みずさし):淨水罐,用來盛裝清水的容器。利用柄杓舀水調節「釜」中熱水的溫度或用來清洗茶碗。

(十一) 水次(水柱 みずつぎ):席間從茶水間提水加入「水指」的容器。

(十二) 建水(けんすい):點茶時用於盛裝清洗茶刷、茶碗後的汙水的容器。

(十三)柄杓(ひしゃく):竹製的取水用具,在中間段多有竹節,用來取出釜中的熱水;用於爐與用於風爐的柄杓在型制上略有不同。利用柄杓舀水調節釜的熱水溫度、或用來清洗茶碗。

(十四) 杓立:用來放「柄杓」

(十五)飾火箸(しょくかばし):插在「杓立」內,起裝飾作用。

(十六) 棗(そう):也稱「薄茶器」(うすちゃき),用來盛裝「薄茶」(淡茶,粉茶的一種。用新茶樹上摘下的茶葉在茶磨上中磨成)。

(十七) 茶入れ(ちゃいれ):又稱「濃茶器」(こいちゃき),用來盛裝「濃茶」(釅茶,粉茶的一種。以未經日光直射的老茶樹的嫩芽置於茶臼中碾壓而成。色、味等較一般茶濃重)。

(十八)仕覆(しふく):用來包裹「茶入れ」(「濃茶器」)的布袋。

(十九)茶杓(ちゃしゃく):用來從「薄茶器」、「濃茶器」中舀取茶粉。

(二十) 茶碗(ちゃわん):用來喝茶的碗。

(二十一) 茶巾(ちゃきん):用於擦拭茶碗的布.

(二十二) 茶筅(ちゃせん):茶刷,也稱圓形竹刷。用於攪和粉茶。竹筒的一端劈成絲穗狀,絲穗的數量在不同的茶道立法中各有差異。

(二十三)棚(たな):用於擺飾茶道具(「棗」、「水指」、「茶碗」、「柄杓」、「蓋置」)。

(二十四)菓子器(かしき):用於盛放茶點。

(二十五)菓子箸(かしばし):用來夾茶點的筷子。

(二十六) 釜據(かますえ):在清洗「釜」底時用來放置「釜」的底座。

三.茶道製作過程(需結合上一部分內容)

1. ていしゅ「ていしゅ」① 茶室主人

2. でむかえ「出迎え」〇迎接

3. にじり口「にじり口」〇窩身門,日本茶室特有的客人進出口

4. てがかり「手掛かり」②抓手,把手(門)

5. つくばい「蹲」〇石制洗手盆

6. ちゅうず「手水」〇進茶室前在石制洗手盆裡用於洗手或洗臉的水

7. さどうぐち「茶道口」〇特指日本茶室中進出口

8. すみとり「炭取り」〇炭筐

9. すみをつく「炭をつく」燒炭

10. 湯がたぎる燒開了水;たぎる煮開 〇 

11. てまえ「手前」茶道中的禮節或規矩,如沏茶的方法,炭的放置等做法

12. 手前を拝見する 觀摩茶道

13. 手前を見守る凝神觀摩(茶會中的)禮節和規矩

14. したび「下火」〇(茶道)添炭前先在爐子裡燒好的火

15. こうごう「香合」〇香盒,即裝有香木、香料等有蓋容器

16. かいせき「懐石」〇在品茗前享用的簡素食物。「懐石」為「懐石料理」的簡縮

17. むこうづけ「向こう付け」〇日式涼菜、日本料理中擺在餐盤中央靠裡側的菜餚,如生魚片,醋拌涼菜等

18. すぎばし「杉箸」〇杉木筷子

19. ぜん「膳」〇食物,膳食

20. 膳を出す端出食物

21. はっすん「八寸」〇懷石料理中的下酒菜

22. どら「銅鑼」〇銅鑼

23. 銅鑼を使う敲銅鑼

24. こいちゃ「濃茶」〇釅茶,粉茶的一種.色、味都比一般茶較濃

25. こいちゃてまえ「濃茶手前」〇點濃茶禮節。一般點一碗濃茶可供五人飲用、由眾人傳遞飲茶。具體做法因鼎爐的不同及派別的不同而不同

26. まつかぜ「松風」②茶水煮沸的聲音

27. すだれ「簾」〇帘子

28. 簾を巻く捲起帘子

29. もんめ「匁」〇日本尺貫法的重量單位,一貫約為3.75g

30. 一人一匁の抹茶茶會中一位客人分量的茶

31. ねる「練る」①熬

32. 濃茶を練る熬煮濃茶

33. ちゅうりつ「中立」〇指茶會中中場短暫的休息

34. らくやき「楽焼」〇樂家燒制陶瓷。因受茶道集大成者千利休喜愛,被用作茶道中的茶碗,即粗製陶瓷

35. ちゃめい「茶銘」〇茶的品種

36. うすちゃ「薄茶」〇淡茶,粉茶的一種

37. 薄茶點前 點淡茶禮節,茶道中最基本禮節,因不同流派的不同而不同

38. ひがし「幹菓子」②幹點心,幹糕點(茶道演示中專用的點心類別)

39. わびちゃ「詫び茶」〇閒寂茶,茶道品茗會的一種,與書院式茶道相反,茶室的構造和茶道的器具都避免華美,追求草庵式的閒寂美。

40. 柄杓を構(かま)える端拿著勺子

41. 棗の茶を掬(すく)う用勺子取出茶罐中的茶葉

42. 建水を進める往前移動水罐

43. くむ「汲む」〇舀

44. 湯を汲む舀水

45. 茶筅通しをする:檢視茶刷

46. 茶杓を茶碗にあずける把茶勺子放在茶碗裡

47. ふくかげん「服加減」③茶的溫度和淡濃

48. しまう「仕舞う」〇整理收拾。將用過或拿出的物品放歸原位。

じまい「仕舞い」〇 (接尾,接在名詞好)表示終止,停止之意。

49. ほさき「穂先」〇茶刷的外圈尖端

50. みずや「水屋」〇茶室附設的廚房、在此整理或清理器具

51. はぼうき「羽箒」②羽毛帚、香道用具的一種

52. ひばし「火箸」①火筷子

53. えだずみ「枝炭」〇細條炭、茶道中用於引火的炭

54. 枝炭をつぐ添加細條炭

55. てんずみ「點炭」〇茶道中最後添付的小型炭

56. かいちゅう「懐中」〇攜帶、放進懷中

57. はく「掃く」①掃

58. まく「撒く」①撒

59. 灰を掃く 掃灰

60. 灰を撒く撒灰

四.演示步驟

濃茶手前:

①道具を運び出す              ①取出器皿道具

②道具を清め置きかえる           ②拂拭並重新放置器皿道具

③濃茶を練って出す             ③點茶,奉茶

④道具を清め片付ける            ④拂拭、收拾道具

⑤拝見物を出す               ⑤鑑賞器皿道具

⑥道具を下げる               ⑥收撤器皿道具

薄茶點前:

① 道具を運び出す              ①取出器皿道具

② 道具を清め置きかえる           ②拂拭並重新放置道具

③ 薄茶を點てて出す             ③點茶、奉茶

④ 道具を清め片付ける            ④拂拭、收拾道具

⑤ 拝見物を出す               ⑤鑑賞器皿道具

⑥ 道具を下げる               ⑥收撤器皿道具

初炭手前:

① 道具を持ち出して釜を下ろす       ①拿出道具、從爐中取出茶釜

② 初掃きして炭をつぐ           ②初掃,添炭

③ 中掃きして月型を切る          ③次掃,做灰型(月型)

④ 後掃きして香をたく           ④後掃,焚香

⑤ 釜をかけて道具をしまう         ⑤置釜入爐,收拾道具

後炭手前:

①道具を持ち出して釜を上げる        ①拿出道具,從爐中取出茶釜

②初掃きして炭をつぐ            ②初掃,添炭

③中掃きして月型を埋める          ③次掃,了,以薄灰覆蓋灰型(月型)

④後掃きして香をたき水をつぐ        ④後掃,焚香,續水

⑤釜をかけて道具をしまう         ⑤置釜入爐,收拾道具

圖文來自網絡 經壺途人生整理 轉載請註明出處


Hi 歡迎關注日本鐵壺,我們會定期為你發送最實用的鐵壺知識。

了解更多詳情可以關注我的小店店。在平臺回y為總目錄。

小店微信號:24038450

一個在日本辛勤淘貨的中國人。

長期交流老鐵壺 銀壺 花器 漆器 香道具 茶道具 竹木器具。

相關焦點

  • 劍橋少兒英語考級相關介紹
    很多人應該都聽說過劍橋少兒英語考級,它是一系列專為兒童設計的極具趣味性、啟發性的英語測試,每年都會有很多的孩子參加這個考試。接下來,我們給大家講一下劍橋少兒英語考級的相關介紹。劍橋考級證書(YLE)也是國際公認的、向上銜接更高級別的英語證書,包括劍橋通用五級、雅思、劍橋商務英語(BEC)等。幼兒園和小學1-2年級學生,是學習外語最敏感的時候,需要建立好的學習思路,以激發興趣、訓練聽說能力為主,不應強調讀寫。針對學齡前兒童,建議學習自然拼讀的教材或簡單的繪本,培養正確發音、積累詞彙、學習一些拼讀技巧。
  • 中國茶道與日本茶道的關係,茶道起源於中國,後傳入日本
    人草木茶禪文化茶道最早起源於中國,盛於中國南方以及日本,日本的煎茶道、臺灣地區的泡茶道都來源於中國廣東潮州的工夫茶。人草木茶禪文化日本茶道是在日本一種儀式化的、為客人奉茶之事,原稱為「茶湯」。日本茶道和其他東亞茶儀式一樣,都是一種以品茶為主而發展出來的特殊文化,但內容和形式則有別。
  • 【茶文化】日本茶道裡千家
    茶樹第一次被移植到日本大約是在延曆24年(公元805)。日本天台宗創始人最澄(767—822)從唐朝將茶樹籽帶回日本移植成功。日本在平安朝末期(794~1192)到鎌倉時代同宋朝敞開了交往的大門。各方面的交流和往來益發頻繁。在留學大陸的日本高僧們的努力下,茶的栽培和飲用都有了很大的發展。
  • 日本茶道裡的缺憾美
    千年前,茶葉由鑑真和尚六次東渡後由盛唐傳入日本,與此同時傳進去還有陸羽等人與茶相關的文化、書籍。迄今為止,已有1240年的歷史了,但在這1千多年裡,日本逐漸演變出屬於本土的茶文化,「日本茶道」也由此誕生。
  • 文化丨日本茶道及茶道裝裱簡述
    佛教由中國一路東傳至古朝鮮,後傳至日本,從聖德太子派遣隋使開始,中日文化的交流就拉開了序幕。隨後唐宋時期兩國文化交流達到了一個鼎盛時期,出現了一批遣唐使和遣宋使,並學有所成,歸國後在日本成為開宗立派的大法師。
  • 日本茶道之源:說說徑山茶
    現如今提起 抹茶 大家首先想到日本的宇治抹茶抹茶起源於中國唐宋,古時稱作末茶由於加工程序繁瑣,成本很高抹茶在當時一直是貴族圈子裡的奢侈品可是你知道嗎?日本茶道和徑山茶淵源頗深今天就和大家好好地來說說這徑山上的茶說說這茶背後的故事中國的茶,興於唐,盛於宋。一千兩百多年前的唐代,國一禪師法欽雲遊至徑山,在唐代宗詔下建立徑山禪寺。他在禪寺「手植茶樹數株、採以供佛、逾年蔓延山谷,其味鮮芳,特異他產」,供僧人飲茶提神。在宋元之際,來中國求學佛法的日本僧人中,有不少慕名來到徑山寺。
  • 茶道精神丨「和、敬、清、寂」的日本茶道
    ▲日本茶道:唯美的信仰茶道精神丨「和、敬、清、寂」的日本茶道文/微觀翡翠採編茶道是日本傳統文化中的奇葩,是最具日本特色的文化形式,它是禪宗日本化以後孕育出的一種具有獨特審美價值的文化式樣,茶道的內容是極其豐富的,它包括了宗教、藝術、
  • 「大西清右衛門」在日本茶道中是什麼地位?
    提到日本茶道,就會聯想到三千家,即為表千家、裹千家及武者小路千家等著名茶道流派,而每個流派在每年的行事或年忌都分別由十種茶道具領域的職人
  • 日本茶道高級玩家篇
  • 日本茶道體驗:一期一會,喝一碗一生一次的抹茶
    而說到要體驗日本文化的話,小編認為最不該錯過的大概就是來一場日本茶道體驗,喝一碗只為你一人而沏的茶。▋日本茶道小知識作為日本傳統文化之一的日本茶道經過多年的發展分為各種不同的流派,其中最著名的是「三千家」,即表千家、裡千家及武者小路千家,當中又以裡千家最為活躍。
  • 中國茶文化的傳播,影響深遠,造就日本茶道
    800多年前的中國宋代,日本禪宗大師榮熙兩次來到浙江,將中國茶文化帶到日本,從而發展和形成了日本茶道。與中國茶文化的歷史相比,日本茶道的歷史並不長。日本茶道學者普遍認為,日本茶最早是由傳教士大師祖一和尚在9世紀初從中國帶到日本的,後來據說他帶回的茶籽種植在坂本附近的日治祠,形成了後來的日治茶園。據日本著名史書《類聚國史》記載,弘仁六年(815)四月,后羿到江國祝賀時,收到永中和尚送來的炒茶,茶開始出現在日本官方歷史上。300多年後,飲茶在日本曇花一現,悄然消失了。
  • 日本茶道鼻祖—— 千利休簡介
    自隋唐時期中國的茶與茶文化傳入日本後,茶道得到了充分的發展和傳承。如今,茶道已成為一個民族文化的結晶和文化的代表,也已成為生活的規範和心靈的寄託。作為日本茶道的「鼻祖」和集大成者——千利休及其茶道思想對日本茶道發展的影響極其深遠,千利休家族成為日本茶道的象徵。
  • 簡述日本茶道史
    第一階段,飲茶作為上流貴族社會大陸趣味的一種,唐風的飲茶開始流行,伴隨著唐朝陸羽《茶經》的出現,茶道作為文人的興趣而被提出,但《茶經》思想的正式發展則是伴隨著宋風末茶流行而進行的。第二階段,流行以宋風末茶趣味相伴的鬥茶,在發展過程中逐漸日本化,融合了禪院的品茶儀式,並受其他國粹藝道成立之影響而漸次藝道化,逐漸形成茶道。
  • 英國皇家音樂學院考級相關介紹
    今天就和選校帝了解一下英國皇家音樂學院考級相關介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倫敦音樂學院考級一、LCM倫敦音樂學院考級英國倫敦音樂學院考試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最具公信力、最多考試項目的音樂考試機構。二、LCM倫敦音樂學院鋼琴考級英國倫敦音樂學院鋼琴考級是一個讓你更了解 LCM 國際音樂考試的平臺,他的考試要求比其他考試更具有靈活性。
  • 【薦讀】《茶道》|鄭姵萱
    由中國第一位取得裡千家茶道準教授資格的鄭姵萱老師傾力編寫。◎簡單易學超簡單茶席準備與抹茶打法,超詳細分步圖解與萱老師小叮嚀,跟著做,你也可以完成一個標準茶席。清新自然的版式,配以極具美感的茶道演示圖,以最輕鬆的方式,讓您一次掌握日本茶道的各種禮儀與技巧。人人都可以自己點一服茶,享受那沉靜的心靈自在。
  • 日語考級N1~N5 的含金量是怎樣的?看完就賺到了!
    (此部分篇幅較長,可能讀起來稍枯燥,建議對應著考級目標來看)3、N1~N5的能力要求N1要求應試者學習日語時間在具備了日語N2考試水平者將可以通過除日語專業以外的其它考試,諸如考研、考博等,同時也意味著達到了去日本就讀語言學校或高中的水平。1、能夠理解日常場景中的日語,並在一定程度上理解廣泛場合的日語。2、掌握大約7000個詞彙,500條語法。
  • 體驗雅道,培訓茶道,學習為了超越!
    熊本城是日本著名景點之一,與大阪城、名古屋城合稱為日本的三大名城。是由豐臣秀吉的旗下大將 --- 加藤清正花費7年時間1607年所建。過去的熊本城,曾在明治時代的動亂「西南戰爭中」穩住日本的半壁江山。城堡的大天守閣及小天守閣曾遭受毀壞而重建,現已成為熊本城的代表與象徵,而儲存糧食和武器的宇土櫓,仍然保存得非常完整。現今熊本城主要的天守閣是在1960重建,但熊本城整體的格局還是保存得相當完整。
  • 千葉島日語N3考級教材介紹
    『千葉島日語考級教材』本教材是由日本知名國立大學『千葉大學』女博士、中國知名大學日語教師『路得老師』,根據新日本語能力測試出題基準整體編寫,專為考級量身定製!一、文字詞彙部分1、本書是以「新日本語能力測試出題基準」為基礎編寫的。
  • 日本明治時期女性茶道教育為什麼興起?
    」茶之一道,於我國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對於周邊諸國亦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其中尤以日本最得精髓。不過飲茶者素來以男子居多,然而日本明治時期女性茶道教育為什麼興起?一、日本茶道談及日本文化,不覺間湧上腦海的約莫便是關於武士道、茶道、花道以及日本動漫等等。
  • 千葉島日語N 1考級教材介紹
    推薦優質日語考級教材              ▶◀              千葉島日語考級專家選擇本教材是由日本知名國立大學『千葉大學』女博士、中國知名大學日語教師『路得老師』,根據新日本語能力測試出題基準整體編寫,專為考級量身定製!